凡是骨折都能評上10級傷殘嗎
法律分析凡是骨折都能評上10級傷殘嗎 :一般情況下,骨折都達到十級傷殘凡是骨折都能評上10級傷殘嗎 的標準的,但是還是要經過鑒定機構鑒定后才能確定,有可能是十級傷殘,有可能更高,但也可能評不上。傷殘鑒定標準提到骨折的規定有:一手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遠側指間關節離斷或功能喪失;除拇指外,余3~4指末節缺失;身體各部位骨折愈合后無功能障礙;有骨折;關節功能喪失;末節離斷。符合任何一項都可以評10級工傷。十級工傷鑒定標準包括: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生活能自理者等更多內容。因為骨折的話也需要進行一定的區分的,一般來說骨折如果在康復之后對于當事人以后的生活沒有什么大的妨礙的話,那么一般來說是會被認定為十級傷殘,相信這一點大家都比較的清楚,但是如果康復后對生活有影響的話,那么就不一定是十級傷殘凡是骨折都能評上10級傷殘嗎 了。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六十四條 本條例所稱工資總額,是指用人單位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
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 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有骨折就能評10級工傷嗎工傷中并不是只要骨折就能評到傷殘等級凡是骨折都能評上10級傷殘嗎 ,如手指凡是骨折都能評上10級傷殘嗎 ,軟骨凡是骨折都能評上10級傷殘嗎 ,或者輕微骨折都不一定可以認定到傷殘。最后結果還是要以勞動能力鑒定結果為準。向人社局凡是骨折都能評上10級傷殘嗎 的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傷殘鑒定,根據等級享受工傷待遇。
法律分析
一般對于工傷最經常發生的就是骨折的問題,一個不小心就可能發生。工傷認定是指勞動行政部門依據法律的授權對職工因事故傷害是否屬于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給予定性的行政確認行為。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應當提交以下材料凡是骨折都能評上10級傷殘嗎 :(一)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二)工傷認定決定書原件和復印件;(三)診斷證明、檢查檢驗報告等原件和復印件,完整有效的病歷;(四)職工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身份證明原件和復印件;(五)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規定的其他材料。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后,應當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及時審核。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應當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提供的材料完整的,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因傷情復雜、涉及醫療衛生專業較多的,鑒定工作期限可以延長30日。
法律依據
《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 第八條 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應當填寫勞動能力鑒定申請表,并提交下列材料:(一)有效的診斷證明、按照醫療機構病歷管理有關規定復印或者復制的檢查、檢驗報告等完整病歷材料;(二)工傷職工的居民身份證或者社會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證明原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一)退休;(二)患病、負傷;(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四)失業;(五)生育。勞動者死亡后,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準由法律、法規規定。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工傷鑒定是不是只要骨折就可以評上十級傷殘?鑒定是怎么樣鑒定的?如果情況符合工傷傷殘等級鑒定標準凡是骨折都能評上10級傷殘嗎 的第十級中凡是骨折都能評上10級傷殘嗎 的“身體各部位骨折愈合后無功能障礙”就可以評上十級傷殘。其中“無功能障礙”指的是能夠傷愈并且相關身體部位的功能不受影響,比如手臂骨折,傷愈后手臂還能進行初步的彎曲等相關的功能。
工傷鑒定程序如下:
1、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2、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3、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哪些部位骨折算十級工傷具體的工傷鑒定由轄區內的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一般會根據《勞動能力鑒定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這一標準性文件進行判斷,據此回答題目中的疑問“哪些部位骨折算十級工傷”——直接的回答是,“愈合后無功能障礙或輕度功能障礙”的骨折都屬于十級工傷,這也就是說,所有的骨折至少都“保底”構成十級工傷。
法律分析
因為根據標準性文件,基本上所有的骨折都構成十級工傷,而個別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后遺30°以上側彎或后凸畸形的屬于五級工傷,骨盆骨折嚴重移位的屬于七級工傷......如果嚴格地限制在“十級”這個范圍內,那么,一般就是指前幾級沒有列舉出的,從醫療上講,血運豐富的部位比較易于痊愈,比較靠近心臟部位的骨折,如肋骨骨折更容易屬于“十級工傷”的范疇,但這也只是經驗總結,并不能給出一個泛泛的意見。
如果需要進行維權的,《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四條規定了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即工傷方面的爭議屬于勞動爭議的范疇,參照勞動爭議方面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如題目中的受工傷十級的情況,存在工傷待遇之類的爭議,當事人可以選擇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即所謂的“私了”。調解原則適用于仲裁和訴訟程序。凡是骨折都能評上10級傷殘嗎 我國堅持調解原則,追求通過雙方協商共同解決問題。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四條 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調解原則適用于仲裁和訴訟程序。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凡是骨折都能評上10級傷殘嗎 ;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只要是骨折,就是十級傷殘嗎骨折不是十級傷殘的鑒定標準。
發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種情況凡是骨折都能評上10級傷殘嗎 :
1.直接暴力
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該部骨折凡是骨折都能評上10級傷殘嗎 ,使受傷部位發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軟組織損傷。如車輪撞擊小腿,于撞擊處發生脛腓骨骨干骨折。
2.間接暴力
間接暴力作用時通過縱向傳導、杠桿作用或扭轉作用使遠處發生骨折,如從高處跌落足部著地時,軀干因重力關系急劇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處的椎體發生壓縮性或爆裂骨折。
3.積累性勞損
長期、反復、輕微的直接或間接損傷可致使肢體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稱疲勞骨折,如遠距離行走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