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保險公司車險服務理賠電話
人保 4001234567
太平洋 10108888
太平 95529
華泰 95509
平安 95511
永誠 95552
安邦 95569
大地 95590
天安 95505
華安 010-88580842
永安 95502
中華聯合 95585
渤海 4006116666
陽光 4000-000-000
天平 95550
都邦 4008895586
中銀 95566
人壽 4008007007
安華農業 010-64393315
拓展資料
一、保險理賠流程
1、 通知保險公司;
簡單講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任何人都可以報案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撥打保險公司客服電話,告知被保人身份證號即可,客服人員會引導進入后續環節。要注意報案時間的要求,壽險索賠時效一般5年,壽險外的人身險一般是2年。 2、收單; 這里復雜一些,除理賠申請書外,不同險種有不同的材料要求,理賠人員會詳細說明。
3、初核; 材料齊全,事實清楚符合理賠要求的,2-3個工作日內通知付款,超過這個時間的,說明初核沒有通過。有明顯的責任免除,進入協談或調查。
4、協談; 協談人員會與被保人(申請人)進行溝通,核實情況后,被保人沒有異議會轉給審核,通知賠不賠,賠多少。被保人若有異議,協談人員會轉給調查,進一步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了解情況。
5、調查; 調查人員會進行詳細的證據采集工作,具體調查內容我們后面講。調查人員會將調查結果反饋給協談,由協談再與申請人進一步溝通。 完成調查后的協談溝通,將形成最后結論,申請人接受或者走法律途徑申訴。
二、保險理賠不合理如何申訴
1. 和保險公司協商 保險合同雙方就理賠不合理的問題,以保險合同為依據,進行直接溝通,達成一致意見,自行解決問題
2. 協商無果,申請仲裁 將理賠爭議提交到專業的仲裁機構,達成仲裁協議,經仲裁機構裁決處理。 仲裁程序簡便靈活,第三人對爭議作出公斷,裁決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履行,限期內未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3.仲裁無效,走法律訴訟 投保人按照法律程序,通過法院對保險人提出合理的理賠主張,由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解決爭議,長期內可以有效解決爭議問題,但需要支出一定的費用。
保險理賠相關法律規定保險理賠法律規定有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二條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保險事故發生后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按照保險合同請求保險人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時,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應當向保險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與確認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損失程度等有關的證明和資料。
拓展資料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
1.保險理賠,是指在保險標的發生保險事故而使被保險人財產受到損失或人身生命受到損害時,或保單約定的其它保險事故出險而需要給付保險金時,保險公司根據合同規定,履行賠償或給付責任的行為,是直接體現保險職能和履行保險責任的工作。簡單的說,保險理賠是保險人在保險標的發生風險事故后,對被保險人提出的索賠請求進行處理的行為。在保險經營中,保險理賠是保險補償職能的具體體現。
2.保險公司在出險后依據保險合同約定向保戶理賠有兩種方式:賠償和給付。
1)賠償與財產保險對應,指保險公司根據保險財產出險時的受損情況,在保險額的基礎上對被保險人的損失進行的賠償。保險賠償是補償性質的,即它只對實際損失的部分進行賠償,最多與受損財產的價值相當,而永遠不會多于其價值。
2)而人身保險是以人的生命或身體作為保險標的,因人的生命和身體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所以,人身保險出險而使生命或身體所受到的損害,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故在出險時,保險公司只能在保單約定的額度內對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給付保險金。即人身保險是以給付的方式支付保險金的。
3、保險理賠委托書包括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等。
保險理賠的授權委托書需寫明下列內容: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聯系方式等信息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保險的具體名稱和情況;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違約責任;以及雙方的簽名、蓋章等。
《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五條:委托代理授權采用書面形式的,授權委托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權限和期限,并由被代理人簽名或者蓋章。
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咨詢交通事故賠償,是指交通事故當中肇事者給予受害者一定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的賠償,交通事故賠償范圍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醫療費,搶救費,傷殘補償,死亡賠償,喪葬費,參加喪葬人員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的誤工費,交通費,及根據醫囑賠償的營養費,陪護費,全休證明中的務工天數,資料所需的交通費,等等,上述費用中的大頭,根據各個地方省區的不同,有嚴格的標準,由事故所在地的勞動保障部門及法院發布的上一年賠償標準,剩下的,比如精神賠償等等,需在合理范圍內,法院方可支持。
工具/原料
(1)保險單證。
(2)行駛證。
(3)駕駛證。
(4)被保險人身份證。
?(5)保險單。
方法/步驟
交通事故賠償的三點基本流程?
一、發生交通事故后應及時報案
出現交通事故后首先要做的是及時報案。出了交通事故除了向交通管理部門報案外,還要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一方面讓保險公司知道投保人出了交通事故,另一方面也可以向保險公司咨詢如何處理、保護現場,保險公司會教車友如何向對方索要事故證明等。
車主在理賠時的基本流程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1)出示保險單證。(2)出示行駛證。(3)出示駕駛證。(4)出示被保險人身份證。(5)出示保險單。(6)填寫出險報案表。(7)詳細填寫出險經過。(8)詳細填寫報案人、駕駛員和聯系電話。(9)檢查車輛外觀,拍照定損。(10)理賠員帶領車主進行車輛外觀檢查。(11)根據車主填寫的報案內容拍照核損。(12)理賠員提醒車主車輛上有無貴重物品。(13)交付維修站修理。(14)理賠員開具任務委托單確定維修項目及維修時間。(15)車主簽字認可。(16)車主將車輛交于維修站維修。以上是車主和保險公司理賠員必須要做的。事實勝于雄辨,車主一定要注意做好前期工作,避免事后理賠時麻煩被動。
二、發生交通事故后與保險公司及時溝通
其次要及時與保險公司溝通。車主要積極協助保險公司完成對車輛查勘、照相以及定損等必要工作。結案前應向交管部門了解事故中自己應負多大的責任、損失多少和傷者的賠償費用等情況,然后再向保險公司詢問哪些情況能賠哪些情況不能賠,盡量減少損失。同時,車主在找救援公司拖車以及找修理廠修車時,關于價格問題要與保險公司及時溝通,避免救援公司或者修理廠的開價與保險公司的賠償價格相差太大。對于定損時沒有發現的車輛損失,應及時通知保險公司,由保險公司進行二次查勘定損,這筆額外的損失就不用車主自己掏錢了。因為保險事故受損或造成第三者財產損壞,應當盡量修復。修理前被保險人須會同保險公司檢驗,確定修理項目、修理方式及修理費用。若客戶自行修理,保險公司會重新核定甚至拒絕賠償。車輛修復以后,在支付修理費用和辦理領車手續前務必對修理質量進行查驗。
三、交通事故理賠選擇私了還是公了
最后提醒車主在出現交通事故后不應該出現兩個極端:
1.在發生交通事故后喜歡私了,也就是說怕麻煩,覺得去理賠就是浪費時間,寧愿把這些時間浪費在和對方車主爭執上。結果是耽擱了理賠的時間,往往是兩頭得不到賠償,苦水只能往肚子里咽了。所以當發生交通事故時,最好不要私了,更不能忍氣吞聲。
2.哪怕一丁點的小刮擦都要去保險公司理賠。這樣做既浪費時間,又增加了自己的理賠率,因為保險公司每年根據車主的出險率有一定的折扣。我們拿太平洋保險公司舉例,太平洋公司規定:被保險車輛出險3次后,保險公司將從第4次事故起,每增加一次保險事故,則在條款規定的免賠基礎上增加5%免賠率,在一年內該項免賠最高增加15%。由此看來,那一小點損失去理賠就不值了。因此建議車主在有很小的損失時就沒有必要東奔西跑地浪費精力了。賠償
擴展閱讀:【保險】怎么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保險公司賠償不合理怎么辦 可以起訴嗎?一般來說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有四種解決方式:協商、投訴、仲裁、訴訟。 1.咨詢 這個很好理解,就是找到保險公司,以保險合同為基礎,和爭議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的地方好好溝通,消除自己和保險公司之間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的誤會,商量一個折中的辦法,友好地解決事情。 2.抱怨 如果和保險公司協商不成,那么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我們需要去保險公司的監管方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進行投訴。 具體操作是撥打銀監會全國保險消費者投訴熱線“12378”。 一般來說,保監會接到投訴后,會責令保險公司盡快處理并反饋意見。 3.仲裁 但是如果投訴解決不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了,那么可以將索賠糾紛提交給專業的仲裁機構,可以達成仲裁協議,由仲裁機構做出裁決。 仲裁程序簡單靈活,裁決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4.訴訟 如果仲裁解決不了,那就只能采取更激烈的方式——訴訟。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在訴訟中,按照法定程序,人民法院會按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做出裁定。 但是訴訟時間會比較長,會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所以一定要慎重選擇。
保險法關于理賠的規定保險法關于理賠的規定有很多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其中包括的賠償的流程和賠償的保險責任劃分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一條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險事故發生后,應當及時通知保險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及時通知,致使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損失程度等難以確定的,保險人對無法確定的部分,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保險人通過其他途徑已經及時知道或者應當及時知道保險事故發生的除外。
第二十二條保險事故發生后,按照保險合同請求保險人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時,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應當向保險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與確認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損失程度等有關的證明和資料。保險人按照合同的約定,認為有關的證明和資料不完整的,應當及時一次性通知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補充提供。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七條未發生保險事故,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謊稱發生保險理賠法律咨詢 了保險事故,向保險人提出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請求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并不退還保險費。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制造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除本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外,不退還保險費。
保險事故發生后,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偽造、變造的有關證明、資料或者其他證據,編造虛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程度的,保險人對其虛報的部分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有前三款規定行為之一,致使保險人支付保險金或者支出費用的,應當退回或者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