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倍賠償可以賠5000嗎
10倍賠償標準的有關規定為: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十倍賠償可以賠5000嗎 ;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九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五十一條經營者有侮辱誹謗、搜查身體、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權益的行為,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十倍賠償可以賠5000嗎 ;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十倍賠償的法律規定一、食品安全法十倍賠償十倍賠償可以賠5000嗎 的法律規定是怎么樣的?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十倍賠償可以賠5000嗎 ,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二、關于十倍賠償的解讀
(一)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民事責任是根據民法的規定,公民或法人在違反自己的民事義務或侵犯他人的民事權利時所應承擔的法律后果。承擔民事責任的形式,在財產關系方面表現為恢復被違法行為所破壞的財產權利;在人身方面,除恢復人身權利外,還必須賠償因此而受到的財產損失。對于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除了適用本條規定外,還要依據《民法典》、《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承擔民事責任。
(二)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這一款是關于食品生產經營者所承擔的懲罰性賠償責任的規定。懲罰性賠償,又稱懲戒性賠償,是指對受害方的實際損失予以補償性賠償之外的賠償,通常是因為侵權方的一些特殊的不當行為所致。懲罰性賠償是一項很古老的制度,在世界上一些主要的普通法系國家,如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和加拿大等都得到了廣泛的適用。實施懲罰性賠償,是為了懲罰和阻止一些特定的行為,特別是故意或惡意所致的行為。此外,懲罰性賠償還可以疏導受害人的憤慨情緒,防止受害一方因為侵權方的惡意侵權而采取一些以牙還牙的報復行為,全面補償受害人所遭受的物質和精神損失。
懲罰性賠償雖然在普通法系國家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但在大多數大陸法系國家卻沒有得到承認。大多數大陸法系國家民事案件的損失賠償額被限定在一定范圍內,以使受害人一方回復到沒有受損時的狀態。
三、食品生產經營者所承擔的賠償責任的范圍包括:
(1)造成受害人人身傷害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賠償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具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
(2)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賠償其財產損失。
根據《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定,這里需要指出三點:
一是,因購買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而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食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食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屬于食品生產者的責任,食品銷售者賠償的,食品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生產者追償。屬于食品銷售者的責任,食品生產者賠償的,食品生產者有權向食品銷售者追償。
二是,因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因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食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三是,因食品質量發生民事糾紛時,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當事人不愿通過協商、調解解決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當事人各方的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各方沒有達成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首先這個十倍的賠償金是需要符合一定條件才會支付的,他指的是如果作為生產者生產了一些不符合標準的食品,那么是需要承擔十倍的賠償金的,那么作為銷售者,如果明明知道他是不符合標準,還銷售的話也需要承擔。
《食品安全法》10倍賠償《食品安全法》10倍賠償是食品消費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十倍賠償可以賠5000嗎 ,為一千元。超過有效期或發霉的十倍賠償可以賠5000嗎 ,可以要求賠償10倍的金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 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于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經營者追償。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擴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衛生行政、質量監督、農業行政等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造成不良后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在獲知有關食品安全信息后,未按規定向上級主管部門和本級人民政府報告,或者未按規定相互通報;
(二)未按規定公布食品安全信息;
(三)不履行法定職責,對查處食品安全違法行為不配合,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吃到異物賠償1000元食品安全法十倍賠償1000元; 吃到異物賠償1000元
可向食品生產者或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十倍賠償可以賠5000嗎 ,另外十倍賠償可以賠5000嗎 ,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十倍賠償可以賠5000嗎 的賠償金;增加賠償十倍賠償可以賠5000嗎 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根據《食.
最高可以獲得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的規定: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 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市藥監局食品安全監察處也經常接到類似的食品安全投訴.“飯店有義務提供質量合格的飯菜和服務,菜中有異物,屬于飯菜質量不合格,構成違約.按照道理,應向消費者十倍價款賠償.”
外賣吃到頭發賠1000
如果收到外賣以后發現外賣,有頭發,可以拍照取證,打電話給賣家說要退回這份.可以先聯系處理,不一定要先用投訴的方法.如果賣家不予處理可以聯系外賣客服直接處理.食品中發現有頭發等異物,可以直接向工商局舉報,要求其賠償.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最低賠償金額為1000元.可以拍照取證,打電話給賣家說要退回這份.可以先聯系處理,不一定要先用投訴的方法.如果賣家不予處理可以聯系外賣客服直接處理.
食品安全法中有明確規定,消費者可以要求十倍賠償.但一般商品是一倍.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生產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行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并可以沒收用于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并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因此,餐館食物里出現蒼蠅、頭發等異物,食品藥品監督局可按上述規定,對當事人進行處罰.
食品安全法十倍賠償1000元
第一百四十八條 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于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經營者追償.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最低需要賠償一千是《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條 為十倍賠償可以賠5000嗎 了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第.
是你支付價款的十倍.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 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于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經營者追償.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吃到蒼蠅索賠5000
吃出蒼蠅可以索賠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法律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
這個沒有明確的規定,雙方可以相互協商的.
要看造成怎樣的損失.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依法經有關行政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的商品,消費者要求退貨的,經營者應負責退貨;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而如果從外賣中吃出了蒼蠅,未造成人身傷害,可以按照不合格商品要求進行退貨處理.如果消費者認為這并非偶發事件,酒店的衛生情況存在問題,可以撥打12331(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熱線),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向經營者提出整改要求并予以罰款.
吃出1根頭發獲賠千元
不要搭理他,衛生法不過罰你1500塊
大概1000
食品安全法中有明確規定,消費者可以要求十倍賠償.但一般商品是一倍.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員工工作失誤導致公司損失5000多元,公司要求賠償10%,合理嗎?合理。員工如果因為工作失誤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應承擔一定十倍賠償可以賠5000嗎 的責任。 法律依據是《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十倍賠償可以賠5000嗎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百分之二十。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除此之外,用人單位不得隨意扣發勞動者的工資。 受處罰的員工可以要求以公司名義,向直接受益人進行追索,或者提起法律訴訟。
拓展資料:
一.員工在生產工作中生產出報廢品或殘次品,要調查析原因,如果是生產技術、原料、工藝指導本身的問題,則不能要求員工承擔責任,對于員工的一般(輕微失當)的管理失察、工藝不精也不應當讓員工承擔責任,因為一個產品的生產過程廠方本身就承擔著技術、質量管理責任。如果是員工存在重大過錯、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了工廠的較大損失的,則應根據相應的管理制度、規范的獎懲制度、或勞動合法約定追究其相應的責任。對于員工賠償損失的額度與比例,在法律上沒有具體規定,主要在規范的管理制度中進行規定或勞動合同中具體約定,但必須合法、合情、合理并要慮及員工的承受能力的限度。在原《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十六條有原則性規定,“對職工罰款的金額由企業決定, 一般不要超過本人月標準工資的百分之二十”,無疑這可以作為參考依據。如果沒有相應的管理制度或平等協商的合同約定作支持的,廠方單方進行處罰或主張賠償都是不當的或不能得到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勞動關系中員工與工廠存在著依附關系,不屬于完全的對等關系,不適應侵權原則、因果關系責任或歸責任原則。
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并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 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買海參后索賠百萬案再審宣判結果如何?十倍索賠合理嗎?買海參后索賠百萬案再審宣判結果已經出來了十倍賠償可以賠5000嗎 ,北京法院判定十倍賠償可以賠5000嗎 :劉某的維權行為屬于職業打假人行為,所以對于他的十倍索賠要求是不支持的。其實這個審判結果和北京朝陽法院一審的判決結果是一樣的。
我覺得劉某的十倍索賠是非常不合理的,因為該海參公司的海參并不存在任何質量問題,該公司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標明日期和產品標準號。但僅僅因為這個原因就索要十倍的賠償,那就是明顯的敲詐行為了。海參的價格本來就比較高,再翻上十倍那就是天價了。其實明眼人就能看出劉某并不是真心想買海參的,一般人都不可能在展銷會上一下子購買10萬余元的海參的,該商戶也是被金錢蒙蔽了雙眼,才會上當受騙的。
其實這件事的經過是這樣的,當時北京開展了一個海產品的展銷會。大家都知道展銷會上的海產品與普通海鮮店的產品是不一樣的,展銷會上的產品不會經過批發商,所以很少會有生產日期和產品標準號的。職業打假人劉某在展銷會上購買了86盒海參,成交價格高達10萬余元。但沒過多久,劉某就將銷售商、生產商、展銷公司一起告上了北京朝陽法院,要求這三方支付他十倍貨款的費用。劉某為了證明事件的真實性,在公證員的見證下,又再次購買了6盒海參。這樣周某成交的價格就是17,5000元,如果按照10倍賠償的話,這三方就必須向劉某支付107.5萬元。
但后來北京朝陽法院查證劉某是職業打假人,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對于職業打假人的索賠要求一概不予處理,所以當時法院駁回了劉某的索賠要求。原告劉某對北京朝陽法院一審的判決并不服從,于是就向北京市第三中級法院提起上訴,二審判決展銷會的三方公司向原告劉某賠償107.5萬元。但是該海參產品的生產商大連棒仔島公司不服二審判決,又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由于大連棒仔島公司向法院提供了劉某為職業打假人的證據,并且劉某又不能證明海參存在質量問題,所以北京高級人民法院維持了一審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