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儲備林30年的補償標準
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國家儲備林30年的補償標準 :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國家儲備林30年的補償標準 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 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2017年林業補貼政策林業是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承擔著生態產品供給和生態服務的重要任務。林業的補貼政策有哪些,林業補貼的項目是什么。我給大家整理國家儲備林30年的補償標準 了關于2017年林業補貼政策,希望你們喜歡!
2017年林業補貼政策
1. 國家林業方面資金主要用在哪些方面?
國家林業方面的資金共分為國家儲備林30年的補償標準 :森林資源管護、森林資源培育、生態保護體系建設、國有林場改革、林業產業發展支出5大類,其中森林資源培育支出和林業產業發展支出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系最為密切。
2. 森林資源管護支出包括哪些補助?
森林資源管護支出包括天然林保護管理補助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補助。
3. 什么是天然林保護管理補助?
天然林保護管理補助包括天保工程區管護補助和天然林停伐管護補助。
天保工程區管護補助是指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二期實施方案確定的國有林管護、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地方公益林管護所發生的支出。
國有林管護重點保障森林管護人員的工資性支出。
天然林停伐管護補助是指全面停止天然商品林采伐后安排的管護支出。
4. 什么是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補助?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補助是指用于國家林業局會同財政部界定的國家級公益林保護和管理的支出。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補助包括管護補助支出和公共管護支出。
國有的國家級公益林管護補助支出,用于國有林場、國有苗圃、自然保護區、森工企業等國有單位管護國家級公益林的勞務補助等支出。
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國家級公益林管護補助支出,用于集體和個人的經濟補償和管護國家級公益林的勞務補助等支出。
公共管護支出用于地方各級林業主管部門開展國家級公益林監督檢查和評價等方面的支出。
5. 森林資源培育支出包括哪些補助?
森林資源培育支出包括林木良種培育補助、造林補助和森林撫育補助。
6. 林木良種培育補助是什么?補助對象有哪些?
林木良種培育補助包括良種繁育補助和良種苗木培育補助。
良種繁育補助是指用于對良種生產、采集、處理、檢驗、儲藏等方面的補助,補助對象為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和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
良種苗木培育補助是指用于對因使用良種,采用組織培養、輕型基質、無紡布和穴盤容器育苗、幼化處理等先進技術培育的良種苗木所增加成本的補助,補助對象為國有育苗單位。
7. 林木良種培育補助的相關政策有哪些?
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制(繁)種基地項目
申報主體:院所、企業
項目要求:主要是果樹種苗(含砧木)繁育基地、茶樹無性系種苗繁育基地。
果樹區域性無病毒苗木繁育基地、茶樹無性系種苗繁育基地要求500畝以上。
項目補貼:600萬。
農業綜合開發良種繁育項目
項目范圍:蘋果、柑橘、梨、葡萄、茶葉等。
項目要求:省級苗木繁育的主導企業,優先扶持合作社。
項目補貼:中央財政資金規模為500萬元。
8. 造林補助是什么?補助對象和標準有哪些?
造林補助是指對國有林場、林業職工(含林區人員,下同)、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民等造林主體在宜林荒山荒地、沙荒地、跡地、低產低效林地進行人工造林、更新和改造、營造混交林,面積不小于1畝的給予適當的補助。
往年補貼標準為:人工營造,喬木林和木本油料林每畝補貼200元,灌木林每畝補貼120元(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青海、陜西、山西等省灌木林每畝補貼200元),水果、木本藥材等其他林木、竹林每畝補貼100元;跡地人工更新、低產低效林改造每畝補貼100元。
9. 森林撫育補助是什么?補助對象有哪些?
森林撫育補助是指對承擔森林撫育任務的國有森工企業、國有林場、林業職工、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民開展間伐、補植、退化林修復、割灌除草、清理運輸采伐剩余物、修建簡易作業道路等生產作業的所需勞務用工和機械燃油等給予適當的補助,撫育對象為國有林中,或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公益林中的幼齡林和中齡林。
一級國家級公益林不納入森林撫育補助范圍。
往年森林撫育補貼標準為每畝100元左右。
10. 生態保護體系建設支出包括哪些補貼?
生態保護體系建設支出包括濕地補助、林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補助、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補助、林業防災減災補助、森林公安補助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補助。
11. 什么是濕地補助,哪些方面可以獲得補助?
濕地補助包括濕地保護與恢復補助、退耕還濕補助、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補助。
濕地保護與恢復補助是指用于林業系統管理的國際重要濕地、國家重要濕地以及生態區位重要的國家濕地公園、省級以上(含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開展濕地保護與恢復的相關支出,包括監測監控設施維護和設備購置支出、退化濕地恢復支出和濕地所在保護管理機構聘用臨時管護人員所需的勞務補助等支出。
退耕還濕補助是指用于林業系統管理的國際重要濕地、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國家重要濕地范圍內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實施退耕還濕的相關支出。
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補助是指用于對候鳥遷飛路線上的林業系統管理的重要濕地因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造成損失給予的補償支出。
12. 退耕還林補貼標準和方式是什么?
補貼標準:國家按退耕還林每畝補助1500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安排現金補助1200元、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種苗造林費300元)。
補貼方式:補貼資金發放是由縣級環林局會通過“一折通”(存折)方式兌現給農戶手中。
退耕還林補助資金分三次下達給省級人民政府,每畝第一年800元(其中種苗造林費300元)、第三年300元、第五年400元。
額外補助:在一些地方除了中央下發的補貼資金,政府還額外提供補助。
如山西省新出的2017年規定,對58個貧困縣實施的退耕還林,山西省在國家補助基礎上每畝增加800元,對退耕農戶每畝增加300元;對其他非貧困縣實施的退耕還林,山西省在國家補助基礎上每畝增加500元,對退耕農戶每畝增加300元。
13. 林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補助是什么?
林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補助是指用于林業系統管理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保護、修復與治理,特種救護、保護設施設備購置和維護,專項調查和監測,宣傳教育,以及保護管理機構聘用臨時管護人員所需的勞務補助等支出。
14. 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補助有哪些?
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補助是指用于對暫不具備治理條件和因保護生態需要不宜開發利用的連片沙化土地實施封禁保護的補助支出,包括:固沙壓沙等生態修復與治理,管護站點和必要的配套設施修建和維護,必要的巡護和小型監測監控設施設備購置,巡護道路維護、圍欄、界碑界樁和警示標牌修建,保護管理機構聘用臨時管護人員所需的勞務補助等支出。
15. 什么是林業防災減災補助?包括哪些方面?
林業防災減災補助包括森林防火補助、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補助和林業生產救災補助,補助對象為承擔林業防災減災任務的基層林業單位。
森林防火補助是指用于預防和對突發性的重特大森林火災撲救等相關支出的補助,包括開設邊境森林防火隔離帶、購置撲救工具和器械、物資設備等支出,租用防火所需汽車等交通運輸工具支出,森林航空消防所需租用飛機、航站地面保障等支出以及重點國有林區防火道路建設與維護支出等。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補助是指用于對危害森林、林木、種苗正常生長的病、蟲、鼠(兔)等重大災害和有害植物的預防和治理等相關支出的補助。
林業生產救災補助是指用于支持林業系統遭受洪澇、干旱、雪災、凍害、冰雹、地震、山體滑坡、泥石流、臺風等自然災害之后開展林業生產恢復等相關支出的補助。
16. 森林公安補助是什么?
森林公安補助包括森林公安辦案(業務)補助和業務裝備補助。
森林公安辦案(業務)補助是指用于森林公安機關開展案件偵辦查處、森林資源保護、林區治安管理、維護社會穩定、處置突發事件、禁種鏟毒、民警教育培訓等支出。
業務裝備補助是指用于森林公安機關購置指揮通信、刑偵技術、執法勤務(含警用交通工具)、信息化建設、處置突發事件、派出所和監管場所所需的各類警用業務裝備的支出。
17. 什么是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補助?
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補助是指用于大熊貓、朱鹮、虎、豹、亞洲象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的補助支出。
18. 國有林場改革支出包括哪些補助?
國有林場改革支出是指用于補繳國有林場拖欠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費用、國有林場分離場辦學校和醫院等社會職能費用、對先行自主推進國有林場改革的省份獎勵補助等。
中央財政安排的補助資金補繳國有林場拖欠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費用有結余的,可用于林場繳納職工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等社會保險以及其他與改革相關的支出。
注意,國有林場改革補助為一次性補助支出,中央財政按照每名職工(包括在職職工和離退休職工)2萬元、每畝林地1.15元的標準測算補助,各省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補助標準。
19. 林業產業發展支出包括哪些補助?
林業產業發展支出包括林業科技推廣示范補助、林業貸款貼息補助、林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補助。
20. 林業科技推廣示范補助是什么?
林業科技推廣示范補助是指用于承擔林業科技成果推廣與示范任務的林業技術推廣站(中心)、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國有林場和國有苗圃等單位,開展林木優良品種繁育、先進實用技術與標準的應用示范、與科技推廣和示范項目相關的簡易基礎設施建設、必需的專用材料及小型儀器設備購置、技術培訓、技術咨詢等支出。
林業科技推廣示范實行先進技術成果庫管理,具體辦法由國家林業局另行制定。
21. 林業貸款貼息補助是什么?有什么貼息條件?
林業貸款貼息補助是指對各類銀行(含農村信用社和小額貸款公司)發放的符合貼息條件的貸款安排的利息補助。
貼息條件為:各類經濟實體營造的生態林(含儲備林)、木本油料經濟林、工業原料林貸款;國有林場、重點國有林區為保護森林資源、緩解經濟壓力開展的多種經營貸款,以及自然保護區、森林(濕地、沙漠)公園開展的生態旅游貸款;林業企業、林業專業合作社等以公司帶基地、基地連農戶(林業職工)的經營形式,立足于當地林業資源開發、帶動林區和沙區經濟發展的種植業以及林果等林產品加工業貸款;農戶和林業職工個人從事的營造林、林業資源開發貸款。
貼息方式:林業貸款貼息采取一年一貼、據實貼息的方式,年貼息率為3%。
對貼息年度(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之內存續并正常付息的林業貸款,按實際貸款期限計算貼息。
中央財政安排一定的補助資金,省級財政部門會同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省林業貸款實際情況,明確具體的貼息規模、貼息計算和撥付方式。
22. 林業貸款貼息補助的相關政策有哪些?
林權抵押貸款
國家規定:銀行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業務,要對抵押林權進行價值評估。
貸款金額在30萬元以上(含30萬元)的,價值評估收取評估費;貸款金額在30萬元以下的,不得向借款人收取評估費。
抵押貸款程序
(1)權利人提交新版《林權證》
(2)權利人提交書面抵押申請(內容包括個人基本情況、林權情況、貸款額、金融資信證明等)
(3)權利人是個人的,提交個人身份證復印件;是單位的提交法人身份證復印件和單位資質證明復印件
(4)鄉鎮林業站在書面抵押申請上簽署初審意見
(5)縣林業規劃調查設計隊現場評估,制作評估報告
(6)提供金融部門的貸款協議
(7)金融部門提供單位注冊復印件和法人身份證復印件
(8)繳費,辦理他項權證
貸款期限
(1)林農小額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 10 年
(2)生態建設、速生林、油茶、能源林基地建設等,以及后續產業發展原則上為15年,最長不超過20年
(3)林漿、林紙、林板、林油(電)一體化項目最長不超過 12 年
(4)若林地使用權系抵押人租用的,貸款期限不得超過抵押人已繳納林地使用權租金的年限減去已經營的年限
23. 林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補助是什么?
林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補助是指用于支持油茶、核桃、油用牡丹、文冠果等木本油料及其他林業特色產業發展的補助支出。
24. 林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補助的相關政策有哪些?
名優經濟林示范項目
項目范圍:木本油料、林下經濟、干鮮果品等名特優經濟林示范建設。
(油茶、核桃、油橄欖、油用牡丹、長柄扁桃、林參、林藥、林菌等,榛子、香榧、枸杞、紅棗等干鮮果品以及竹筍等。)
項目要求:企業兩年以上,凈資產不低于申請財政資金總額;合作社一年以上,社員數量不低于30人。
項目補貼:企業承擔的,單個項目中央投資不低于200萬元(鼓勵扶持中央投資不低于300萬元以上的項目), 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林)場、國有林場承擔的,單個項目中央投資不低于200萬元。
申報時間:9-10月份
25. 林業補貼資金是怎么分配和下達的?
采取因素法分配。
森林資源管護和國有林場改革兩個支出方向按照各省工作任務、中央補助標準等因素確定補助規模,其余支出方向統一按照以下因素及權重分配:
(一)工作任務(權重50%),以國家林業局會同財政部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林業發展規劃等確定的任務計劃為依據。
(二)資源狀況(權重25%),以國家林業局清查、調查公布的資源數量為依據。
(三)績效因素(權重15%),以財政部下達的區域績效目標審核結果以及會同國家林業局組織開展的績效評價結果為依據。
(四)政策因素(權重5%),以中央重大林業生態建設政策為依據。
(五)財力狀況(權重5%),以不同地區財力狀況為依據,適當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傾斜。
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于每年7月15日前,向國家林業局和財政部報送本省下一年度任務計劃,國家林業局會同財政部于每年10月31日前,按當年預計執行數的一定比例,將下一年度林業改革發展資金預計數提前下達省級財政部門,抄送國家林業局和各地專員辦。
國家林業局于每年4月15日前,提出當年林業改革發展資金各省分配建議,函報財政部。
財政部于每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預算后90日內,根據中期財政規劃、年度預算安排、國家林業局資金分配建議函等,審核下達當年林業改革發展資金,抄送國家林業局和各地專員辦。
省級財政部門會同林業主管部門于每年8月31日前,編制林業改革發展資金當年使用情況報告,以正式文件報財政部和國家林業局備案,抄送當地專員辦,作為預算監管、績效目標監控、績效評價和監督檢查的重要依據。
國家鄉村振興局成立,收好了這23項可申請補貼項目2021年國家儲備林30年的補償標準 ,“十四五”開局之年國家儲備林30年的補償標準 ,國內大循環、需求側改革國家儲備林30年的補償標準 的大環境,擴大內需、刺激消費、帶動投資,勢必是大趨勢。投資“文旅、農旅”項目的不在少數,只有資金足夠充裕,才能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落地。
隨著國家扶持農業農村領域的各項預算繼續增加,部分項目已經開始發文申報,突出鎖定種植、養殖、加工、流通等板塊。將農業強縣、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休閑農業和鄉村 旅游 等作為重點扶持對象。
同時鼓勵 社會 資本等多種經營模式積極參與項目建設與經營。提出以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 產業強鎮等重大項目為代表的資金扶持方式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2021年可申報項目及補貼:
01/鄉村重大補貼項目類
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項目
補貼額度:省級 1000-5000 萬元、國家級 1-3 億元
農商互聯項目
補貼額度:每省 2 億元
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項目
補貼資金:5000 萬
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
補貼額度:一年 5000 萬元,共三年
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
補貼額度:最高 5000 萬
數字農業建設試點項目
補貼資金:2000 萬元以內
農業產業強鎮示范項目
補貼資金:1000 萬元
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項目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項目
補貼額度:2000-3000 萬
綠色循環高效特色農業促進項目
補貼額度:1800 萬元
農業綜合開發存量資金土地治理項目
補貼額度:最高每畝補助 1500萬元
中藥材生產扶持及藥材基地項目
補貼額度:100-3000 萬元
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 旅游 示范縣(市、區)創建項目
補貼額度:50-1000 萬元
“特色小鎮”工程申報項目
補貼額度:500-2000 萬元
區域生態循環農業項目
補貼額度:1000-1500 萬元
現代種業提升工程(農作物種子、畜禽良種)項目
補貼額度:800-1500 萬元
02/觀光采摘休閑農業類
承包山林地的林果業及觀光農業,則可以申請造林補貼、退耕還林補貼、水利和道路建設補貼等。
農業局的農業綜合開發園藝類生產示范基地項目,扶持資金一般約為200萬元。
林業局的農業綜合開發名優經濟林示范項目,扶持資金約150萬~300萬。
農業部主管的園藝作物標準化創建項目,扶持資金在50萬~100萬之間。
農業局的水果蔬菜標準園創建項目,扶持資金在25萬~100萬之間。
農業局的高產創建項目,扶持資金約50萬~100萬。
03/ 科技 示范園等觀光與科普一體的休閑農業
這類休閑農業項目包括 科技 示范園、物流商貿園等形式,既可以申報技術方面的扶持,也能申請農業方面的扶持,因此可申報的資金扶持種類包括:
發改委的冷鏈物流項目。
商貿流通重點支持項目。
農業局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
農業 科技 推廣示范項目。
科技 成果轉化項目。
現代農業園區試點項目。
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財政補貼、貼息貸款、一縣一特和龍頭企業帶動項目。
農業產業化財政扶持項目。
現代農業發展資金果菜產業項目。
供銷社的農業綜合開發供銷合作示范項目。
04/所有休閑農業園區都有機會申請的補貼
農業局與 旅游 局聯合主管的休閑農業與鄉村 旅游 示范點創建項目;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農民創業項目;扶貧 旅游 項目等。
05/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
支持范圍: 優勢特色產業引領區、現代技術與裝備集成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區、新型經營主體創業創新孵化區、現代農業示范核心區。
申報部門: 農業農村部、財政部。
06/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
支持范圍: 重點扶持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馬鈴薯貯藏窖、果蔬通風庫、冷藏庫和烘干房等產地初加工設施。
申報部門: 農業農村部、財政部。
07/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
支持范圍: 生產體系、產業體系、經營體系、生態體系、服務體系、運行體系六大支撐體系。
申報部門: 財政廳農發辦。
08/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示范項目
支持范圍: 生物質成型燃料,畜禽養殖場沼氣發電場等,對廢棄物利用的項目。
申報部門: 發改委。
09/現代農業園區試點申報立項目
支持范圍: 現代農業園區。
申報部門: 農業農村部。
10/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現代農業領域項目
支持范圍: 技術創新的專利。
申報部門: 科技 部。
11/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
支持范圍: 扶持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涉農企業。
申報部門: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12/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項目申報
支持范圍: 關于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項目
申報部門: 農業部 科技 教育司。
13/國家中藥材生產扶持項目
如果是以中藥材種植為基礎的鄉村 旅游 項目,可向國家經濟貿易委員申報項目包括:
野生藥材資源保護和野生藥材變家種家養的科研開發及成果推廣應用;
中藥材種植養殖先進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應用;
大宗、緊缺品種的中藥材基地建設;
中藥材種子種苗基地建設;
中藥材倉儲技術及改善中藥材倉儲設施;
中藥飲片加工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
14/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融合項目
支持范圍: 產業融合、土地托管、有機肥和低殘農藥、農膜項目。
申報部門: 農業農村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負責
15/“全國杰出農村實用人才”資助申報
支持范圍: 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 科技 示范戶、農民合作社骨干、大學生村官、基層組織負責人和返鄉創業者等。
申報部門: 中國農學會。
16/區域生態循環農業示范項目
支持范圍: 農副資源收貯、農副資源飼料化加工、種養結合農田消納基地、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秸稈綜合利用、其他符合的建設內容。
申報部門: 農業農村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17/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申報
支持范圍: 農作物良種生產及加工基地、園藝類良種繁育及生產示范基地、果茶育繁推一體化種苗基地試點、畜禽良種繁育項目。
申報部門: 農業農村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18/農業綜合開發林業示范項目
支持范圍: 支持木本油料、國家儲備林、林下經濟、區域特色經濟林等林業示范項目。
申報部門: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19/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試點項目
支持范圍: 農業基礎設施、良種繁育、農業污染物防治、廢棄物綜合利用和 社會 化服務體系等公益性項目建設,以及新產品新技術推廣應用、農產品精深加工等。
申報部門: 財政部。
20/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行動計劃申報
支持范圍: 落實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落實農業農村產業扶持政策、加強新政策創設。
申報部門: 農業部等五部委
21/扶貧項目
支持范圍: 帶動農民增收性強的農產品加工產業。
申報部門: 國家扶貧辦。
22/農牧、畜牧業類
支持范圍: 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項目;畜牧良種推廣項目;重點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項目;生豬(牛羊)調查大縣獎勵項目;奶業振興行動。
23/種養結合莊園類
支持范圍: 中央財政林業 科技 推廣示范補助;農業行業標準制修訂項目;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項目;國家現代農業莊園項目;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項目;產糧大縣獎勵項目;高標準農田土地整理項目。
2021年國家重點惠農項目及補貼:
全國有機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園區
補貼額度:100 萬元,農業農村部授牌
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
補貼額度:500 萬元以內
一村一品、一縣一業、一鎮一特
補貼額度:100-500 萬元
農業綜合開發林業專項
補貼額度:200 萬元
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
補貼額度:500 萬元
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
補貼額度:300 萬以內
農業 科技 成果轉化資金
補貼額度:60-300 萬元
有機肥生產試點項目
補貼額度:300 萬元
糧改飼試點項目
補貼額度:1000 萬元
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項目
補貼額度:1000 萬元
農業“星創天地”項目
補貼額度:20-50 萬元
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中央預算內投資備選項目
補貼額度:項目總投資 10%左右
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示范項目
補貼額度:項目總投資 10%左右
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項目
補貼額度:300 萬
農業綜合開發農業部專項(良種繁育、特色種植項目)
補貼額度:100-500 萬;
農產品促銷項目資金
補貼額度:項目總投資 10%左右
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
補貼額度:不超過 2000 萬元
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
補貼額度:80-120 萬元
規模化大型沼氣工程
補貼額度:200-3000 萬元
農產品加工補助項目
補貼額度:1-100 萬元
2020 年農產品促銷項目
補貼額度:20-500 萬元
農業組織創新與產業融合發展項目
補貼額度:100 萬
冷鏈物流和現代物流項目
補貼額度:200-1000 萬元
全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項目
補貼額度:低息貸款項目
全國農村創業創新項目
補貼額度:低息貸款項目
高新企業認證項目
補貼額度: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科技 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 10%。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
申報條件:企業注冊資本 200 萬元以上,專業合作社和專業協會注冊資本 50 萬元以上;專業合作社和專業協會應達到 30 戶以上或貧困戶社員占 30%以上;兩年內無不良信用記錄和涉稅違法行為。
文化藝術和 旅游 研究項目
補貼額度:25 萬元
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
補貼額度:以獎代補、貸款貼息
總的來看,同一項目可申請多種補貼。比如油用牡丹、油用芍藥這類藥食同源且兼具生態、 社會 、經濟價值于一體的農業產業項目,在申報項目補貼上可選擇性更強。充足的資金支撐,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