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和行人發生事故是否必須賠償_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或行人之間發生事故時
機動車事故賠償五問五答
一、誰該為事故買單?
機動車和自行車、電動車或行人發生碰撞后,只要不是對方故意撞車的情況,不管開車的人有沒有錯,都要賠錢。具體賠多少要看雙方責任大小。開車的人責任越大賠得越多,沒責任也要賠一點。
法律明確規定這種情況的處理方法。開車的人就算沒錯,也要承擔最多10%的賠償。這個規定主要是考慮到機動車危險性更大,需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二、保險公司什么時候出錢?
法律規定出事故后,保險公司要先用交強險來賠償。交強險賠不夠的部分,才由事故雙方按責任分擔。這個規定保障了受害者能及時拿到救命錢。
交強險的賠償范圍包括醫療費、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2025年交強險的死亡傷殘賠償限額是18萬元,醫療費用1.8萬元,財產損失2000元。超過這些數額的才需要個人承擔。
三、責任怎么劃分?
事故責任認定主要看兩點:有沒有違規行為和這些行為對事故的影響。交警會查看現場痕跡、監控錄像、目擊者證詞等證據。
具體分三種情況:
1. 騎車人或行人完全沒錯:開車的人全賠
2. 騎車人或行人有過錯:按過錯程度減少賠償
3. 開車的人完全沒錯:最多賠10%
四、賠多少錢合適?
賠償金額根據責任比例計算。比如醫療費花了10萬元,交強險先賠1.8萬,剩下8.2萬如果判定車主負主要責任(70%),就要賠5.74萬。如果車主沒責任,最多賠8200元。
常見賠償項目包括:
- 醫療費(憑醫院票據)
- 誤工費(按實際收入計算)
- 護理費(按護理人員收入)
- 交通費(憑實際票據)
- 殘疾賠償金(按傷殘等級)
- 精神損害賠償(酌情認定)
五、碰瓷怎么處理?
如果有人故意撞車騙錢,車主不用賠。但要拿出證據證明對方是故意的。常見證據包括:
1. 行車記錄儀視頻
2. 路口監控錄像
3. 多次事故記錄
4. 目擊者證詞
5. 傷情與碰撞痕跡不符
遇到可疑事故要立即報警,保護好現場。不要私下協商賠償,以免被訛詐。警方調查期間要配合提供證據,必要時申請做事故痕跡鑒定。
特別提醒:
1. 沒買交強險的車主,要自掏腰包承擔交強險該賠的部分
2. 賠償協議要書面寫清楚,最好找公證處公證
3. 重大事故建議咨詢專業律師
4. 賠償糾紛要在3年內起訴
5. 對事故認定書不服,3天內可以申請復核
這些規定既保護了弱勢群體,也防止有人鉆空子騙錢。大家在路上都要遵守交通規則,遇到事故保持冷靜,按法律程序處理最穩妥。記住安全駕駛才是最好的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