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殘評級
【法律分析】:傷殘等級評定標準是根據傷殘傷殘評級 的嚴重程度來判定傷殘的等級傷殘評級 ,分為一級到十級傷殘。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并無統一的鑒定標準。不同的對象不同事由導致的傷殘適用不同的傷殘鑒定標準。眼睛工傷評殘等級根據《勞動能力鑒定標準》的規定傷殘評級 ,如雙眼無光感或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準者屬于一級傷殘傷殘評級 ;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02,或視野≤8%(或半徑≤5°)的屬于二級傷殘。
【法律依據】:根據《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的規定,雙側眼球缺失或者一側眼球缺失,另一側眼嚴重畸形伴盲目5級屬于Ⅰ級傷殘;顱腦、脊髓及周圍神經損傷致雙眼盲目5級屬于Ⅱ級傷殘等。眼睛傷殘具體屬于幾級傷殘要根據具體情況由鑒定機構確定。賠償標準根據傷殘等級而定。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傷殘評級 !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傷殘評定等級標準是什么傷殘等級評定標準是根據傷殘的嚴重程度來判定傷殘的等級傷殘評級 ,分為一級到十級傷殘。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并無統一的鑒定標準。不同的對象不同事由導致的傷殘適用不同的傷殘鑒定標準。《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傷殘評級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傷殘評級 ,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傷殘等級怎么評定傷殘等級評定的依據是一到四級為勞動力已經全部喪失勞動能力傷殘評級 ,五到六級的勞動者為大部分的喪失勞動能力傷殘評級 ,七到十級的勞動者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具體涉及每一個等級評定必須以器官受損的嚴重性,有無因為導致的功能障礙或并發后遺癥,且是否需要依賴醫療等。評定傷殘等級需要根據事故性質的不同進行不同類型的傷殘鑒定。一般分為勞動能力鑒定,和人體損傷傷殘鑒定兩種。
《工傷保險條例》
第二十三條
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第二十二條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
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
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傷殘評級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勞動能力鑒定標準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