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拖欠工資怎么舉報
拖欠工資怎么投訴
1、勞動者被用人單位拖欠工資單位拖欠工資怎么舉報 的單位拖欠工資怎么舉報 ,勞動者有可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
2、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接到投訴后單位拖欠工資怎么舉報 ,要及時調查,維護勞動者單位拖欠工資怎么舉報 的合法權益。
3、法律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九條
拖欠工資怎樣申請勞動仲裁
(一)遞交勞動仲裁申請書及相關證據。
(二)申請書符合要求的,仲裁委員會自收到申請書之日起5日內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
(三)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后,應當在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四)勞動爭議仲裁公開進行,但當事人協議不公開進行或者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除外。仲裁庭在開庭五日前,將開庭日期、地點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
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在開庭三日前請求延期開庭。是否延期,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決定。
(五)當事人接到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對申請人按照撤回申請處理,對被申請人可以缺席裁決。
(六)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當先行調解,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促使當事人雙方自愿達成協議,并將協議內容制作調解書,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發生法律效力。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七)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批準可以延期,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八)仲裁庭做出裁決前,申請人撤回仲裁申請的,仲裁庭經審查后,認為其撤回申請成立的,向雙方當事人發出《準予撤回申請決定書》;但被申請人提出反申請的,不影響反申請的審理。
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規定,勞動者被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勞動者有可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接到投訴后,要及時調查,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如何舉報單位拖欠工資問題?勞動局勞動監察投訴。
任何組織或個人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單位拖欠工資怎么舉報 的行為,有權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舉報;勞動者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侵犯其合法權益單位拖欠工資怎么舉報 的行為,有權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投訴。
舉報投訴范圍包括單位拖欠工資怎么舉報 :
1、用人單位未制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的情況。
2、用人單位未建立用工管理臺賬的情況。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未訂立勞動合同、約定試用期及其單位拖欠工資怎么舉報 他必備條款、未交付勞動合同文本、未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證明等情況。
4、用人單位未執行最低工資標準、未支付勞動者工資、經濟補償金及賠償金的情況。
5、用人單位未遵守有關就業登記備案的規定,以及未遵守臺、港、澳人員在內地就業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就業規定的情況。
6、用人單位未遵守女職工、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和未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的情況。
7、用人單位未遵守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的情況。
8、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未遵守勞務派遣有關規定的情況。
9、職業中介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未遵守有關職業介紹、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規定的情況。
10、醫療機構、藥品經營單位等社會保險服務機構未遵守社會保險相關規定的情況。
11、實習、見習單位未遵守有關學生實習、見習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情況。
12、以及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勞動保障監督檢查事項。
依據《工資支付暫行條例》
第九條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第十八條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并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準,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員工為了避免單位拖欠工資,所以員工需要保留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并且記錄單位發放工資的情況,為以后單位未發放工資做為證據使用。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工資支付暫行條例
拖欠工資怎么舉報【法律分析】單位拖欠工資怎么舉報 :在用人單位拖欠工資單位拖欠工資怎么舉報 的情況下單位拖欠工資怎么舉報 ,勞動者要先和用人單位協商,如果協商無法解決,則可以通過以下法律途徑來解決(1)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舉報;(2)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3)通過訴訟途徑解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拖欠工資不發打什么電話舉報單位拖欠工資單位拖欠工資怎么舉報 ,勞動者可以撥打12333電話投訴,該電話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單位拖欠工資怎么舉報 的電話。
一、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解決。
投訴的解決的優點是,一旦用人單位是接到勞動行政部門的處理通知的,如果沒有特別的原因,用人單位在勞動行政部門的壓力下就可能會及時支付勞動者的工資,這樣勞動者可能用最短的時間,最低的成本解決拖欠的工資問題。因此,這種方式在處理拖欠工資時,一般情況下可以首先選擇。但是,如果勞動者的請求復雜的,如涉及經濟補償、賠償金等,需要具體認定的,則可能勞動行政部門也無法解決,需要進行勞動仲裁程序。
二、向勞動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訴。
通過勞動投訴無法解決的,勞動者只能向當地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以仲裁的方式來解決雙方的糾紛。勞動仲裁是解決勞動爭議的前置程序,必須要先經勞動仲裁,如果對仲裁結果不服的,除一裁終局的裁決,單位不能起訴的外,其它裁決任何一方對裁決結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九條,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