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2022年6月。根據查詢資料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沂源芝芳至張良段改建工程于2020年9月開工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計劃2022年6月底竣工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S229沂邳線沂源段改建項目的建設,使沂源交通更加四通八達,對于解決群眾出行安全,加快沂源縣經濟發展。
山東濱州現在正在修建的鐵路什么時候竣工通車?可以直達北京嗎?答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濱州現在正在修建德龍煙鐵路濱州段和黃大鐵路濱州段。這兩條鐵路均是山東鐵路“四橫四縱”總體布局中第一橫——德龍煙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1、德龍煙鐵路:西起德州市德城區黃河涯站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東至煙臺煙臺港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貫穿德州、濱州、濰坊、東營、煙臺五市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可將將河北黃驊港和山東濱州港、東營港、濰坊港、煙臺港、青島港等連成一體,又有“第二條膠濟鐵路”之稱,建成后將形成一個環渤海的山東北部沿海鐵路大通道,全線長560公里(亦有全線長544公里、588公里之說,其中正線長541.2公里),按單線國鐵Ⅰ級路建設,速度目標值160公里/小時;遠期預留復線電氣化、速度目標值200公里/小時。全線分德大鐵路、大萊龍鐵路和龍煙鐵路三個區段建設,其中大萊龍段長165.7公里,已于2005年6月全線試運營;德大鐵路和龍煙鐵路亦已于2009年11月底同時開工建設,預計總工期36個月。如按期完工,整個德龍煙大鐵路將于2012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濱州段基礎工程包括建設特大橋2座(跨濱沾鐵路和跨國道220特大橋)、大橋1座、中橋12座、框架橋9座、框架涵67座、圓涵5座和車站2個(陽信站和濱州西站)、沿線路基土方約260萬立方米。至2011年8月底,德大鐵路在濱州市共完成投資14億余元;至2011年10月底,橋涵主體基本完成、路基土方已完成70%。車站路基在2011年全部完成后,即將進入房建、站場構筑物等配套工程建設。
德大鐵路從京滬鐵路德州黃河涯站南端引出,經德州市所轄的陵縣、臨邑二縣,濟南市所轄的商河縣,濱州市所轄的惠民縣、陽信縣,跨徒駭河后在濱州市區北部的濱城區皂劉家村附近設“濱州西站”,經東營市利津縣,于大田家村附近過黃河,再跨過淄東鐵路和小清河進入濰坊市所轄的壽光市,通過益羊鐵路與大萊龍鐵路的大家洼站相接,初步設計總概算為93.23億元。全段總長265.5公里,其中正線長約256公里,設22個車站,其中濱州境內正線長85.07公里在陽信、惠民交界處入濱州境,設“陽信站”(在陽信縣城南,客貨兩用),向東過河流、商店在三河湖鎮進入濱城區境,在北外環北側濱州市區與沾化縣城之間設“濱州西站”,然后向東過濱港鐵路(目前已通至沾化),在利津北宋鎮過黃河。在濱州西站分別建聯絡線4.691公里和1.661公里,連接濱港鐵路與濱小鐵路;在陽信站分別建聯絡線通往惠民和無棣縣城。濱州境內含聯絡線總長為91.422公里。
目前煙臺去北京的游客,需要先走藍(青島藍村)煙(煙臺)鐵路,后經膠濟客運專線再轉京滬鐵路,全程1019公里。以現在煙臺至北京的K286次旅客列車運行時間為例,僅至德州就有642公里需運行時間8.5小時;而德州至北京還有行程377公里,還需運行時間6小時14分。而德龍煙鐵路主線長僅541.2公里,不僅少100多公里的行程,而且因規劃行車速度快,按160公里規劃時速走完全程不到3個半小時,即使再加上德州至北京的6小時14分列車運行時間,從煙臺到北京也僅需9個半小時略微多一點,即比現在煙臺至北京的K286次旅客列車運行時間14小時44分可省5個多小時!
不僅煙臺方向如此,因北起德龍煙鐵路濰坊昌邑海天站,南連膠濟鐵路芝蘭莊樞紐站,全長僅90.3公里、規劃建設工期僅1.5年的海青鐵路亦已于2010年3月17日正式開工建設,所以屆時青島方向至北京的旅客列車等亦將大量改行德大線,濱州人民將由此一舉跨入坐火車走京津、游膠東、逛全國的快車道。
2、黃大鐵路——北起朔(州)黃(驊港)鐵路黃驊南站,向南經河北滄州海興縣,跨漳衛新河,自無棣縣小泊頭進入濱州,途經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我市無棣縣大山鎮、車鎮、水灣鎮、佘家巷鄉,沾化縣黃升鄉、下洼鎮,濱城區濱北街道辦事處,設“濱州北站“后由濱城區單寺鄉出濱州進入東營市利津縣,在利津設“利津西站”,在該縣北宋鎮大田家附近跨黃河和淄東鐵路后,東行至六戶設東營南車站,南轉跨小清河進入濰坊壽光市,經宅羊鐵路、益羊鐵路在大家洼車站與德龍煙鐵路相連接。最初的規劃方案是,鐵路全長212.3公里(其中河北省境內39.8公里),按國鐵Ⅰ級設計,速度目標值120公里/小時,預留電氣化條件,設計運量:近期客運1對、貨運1000萬噸,遠期客運3對、貨運1170萬噸;經滄州、濱州、東營、濰坊4市11個區縣(市),全線初設21個車站(其中無棣境內2個、沾化境內1個,遠期另外預留8個)總投資概算32.12億元,其中濱州境內段長83公里(其中主線81.22公里),投資約12.3億元,是重要的西(山西、陜西、內蒙古等“三西”地區)煤東運出海大通道,亦是環渤海大鐵路的重要一環。2003年7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項目建議書,正式列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7年7月17日,水利部批復《水土保持方案》;2003年8月4日,國家發改委批復《項目建議書》;2007年2月,國家環保總局批復《環境影響報告書》;2008年12月5日,舉行黃大鐵路跨黃河特大橋奠基儀式,曾視為黃大鐵路正式開工建設的標志,管理公司及機務段設在東營,原規劃工期為2.5年。2010年發生重大設計變更,河北省境內新建線路全長改為38.04km,新建重車下行疏解線12.76km;山東省境內新建線路全長修改為172.92km,合計總長修改為223.72km;車站建設修改為23個(近期開站15個,遠期開站6個,預留條件2個);工程投資估算總額修正為108.1億元,計劃2012年初開工、2015年年初竣工,總工期修改為36個月。。
附:濱州鐵路在建項目相關示意圖
嘉祥北環通車了嗎通車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了。
省道S319臨鄄線嘉祥段預計2021年竣工通車。
本次建成通車的經開區北外環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起點為嘉祥界老趙王河橋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終點為濟寧西二環,往北跨京杭大運河后接老105國道,與濟寧北二環順接,道路全長8.02公里,設計為一級公路,雙向四車道。
沾化縣的交通區境內有榮烏、津汕、濱德三條高速公路5個出口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205國道縱穿南北,超二級永館路橫貫東西;黃大、濱港鐵路穿境而過;大高通用航空機場被批準核發《民用機場使用許可證》;1000—3000噸級泊位碼頭5個,千噸海輪可直接駛入縣城。沾化已經構筑起“海陸空鐵”立體交通格局,已成為連接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交通樞紐。
城區內道路采用外環、內環加方格網布局形式。“外環”在180平方公里規劃控制區以外,是整個城區對外交通聯系紐帶;“內環”即南外環、東外環、北外環、榮烏高速沿線段 、海天大道圍成的內環路,與城區內26條主干道貫穿相通;兩條橫向主干道富國(金海六路)、富橋路(金海四路)將縣城城區、老城區和沾化經濟開發區三區聯接,對外擴大開放對內緊密聯系,形成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了縱橫貫通的大交通格局。
秦皇島北外環通車了嗎?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你是指北二環路么。通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了
濱州5湖四海1950年建惠民專區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幾經沿革,1992年改稱濱州地區,2001年撤地設市?,F轄濱城區、無棣縣、陽信縣、沾化縣、惠民縣、博興縣、鄒平縣、濱州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海新區共4區六縣,版圖面積96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4.85萬人(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時)。濱州市是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主戰場和核心區域。
濱州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是黃河文化和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商朝時建有蒲姑國,秦朝開始建縣,從西漢起至民國先后設有郡(國)、州、府、道等地方行政建置,五代時期置濱州,以瀕臨渤海而得名。傳統民間藝術異彩紛呈,發源于惠民的胡集書會、泥塑、木版畫及濱州剪紙具有深厚的鄉土氣息,獨具藝術風格。濱州民風淳樸,人杰地靈。鄒平縣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的生長地。博興縣是漢孝子董永的故鄉,中國“孝”文化的發源地。革命戰爭年代,是中央渤海區黨政軍領導機關所在地。
濱州交通便利。濟青高速、濱博高速、京濱高速和205、220國道穿越境內,是連接蘇、魯、京、津的重要通道。津汕高速大高至魯冀界段、威烏高速辛莊子至鄧王段、濱德高速、黃大鐵路濱州段、黃河公鐵兩用橋、中國濱州大高通用航空城、濱州萬噸級港口等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濱州市自然資源豐富。擁有土地94.5萬公頃,其中已開發的耕地46.7萬公頃,人均占有耕地0.13公頃。自2003年底開始的以防潮堤為屏障的“北帶”開發扎實推進,新增土地61萬畝。黃河貫穿東西,淡水資源充足。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26種,已開發15種。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是全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的主采區。海岸線長240公里,是山東省重要的原鹽生產基地。
濱州農業基礎良好。農、林、牧、漁各業發達,現已建成棉花、蔬菜、冬棗、水產、牧草基地,沾化冬棗、惠民蜜桃、鄒平水杏、陽信鴨梨等各具風味,馳名中外。沾化縣被國家命名為“中國冬棗之鄉”和“冬棗原產地”,成為中國最大的冬棗生產基地。渤海文蛤、梭子蟹等名優水產品名揚海內外。
濱州工業發展迅猛。紡織家紡服裝、油鹽化工、汽車和發動機及零部件、造船及零部件、飛機及機械零部件制造、電子信息、糧油果蔬食品深加工、生物工程、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十大產業(鏈)集群初具規模?!捌嚿下?、輪船下海、飛機上天”目標基本實現,陸、海、空立體化高科技產業框架正在形成。魏橋創業、濱化集團進入中國企業500強。盟威制造公司主要經濟指標連續19年奪得國內同行業之冠。魯北企業集團是國內第一批“環境友好型企業”、第一家無“三廢”綠色化工企業。全市已有上市公司6家,累計募集資金59.2億元,其中境外上市2家,募集資金4.89億美元,列山東省第1位。
濱州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耙粋€中心-一個龍頭-南北城市帶”組團式、連帶型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規劃設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四環五?!惫こ蹋喘h城公路、環城水系、環城綠化帶、環城風景帶和東、西、南、北、中五座平原水庫)順利完工,集園林與湖水于一色,融產業、生態、文化為一體,初現“四環相連”、“五海”呼應、72湖點綴的生態城市特色。濱州經濟開發區建設步入快車道,道路、廣場、綠地等公用設施逐步配套完善,為項目建設、產業配套提供了良好載體。
現代服務業迅速成長。濱州現代物流中心初具規模、國際會展中心竣工使用,奧林匹克公園動工建設。家紡文化節、中美明星水上對抗賽、沾化冬棗節、博興國際小戲節等節賽活動相繼舉辦,會展經濟方興未艾。誠信濱州建設逐步深化,連續四屆銀企合作懇談會成果豐碩,共簽約資金1067億元。同時,以“四環五?!?、武圣孫子為品牌,大力整合旅游資源,形成了具有濱州特色的“兩山(鶴伴山、碣石山)兩帶(沿黃、沿海)一圣人(孫子)”的旅游格局。
近年來,濱州市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圍繞“堅持‘五個統籌’,打造系統‘九州’”(小康濱州、開放濱州、生態濱州、誠信濱州、科教濱州、人才濱州、文明濱州、民本濱州、平安濱州)的戰略部署,堅持“發展是主題,調整是主線,招商是重點,實干是關鍵,穩定是基礎、廉政是保證”的工作方針,解放思想,科學實干,經濟社會持續呈現出速度快、效益好、后勁足、變化大的良好態勢。2005年,全市地方生產總值實現665億元,同比增長17.8%,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2.1億元,同比增長45.9%,增幅居全省第1位,總量列全省第11位;農民人均純收入3800元,同比增長12.5%。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年,也是濱州由“追趕戰略”向“趕超戰略”的轉折年、關鍵年。站在新起點、謀劃新發展、實現新跨越,濱州市委、市政府將以科學發展觀總攬全局,繼續執行“30字”工作方針,突出超越發展“一個主題”,沖刺2006,鎖定到2007年經濟總量進入全省中游、人均指標進入上中游從而徹底改變欠發達面貌“兩個目標”,抓住班子實干、招商投入、環境整治“三個關鍵”,狠抓強勢工業、高新技術、現代服務業、循環經濟“四個發展”,扎實推進農村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南北一體化、環境生態化、社會和諧化“五個加快”,加速形成十大產業(鏈)集群,推進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努力建設民富市強、碧水綠蔭的生態園林型現代濱州。
編輯本段
建制沿革
濱州政區圖濱州市早在原始社會晚期的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商朝建有蒲姑國。秦朝開始建縣,西漢起先后建有郡或國,隋朝開始置州,清朝升州為府,民國初曾一度置道,國民黨政府先后置第五和第十行政督察專署及魯北行署。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著名的渤海區革命根據地黨、政、軍領導機關駐地。
建國后,濱州行政區域不斷調整、變更:
惠民專區、淄博專區、惠民地區、濱州地區 (出處1) (出處2)
1950年5月,撤銷渤海行政區,對原轄專區進行調整,設立惠民專區,黨政機關駐惠民縣城,轄惠民、陽信、無棣、沾化、濱縣、蒲臺、博興、齊東、高青、廣饒、利津、墾利共12縣、108個區、973個鄉、6967個村。7月,蒲臺縣黃河以北部分包括蒲臺城和北鎮30個村劃歸濱縣。
1953年,鄒平、長山、桓臺三縣由淄博專區劃歸惠民專區。惠民專區轄惠民、陽信、無棣、沾化、濱縣、蒲臺、博興、鄒平、長山、齊東、高青、桓臺、廣饒、利津、墾利共15個縣。
1955年,章丘縣的炭張、芽莊等八個村莊劃入鄒平縣,淄川縣第六區膠濟鐵路以北的35個村莊劃入長山縣。
1956年,長山縣并入鄒平縣;高青縣并入齊東縣,原高青縣所轄黃河北岸的惠濟鄉劃歸濟陽縣;撤銷蒲臺縣,并入博興縣、齊東縣;由德州專區劃入樂陵、臨邑、商河、濟陽四縣?;菝駥^轄惠民、陽信、無棣、沾化、濱縣、博興、鄒平、齊東、桓臺、廣饒、利津(墾利縣已析入廣饒、利津)、樂陵、商河、臨邑、濟陽共15個縣。
1958年9月,各縣改區鄉為人民公社,全區15個縣共建人民公社211處。1958年10月,惠民專區領導機關遷駐濱縣北鎮新建城區。
1958年11月,惠民專區與淄博市合并為淄博專區,專區領導機關遷駐張店。同時,撤銷齊東縣,齊東縣原轄位橋、九戶、碼頭、黑里寨、青城、花溝六處人民公社劃歸鄒平縣,田鎮、高城、唐坊、舊鎮四處人民公社劃歸博興縣;桓臺縣并入博興縣,博興縣喬莊、龍居、史口、純化四處人民公社劃歸廣饒縣;鄒平縣的南閻、張坊、馬尚、房鎮四處人民公社劃歸淄博市;濱縣并入惠民縣,并將濱縣閻家人民公社共66村劃歸沾化縣;利津縣并入沾化縣;陽信縣并入無棣縣;墾利縣改建為孤島人民公社,并將廣饒縣溢洪河以北地區劃歸孤島人民公社;樂陵、商河、臨邑、濟陽四縣劃歸聊城專區。是年底,淄博專區轄淄博市和惠民、無棣、沾化、博興、鄒平、廣饒六縣和專區直屬孤島人民公社。
1959年9月,商河(樂陵縣并入)、臨邑(濟陽縣并入)兩縣劃歸淄博專區。
1960年,商河縣更名為樂陵縣,孤島人民公社改置為墾利縣,博興縣陳莊人民公社(今屬桓臺縣)的辛莊、馮馬、胡馬、齊馬、坊子五個自然村劃歸鄒平縣焦橋人民公社。
1961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淄博專區,恢復惠民專區,專區領導機關遷回濱縣北鎮。各縣開始建區,改大公社為小社。10月,析鄒平縣黑里寨、青城、花溝和博興縣田鎮、高城、唐坊、舊鎮共七個區復置高青縣;廣饒縣龍居、喬莊、純化三個區復歸博興縣,同時,恢復1958年撤并的濱縣、陽信縣、桓臺縣、利津縣,沾化縣閻家人民公社復歸濱縣;樂陵、商河、臨邑、濟陽復制后劃回德州專區。惠民專區轄惠民、濱縣、陽信、無棣、沾化、博興、鄒平、高青、桓臺、廣饒、利津、墾利共12縣。其中,鄒平縣置15個區,轄86處人民公社;高青縣置7個區,轄53處人民公社;濱縣置9個區,轄57處人民公社;惠民縣置13個區,轄85處人民公社;博興縣置11個區,轄60處人民公社;陽信縣、無棣縣、沾化縣仍為大公社。
1962年3月,鄒平縣炭張、芽莊等八個村莊復歸章丘縣,辛莊、坊子等五個村莊復歸桓臺縣。
1964年,陽信縣改為9個區,轄46處人民公社;無棣縣改為10個區,轄55處人民公社;沾化縣改為9個區,轄58處人民公社。至此,各縣改社建區全部完成。
1964年10月,四女寺減河(今漳衛新河)左側無棣縣辛集區的辛集、良戶、宋王、朱王、傅趙、山后六處人民公社和埕口區楊埕人民公社劃歸河北省。
1966年,各縣開始撤區改社。是年,濱縣改為11處人民公社;1968年,惠民縣改為13處人民公社,無棣縣改為17處人民公社,沾化縣改為19處人民公社,博興縣改為14處人民公社,鄒平縣改為18處人民公社;1970年,高青改為7處人民公社,陽信縣改為13處人民公社,至此,各縣撤區改社全面完成,境內八縣共置112處人民公社。
1967年2月27日,中共惠民地委與惠民專署被地區革命委員會代替。1971年6月5日,重建中共惠民地委。1978年7月10日,惠民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為惠民地區行政公署。
1980年,濱縣北鎮人民公社改為鎮。1981年12月,各縣城駐地人民公社全部撤社建鎮。
1982年,析濱縣北鎮、博興縣小營人民公社和蔡寨人民公社朱全鎮管理區建立濱州市,置1鎮3鄉3個辦事處?;菝竦貐^轄濱州市和濱縣、惠民、陽信、無棣、沾化、博興、鄒平、高青、桓臺、廣饒、利津、墾利共1市12縣。
1982年11月10日,國務院批準,析利津、墾利兩縣及廣饒縣六戶、牛莊、辛集、油郭四處人民公社,沾化縣義和、四扣、太平、新戶四處人民公社,博興縣龍居公社和喬莊公社的老于、劉家、王家三個生產大隊建立東營市。1983年10月東營市正式建立。
1983年10月,廣饒縣劃歸東營市,桓臺縣劃歸淄博市。惠民地區轄濱州市和濱縣、惠民、陽信、無棣、沾化、博興、鄒平、高青共1市8縣。
1984年,各縣改人民公社為鄉鎮,全區劃為27鎮93鄉,另有濱縣8個區28鄉(含七個管理區)和濱州市3個市區辦事處。1984年,為了與濱州市統一地名,惠民地區黨政機關駐地北鎮改為濱州。
1985年,濱縣、無棣、沾化、博興等縣對鄉鎮又進行調整,全區建鄉工作結束,惠民地區濱州市和濱縣、惠民、陽信、無棣、沾化、博興、鄒平、高青共一市八縣,148個鄉鎮(含33個鎮)、6135個自然村、6093個行政村。
1987年2月,撤銷濱縣入濱州市。
1989年12月,高青縣劃歸淄博市。1990年1月1日,高青縣的舊鎮劃歸濱州市管轄。(原高青縣舊鎮及其所轄田樓、窯洼、舊鎮三個管理區、65個自然村、74個行政村劃歸濱州市。)
1992年,惠民地區更名為濱州地區。
1994年,濱州地區轄濱州市和惠民、陽信、無棣、沾化、博興、鄒平六縣,113個鄉鎮(含44個鎮和4個街道、一個沾化海防辦事處),5365個村委會,351.78萬人。
濱州市
2000年6月10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0]59號),撤銷濱州地區和縣級濱州市,設立地級濱州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濱城區。濱州市設立濱城區,以原縣級濱州市的行政區域為濱城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黃河六路。濱州市轄原濱州地區的鄒平縣、沾化縣、惠民縣、博興縣、陽信縣、無棣縣和新設立的濱城區。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濱州市總人口3563921人;濱城區 600883、惠民縣 604751、陽信縣 419591、無棣縣 423113、沾化縣 366178、博興縣 462815、鄒平縣 686590。(按當年行政區劃;單位:人)
編輯本段
氣候資源
2005年度(2004年12月~2005年11月),全市降水較常年偏多,氣溫偏高,光照偏少。年降水量在534.5~816.1mm之間,平均降水量為661.8mm,較常年偏多97.0mm,較上年度偏少119.0mm;平均氣溫為13.6℃,較常年同期偏高0.9℃,較上年度偏低0.1℃;平均日照2482.3小時,較常年偏少149.7小時,較上年度偏多38.1小時。
冬季(2004年12月~2005年2月)降水量較常年略偏多,氣溫較常年偏低,光照偏少。(1)降水。全市冬季平均降水量20.2mm,較常年同期偏多2.1mm,較上年度偏少3.3mm。(2)氣溫。全市冬季平均氣溫為-1.6℃,較常年偏低0.2℃,較上年度偏低2.2℃。(3)光照。冬季全市平均日照為471.8小時,較常年偏少64.8小時,較上年偏少111.6小時。
春季(2005年3~5月)降水量較常年略偏少,氣溫較常年偏高,光照較常年略偏多。(1)降水。全市春季平均降水量67.2mm,較常年偏少6.9mm,較上年度偏少47.2mm。(2)氣溫。春季平均氣溫為14.0℃,較常年偏高0.8℃,較上年度偏低0.7℃。(3)光照。全市平均日照為756.9小時,較常年偏多15.7小時,較上年偏多40.1小時。
夏季(6~8月)降水量較常年略偏多,氣溫較常年偏高,光照偏少。(1)降水。全市夏季平均降水量456.0mm,較常年偏多75.3mm,較上年度偏少76.2mm。(2)氣溫。全市夏季平均氣溫為26.6℃,較常年偏高1.0℃,較上年度偏高1.7℃。(3)光照。夏季平均日照為663.7小時,較常年偏少61.0小時,較上年偏少73.5小時。
秋季(9~11月)降水量較常年偏多,氣溫較常年偏高,光照較常年偏少。(1)降水。全市秋季平均降水量119.8mm,較常年偏多28.0 mm,較上年度偏多9.1mm。(2)氣溫。全市秋季平均氣溫為15.0℃,較常年偏高1.5℃,較上年度偏高0.6℃。(3)光照。秋季平均日照為589.9小時,較常年偏少39.7小時,較上年偏少9.0小時。
編輯本段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全市已探明的礦藏有29種,已開發利用的19種,尚未開發的10種。鄒平南部山區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銅礦儲量約56.9萬噸,同時伴生有金、銀、鉬等貴重稀有金屬;已探明可開采利用的建筑石料儲量約1.3億立方米,麥飯石儲量約1.1億立方米左右。除鄒平南部山區外,市內整個平原及北部海灘、淺海地下都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石油總儲量約6億噸,天然氣總儲量約164億立方米。無棣、沾化兩縣海岸帶有兩條寬數百米、綿延數十公里的貝殼梁,可開采利用儲量約1600萬噸,是生產水泥、飼料添加劑、化工添加劑、貝瓷等理想原料。沾化縣東北部地下蘊藏煤層,埋深約2000米,儲量約25億噸。全市已發現礦泉水3處,鄒平縣2處已開發利用,博興1處,尚未開發;發現熱水出露點18處,已開發利用7處。無棣、沾化海岸地帶盛產原鹽,是山東省重要的原鹽生產基地,地下鹵水儲量豐富,分布廣、儲量大、產量高。經測定,在全區海岸帶年大潮線和多年大潮線之間的6.74萬公頃的海涂內,地下45米的鹵水濃度為7°波美度,地下30米鹵水濃度為8°波美度,日單孔出鹵量達500立方米以上;整個海涂C+D級鹵水礦資源儲量達2.5億立方米,可采量為1.7億立方米,折產原鹽1000萬噸。據地質資料顯示,濱州市礦產潛在總值1400億元,居全省第六位。
沾化縣東北部地下蘊藏煤層,埋深約2000米,儲量約25億噸。
全市已發現礦泉水4處,鄒平縣2處已開發利用,博興、惠民各1處,尚未開發;發現熱水出露點18處,已開發利用7處。
無棣、沾化海岸地帶盛產原鹽,是山東省重要的原鹽生產基地,地下鹵水儲量豐富,分布廣、儲量大、產量高。濱州市礦產潛在總值1400億元,居全省第六位。
土地資源
至2005年底,全市各類土地總計94.45萬公頃,其中農用地62.51萬公頃(包括耕地43.78萬公頃、園地4.00萬公頃、林地1.66萬公頃、牧草地6902.66公頃、其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他農用地12.38萬公頃),建設用地14.64萬公頃(包括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2.33萬公頃、交通用地7742.43公頃、水利設施用地1.53萬公頃),未利用地17.29萬公頃。
海洋資源
濱州海岸線長239公里,約占山東省的8%;灘涂17萬公頃,約占山東省的31%;負十五米淺海20萬公頃,宜鹽面積9.6萬公頃, 是山東省第二大海鹽生產基地和全國四大漁場之一。沿海灘涂、淺水海域發展水產養殖和制鹽業潛力巨大。
淡水資源
境內水資源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和黃河水。全市多年平均(1956~2000年)當地水資源量11.4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55億立方米、地下水5.9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310立方米, 占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4%,占全省人均水資源量的93%,屬于資源性缺水區。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6.48億立方米。受地理條件影響,全市水資源短缺,特別是地下淡水資源短缺,僅為5.93億立方米(礦化度小于2克/升),且埋藏深度大。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75.4毫米,年際變化較大??退Y源量5.8億立方米,國家分配的取水許可量為9.2億立方米。2005年,全市平均降水量628毫米,比上年偏少17%,比多年平均偏多10%,屬平水年份,形成當地地表水資源量5.8億立方米;全市可用水資源總量20.93億立方米;總供水量16.3億立方米(地表水2.5億立方米、黃河水9.8億立方米、地下水4.0億立方米);總用水量15.2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灌溉用水11.1億立方米,林牧漁畜用水2.4億立方米,工業用水0.83億立方米,城鎮及農村居民生活用水0.67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
全市有高等植物111科608種。
家畜類動物主要有牛、馬、驢、豬、羊、犬、兔等。地方良種有渤海黑牛、德州驢、洼地綿羊、魯北白山羊等。家禽類動物主要有雞、鴨、鵝、鴿等。
據1997年生物資源調查,全市近海水域浮游植物16科116種,浮游動物45科79種,底棲動物115科222種;近海潮間帶植物10科24種,動物101科207種;近海魚類53科112種。淡水浮游植物41科291種,浮游動物47科144種,底棲動物41科75種;淡水魚類17科102種。陸地節肢動物151科850種,土壤動物17科37種,鳥類47科272種。
1998年4月至1999年10月,地區林業局組織進行了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查得屬于國家和省重點調查陸生野生動物名錄64種中的41種,其中鳥類36種,獸類2種,兩棲類2種,爬行類1種;非重點調查的鳥類138種,獸類22種,兩棲類5種,爬行類9種,共計174種鳥,24種獸,7種兩棲類,10種爬行類。
受危物種資源 依據1994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理事會通過的瀕危物種新標準,經1997年全市調查核實,市內瀕危物種有單葉蔓荊、草麻黃;易危植物有野生甘草、杠柳、野大豆、杞柳;低危物種有繁穗莧。市內瀕危動物有狗獾、豹貓;易危動物有黃鼬、艾鼬、艾虎;低危物種有赤狐。
編輯本段
行政區劃
濱州市轄濱城區、無棣縣、陽信縣、沾化縣、惠民縣、博興縣、鄒平縣、濱州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海新區共4區六縣。全市15個鄉,53個鎮,22個街道辦事處,各縣區所轄鎮、鄉、街道辦事處如下:
濱城區:12個街道、2個鎮、1個鄉
市中街道、市西街道、北鎮街道、市東街道、彭李街道、濱北街道、里則街道、小營街道、梁才街道、杜店街道、沙河街道、青田街道、三河湖鎮、楊柳雪鎮、秦皇臺鄉。其中,杜店街道、里則街道、沙河街道由濱州經濟開發區管理;小營街道、青田街道由濱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管理。
惠民縣:2個街道、13 鎮、1鄉
孫武街道辦事處、武定府街道辦事處、石廟鎮、桑落墅鎮、淄角鎮、李莊鎮、胡集鎮、麻店鎮、姜樓鎮、清河鎮、魏集鎮。何坊鎮、皂戶李鄉、辛店鎮、大年陳鎮。
陽信縣:2個街道、6 鎮、2鄉
信城街道辦事處、金陽街道辦事處、溫店鎮、商店鎮、流坡塢鎮、翟王鎮、河流鎮。水落坡鎮、勞店鄉、洋湖鄉。
無棣縣:6 鎮、5鄉。
無棣鎮、小泊頭鎮、水灣鎮、碣石山鎮、馬山子鎮、埕口鎮。信陽鄉、佘家巷鄉、西小王鄉、柳堡鄉、車王鎮。其中,馬山子鎮作為起步區,由北海新區管理。
碣石山鎮,舊名大山鎮,2005年改為現名,因境內有碣石山,系曹操東征望海、作《觀滄?!分亍?/p>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沾化縣:7 鎮、2 鄉、2 街道辦事處、1派出機構
下洼鎮、古城鎮、馮家鎮、泊頭鎮、濱海鎮、黃升鎮、大高鎮、下河鄉、利國鄉、富國街道辦事處、富源街道辦事處、海防辦事處(非街道)。
博興縣:9 鎮、3 街道辦事處。
曹王鎮、陳戶鎮、興福鎮、龐家鎮、湖濱鎮、店子鎮、純化鎮、喬莊鎮、呂藝鎮、城東街道辦事處、錦秋街道辦事處、博昌街道辦事處。
鄒平縣:13 鎮、3 街道辦事處。
長山鎮、魏橋鎮、西董鎮、好生鎮、臨池鎮、焦橋鎮、韓店鎮、孫鎮、九戶鎮、青陽鎮、明集鎮、臺子鎮、碼頭鎮。黃山街道辦事處、黛溪街道辦事處、高新街道辦事處。
濱州經濟開發區:3街道辦事處。
杜店街道辦事處、里則街道辦事處、沙河街道辦事處。
高新技術開發區:2街道辦事處
小營街道辦事處、青田街道辦事處
北海新區:1鎮
馬山子鎮
編輯本段
歷史文化
濱州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這里就有人類居住,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遺跡,不斷出土問世。隋末農民起義領袖王薄,在鄒平縣雕窩峪首舉義旗,成了隋王朝的掘墓人。明初農民起義領袖唐賽兒,濱州市人,她揭竿而起給明王朝以沉重打擊。漢孝子董永的故鄉就是位于小清河畔的博興縣。宋朝的范仲淹,就學苦讀的醴泉寺就在鄒平的長白山中。在現代史上,濱州也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著名的渤海根據地。傳統民間藝術異彩紛呈,著名的山東呂劇就發源于博興縣支脈河畔劉官村一帶,起源于元朝的胡集燈節書會,泥塑、木版畫及具有七百年歷史的濱州民間剪紙具有深厚的鄉土氣息,獨具藝術風格,久負盛名。
杜受田(公元1787~1852年),字芝農,清濱州舊城里人(今濱城鎮南街杜家)。清咸豐皇帝之師。其父杜堮為清嘉慶時期翰林院編修,禮部左侍郎。其家世顯赫,久有“書香官宦門第,進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門七進士”、“父子五翰林”,并有加授“太師太保”的高官,《中國文學大詞典》、《書畫大詞典》、《中國名人大詞典》對其家均有記載。
清道光三年杜受田會試第一,殿試二甲第一,選庶吉士,授編修,后為山西學政。道光十五年特召進京,直上書房,教授太子讀書。道光十八年升左都御史、工部尚書,充上書房總師傅、實錄館總裁。清咸豐時期加太子太傅兼吏部尚書,調刑部尚書,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
清咸豐帝即位后,感激老師的擁戴之恩,任命杜受田為吏部尚書兼協辦大學士,遇事言聽計從,奉若生父。清朝協辦大學士相當于明朝的宰相,在朝廷中最有權勢。杜受田也想憑借咸豐的信任以展自己的治國宏圖。清咸豐帝即位不久,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他首先建議起用林則徐、周天爵等在鴉片戰爭中因主戰而被撤職的大臣,以鎮壓剛剛爆發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
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山東、江淮地區受災甚重。杜受田上疏請截留江、廣漕米六十萬石救濟災民,并薦山東、江寧布政使督辦賑務。是年7月9日杜受田在實施賑務途中觸染暑疫,逝世于淮安清江浦,終年66歲。杜受田逝世后,清咸豐帝伏案痛哭流涕,如喪考妣;沾化北外環何時通車 他親自帶領兩班大臣前往祭奠,并追贈杜受田為太師大學士,謚號“文正”?!疤珟煷髮W士”和“文正”是清朝人臣中最高級的一種冊封,清嘉慶帝以來漢族大臣被追封太師大學士者,僅杜受田一人而已。
編輯本段
基礎設施
近年來,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發展是主題,調整是主線,招商是重點,實干是關鍵,穩定是基礎,廉政是保證”的工作方針,深入開展“加大投入年”、“三農工作年”、“民營經濟年”和“平安和諧穩定年”活動,國民經濟保持了速度加快、效益提高、后勁增強的良好發展態勢。市政府“6688”工程、“八大民心”工程基本圓滿完成。預計200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65億元,增長17.8%。
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濱州是首批國家級衛生城市。西區行政文化中心建設已搭起初步框架,今年5月8日,新市政大樓開始啟用。濱州經濟開發區建設步入快車道,部分進區項目已投產達產,道路、廣場、綠地等公用設施逐步配套完善?!八沫h五海”工程(即:環城公路、環城水系、環城綠化帶、環城風景區和東、西、南、北、中五座平原水庫),集園林與湖水于一色,融產業、生態、文化為一體,規劃設計達到國內、國際先進水平,一個生態園林型現代化中心城市正在崛起。今年以來,交通、公路、鐵路、港口、場站等重點工程完成投入40億元。濱大高速、220國道北外環建成通車,津汕、威烏高速濱州段、濱州鐵路濱港線及黃河公鐵大橋等建設進度加快?!八沫h五海”主體工程勝利竣工。初增加144.27億元,同比增長15.7%;本外幣貸款余額1068.47億元,較年初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