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泄洪淹沒下游農田需賠償
在水庫泄洪淹沒下游農田需賠償 我國發生自然災害水庫泄洪淹沒下游農田需賠償 的時候,我們第1班是利用自然災害的受損程度,以及國家政策來支付一些賠償款,像那么對于水淹農田她的補償標準應該如何進行處理?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關于水淹農田補償標準問題的解答,我們帶著問題一起往下看。
一、水淹農田補償標準
目前我國對水災淹沒農田是沒有補貼政策的,但是一旦某地發生水災,國家會下撥自然災害救災補助資金,用于救助受災群眾。
救災資金包括應急救助、過渡期生活救助、旱災救助、撫慰遇難人員家屬、恢復重建倒損住房、解決受災群眾冬令春荒期間生活困難等。
二、水災過后應采取哪些補救措施
水災過后要及時采取補救措施,盡量減少損失。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水庫泄洪淹沒下游農田需賠償 :
1、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防止蔬菜長時間浸泡在水里導致根系壞死腐爛。在土壤墑情適宜時及時做好田間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根系活力,對倒伏的蔬菜及時扶正。對已經成熟的蔬菜進行搶收。
2、對根系受災嚴重的蔬菜可以采取減少地上部分蒸騰量的方式。具體做法包括:對于瓜菜類,減去部分黃、老、爛的菜葉,適當中耕培土,促進根系恢復生長。對于豆類、葉菜類可以用水沖洗留在葉面上的污泥,進行畦面培土,中耕松土預防爛根。
3、及時補充肥料。受水災影響肥料流失嚴重,而且蔬菜根系受損對水肥的吸收能力下降,這個時期可以通過噴施葉面肥,如青枯立克100~200倍液加葉面肥沃豐素,或者速溶肥來補充肥力。苗齡較小的地塊可不補或少補,避免燒苗。
4、及時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田間濕度大容易引起病蟲害大爆發,因此水災過后天氣轉晴的時候要及時噴灑防治腐爛病的農藥,同時蟲害也要一并防治。
5、及時補種、搶種。水災過后剛定植的蔬菜缺苗嚴重,此時能夠補苗的要及時補苗,受災嚴重的可以在排水整地后及時補種速生蔬菜。如油麥菜、生菜、茼蒿等速生性葉菜。同時目前正值種植蘿卜、白菜等秋季蔬菜的時候,要抓緊時間播種、育苗。
三、水災會給蔬菜帶來哪些影響
水災過后田間積水嚴重,給蔬菜的生長帶來許多不利影響。主要包括:
1、積水時間過長會使蔬菜根系活力下降,生長緩慢,同時,根系長時間浸泡在水里會導致根系缺氧發生漚根;
2、田間濕度加大不僅影響蔬菜生長還容易引起病蟲害大爆發,如莖基腐病、軟腐病等;
3、水災過后土壤容易板結,導致蔬菜根系生長緩慢,對水肥吸收能力下降;
4、受澇漬影響,田間肥料流失嚴重。
被泄洪地會有補貼么法律分析水庫泄洪淹沒下游農田需賠償 :國家會發放救助和補貼。如果莊稼是種植在正常水位高度的水庫泄洪淹沒下游農田需賠償 ,水庫會進行賠償。如果莊稼違反了水庫規定,種在了水庫要求的高度之下的,水庫不會進行賠償,但是當地政府會進行適當的補貼。
泄洪即排泄洪水。由于持續性強降雨導致水庫超水位,為避免水漫洪溢,或庫壩、堤堰潰塌而造成嚴重的災害,開閘向下游泄洪區排水。因為泄洪常常會淹沒莊稼和村莊,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泄洪導致的矛盾事件經常出現。
法律依據水庫泄洪淹沒下游農田需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十九條 國家對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前不收回;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并根據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實際年限和開發土地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補償。
此處所謂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主要是指依政府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城市規劃的調整,出讓土地需要收回改為劃撥用地的。
泄洪區賠償標準一、2021年泄洪區有補償嗎水庫泄洪淹沒下游農田需賠償 ?
2021年泄洪區有補償,但具體補償多少要根據當地發布的政策為準,比如2020年安徽蓄滯洪區就發布水庫泄洪淹沒下游農田需賠償 了補償通知,對補償范圍、補償對象及補償標準做了詳細說明。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防汛指揮部,應當按照國家統計部門批準的洪澇災害統計報表的要求,核實和統計所管轄范圍的洪澇災情,報上級主管部門和同級統計部門,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虛報,瞞報,偽造,篡改。根據該規定,相關防汛指揮部應當在災后統計洪澇災情。
2020年安徽泄洪區賠償標準:
(一)農作物
1.補償對象認定。原則上為實際耕作土地的居民,蓄滯洪區內行政事業、公益事業單位以及各類企業耕作的農作物不予補償。承包土地為訂立有合法承包合同的各類承包土地。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水庫泄洪淹沒下游農田需賠償 他方式流轉的土地,實際耕作人為補償受益人,但原承包人與實際耕作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2.具體補償標準。糧食作物(含水稻、玉米、薯類、豆類等),每畝補償749元水庫泄洪淹沒下游農田需賠償 ;常規經濟作物(含花生、芝麻、棉花等),每畝補償1326元;蔬菜和特色經濟作物(含瓜果、蓮藕、芡實、食用菌、中草藥等),每畝補償4405元。
[擴展資料]
(二)專業養殖
1.畜牧專業養殖。
(1)補償對象認定。因蓄滯洪運用導致畜牧養殖受到損失并達到專業養殖標準的畜牧專業養殖居民,區內行政事業、公益事業單位以及各類企業養殖的畜牧不予補償。畜牧專業養殖標準:生豬養殖規模存欄20頭或年出欄50頭以上,能繁母豬存欄5頭或仔豬年出售100頭以上;肉牛存欄或年出欄10頭以上;肉禽養殖規模存欄300只或年出欄2000只以上,蛋禽養殖規模存欄500只以上;羊養殖規模存欄或年出欄30只以上。
(2)具體補償標準。育肥豬每頭補償1047.7元、種豬每頭補償1915.1元、仔豬每頭補償556.4元、肉牛每頭補償11207.3元、架子牛每頭補償7166.5元、肉羊每只補償1140元、羔羊每只補償425元、開產蛋雞每只補償18.3元、蛋雛雞每只補償1.6元、肉雞每只14.5元、肉雛雞每只補償1.2元、肉鴨每只補償18.7元、肉雛鴨每只補償2.2元、肉鵝每只補償58.3元、肉雛鵝每只補償10.3元、淘汰成年鴿每對補償21.7元、乳鴿每對補償10元、生產種鴿每對補償66.7元、蜜蜂每箱補償558.4元。
2.水產專業養殖。
(1)補償對象認定。因蓄滯洪運用導致水產品損失并達到專業養殖標準的水產養殖居民(含稻漁綜合種養居民),區內行政事業、公益事業單位以及各類企業損失的養殖水產品不予補償。水產專業養殖標準:精養魚塘1畝(含)以上、普養魚塘5畝(含)以上、自然水域(湖泊、水庫、河溝)養殖面積50畝(含)以上,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為10畝(含)以上。其中:精養魚塘指養殖設備比較完備,按精養高產規范要求投放苗種、投喂飼料,防治病害及日常管理。
稻漁綜合種養統一在“專業養殖”類申報,不得在“農作物”類重復申報。受補償的水產養殖戶,承包國有水面的,必須持有合法承包合同、水域灘涂養殖證和承包費繳費憑證;承包集體水面的,必須持有合法承包合同和承包費繳費憑證。受補償的稻漁綜合種養戶,須持有耕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耕地流轉合同,田間設有防逃設施。
(2)具體補償標準。精養池塘每畝補償4857.9元,普養池塘每畝補償1943.2元,自然水域養殖每畝補償968.6元,稻漁綜合種養每畝補償1323.8元。水產養殖實行最高限額補償,最高補償額不得超過280萬元。
池塘養殖、稻漁綜合種養未達到專業養殖標準的,按照實際承包面積比照常規經濟作物(1326元/畝)進行補償;自然水域養殖未達到專業養殖標準的,按照實際承包面積比照糧食作物(749元/畝)進行補償。
農村耕地因修電站被水庫淹沒,應該怎么賠償或者補償?按2015年征地補償標準進行補償。
……
(一) 征地補償
1、 征收耕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 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
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水庫泄洪淹沒下游農田需賠償 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