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交通事故賠償民事訴訟狀怎么寫
交通事故賠償訴訟案件全解析
一、事故發生的詳細經過
原告張某某是某公司普通職員。2025年5月15日下午3點,張某某騎自行車去公司上班。當他正常行駛在中山路和南京路交叉口時,一輛黑色轎車突然右轉。這輛車的車牌號為滬A12345,由李某某駕駛。李某某當時受雇于上海某運輸公司。
事故發生時,轎車右前側直接撞上張某某的自行車。撞擊導致張某某從車上摔落,頭部重重著地。他的身體多處部位與地面發生碰撞。張某某隨身攜帶的工作包被甩出五米遠,包內物品散落一地。事故現場很快聚集了圍觀群眾,有人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二、醫療救治與財產損失
救護車在15分鐘后到達現場。醫護人員對張某某進行緊急處理后,將他送往市第六人民醫院急診科。經CT檢查顯示,張某某顱底出現骨折,左耳上方有3厘米長的頭皮裂傷。醫生還在他右小腿發現皮下血腫,需要進行清創縫合。
治療期間,張某某共住院8天。醫療費用清單顯示,檢查費、手術費和住院費合計28600元。醫院開具的病假單要求他休息三個月。由于無法正常工作,張某某損失了三個月工資收入,合計約45000元。
事故造成張某某的自行車前輪完全變形,車架出現多處裂痕。經專業機構評估,車輛維修需要更換15個零部件,修理費用預估為3200元。張某某還提供了事故當天的打車票據,顯示急救交通費支出87元。
三、事故責任的認定過程
交警部門在接到報警后立即展開調查。民警調取了路口監控錄像,畫面清晰顯示李某某駕駛的轎車未按規定讓行直行車輛。交通法規明確規定,轉彎車輛必須讓直行車輛和行人優先通行。
事故現場測量數據顯示,轎車剎車痕跡長達6.2米,說明駕駛員未及時采取制動措施。交警對李某某進行酒精檢測,排除了酒駕嫌疑。但駕駛記錄顯示,該車輛當月已有兩次違規變道記錄。
2025年5月20日,某區交警大隊出具事故認定書。文件明確指出,李某某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2條和第52條規定,承擔事故全部責任。張某某的行駛路線和速度均符合交通法規,不承擔任何責任。
四、賠償協商的主要分歧
治療結束后,張某某委托律師與運輸公司協商賠償事宜。運輸公司承認事故責任,但質疑部分賠償項目的合理性。公司代表認為三個月誤工費計算標準過高,要求提供完稅證明。
對于2000元精神損失費的索賠,運輸公司以"無法律依據"為由拒絕接受。在車輛損失方面,公司主張按二手車折舊價賠償,而張某某要求按維修發票實報實銷。
雙方經過三次調解仍無法達成共識。2025年8月10日,交警部門出具調解終止書。調解記錄顯示,運輸公司最后報價12萬元,與張某某主張的15萬元存在明顯差距。
五、訴訟請求的具體內容
張某某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向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起訴書提出四項主張:第一項要求賠償醫療費28600元和交通費87元;第二項主張車輛維修費3200元;第三項請求精神損害賠償2000元;第四項要求被告承擔全部訴訟費用。
起訴書附有六組關鍵證據:包括事故認定書原件、醫院診斷證明、醫療費發票、修車廠報價單、工資流水單和調解終止書復印件。這些材料按時間順序整理成冊,每份證據都標注了來源和證明目的。
法院已受理本案并安排開庭。根據民事訴訟程序,被告方需在15日內提交答辯狀。案件爭議焦點集中在誤工費計算標準和精神損害賠償的合法性兩個方面。法律界人士指出,類似案件的平均審理周期約為三個月。
(全文共21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