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第三者責任險悄然退市_電瓶車第三者保險出險流程
《電動自行車保險困局:消失的第三者險與車主新需求》
一、電動車保險突然消失
衢州張小姐最近買了電動車。她想買第三者責任險,但跑遍保險公司都沒買到。這種保險和汽車第三者險類似,保費只要30元,最高能賠5000元。但現在衢州所有保險公司都不賣了。
去年十月衢州推出過電動車第三者險,但買的人很少。保險公司說這個保險不賺錢。保費太低,事故太多,風險不好控制。保險公司工作人員還說,每次事故都要派人處理,工作量太大。
二、事故頻發背后的隱患
衢州現在有5萬多輛電動車。電動車跑得快,但事故也多。交警說今年前五個月就發生了90多起事故。大部分事故不嚴重,但數量不少。很多電動車速度超過規定,有的開到每小時20公里以上。
電動車經常和汽車搶道,還喜歡超車。這些行為容易引發事故。更麻煩的是,電動車事故賠償難。沒有保險的話,傷者經常拿不到治療費。交警處理這類事故時也很頭疼。
三、車主更關心防盜和座位險
雖然第三者險沒人買,但車主們想要其他保險。很多人想買防盜險和座位險。防盜險能保車輛被盜,座位險能保騎車人受傷。但現在衢州保險公司都不提供這兩種保險。
保險業務員說,現在大家保險意識還不強。但以后經濟好了,可能會推出這些保險。有些車主覺得,與其保別人,不如先保自己和車子。特別是電動車容易被偷,防盜險更實用。
四、保險公司為何放棄電動車險
保險公司算過賬,電動車險根本不劃算。30元保費看起來便宜,但事故率太高。汽車第三者險是強制買的,電動車險自愿買。買的人少,保險公司收的保費根本不夠賠。
另一個問題是賠償方式。這個保險只保車不保人,很多車主覺得不劃算。而且每次事故都要重新買保險,手續麻煩。保險公司覺得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
五、未來保險的可能方向
保險行業人士認為,電動車保險需要新模式。可以考慮打包保險,把第三者險、防盜險、座位險組合賣。或者提高保費,但增加保障范圍。比如把最高賠償提到1萬元。
有些城市試點過新保險。比如按年收費,包含多種保障。或者和電動車廠家合作,買車送保險。這些方法都能提高參保率。但關鍵是要讓保險真正有用,車主才愿意買單。
現在衢州電動車還在增加,保險問題會越來越重要。專家建議政府可以引導保險公司設計新產品。比如設定最低保障標準,或者給買保險的車主補貼。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破解電動車保險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