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申請交通事故賠償的受害方有誰
# 交通事故賠償中的五個常見問題
## 一、哪些人有權要求賠償
交通事故中的受害者可以直接要求賠償。受害者包括受傷的人、財產受損的人或單位。如果受害者死亡,他們的家屬也能要求賠償。家屬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直系親屬。
法院處理這類案件時,會確認所有有權利的人。比如死者家屬中,未滿16歲的孩子或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需要特別照顧。法院必須把所有符合條件的人都列為原告,不能只選代表。每個人的賠償金額可能不同,需要單獨計算。
## 二、司機和車主誰該負責賠償
事故責任首先是開車的人。如果司機是上班時間出的事故,單位或車主要負責賠償。比如送貨員開車撞人,快遞公司要承擔責任。但如果是私家車借給朋友開,朋友出事的話,車主通常不用負責。
當司機賠不起錢時,情況會發生變化。法律規定,司機的單位或車主要幫忙墊付賠償金。這種情況屬于第二責任人責任。比如剛工作的司機收入低,撞壞豪車賠不起時,車主需要先支付賠償。
## 三、賠償順序怎么確定
賠償順序有明確規則。受傷的人可以直接找司機要錢。如果司機在上班,可以直接找司機單位。單位賠錢后,可以向司機追討部分費用。例如公交車司機違規變道撞車,公交公司賠錢后,可以扣除司機獎金。
當司機沒有固定工作或收入低時,車主要承擔墊付責任。這里要注意,私家車主借車給他人使用時,如果借車的人有合法駕照,車主通常不用負責。但借給醉酒的人開車,車主也要擔責。
## 四、家屬能獲得哪些賠償
死亡事故中,家屬可以要求多項賠償。包括喪葬費、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比如去世的人如果養著兩個孩子,肇事方要支付孩子到18歲的生活費。
賠償金分配要注意公平原則。妻子、父母、子女都有權獲得相應份額。不能把賠償金只給某個人。法院會列出所有受益人,按照法律規定的比例分配。
## 五、法律依據有哪些變化
2025年新民法典實施后,交通事故賠償規則有調整。過去依據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已廢止。現在主要看民法典第七編侵權責任部分。
新法強調"誰犯錯誰賠償"原則。比如電動車闖紅燈被撞,自己也要承擔部分責任。賠償計算方式改用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標準,不再區分城鄉戶口。
# 交通事故處理關鍵點提醒
賠償訴訟要注意訴訟時效。人身傷害賠償的訴訟期是三年,從事故發生當天算起。超過時間起訴可能被駁回。要及時做傷情鑒定,保留醫療費發票等證據。
遇到復雜情況建議找專業律師。比如多人受傷的連環車禍,或者涉及外國人的事故案件。律師能幫助計算合理賠償金額,準備完整的證據材料。
現在很多城市開設了交通事故快速處理法庭。損失明確的小事故,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交管部門的責任認定書是最重要的證據,一定要妥善保管。
購買車險很重要。交強險能賠償對方最多20萬元。商業三者險建議保100萬元以上,大城市最好保200萬。這樣即使撞到豪車或重傷者,保險公司能承擔主要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