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故意撞車應追究什么責任_對方故意撞我車是報交警還是派出所
經過分析調整后,文章撰寫如下:
一、故意撞車要承擔哪些責任
開車撞到人一般屬于交通事故。但這種情況有個重要前提:駕駛員不是故意的。如果調查發現司機是故意撞人,性質就會完全改變。這時候會按照故意殺人罪來處理,不再是普通的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罪和故意殺人罪有本質區別。交通事故罪屬于過失犯罪,司機沒有主觀故意。故意殺人罪則是司機明知自己的行為會致人死亡,還主動實施撞擊行為。這兩種罪名的處罰力度差別很大。交通事故罪最高判七年,故意殺人罪最高可判死刑。
二、撞車案件如何判定性質
判斷案件性質要看三個要素:撞擊時的車速、撞擊位置、司機的后續行為。比如司機在人群密集處突然加速沖向行人,這種行為可能構成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司機撞人后立即停車報警施救,通常按交通事故處理。
具體處罰要看造成的后果。如果只是車輛損壞,損失不超過5000元,按治安案件處理。司機可能被拘留15天,還要賠償修車費。如果損失超過5000元,就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要判三年以下徒刑。
三、撞人后墊付醫藥費流程
發生事故后交警要求墊付醫藥費時,可以按這個步驟處理。首先聯系自己的保險公司,申請交強險墊付。法律規定交強險必須優先墊付1萬元醫療費。如果治療費用超過1萬元,有買商業保險的可以繼續申請墊付。
需要注意兩個關鍵點:第一要保存所有醫療票據,第二不能私下和傷者簽賠償協議。有些傷者家屬會要求司機直接給錢,這種情況要等保險公司到場處理。如果自己墊付了醫藥費,記得讓醫院開正式收據。
四、保險賠償的具體規則
保險賠償分為三個層次。交強險先賠,最高賠20萬元。其中醫療費限額1.8萬,死亡傷殘限額18萬,財產損失2000元。超過交強險的部分,由商業第三者險繼續賠償。商業險保額常見50萬到200萬不等。
如果保險賠完還不夠,司機要自己承擔剩余賠償。比如事故造成100萬損失,交強險賠20萬,商業險賠50萬,剩下30萬就要司機自掏腰包。遇到這種情況,受害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司機的財產。
五、沒錢賠償會有什么后果
確實無力賠償的情況,法院會暫時中止執行。但要注意三個問題:第一法院會查司機名下的房產、存款、車輛;第二會限制高消費,不能坐飛機高鐵;第三如果有收入,每月要扣部分工資還債。
有個案例可以參考:張先生撞壞價值10萬元的設備,他月薪5000元。法院判決每月扣除2000元工資,分50個月還清。這期間張先生不能辭職,換工作要通知法院。如果故意轉移財產,還可能構成拒不執行判決罪。
法律依據:
《刑法》第133條規定:違反交通法規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重大財產損失的,判三年以下徒刑。肇事逃逸的判三到七年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判七年以上徒刑。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條明確:醫療機構對交通事故傷員不得因費用問題拖延救治,保險公司要在責任限額內墊付搶救費用。
通過簡化法律術語、拆分長句、使用日常詞匯,文章更便于普通讀者理解交通事故處理規則。每個段落集中說明一個法律要點,避免信息混雜。采用案例說明和步驟分解,幫助讀者建立清晰的處理思路。重點突出保險使用方法和法律后果,對駕駛員具有實際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