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跟電車撞需要檢測電車輕重嗎_電車子和電車子相撞
一、電動車相撞需要檢測重量嗎?
如果發生電動車碰撞事故,需要做車輛鑒定的話,可以按照以下步驟操作。第一步要帶著身份證件到公安局或車管所提交申請。第二步由物價部門派評估員來幫忙。這些評估員必須經過鑒定中心批準,每次至少派兩個人。第三步是等交警大隊確認鑒定結果并蓋章。蓋好章的文件會通過辦案民警轉交給當事人。
鑒定結果一旦被交警部門認可,任何人不能隨意修改。這個規定保證了事故處理的公平性。比如兩輛電動車相撞時,如果其中一輛超重超標,鑒定結果直接影響責任劃分。
二、法律如何定義電動車類型?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條,非機動車包含兩種類型。第一種是靠人力或畜力驅動的交通工具,比如自行車、三輪車。第二種是帶動力裝置但符合國家標準的車輛,包括殘疾人代步車和合規電動自行車。
電動自行車要符合三個標準才能算非機動車。最高時速不超過25公里,整車重量不超過55公斤,外形尺寸不能超標。市面上很多電動車都超過這些標準,這樣的車輛會被認定為機動車。發生事故時,車輛類型直接影響責任認定和賠償標準。
三、事故后換駕駛員算逃逸嗎?
找人頂包屬于嚴重違法行為,比單純逃逸更惡劣。頂包是指事故后找他人冒充駕駛員,這種行為包含雙重違法。既逃避事故責任,又向警方提供虛假證言。
判斷是否構成頂包有三個關鍵點。第一,事故后沒有主動報警。第二,隱瞞真實事故經過。第三,拒絕配合警方調查。即使肇事者留在現場,只要找人頂替就構成逃逸。
去年有個典型案例。張先生騎電動車撞傷人后,讓路過的朋友謊稱是騎車人。經查證后,兩人都被追究法律責任。張先生按交通肇事逃逸處理,朋友因作偽證被行政處罰。
四、頂包行為有什么后果?
頂包會帶來三重法律風險。對肇事者來說,可能面臨更重的行政處罰。原本只是普通事故責任,升級為逃逸后會被吊銷駕照,面臨拘留。如果造成人員傷亡,還可能構成刑事犯罪。
對頂替者來說,要承擔作偽證的法律責任。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提供虛假證言可處5-10日拘留。如果涉及刑事案件,頂替者可能構成包庇罪,面臨刑事處罰。
對事故處理來說,頂包會導致責任認定錯誤。真正的肇事者逃避了酒精檢測、車輛檢查等重要環節??赡茏寕叩貌坏綉匈r償,也影響保險理賠。
五、遇到事故該怎么處理?
發生交通事故后,要牢記四個步驟。第一步立即停車保護現場,有人員受傷先打120。第二步撥打122報警并通知保險公司。第三步配合交警做筆錄,如實說明情況。第四步等待責任認定,按程序處理賠償。
有兩個常見誤區要注意。很多人以為沒受傷就不用報警,其實只要車輛受損就該備案。還有人覺得私下賠償更方便,但缺少法律文書可能引發后續糾紛。
去年李女士的案例很有代表性。她的電動車與快遞車碰撞后,雙方協商賠了500元。三天后快遞公司反悔要求賠償修車費,由于沒有事故認定書,雙方陷入扯皮。
重要提醒:現在超標電動車都按機動車管理。如果騎車人沒有摩托車駕照,發生事故可能被認定無證駕駛。買車時要查看車輛合格證,使用時戴好頭盔,遵守交通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