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屬處理技巧
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及其家屬應該如何處理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屬處理技巧 ?如何展開調查?
交通事故發生以后,不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事故責任承擔比例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屬處理技巧 的糾纏中,對于受害人而言,更為重要的是,在交警在場的情況下,要求將肇事車輛的行駛證、肇事司機駕駛證復印件交通管理部門留底。如果有可能,最好要求將肇事司機的身份證復印件留交警隊備案,以便將來訴訟中核實被告身份之需;一旦發現肇事司機不是肇事車輛所有人,或者肇事司機稱正受雇于某人、某單位的情形,務必要求處理交通事故的交通警察通知車主或者司機所稱雇主、雇傭單位負責人員到交通隊作好事故處理筆錄。此筆錄可以作得比較簡單,但非常重要,必須包含以下內容:(1)肇事司機與車主的關系;(2)車主認為肇事司機是其雇員的,發生交通事故時司機是否屬于職務行為;(3)肇事司機所稱雇傭單位負責人員是否認可司機為該單位職員,如果是職員,發生交通事故時是否履行單位職務。包含以上三點內容的筆錄,在將來損害賠償的訴訟中,是受害人要求車主或肇事司機雇傭單位承擔替代責任的直接證據。如果缺少此作為證明雇傭關系、職務行為直接證據的筆錄,將來車主或雇傭單位即使簽收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屬處理技巧 了法院的傳票而拒不到庭,或者車主、雇傭單位到庭了但拒不認可肇事司機是雇員或職務行為,而肇事司機又拒不到庭的情況下,法院也很難直接判決車主、雇傭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對于肇事司機來說,發生交通事故以后,無論是負全部責任,還是負部分責任甚至不負貢任,都應積極履行對傷者的救助義務,不能不管不問,更不能駕車逃逸。否則,肇事司機將承擔嚴厲的懲罰。
關于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
1對方身份證明的事先取得與留存——做到“有備無患”
交通事故發生以后,事故一方或雙方會撥打122,通知交警來處理現場,并進行責任認定。一般而言,交警出現場后,就會根據事故具體情況出具簡易程序處理交通事故認定書,如果事故造成人身損害較嚴重的,交警一般會要求肇事一方將傷者及時送往醫院。此時,作為受害一方,如果事故后尚清醒,應當要求交警留存肇事者的身份證復印件備案;如果肇事者沒有隨身攜帶身份證的,也應將肇事者的駕駛證復印件留交通隊備案。廣大讀者可千萬不能忽視這一小小細節。因為一旦雙方在事故后不能達成一致賠償協議,或者事故后肇事者根本就躲起來逃避責任時,即使受害一方將對方起訴到法院,要求對方賠償損失,如果沒有對方的身份證明,法院無法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和開庭傳票時,受害方就會面臨法院裁定駁回起訴的危險。因此,在交警出現場進行事故認定時,要求交警留存肇事者的身份證或駕駛證復印件(最好是身份證)備案,是為將來萬一協商不成,或者肇事者為逃避責任而使用更改電話號碼、變更居住地等手段逃避法院的送達作準備。只要留存肇事者的身份證明復印件,即使將來受害者起訴到法院,法院無法通過電話聯系到被告,法院也能按照交警隊留存的肇事者身份證明上所記載的戶籍登記地,向被告(肇事者)發送司法專郵,如果專郵也不能送達的,才能適用公告程序送達起訴狀和傳票。
注意這一點小細節,將會為以后可能進行的訴訟索賠節約相當多的時間。此外,由于戶籍管理中心只能查詢本地常住人口的身份情況,如位于北京東三環成壽寺路的北京市公安局戶籍管理中心就只能查詢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基本身份情況,而不能查詢外地人身份情況。因此,對于北京、廣州、深圳、上海等流動人口居多的大城市,交通事故肇事司機如果為外地人時,受害方在事故后沒有掌握肇事者身份證明,當以后起訴到法院進行索賠時,即使法院工作人員盡職盡責幫助受害一方查詢被告的身份情況,也須委托外地法院進行查詢,待外地法院回復之后,才能決定是適用公告程序送達起訴狀和傳票,或是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從委托外地法院查詢被告的身份情況,再到外地法院將相關情況回復受訴法院,這至少需要2個月的時間。可見,交通事故后要求交警將肇事者的身份證明復印件放在交警隊備案,才能做到人身損害索賠道路開端的有備無患,否則,受害者剛起訴到法院,就可能面臨長達2個月左右的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和傳票的等待。也就是說,至少需要2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開庭,就更不用說等到法院查清事實,作出判決,乃至以后執行判決.最后拿到賠償款需要的時間了。
2要求交警核實肇事司機與實際車主的關系——避免事故司機與車主相互推諉
交通事故發生以后,要求交警留存肇事一方的身份證明備案是受害方需注意的第一個重要環節。受害方需要注意的第二個重要環節是在交警主持交通事故認定時核實肇事車輛行駛證上的所有人是否為肇事司機本人。一旦發現肇事司機與肇事車輛所有人不是同一人時,應當要求交警核實肇事司機與實際車主之間的關系,并要求交警制作筆錄,將肇事司機與車主之間的關系記入筆錄。如果肇事司機稱自己系車主的雇傭人員或員工,此時,受害方應要求交警通知肇事車輛車主到現場核實情況,并要求肇事司機、車主在交警制作的筆錄上簽字。如果肇事車輛車主在外地的,受害一方在人身受到嚴重損害的情形下,有權要求交警暫扣肇事車輛,待車主到交警隊核實肇事司機是否為其雇工、員工后,才能將肇事車輛放行;如果受害一方在人身受到不嚴重損害情形下,也有權要求交警以電話等形式與外地車主核實肇事司機與車主的關系,并記入筆錄。這樣做的原因,是在現有的法律規定中,只有肇事司機系車主的職務行為、雇傭行為、借用車輛情形時,才有可能由車主承擔責任。讀者千萬不能一知半解地認為——“跑得了和尚跑下了廟,司機跑了,車還跑不了”。這種想法過于天真,是對現行法律關于車主承擔責任的片面理解。根據現行法律規定,車主承擔賠償責任只有在其雇工、員工、出借車輛的情形下。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后,受害沒有及時要求交警通知肇事車輛車主核實與肇事司機的關系,將來受害方將肇事司機與車主同時起訴到法院后,可能面臨以下困境:
第一種情形:法院根據原告所提供的被告地址、電話等聯系方式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和傳票,最后只能適用公告程序送達起訴狀和傳票。那么,在開庭的時候,肇事司機和車主都不可能來參加庭審,法院就只能依據原告方(受害一方)提交的證據認定案件事實。在通常情況下,原告是根本無法提供證明肇事司機與肇事車輛車主之間存在雇傭關系等證據的,而法院在實踐中,又是將證明肇事司機與肇事車輛車主之間的雇傭關系等責任分配給原告一方的。此時,由于原告方無法提供證明肇事司機與肇事車輛車主之間存在雇傭關系等證據,法院最后只能判決由肇事司機承擔對受害方的賠償責任,而不能判決肇事車輛車主與肇事司機一起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種情形:即使法院按照原告提供的地址,都能夠向肇事司機和肇事車輛車主送達起訴狀和開庭傳票,但是,在開庭的指定時間里,肇事司機與肇事車輛車主都不來參加開庭。這種情況,法院判決的情況與第一種情形中一樣,不能判決肇事司機與肇事車輛車主一起承擔賠償責任,只能判決實際侵害人——肇事司機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種情形:肇事車輛車主在指定的開庭時間來參加了庭審,法院無法通知到肇事司機或者能夠通知到肇事司機,但司機不來參加開庭的,肇事車輛車主在法庭時拒絕承認肇事司機是其雇工或是其單位員工,此時,由于證明肇事司機與肇事車輛車主之間存在雇傭等關系的責任在原告一方,法院因為無法查明肇事司機與肇事車輛車主之間的關系,也只能判決肇事司機承擔賠償責任。上述三種情形,是在司法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實際情況。廣大讀者試想,這三種情形都只能判決肇事司機承擔責任,而在流動人口居多的大中城市中,很多司機都是外地務工人員,即使法院判決這些肇事司機承擔責任,這些判決又能有多少得到實際執行?可見,“跑得了和尚地不了廟”是建立在受害方有確切證據證明肇事司機與肇事車輛車主之間存在雇傭等承擔替代責任、連帶責任的基礎上才可能出現的,而對于在交通事故中受害一方來說,要獲得這一確切證據,就是有交通事故發生后,要求交警通知肇事車輛車主核實與肇事司機之間的關系,并記入筆錄。即使出現將來上述三種情形,法院也能到交警隊調取該筆錄,最后作出讓肇事車輛車主承擔替代責任或者連帶責任的判決。
以上兩點,是我們在司法實務中親歷眾多交通事故人身損害索賠案件后總結的。雖面對受害一方焦急的等待,但由于受害方無法提供肇事司機與肇事車輛車主之間存在車主承擔替代責任、連帶責任的證據,法院也只能“忍痛割愛”,僅判決肇事司機——實際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而法官在作出此種判決時,也深知該種判決得到實際執行的難度。但是,由于受害方在交通事故發生時的準備工作沒有做到位,法院也無能為力。所以,我們請廣大讀者自己或者親朋好友發生交通事故受到人身損害、重大財產損害后,務必做到以上兩點:留存肇事者的身份證明復印件或要求交警隊留存身份證明備案;核實肇事司機與肇事車輛車主關系,并要求出現場交警記入筆錄。
交通事故欄目組溫馨提示,以下內容或許對你有用:機動車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交通事故的處理期限,也可以在欄目交通事故處理中尋找相關知識。
交通事故人傷處理技巧有哪些交通事故人傷處理技巧有哪些
如果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屬處理技巧 我們因為各種原因發生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屬處理技巧 了交通事故,我們應該直面自己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屬處理技巧 的問題,承擔相應的責任,不能夠逃逸,留下傷患。而應該第一時間搶救傷患,接下來我帶您學習一下, 交通事故人傷處理技巧有哪些 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屬處理技巧 ?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一、交通事故人傷處理技巧有哪些
1、下車主動關心傷者。不要有任何責備。但不要移動或者觸碰倒地不起的傷者。
2、現場拍攝照片。同一張照片中包含傷者位置+車輛位置+分道線標志參照。如無條件取全景可分2張拍攝。傷者位置+分道線標志,車輛位置+分道線標志。
3、如傷者無法移動切記車輛保持原狀,撥打110,在警察來之前不用與對方討論事故責任。
4、等待的時間內繼續口頭照顧傷者(但切記不要做任何搶救動作,傷情危重的只能同時撥打120急救),
5、警察來了也不用和對方爭辯責任,只做2件事,說明情況(無需闡述個人認為的事故責任)另外提交事故照片。
6、由警察同志來判定事故責任,人傷事故扣證或者扣車是難免的,仔細閱讀扣證單和保管扣車單。
7、聽警察的安排送傷者入醫院,但盡量不要墊付任何費用。
8,如傷者家屬到場,可告知車已被交警扣留。己方有保險的。可留下手機號碼,并取得對方聯系人的手機。提醒傷者保留好醫藥費的發票不要用醫療保險卡(一般醫院都知道的,交通事故送進去的,是不用醫保卡的。)
9、如傷者方繼續糾纏不清。并禮貌告知,隨身未帶現金及銀行卡。義正言辭的告知:“在事故責任認定之前我不會墊付任何費用”。此時如警察在邊上搗糨糊,也可堅持原則。盡快脫身為原則。
10、通知保險公司記錄下報案號(保險公司)。
二、交通事故人傷理賠材料有哪些?
1、保險單憑證
它是用來證明被保險人享有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的權利,同時也證明保險公司有支付賠償款的義務。
2、被保險人出具的索賠申請書
權利是要靠自己爭取、主張的。如果被保險人是享有索要保險賠償金的權利,可是自己卻不去主張,那么別人肯定也不會主動硬塞賠償金給你。所以,出現了保險事故,就需要被保險人自己去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現在保險公司一般也會提供格式的索賠申請書。
3、被保險人和受害人的有效身份證明、被保險機動車行駛證和駕駛人的駕駛證
這些材料的出具是為了以防有人騙保的情形出現,同時也是為了了解該事故的發生是不是屬于承保的范圍。因為有很多機動車保險里面有保險公司的免責條款,如允許沒有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人駕駛被保險車輛而發生的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對該事故的損害不予賠償。
4、公安交管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認定書或者是人民法院出具的有關法律文書及其他證明
因為這些文書都是出自比較有公信力的機構,所以保險公司能夠比較好的了解交通事故的發生情況。
5、受害人財產損失程度證明、人身傷殘程度證明、相關醫療證明以及有關損失清單和費用單據。
這是保險公司確定自己賠償限額的重要依據。
6、其他
與確認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損失程度等有關的證明和資料。
通過我的介紹,我們知道了 交通事故人傷處理技巧有哪些 ?比如下車主動關心傷者,拍攝現場照片,撥打急救電話。等待警察同志來處理現場說明情況,安排傷者入醫院。并且告知保險公司,記錄下報案號。我們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給予受害者一定的賠償。
交通事故人傷處理技巧有哪些 @2019
人傷交通事故處理技巧?如果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屬處理技巧 我們因為各種原因發生了交通事故,我們應該直面自己的問題,承擔相應的責任,不能夠逃逸,留下傷患。而應該第一時間搶救傷患,接下來帶您學習一下,交通事故人傷處理技巧有哪些?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1、下車主動關心傷者。不要有任何責備。但不要移動或者觸碰倒地不起的傷者。
2、現場拍攝照片。同一張照片中包含傷者位置+車輛位置+分道線標志參照。如無條件取全景可分2張拍攝。傷者位置+分道線標志,車輛位置+分道線標志。
3、如傷者無法移動切記車輛保持原狀,撥打110,在警察來之前不用與對方討論事故責任。
4、等待的時間內繼續口頭照顧傷者(但切記不要做任何搶救動作,傷情危重的只能同時撥打120急救),
5、警察來了也不用和對方爭辯責任,只做2件事,說明情況(無需闡述個人認為的事故責任)另外提交事故照片。
6、由警察同志來判定事故責任,人傷事故扣證或者扣車是難免的,仔細閱讀扣證單和保管扣車單。
7、聽警察的安排送傷者入醫院,但盡量不要墊付任何費用。
8,如傷者家屬到場,可告知車已被交警扣留。己方有保險的。可留下手機號碼,并取得對方聯系人的手機。提醒傷者保留好醫藥費的發票不要用醫療保險卡(一般醫院都知道的,交通事故送進去的,是不用醫保卡的。)
9、如傷者方繼續糾纏不清。并禮貌告知,隨身未帶現金及銀行卡。義正言辭的告知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屬處理技巧 :“在事故責任認定之前我不會墊付任何費用”。此時如警察在邊上搗糨糊,也可堅持原則。盡快脫身為原則。
10、通知保險公司記錄下報案號(保險公司)。
交通事故談判受害者家屬注意什么問題把自己的損失 計算清楚合理合法的與對方談判。交通事故賠償 涉及以下賠償項目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屬處理技巧 :醫藥費,誤工費(需要單位誤工證明等),被撫養人生活費(父母和子女的),交通費、住宿費(以票據為準),護理費(護理人員的工資表、誤工證明等),伙食補助、營養費鑒定費,(司法鑒定的發票)殘疾賠償金精神撫慰金。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
法律分析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等。其中傷殘賠償金要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每一級賠償二年計算,即按十級二年、九級四年、八級六年、七級八年、五級十二年、四級十四年、三級十六年、二級十八年、一級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其中,治療費按照醫院出具的醫藥費和住院費發票為依據;誤工費,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受害人實際的收入損失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前三年的平均收入為準計算誤工損失,無法計算前三年平均收入的,按照當地統計局統計的同行業或近似行業的收入計算;
護理費,家屬護理的按照家屬的誤工費進行計算即可;交通費,憑票支付;伙食補助費,按照當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出差的伙食標準計算;營養費,需要醫院出具加強營養的證明,具體數額由法院酌情給予支持;受害人必須到外地治療且無法住院的憑票才能支持住宿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屬處理技巧 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家屬與肇事者協商技巧是什么?"肇事者遇到難纏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屬處理技巧 的家屬,家屬的目的,無非就是多索要賠償,而肇事方想少賠償,這是根本的矛盾所在,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協商成功。協商不成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法院訴訟的辦法解決。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在賠償項目方面和賠償標準方面貫徹了全面賠償的原則。其中賠償項目方面增加了康復費、后續治療費兩項,并用“殘疾賠償金”代替“殘疾者生活補助費”。
具體體現在《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17條、第18條的規定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屬處理技巧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的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五章 交通事故處理:
第八十六條機動車與機動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在道路上發生未造成人身傷亡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
在記錄交通事故的時間、地點、對方當事人的姓名和聯系方式、機動車牌號、駕駛證號、保險憑證號、碰撞部位,并共同簽名后,撤離現場,自行協商損害賠償事宜。當事人對交通事故事實及成因有爭議的,應當迅速報警。
第八十七條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或者行人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且基本事實及成因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當事人對交通事故事實及成因有爭議的,應當迅速報警。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交通事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