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今起實施!一文讀懂→
style="font-weight:bold;color:#dd2425;font-size:17px; ">2023年1月1日
style="font-weight:bold;color:#dd2425;font-size:17px;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正式實施
style="font-weight:bold;font-size:17px; ">哪些人可以申請辦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style="font-weight:bold;font-size:17px; ">就醫前未完成備案的,還能享受嗎?
>......
>往下看,一同了解
style="font-weight:bold;font-size:17px; text-align:center;">↓↓↓
style="font-weight:bold;font-size:17px; ">哪些人可以申請辦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跨省異地長期居住或跨省臨時外出就醫的參保人員均可以申請。
>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包括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等長期在參保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統稱省)以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員。
>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包括異地轉診就醫人員,因工作、旅游等原因異地急診搶救人員以及其他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
>此外,異地急診搶救人員視同已備案。
style="font-weight:bold;font-size:17px; ">如何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先備案。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前,可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或參保地經辦機構窗口等線上線下途徑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
>舉個例子
>首先,微信搜索
>“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
>點擊“異地就醫備案申請”
>按照要求輸入姓名、身份證號
>進行實人認證后,進入下一步
>選擇就醫地
>按照實際情況
>選擇參保險種和備案類型
>點擊“開始備案”
>閱讀備案告知書后
>進入下一步
>選擇自助開通開始、結束日期
>填寫聯系人信息
>上傳所需材料并完成電子簽名
>點擊“提交備案”
>等待結果
>選定點。參保人員申請異地就醫備案時,可直接備案到就醫地市或直轄市等,并在備案地開通的所有跨省聯網定點醫療機構享受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服務,門診就醫時按照參保地異地就醫管理規定選擇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
>持卡(碼)就醫。參保人員在就醫地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時,應主動表明參保身份,出示醫保電子憑證或社會保障卡等有效憑證。
style="font-weight:bold;font-size:17px; ">跨省異地就醫備案有效期限是多久?
>未申請變更備案信息或參保狀態未發生變更的,備案長期有效;參保地設置變更或取消備案時限的,按參保地規定執行。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備案后,有效期原則上不少于6個月。
>有效期內可在就醫地多次就診并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備案有效期內已辦理入院手續的,不受備案有效期限制,可正常直接結算相應醫療費用。
style="font-weight:bold;font-size:17px;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按哪里的醫保報銷政策執行?
>按照“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就醫地管理”的要求,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住院、普通門診和門診慢特病醫療費用時,原則上執行就醫地規定的支付范圍及有關規定(基本醫療保險藥品、醫療服務項目和醫用耗材等支付范圍),執行參保地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門診慢特病病種范圍等有關政策。
style="font-weight:bold;font-size:17px; ">跨省長期居住人員備案后,回到原參保地醫保還能繼續使用嗎?
>支持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在備案地和參保地雙向享受醫保待遇。
>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備案有效期內確需回參保地就醫的,可以在參保地享受醫保結算服務,原則上不低于參保地跨省轉診轉院待遇水平。
style="font-weight:bold;font-size:17px; ">就醫前未完成備案的還能享受直接結算嗎?
>允許補辦異地就醫備案和無第三方責任外傷參保人員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
>在出院前補辦:就醫地聯網定點醫療機構應為參保人員辦理醫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在出院自費結算后,按規定補辦:可以按參保地規定申請醫保手工報銷。
>同時,符合就醫地管理規定的無第三方責任外傷費用可納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就醫地經辦機構應將相關費用一并納入核查范圍。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