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國家工傷鑒定標準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的等級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最重的為一級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最輕的為十級。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工傷保險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及賠償標準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為GB/T16180-2014《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賠償標準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及賠償標準傷殘等級作為賠償標準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的系數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即一至十級對應百分比系數分別為100%至10%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具體計算方式如下:一級傷殘為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二級傷殘則乘以90%,依此類推,九級傷殘乘以20%,十級傷殘乘以10%。各種賠償項目及計算標準如下:(一)醫療費 醫療費包括當事人為治療傷疾而支付的掛號費、檢查費、治療費、手術費、醫藥費、住院費、康復費、整容費和后續治療等費用。(二)誤工費 誤工費根據當事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三)護理費 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四)交通費 根據當事人和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以及參與死亡事故處理的死者親屬(不得超過三人)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五)住宿費 當事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從外地到本市處理交通事故,實際發生的住宿費。(六)住院伙食補助費 參照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七)營養費 營養費是指當事人為輔助治療或使身體盡快康復而購買日常飲食以外的營養品所支出的費用。營養費根據當事人傷殘程度參照醫院意見及營養費支出憑證確定。(八)殘疾賠償金 殘疾賠償金根據當事人傷殘等級,按照當地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九)殘疾輔助器具費 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十)喪葬費 按照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十一)被扶養人生活費 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當地統計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十二)死亡賠償金 按照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八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二)住院伙食補助費;(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八)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九)勞動能力鑒定費。
第三十九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第四十一條 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應當由用人單位償還。用人單位不償還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追償。
工傷鑒定傷殘等級標準根據相關規定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一級傷殘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全靠別人幫助或采用專門設施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否則生命無法維持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意識消失;各種活動均受到限制而臥床;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工傷傷殘等級的評定標準主要是根據當事人的傷殘情況和勞動能力來評判。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二條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勞動能力鑒定標準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工傷傷殘鑒定標準是什么受傷職工被認定為工傷后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對傷殘程度進行鑒定所依據的標準。在申請工傷鑒定的職工被認定為工傷的基礎上,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由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依據《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對其工傷有關事宜進行鑒定。工傷鑒定的范圍包括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勞動能力鑒定,停工留薪期鑒定確認,護理等級鑒定,傷殘輔助器具配置鑒定,醫療期鑒定。
另外,《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共分為十個鑒定標準,最嚴重的為一級傷殘,最輕的為十級傷殘。現將一級和十級鑒定標準簡要介紹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一級傷殘定級原則: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喪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償,存在特殊醫療依賴,或完全或大部分或部分生活自理障礙。十級傷殘定級原則: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或者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無生活自理障礙。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二條: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
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
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勞動能力鑒定標準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勞動能力鑒定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
3.1勞動能力鑒定
法定機構對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工負傷或患職業病后,根據國家工傷保險法規規定,在評定傷殘等級時通過醫學檢查對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傷殘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做出的技術性鑒定結論。
3.2醫療依賴
工傷致殘于評定傷殘等級技術鑒定后仍不能脫離治療。
3.3生活自理障礙
工傷致殘者因生活不能自理,需依賴他人護理。
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傷殘鑒定的等級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一般劃分為10個級別。從一級(人體致殘率100%)到十級(人體致殘率10%)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每級致殘率相差10%。而該級別的劃分是根據人體組織器官結構破壞、功能障礙及其對醫療、護理的依賴程度工傷傷殘等級評定標準2014 ,以及適當考慮由于殘疾引起的社會交往和心理因素影響,來綜合確定的。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1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第二十一條 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第二十二條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