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補償金個稅計算
裁員賠償金扣稅裁員補償金個稅計算 的計算方法如下裁員補償金個稅計算 :
1、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
2、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3%
3、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3%
4、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3%
5、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3%
6、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3%
7、超過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45%
辭退補償金個稅公式是什么辭退補償金個稅計算沒有固定裁員補償金個稅計算 的一個計算公式裁員補償金個稅計算 ,而是參照【法律依據】《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裁員補償金個稅計算 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文件,分情況討論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退職費、安置費等所得要按照以下方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1、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即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2、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3、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4、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后又再次任職、受雇的,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計算補繳個人所得稅。
員工辭退補發補償金如何交個稅?經濟補償金在法律上是認定也是屬于員工裁員補償金個稅計算 的收入,根據個稅的申報規定,只要超過了規定期限的,就是需要繳納個稅的,具體情況下應當由稅務機關來進行認定,當事人在符合繳納個稅的情況下,應當主動向稅務機關申請相關稅費。
法律分析
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裁員補償金個稅計算 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三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即可視為一次性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十二年的按十二年計算。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