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費用賠償鑒定申請
工傷假肢安裝費屬于工傷職工輔助設備配置費。建議先做勞動能力鑒定,根據勞動能力鑒定報告的費用申請支付,基本由工傷保險支付假肢費用賠償鑒定申請 ;一次性補助分為一次性傷殘補助、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三種,對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的,按照工傷等級確定補償標準,其中一次性傷殘補助和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基本由工傷保險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由用人單位支付。法律依據假肢費用賠償鑒定申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工傷假肢賠償標準價格明細【法律分析】
工傷假肢費用賠償鑒定申請 的假肢安裝費用假肢費用賠償鑒定申請 ,屬于工傷職工輔助器具假肢費用賠償鑒定申請 的配置費用,應先做勞動能力鑒定,按勞動能力鑒定報告的費用,申請支付,此項費用由工傷保險基本支付,與廠方無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八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假肢費用賠償鑒定申請 :
(一)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
(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
(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
(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
(九)勞動能力鑒定費。
第三十九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假肢費用賠償鑒定申請 :
(一)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
(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第四十一條 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應當由用人單位償還。用人單位不償還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追償。
工傷的假肢安裝費用,一次性賠償的標準是怎樣算的呢?一、工傷假肢費用賠償鑒定申請 的假肢安裝費用假肢費用賠償鑒定申請 ,屬于工傷職工輔助器具的配置費用,應先做勞動能力鑒定,按勞動能力鑒定報告的費用,申請支付,此項費用由工傷保險基本支付,與廠方無關
二、一次性補助分三類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本支付
2、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本支付
3、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
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的,根據工傷級別,確定賠償標準。
以上回答,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二條
“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根據《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八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1、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
2、住院伙食補助費;
3、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
4、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
5、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6、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7、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
8、勞動能力鑒定費。
第三十九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
1、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
2、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3、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擴展資料:
工傷責任認定
1.雇主無責任階段
這種做法的理論依據是18世紀英國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風險分擔”理論中提出的觀點。上述理論被稱為“危險自負說”。
2.雇主過失責任階段
19世紀下半葉,勞動者抗爭取得了一定勝利,工傷責任雇主承擔“過失賠償”原則。
3.雇主無過失責任階段
19世紀末期,勞工斗爭和社會進步,英、德等國家確認了“職業危險原則”。由此,工傷責任進入到雇主“無過失責任”階段。
申請流程
1.工傷認定申請主體
⑴用人單位申請工傷認定:當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的的場合,用人單位應當依法申請工傷認定,此系其法定義務。
⑵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申請工傷認定:
在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場合,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直接依法申請工傷認定。
2.工傷認定管轄
⑴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具體的說,應當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⑵依規定應向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根據屬地原則應向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
3.認定申請時限
⑴用人單位申請工傷認定時限:
30日,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算。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⑵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申請工傷認定時限:
1年,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算。該期間為除斥期間。
4.工傷認定材料提交
⑴填寫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統一制定的《工傷認定申請表》
⑵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
⑶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當場或者在15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
5.受理或不予受理
⑴受理條件:
①申請材料完整
②屬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管轄
③受理時效尚未經過
④申請主體適格。
上述四個條件須同時滿足,否則,申請將不會被受理。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⑵不予受理: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6.證據的調查核實
⑴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根據需要可以對提供的證據進行調查核實
⑵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調查核實,應由兩名以上人員共同進行,并出示執行公務的證件
⑶調查核實時,依法行使職權并履行法定保密義務
⑷根據工作需要,委托其他統籌地區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相關部門進行調查核實。
⑸.舉證責任:
①原則上,適用誰主張,誰舉證。否則,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
②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情況下,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
7..工傷認定決定
⑴認定決定包括工傷或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和不屬于工傷或不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
⑵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但是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的,15天內應作出決定。
⑶工傷認定決定應當依法載明必記事項
⑷工傷認定決定應加蓋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傷認定專用印章。
8.送達與抄送
⑴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工傷認定決定作出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工傷認定決定送達工傷認定申請人以及受傷害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和用人單位,并抄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⑵工傷認定法律文書的送達按照《民事訴訟法》有關送達的規定執行。
9.復議或訴訟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用人單位對不予受理決定不服或者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10.資料存檔
工傷認定結束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將工傷認定的有關資料至少保存50年。
參考資料:
工傷保險條例——人大網
左腳小腳趾因工傷截肢,可以評幾級?賠償標準是什么?工傷事故是企業和員工都不愿看到假肢費用賠償鑒定申請 的,卻時時刻刻在假肢費用賠償鑒定申請 我們身邊發生。作為假肢行業的從業者經常在網上碰到這類咨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工傷截肢后該如何處理?
首先工傷造成截肢的賠償項目主要包含: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輔助器具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就業補助金等。
如何申請工傷認定?
根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若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工傷認定時效問題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
工傷鑒定后一般2個月內可以得到結果,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
工傷鑒定后的待遇
做完工傷鑒定后根據鑒定等級進行賠償,下圖可供參考,需要注意的是1-4級的工傷,企業原則上不得解除勞動合同。若患者本人同意,可雙方另行協商賠償事宜。
(圖片僅供參考,具體情況以當地政策為
假肢何時安裝?
待截肢傷口恢復后即可安裝假肢,具體情況要咨詢假肢公司,看是否具備安裝條件。需要注意的是假肢安裝時間和工傷鑒定時間并不沖突,多數情況是假肢安裝后再申請工傷鑒定。因為部分按天計算的賠償費用是計算至定殘日的前一天,也就意味著鑒定早了會影響該筆費用的賠償。
假肢費用如何賠償?
假肢賠償費用每個地區的勞動保障部門都有不同的標準,具體情況需咨詢當地勞動保障部門。
假設患者A因工傷導致前臂截肢,需要安裝前臂肌電假肢,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的最高支付限額28000元,最低使用年限為5年。
那么患者A裝配假肢時若價格超過28000元,超出部分需要自行承擔或與企業協商。假肢裝配費用由患者本人或者企業先行墊出,裝配完成后憑假肢公司開具的發票前往當地勞動保障部門進行報銷。當假肢使用年限到達5年后可安裝新的假肢,再次進行報銷流程。
最新假肢費用標準文件假肢費用賠償鑒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24432
2015-08-10
1、本標準規定假肢費用賠償鑒定申請 了假肢費用賠償鑒定的委托、受理、鑒定程序和鑒定結論。 本標準適用于對因肢體殘疾需要配備普通適用型假肢的費用進行鑒定。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標準。 GB/T 13461 組件式小腿假肢 GB/T 14191.1 假肢學和矯形器學術語 第1部分假肢費用賠償鑒定申請 :體外肢體假肢和體外矯形器的基本術語 GB 14722 組件式髖部、膝部和大腿假肢 GB/T 18027 電動上肢假肢部件 GB/T 18375(所有部分) 假肢 下肢假肢的結構檢驗 MZ 002 自身力源上肢假肢
3、術語和定義 GB/T14191.1確立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4、委托
4.1需要對因肢體傷殘而配置普通適用型假肢的費用進行鑒定時,可向具有假肢費用賠償鑒定職能的機構提出委托。
4.2 委托假肢費用的賠償鑒定時,應提交正式的委托書,委托書應包含以下內容: a)委托方的名稱、聯系方式、委托時間假肢費用賠償鑒定申請 ; b)受鑒定人(肢體傷殘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及肢體傷殘情況; c)委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