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現狀和發展趨勢
【分析解答】
醫療糾紛主要指醫患之間因為醫療相關問題引起醫療糾紛現狀和發展趨勢 的民事訴訟糾紛。醫療糾紛主要通過調解等非訴方式解決。
醫療糾紛非訴訟解決有著其獨特醫療糾紛現狀和發展趨勢 的重要性和優勢:
1、能充分發揮作為中立調解人的專家在糾紛解決中的有效作用;
2、以協商而不是對抗的方式解決糾紛醫療糾紛現狀和發展趨勢 ,有利于維護社會的穩定醫療糾紛現狀和發展趨勢 ,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3、使醫患雙方有更多的機會和可能參與糾紛的解決;
4、有利于保守患者個人隱私和秘密;
5、當處理新的技術和社會問題時醫療糾紛現狀和發展趨勢 ,在法律規范相對滯后的情況下,能夠提供一種適應社會和技術的發展變化的靈活的糾紛解決程序;
6、允許當事人根據自主和自律原則靈活、快速地解決糾紛;
7、經當事人理性協商和妥協,可能得到雙贏的結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條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具體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并取得其明確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并取得其明確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當今醫患關系的現狀及原因一、醫患關系醫療糾紛現狀和發展趨勢 的現狀及原因
醫患之間缺乏信任和理解醫療糾紛現狀和發展趨勢 ,近年來,醫患關系日趨緊張,醫患矛盾日趨激化。說到“看病難、看病貴”,每個患者都有許多話要說,“回扣”、“紅包”等不正之風也在群眾中造成了相當惡劣的影響。另一方面,據中國醫師協會2004年《醫患關系調研報告》顯示:將近3/4的醫師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保護,認為當前醫師執業環境“較差”和“極為惡劣”的達60%之多。每家醫院平均每年發生醫療糾紛66起,發生患者打砸醫院事件5起以上,打傷醫師5人;北京醫師協會對北京市71家二級以上醫院的統計表明:近3年共發生毆打醫務人員事件502起,致傷、致殘90人。日趨緊張的醫患關系嚴重沖擊著醫療服務市場,醫護人員流失現象越來越嚴重,轉行的逐年增多。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醫務人員不愿讓自己的子女報考醫學院校。
二、醫患矛盾
1、醫院重程序服務輕人文關懷。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重儀器檢查、治療等客觀操作,無意中把患者“物化”了;現行的醫學教育方式缺乏人文教育,導致一部分從醫人員素質低下、自身修養欠缺;診療流程設置不科學造成“三長一短”現象。
2、少數醫務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低下,服務不到位,對患者治療不精心,存在“冷、硬、頂、推”等現象;收受紅包、回扣等不正之風的蔓延,導致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度降低。
3、醫患溝通不暢。部分醫務人員的溝通意識不強,態度不積極,技巧不熟練。
4、醫療資源匱乏且配置失衡。占全球人口22%的中國,醫療資源僅占全球的2%,而且醫療資源配置嚴重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農村。醫療保障覆蓋面小,45%的城鎮人口和80%的農村人口基本沒有醫療保障。
為什么產生這么多醫療糾紛?如何解決?一醫療糾紛現狀和發展趨勢 ,醫療糾紛及醫療事故醫療糾紛現狀和發展趨勢 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近年來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醫療事故的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
二,分析近年來發生的各類型醫療糾紛及事故,幾乎都能從責任方面找到教訓。如工作不認真,制度不落實,說話隨便、不講技巧等。因此,醫療糾紛現狀和發展趨勢 我覺得要做好防范醫療糾紛工作,就必須強化各級各類人員的責任意識。
三,誰也不愿意看到醫療糾紛的發生,因為醫患雙方的意愿都是一致的。作為醫生,跟患者患兒一定要加強溝通,相互理解和信任。醫學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領域,患者首先要信任并遵守醫生的囑托,主動配合醫生的治療和檢查,同時醫療糾紛現狀和發展趨勢 了解一些疾病常識。而“醫者父母心”,醫生也要以一種和善、耐心的態度對待焦急的患者,建議作相關檢查和治療時,要向家屬交待清楚。這樣才能從主觀上防止糾紛的發生,從而保證醫療工作的順利進行,讓患者得到及時治療,盡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