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50M導彈驅逐艦
蘇聯解體后22350M導彈驅逐艦 ,俄羅斯海軍對本級22350M導彈驅逐艦 的建造還是延續22350M導彈驅逐艦 ,1993年春發布22350M導彈驅逐艦 的“艦艇整備十年計劃”中表示22350M導彈驅逐艦 ,本級最終將建造到28艘,每7艘編成驅逐艦隊共4隊編成的大計劃。然而數年后財政狀況很難維持,建造數減調到19艘,已經開工的20號艦緊急建造中止。
俄羅斯海軍就役以1994年竣工17號艦最新。之后工事就停滯18,19號艦都賣給中國。已經完工的軍艦,也因上述理由在1990年代后半就多數陷入不能作戰狀態了。17艘竣工的現代級,2008年的現在還在俄羅斯海軍籍服役的有9艘。維修良好能即時作戰出發的預計不到一半。
使用上,本級蒸氣鍋爐有廣泛的西方雜志記載有大缺點,評語有“設計有缺陷”?“可靠性低”同規格一下建造28艘的計劃也有欠考慮,本級艦活動不活躍也和維護的問題有關。
縱使一般俄羅斯認為蒸氣鍋爐只要好好維護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不可否認燃氣輪機一直進步,性能上已經有明顯差異,不再有繼續使用建造蒸氣鍋爐的理由。
蘇聯解體后,海軍長期和大型水上艦新艦建造全部停止,2005年,本級代替者4500噸級22350型驅逐艦計劃發表。著重于防空和反艦,22350級另有增加反潛能力而犧牲防空反艦的艦型,打算用一艦型取代多種艦。1號艦2006年2月2日開工2009年預備服役,建造費約3億1000萬美金一艘。俄羅斯海軍,預計同型建造20艘。
現代級驅逐艦是哪個國家建造的?現代級驅逐艦是蘇聯開發建造的驅逐艦。名稱意義是一種老鷹“鵟”。該級驅逐艦前身是1960年代建造的61號計劃型大型反潛艦。船體基本構造和61型同22350M導彈驅逐艦 ,防空導彈發射器和連裝炮塔分別于艦前部和后部配置22350M導彈驅逐艦 ,為22350M導彈驅逐艦 了艦體大型化22350M導彈驅逐艦 ,直升機庫和飛行甲板移到艦中央部,艦橋兩旁設置反艦導彈發射筒。
標準裝備中包含中程反艦導彈;因為在61號計劃型大型反潛艦上裝備過評價不錯,本來現代級任務是任務是艦隊防空,可是因為裝備了顯著的反艦導彈而被西方認為是“航母殺手”制海戰艦。
該級艦有建造28艘的計劃,并且在1980年至1994年間蘇聯海軍陸續有17艘服役,18號艦以后的建造,因為蘇聯解體后極度財政難而中斷。
1996年,工事中斷中的2艘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買下,1999年至2000年間完工服役。中國于2001年又追加2艘的訂單,并要求大幅改良附加裝備。根據當初計劃,21號艦以后,艦后部130mm連裝炮將撤去,換裝新型反艦導彈發射架P-800導彈的VLS(垂直發射系統)改良戰斗力,結果,蘇聯海軍取消20號艦之后的訂單導致該計劃反而不能在蘇聯或俄羅斯自己海軍實現。
本級防空?反艦兵器比較強而反潛能力比較有限,概念上是要搭配同時期建造的1155型大型反潛艦搭配使用。防空導彈3K90最大射程僅30km算是短程艦隊防空用,以搭配射程長的廣域防空導彈S-300搭載艦補充其短程不足之處為主要任務,本級艦也可以單獨巡航使用當成一種多功能“萬能艦”。
動力系統
本級出現之時,西方海軍觀察家大為驚訝的是,本級采用老式蒸氣鍋爐驅動蒸汽輪機為動力。本級就役的1980年代,西方各國海軍水上軍艦都已經是燃氣輪機為最大主流,蒸氣鍋爐機關搭載的驅逐艦已經不建造很久了。
舊蘇聯曾經造出世界最初的燃氣輪機軍艦也就是61型大型反潛艦,等于領先西方各國,之后服役的現代級卻又使用蒸氣鍋爐,本艦也被稱為“時代逆流”的驅逐艦。
本狀況當時有諸多臆測,但是答案出乎意料的簡單。本級建造的造船所,是鉆研蒸氣動力專門技術的蒸氣鍋爐和蒸汽輪機制造廠。擔任諸多蒸氣動力艦艇建造的該廠,堅持與“流行的尖端科技”相背道而行,依然繼續建造了KYNDA級導彈巡洋艦,Kara級巡洋艦等諸多蒸氣艦艇。
而且如果本級也變成燃氣輪機的話,必須得關閉蒸氣鍋爐機關制造的工廠生產線導致失業,對1155型大型反潛艦同時大量建造就有燃氣輪機的制造還有變得趕不上進度的隱憂。而蘇聯缺乏供燃氣輪機使用的燃料(輕油)也是主因,并且導致蒸氣鍋爐用重油反過剩。綜合以上原因決定繼續使用蒸氣鍋爐。
所以蘇聯解體后,極度財政困難和人手不足,這些“時代逆流”的蒸氣驅逐艦卻剛好“逆風”而起。因為燃氣渦輪構造復雜得多,維持整備很難繼續支撐,反而多數人手稀少就能維護的蒸氣鍋爐推進驅逐艦能大量保持現役、維持戰力,俄羅斯海軍的重擔減輕很多。
以重油為燃料的蒸氣艦也可以使珍貴的艦隊輕油需要減量,比較能適應供給削減的困境,相對于維持差不多功能的無畏級艦就像是地獄一般,當時陷入慢性人員不足的海軍如果沒有這些蒸氣動力船,恐怕規模要再減低。
許多運氣不好的意外事故接連發生,多負擔任務的現代級退役或是無限期大修。導致不少西方觀察家說現代級是失敗作品的評論風潮發生。
然而蘇聯海軍中幾度最優秀艦艇都由現代級中選,中國人民解放軍2度表示想購買現役中的現代級,因為大西洋和地中海的遠征任務證明所謂的“失敗”是設計時不可能預估到的國家財政崩潰導致沒有維護經費,與艦艇設計無關,并沒有任何失敗的事證和鍋爐設計有關。
另外蘇聯崩潰前末期很多工廠工人沒有薪水而怠工使得制造精度低下,很多列為提前“退役”的,其實是大修保養中因為經費中斷而丟棄著最后只好退役蘇聯崩潰前后建造的新船都還在使用。蘇聯崩潰后15年過去了,隨著情報公開證明;現代級在批評聲和政治風暴中堅韌不拔的活了下來,驗證了當初的設計都是對的。
未來發展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海軍對本級的建造還是延續,1993年春發布的“艦艇整備十年計劃”中表示,本級最終將建造到28艘,每7艘編成驅逐艦隊共4隊編成的大計劃。然而數年后財政狀況很難維持,建造數減調到19艘,已經開工的20號艦緊急建造中止。
俄羅斯海軍就役以1994年竣工17號艦最新。之后工事就停滯18,19號艦都賣給中國。已經完工的軍艦,也因上述理由在1990年代后半就多數陷入不能作戰狀態了。17艘竣工的現代級,2008年的現在還在俄羅斯海軍籍服役的有9艘。維修良好能即時作戰出發的預計不到一半。
使用上,本級蒸氣鍋爐有廣泛的西方雜志記載有大缺點,評語有“設計有缺陷”?“可靠性低”同規格一下建造28艘的計劃也有欠考慮,本級艦活動不活躍也和維護的問題有關。
縱使一般俄羅斯認為蒸氣鍋爐只要好好維護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不可否認燃氣輪機一直進步,性能上已經有明顯差異,不再有繼續使用建造蒸氣鍋爐的理由。
蘇聯解體后,海軍長期和大型水上艦新艦建造全部停止,2005年,本級代替者4500噸級22350型驅逐艦計劃發表。著重于防空和反艦,22350級另有增加反潛能力而犧牲防空反艦的艦型,打算用一艦型取代多種艦。1號艦2006年2月2日開工2009年預備服役,建造費約3億1000萬美金一艘。俄羅斯海軍,預計同型建造20艘。956號計劃型
1~14號艦都是原型設計。但是1~3號艦和4~5號艦雷達略有不同,引號內為俄文艦名的本意。
“現代”號。北方艦隊、1989年蘇聯解體后終止維護、1998年除籍、2003年6月解體。
“絕望”號。北方艦隊、1997年除籍。2003年6月解體。
“卓越”號。北方艦隊、1998年除籍。
“慎密”號。太平洋艦隊、1997年除籍。
“無瑕”號。北方艦隊、1993年大修中遇到財政困難工事延宕、2002年放棄修理除籍。
“果敢”號。太平洋艦隊。1998年于17基地封存退為予備役。
“堅定”號。太平洋艦隊、1999年除籍于17基地封存退為予備役、同年4月8日浸水沉沒。零件打撈后賣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鼓舞”號。北方艦隊。1997年除籍。
“暴風”號。太平洋艦隊。2006年7月進入大修。
“指導”號。北方艦隊。改名為“轟雷”。后來2007年12月9日除籍。
“迅捷”號。太平洋艦隊。1993年到2002年近十年都在大修中沒有預算。
“敏捷”號。北方艦隊。2002年開始大修。
“無畏”號。太平洋艦隊。1999年大修。2002年移到17基地移動。2005年移動到別處。
“無敵”號。北方艦隊。1998年大修。2007年12月9日改名為巨響。
“難忘”號。唯一在黑海建造的現代級艦。1987年建造中止。
956A號計劃型
15~20號艦對空導彈都有改良。反艦導彈“日炙”改成射程延長型“日炙M”。
“不安”號。波羅的海艦隊。2004年加里寧格勒市造船廠大修。
“共青團”號。后來改名(“耐性、能抵抗的、固執的、堅韌不拔的”)。波羅的海艦隊旗艦。
無懼號。北方艦隊。2004年6月改名尊貴號、又改名“葉卡捷琳堡”。建造途中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買去、1999年12月25日出航后改名杭州號。稱為956E型。
深思號。后改名(“亞歷山大大帝”)。建造途中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買去、2000年12月出航、翌年2001年1月到達后又改名福州號。稱為956E型。
20號艦工場編號第880號艦。1992年第190造船工場開工、工事完成率20%因為技術問題作業中止。
956U號計劃型
21號艦以后。艦后部130mm連裝炮拆除、換成新型反艦導彈垂直發射系統改良型。但是該計劃因為蘇聯財政困難從未建到21號艦;也就無疾而終。
956YeM號計劃型
改為“杭州”級。中華人民共和國2001年2艘追加訂單。稱為956EM號計劃型。改裝防空導彈及反艦導彈射程延長型。艦后部130mm連裝炮塔拆除、增設CIWS近迫防衛快炮“CADS-N-1”2具。艦中央部直升機甲板擴大、和其22350M導彈驅逐艦 他少許改良。
泰州蘇聯海軍原名(“印象深刻、難忘”)。2003年11月15日開工、2004年7月23日下水。2005年12月28日交貨。
寧波蘇聯海軍名(“永恒”)。建造中2005年4月27日曾經發生火災第二甲板600平方米燒掉。2006年7月海上測試開始。
俄羅斯海軍裝備10年蘇聯雖然在之前海軍很強但解體后經濟實力減低很多戰艦都報廢22350M導彈驅逐艦 了
“里加”級
里加級護衛艦,全長91.5米,全寬10.2米吃水深度3.5米,由總功率為2萬馬力22350M導彈驅逐艦 的兩臺蒸汽輪機等設備構成動力系統,標準排水量1000噸,滿載排水量1300噸,最大航速28節,按15節計算的續航力為2000海里。這種輕型護衛艦上的燃料儲備在200噸以上。艦上的主要探測設備為:對空對海通用型雷達一部、導航雷達兩部、火控雷達兩部、敵我目標識別雷達3部、電子戰設備一套、艦殼聲納一部。里加級護衛艦的火力設備中沒有導彈,但其艦炮是自動或半自動的。其對空對海通用型100毫米艦炮3座、雙聯裝37毫米艦炮兩座、雙聯裝25毫米艦炮兩座,均配以火控雷達,具備半自動化以上程度。該艦的兩座反潛火箭發射裝置為16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裝置為3聯裝。另外。艦上還安裝了4具深水炸彈發射裝置。各有175名艦員操縱的47艘里加級護衛艦的使用情況是:太平洋艦隊11艘22350M導彈驅逐艦 ;北方艦隊8艘;波羅的海艦隊6艘;黑海艦隊5艘;后備役14艘;其他3艘。
“米爾卡”級
1965年開始服役的“米爾卡”級由“別佳”級發展而來,共建成兩型各9艘。艦長82.3米,寬9.1米,吃水3.2米,滿載排水量為1150噸,推進功率30000馬力,最大航速32節,以20節航速巡航時的續航力為2000海里,艦員98名。其B型的主要武器裝備有:雙聯裝76mm 對海/空全自動艦炮2座,五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2座,12管RBU—6000型反潛火箭發射裝置2座,深水炸彈發射架 2座。
“科尼”級
誕生于70年代的科尼級護衛艦,全長95米,全寬11.8米,吃水4.3米,由總功率為3萬馬力的燃氣輪機、柴油機等設備構成動力系統,標準排水量1700噸,滿載排水量2100噸,最高航速27節,按14節計算的續航力為2000海里。該艦安裝了對空導彈發射架,型號為SA-A-4。它的兩座雙聯裝76毫米艦炮和雙聯裝30毫米艦炮都配有火控雷達和指控裝置,達到了全自動程度。另外,艦上配備了60枚水雷和兩座12管反潛火箭發射裝置。輕型導彈護衛艦科尼級的探測設備比較齊全。它擁有撐曲面對海對空雷達一部、鷹叫和歪鼓炮瞄雷達各1部、高桿B敵我目標識別雷達一部、頓河2號導航雷達一部、氣槍群導彈制導雷達一部、武仙座聲納一部等等。各由110名艦員操縱的14艘科尼級護衛艦,除羅斯托號、柏林號編入前蘇聯海軍部隊外,其余出口古巴、南斯拉夫、阿爾及利亞、民主德國等國家。由此可看出,科尼級護衛艦主要為了出口而建造。
“別佳”級
前蘇聯海軍用于近海防御的護衛艦別佳級,誕生于60-70年代。它全長81.8米(Ⅱ型之后為82.3米),全寬9.1米,吃水3.2米由總功率為22000千瓦的燃氣輪機和柴油機等設備構成動力系統,標準排水量為950噸,滿排水量為1100噸,最大航速35節,按30節計算的續航力為850海里。別佳級Ⅰ型護衛艦共建造了20艘,艦上的火力配備有:五聯裝406毫米魚雷發射裝置一座、16管反潛火箭發射裝置4座、雙聯裝76毫米全自動火炮兩座。它的對海對空雷達是細網型的。它擁有一部海王星導航雷達、鷹鳴炮瞄雷達各一部。它的聲納和敵我目標識別器各為一部。艦上安裝了電子戰設備。別佳級Ⅱ型護衛艦共建造了26艘。它的艦員編制表和Ⅰ型相同,也為98人。它的動力裝置也采取了3軸推進方式。不同的是,它的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型號為“RBU—6000”(Ⅰ型為RBU2500),對海對空雷達改為撐曲面型。另有一些小型設備作了更換。別佳級Ⅲ型護衛艦共建造了兩艘。它和前兩型別佳級護衛艦相比,主要是改進了探測設備。最主要的是用拖曳式變聲納取代了前兩種型號護衛艦裝備的艦殼聲納。別佳級Ⅰ型、Ⅱ型、Ⅲ型都屬于小型護衛艦。它比稍大的護衛艦只略大一點。但它建造多。原因取決于前蘇聯海軍對護衛艦的認識。這種小型護衛艦用途很廣。防空、攻潛、巡邏、護航等,多種使命集于一身,作為近海兵器,它起的作用很大。
“格里莎”I/II/III/IV級
1971年開始服役的“格里莎”級是前蘇聯海軍設計比較成功的一種防空型護衛艦,其I型建成15艘,II型建成12艘,III型(1974年開始服役)建成35艘,IV型建成22艘。艦長71.6米,寬9.8米,吃水3.7米,滿載排水量為1100噸(III型),推進功率24000馬力(III型),最大航速34節,以15節航速巡航時的續航力為3000海里,艦員70名(III型)。III型的主要武器裝備有:雙聯裝SA-N-4對空導彈發射架1座,雙聯裝57mm艦炮1座,六管30mm炮1座,雙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2座,12管RBU—6000型反潛火箭發射裝置1座,深水炸彈滾放架2座。
帕奇姆I/II級
帕爾基姆II級共12艘,是由前東德為前蘇聯建造的。第一艘于1986年12月19日服役,最后一艘于1990年4月6日服役。該級艦在設計上類似于前東德為印度尼西亞海軍建造的帕奇姆I級護衛艦,只是武備上有些差異。該級所有艦均屬于波羅的海艦隊,1994-1995年間在羅斯托克進行了改裝。在俄羅斯海軍服役的1331.1帕奇姆II級是作為前東德償還前蘇聯軍事與經濟援助工程的一部分工程,全部由前東德沃爾格斯特造船廠建造。帕奇姆II級主要針對波羅的海沿岸淺水多礁環境而設計,但在深水區,帕奇姆II級在任何方面均不及蘇聯自制的格里莎級反潛艦。東德為蘇聯建造了共計12艘1331帕奇姆I級,蘇聯接受以后進行了升級成為1331.1,北約稱1331M或帕奇姆II級。12艘帕奇姆II級全部在波羅的海艦隊服役。除此以外,東德同時為自己建造了16艘,北約稱帕奇姆I級。1993年Peenewerft與印度尼西亞海軍簽署了改進前東德海軍全部16艘帕奇姆I級的協議,改進后的帕奇姆I級全部賣給印尼海軍。印尼海軍現在使用的帕奇姆級改裝或加裝了空調與通風裝置,淡水凈化裝置,冷凍室,導航與信息處理設備,以及按照衛生標準設計的起居工作間等。
帕奇姆級3個國家的裝備區別:
東德1331帕契姆I級:2具雙聯反潛魚雷發射管,2X12 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器,2座深水炸彈發射器,1座2管57mm AK725,1座2管30mm AK230,2座雙聯SA-N-5對空導彈
前蘇聯1331.1帕奇姆II級:2座雙聯SA-N-5/SA-N-8對空導彈(備彈24枚),1座76.2MM AK-176炮,1座6管30MM AK-630炮,2具雙聯533MM魚雷發射管,2座12管RBU-6000反潛火箭.2座深水炸彈發射器(備彈12枚)
印尼海軍帕奇姆I級:2座雙聯SA-N-5對空導彈,1座2管57mm AK725,2具雙聯406MM魚雷發射管,1座30MM AK230,2座12管RBU-6000反潛火箭.2座深水炸彈發射器
“克里瓦克”I/II/III級
“克里瓦克”級護衛艦共有三種型號:Ⅰ型、Ⅱ型和 Ⅲ型。其中,Ⅰ型 21艘、Ⅱ型 ll艘、Ⅲ型 7艘,共計 39艘;Ⅰ型和Ⅱ型是專為遠洋反潛作戰而研制的,而Ⅲ型則為邊防部隊沿海巡邏所用?!翱死锿呖恕雹裥妥o衛艦長 123.4米,寬 14.7米,吃水4.6米;標準排水量 3100噸,滿載排水量 3800噸;動力裝置采用 4臺燃氣輪機,總功率 6.9萬馬力,最大航速 32節。艦上的武器裝備有:2座四聯裝 SA-N-4艦空導彈、l座四聯裝SS-N-14反潛導彈、2門雙管76毫米火炮、2座四聯裝 533毫米魚雷發射管、2座 12管 RBU-6000型火箭深彈。該型艦雷達、聲納設備眾多,性能比較先進;尤為突出的是該艦電子戰設備性能相當突出:4臺 16管或 10臺 10管干擾火箭、l&127;部拖曳魚雷誘餌、2部“罩鐘”電子戰系統和 2部“坐鐘”電子戰系統。Ⅱ型與Ⅰ型相比,艦的長度和寬度沒有變化,且航速,續航力及動力裝置也基本相同;主要改進是將2座76毫米火炮改為100毫米火炮,并配上了先進的指控系統,可全自動操縱。Ⅲ型與前兩型在艦體、排水量、動力系統、航速、續航力等方面大致相仿,但在武器裝備上差別較大。Ⅲ型艦拆除了 l座四聯裝 SS-N-14反潛導彈發射架、SA-N-4艦空導彈發射架和 l座 100毫米火炮,加裝了 l架卡—25艦載反潛直升機、2座 6管 30毫米火炮及火控雷達等。
“無畏”(又名不懼)級
“無畏”級是前蘇聯解體前安排建造的最后一級護衛艦,是在“克里瓦克”級基礎上改建而成;它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隱形護衛艦。其首制艦“無畏”號于1986年4月開工建造,1988年5月下水,1990年12月進行海上測試, 1993年1月24日開始服役;在波羅的海試航時(1990年底)被西方發現,被西方稱為BALCOM—8級。艦長130米,寬15.5米,吃水5.6米,滿載排水量為4100噸,推進功率48600馬力,最大航速 32節,以16節航速巡航時的續航力為4500海里,艦員200名。該級艦充分吸取了英、阿馬島戰爭的海戰經驗教訓,具有較完備的攻防能力。主要武器裝備有:六聯裝SA-N-9對空導彈垂直發射架4座,三聯裝SS-N-25反艦導彈發射架2座(未裝),CADS-N-1“卡什坦”艦對空彈炮合一(近程防空系統)發射裝置2座,SS-N-15反潛導彈(從魚雷發射管中發射),100mm全自動艦炮1門(射速為80發/分),魚雷發射管6具(兼用于發射SS-N-15反潛導彈),十管RBU12000型回轉式反潛深彈發射裝置1座,Ka—27A艦載反潛直升機1架。由于采用了獨特的艦體上層建筑設計和先進的隱形技術,該級艦具有很強的抗偵測能力。
“納努契卡”I/II/III級
論排水量,“納努契卡”級剛夠艦的資格。前蘇聯海軍這級躋身護衛艦行列的戰艦,裝備有改進的遠程導彈和電子設備,其攻擊力是導彈艇所無法匹敵的。該級艦采用平甲板型,水下部分艦型為圓肌型線型。它的長寬比要比西方國家海軍同期艦只小,目的是為了艦上武備的布置,以及高速航行時產生一定的升力。艦的殼體采用銅結構。“納努契卡”級分為 Ⅰ型、Ⅱ型、Ⅲ型,共建造有 34艘,其中Ⅰ型16艘、Ⅱ型17艘、Ⅳ型l艘。該級艦長59.3米,寬13米,吃水2.6米;標準排水量560噸,滿載排水量660噸;動力裝置采用6臺M—504型柴油機,總功率3&127;萬馬力,最大航速36節。 別看該級艦噸位不大,但對海攻擊能力和防空能力還較強:艦上裝有2座三聯裝SS-N-9艦艦導彈(3個發射筒呈品字形布置),II型裝備SS-N-2C,1雙聯裝SA-N-4艦空導彈(備彈20枚);I型裝有1門雙管57毫米炮,而Ⅱ型、Ⅳ型裝有1單管76毫米炮和1門6管30毫米炮。改裝后的Ⅳ型艦將裝有2座六聯裝艦艦導彈發射架,準備用于發射SS-N-25艦艦導彈?!凹{努契卡”II級護衛艦有不少出口給其他國家。
“守護”級
1900噸的20380型守護級護衛艦,由金剛石設計局設計。并以每年一艘的速度交付,主要武器是一門AK-190型艦炮(印度塔爾瓦爾級也裝備了)和SS-N-25型反艦導彈,以及卡什坦系統,裝備一架KA27,航速30節,是一型費效比很高的近海型護衛艦。
“獵豹”級
1166.1“獵豹”級主要用于出口,外形帶有隱身特點,越南海軍很感興趣!滿載排水量1930噸,艦長102m,艦寬13.6m,吃水4.4m,航速26節,柴燃交替推進,續航力3500海里/18節,編制110人,2座四聯裝SS-N-25(KH-35)艦對艦導彈發射裝置。1座雙聯裝SA-N-4“壁虎”艦對空導彈發射裝置,20枚導彈。艦炮:1座76mm/60炮。2座30mm/65 ADG 630型炮。2座雙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1座RBU 6000型12管回轉式深彈發射裝置,射程6000m,彈重31kg。
最新的當屬22350型護衛艦,由俄羅斯北方設計局研制,盡管該型軍艦被稱為護衛艦,但其排水量卻高達8000噸,超過了大多數驅逐艦。22350型護衛艦裝備的主要武器系統包括:8枚3M55型“縞瑪瑙”反艦導彈、一門130毫米口徑的A-192型艦炮、一套“螻蛄”-2型反潛火箭發射器和“颶風”中程防空導彈系統。首艦“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正在建造中。俄羅斯海軍對22350型護衛艦的需求量將達到10--20艘。
中國海軍造艦速度究竟有多快 已將日美甩在身后以下資料來自公眾號:中外艦聞。
2018年22350M導彈驅逐艦 ,世界海軍將會增添多少新成員?
首先是美國海軍。2018年22350M導彈驅逐艦 ,美國海軍將入役4艘驅逐艦,包括1艘豬母、3艘博克II;6艘瀕海戰斗艦,包括3條獨立級、3條自由級;1艘兩棲攻擊艦,美利堅級“的黎波里”號;1艘船塢登陸艦,圣安東尼奧級“勞德代爾堡”號;3艘攻擊核潛艇,包括3艘弗吉尼亞級;2艘先鋒級高速海運艦;以及1艘蒙特福德角級遠征轉運碼頭艦“赫謝爾•伍迪•威廉姆斯”號。
然后是法國海軍。2018年,法國海軍將入役1艘攻擊核潛艇,絮弗倫級首艇“絮弗倫”號;2艘阿基坦級歐洲多任務護衛艦;2艘盧瓦爾河級海外支援艦。
再看皇家海軍?;始液\?018年度無新添戰斗艦艇,新添1艘潮汐級油船“急潮”號;
接著是俄羅斯海軍。2018年,俄海軍新入役成員包括:2艘955型戰略核潛艇;2艘885型攻擊核潛艇;2艘22350型護衛艦;2艘20380型護衛艦;2艘11356M型護衛艦;1艘11711型兩棲登陸艦“彼得•莫爾古諾夫”號;以及包括2艘21631型小型導彈艦、3艘22800型小型導彈艦、2艘22160型導彈巡邏艦在內的7艘小型導彈艦。
接著是印度海軍。2018年,印度海軍將新入役1艘維沙卡帕特南級驅逐艦“維沙卡帕特南”號,1艘卡莫爾塔級護衛艦“卡瓦拉蒂”號,以及2艘鲉魚級柴電潛艇。
再看意大利海軍。2018年,面條將加入以下新艦:1艘歐洲多任務護衛艦,貝爾加米尼級“費德里科•馬丁寧戈”號,1艘后勤支援艦,火山級“火山”號。
然后就是海自。2018年,日本海上自衛隊將新入役1艘驅逐艦,朝日級“朝日”號。
然后是德國聯邦國防軍海軍。2018年,國防軍海上力量將加入2艘巴登•符騰堡級護衛艦。
然后是韓國海軍。2018年,韓國海軍將新加入1艘護衛艦,大邱級“大邱”號;2艘孫元一級潛艇(德國214型),2艘天王峰級坦克登陸艦,以及4艘“虎頭海雕-B”獵殺火箭巡邏艇。
再看看澳大利亞海軍。2018年,澳海軍將加入1艘驅逐艦,霍巴特級“布里斯班”號。
以上就是世界主要海上力量本年新船名錄。
資料來自: ;mid=2247494650&idx=1&sn=f0e1e7a9a9d3237d80749a47e4b6c26a&chksm=f98292dfcef51bc9ee7484c8d398f6fb5061409dd254f366710fa1e58aded396baae1e24dc06&mpshare=1&scene=1&srcid=02116NGOTEmflnSPazgNl0q5#rd
對比我國。
根據公開報道,截止12月21日,我海軍共下水航母1艘、導彈驅逐艦2艘、導彈護衛艦4艘、輕型護衛艦3艘、測量船2艘,電子偵察船1艘、綜合補給艦1艘、船塢登陸艦1艘。共服役052D型導彈驅逐艦2艘(117西寧艦 154廈門艦),054A型護衛艦2艘(536許昌艦 539蕪湖艦),056A型輕型護衛艦8艘(513鄂州艦、514六盤水艦、520漢中艦、518義烏艦、535宣城艦、556宜春艦、552廣元艦、551遂寧艦),訓練艦一艘(83戚繼光艦),082II掃雷艦1艘(808如東艦)901型綜合補給艦1艘(965呼倫湖艦),744A航標船1艘(東標265),電子偵察船1艘(856開陽星船),遠洋拖船1艘(北拖739船)。
總結一下:對比外軍,我軍下水新船多、種類全、即戰力強、作戰艦艇和輔助艦艇比例恰當,即戰力足夠。之所以形成這種局面,一是因為我國經濟實力足夠,能拿出錢造海軍;二是技術儲備在,能造出水平以上的戰艦;三則是補課需求。
還是那句話,認清差距,努力追趕,但也不能妄自菲薄。
我國軍艦為什么遲遲不列裝能夠大幅度提高軍艦載彈量的“一坑四彈”技術呢?首先說明一下22350M導彈驅逐艦 ,我國軍艦之所以不列裝能夠大幅度提高軍艦載彈量的“一坑四彈”的技術22350M導彈驅逐艦 ,這是軍艦與作戰任務之間的供需關系22350M導彈驅逐艦 ,而不是技術方面的原因。眾所周知,從標準排水量高達11000噸的055級驅逐艦在萬眾矚目之下,進入我國海軍作戰序列以后,就已經是處于最頂端位置,無論從055萬噸大驅的技術性能還是萬噸位上,都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主力戰艦,并將作為中國航空母艦的“帶刀護衛”。相比較之下,大家對于055艦上只有112個垂發單元還是引起22350M導彈驅逐艦 了不小的爭議,認為比不過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一坑四彈,其實如果我們需要,這個技術在多年前就已經可以實現。
決定一坑四彈技術的就是導彈的口徑有多大,以及攜帶數量的問題。例如美軍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它需要完成全球巡航的作戰任務,那么就需要裝載大量巡航導彈。而對于價值不高的小目標,阿利伯克裝配的類似標準-2這種較為昂貴的防空導彈不僅速度不行,而且非常不劃算。于是在這個時候,就發展出來了一坑四彈技術,一來可以有更多地方讓給其22350M導彈驅逐艦 他武器,使得戰艦獲得中近距的抗飽和打擊能力,這才是一坑四彈的本質原因。而且可以給協助作戰的艦船裝載更多的反潛導彈以及防空能力。
因此,要比較055艦的112個垂發單元的數量和一坑四彈技術,還不如比較相控陣雷達探測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艦隊指揮能力,更重要的還要看垂發單元的質量。055艦的導彈發射筒內徑為850MM、長為9米,是目前全球所有垂發盾艦中最高的。美國最先進的MK57的內徑只有710MM,長度也只有7米。這就意味著055艦可以發射直徑和長度更大的導彈,也就是更強大的導彈攻擊能力。而且和美軍的盾艦不同,我國驅護艦面對的是對抗強大的??诊柡凸簦饕么蟪叽缤ㄓ么拱l裝載遠程防空導彈和反導導彈,來達到更遠的射程。
055級艦擁有的X波段和S波段雷達,該艦也是世界上首款配備雙波段雷達的驅逐艦,這種雷達將賦予055艦艦隊指揮能力,這是美國伯克級艦驅逐不具備的。另外,更強大的雷達性能也讓055艦的導彈命中精度也會大大提升,配合列裝的中遠射程對艦對陸攻擊導彈,該艦在火力方面擁有絕對的優勢。055的垂發同時還可以兼容兼容各種型號的導彈,實現多用途功能。當然中國目前裝備的紅旗-16中程防空導彈是一坑一彈,相對于055巨大的彈坑來說是非常浪費的。所以說,垂發導彈彈坑數量雖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指標,彈坑的直升和深度決定了裝備導彈的質量,也決定著未來可利用的潛力。
在054A護衛艦或后續型號上裝備“一坑四”還是有一定必要的,比如縮小HHQ-9的體積,只是技術難度非常大。要么就是在HQ-16的基礎上進行改良獲得更小的體積和更大的射程,然后再055的大尺寸垂發上實現“一坑四”,也是不錯的選擇。因此,我國目前沒有裝備“一坑四”絕對不是純技術問題。而是根據中國海軍的現狀、需求和發展的切實做法,以射程為主、質量優先的基礎上,再考慮一坑多彈的問題。
俄羅斯海軍現役艦艇的具體型號航母:1143.5型*122350M導彈驅逐艦 ,庫茲涅佐夫號
巡洋艦:1134B型喀拉級*122350M導彈驅逐艦 ,刻赤號22350M導彈驅逐艦 ;1164型光榮級*3,瓦良格號,莫斯科號,烏斯季諾夫元帥號22350M導彈驅逐艦 ;1144.2型基洛夫級*1,彼得大帝號(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計劃修繕后恢復現役)
驅逐艦:1155/1155.1型勇敢I/II級、956型現代級
護衛艦:11660型韃靼斯坦級、20380型守護級、22350型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級、1154型不懼級、1135型克里瓦克級(格里莎、契帕姆之類不能遠洋的就不舉了)
攻擊性核潛艇:885型雅森級、971型阿庫拉級(鯊魚級)、671RTM型維克托III級
彈道導彈核潛艇:955型北風之神級、667BDRM型德爾塔IV級、667BDR型德爾塔III級(941型臺風級有幾艘還有重新服役的能力,不過封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