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6死18傷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酒文化歷史的國家。俗話說“沒有酒不能吃飯”。在老年生活宴會上喝“壽酒”;生來喝“滿月酒”的孩子;娶個媳婦酒駕6死18傷 ,喝“喜酒”;成為頭號飲品“進修酒”;事業上成功喝“慶功酒”...在日常生活中,喝酒已經成為人們交流和表達情感不可或缺的方式。然而,隨著汽車進入尋常百姓家,酒后駕車引發的交通事故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的一大“殺手”。
第一,酒駕造成的悲劇令人震驚!
打開百度,輸入“酒駕交通事故”,可以找到648萬多條與酒精相關道路的交通安全事故信息,我們從中隨機抽取幾個例子:
2009年1月21日,河南靈寶司機王衛斌醉酒駕駛寶馬撞人,造成6死6傷。
2009年6月30日,南京司機張明寶酒后駕車撞上9人6車,造成5死4傷,其中包括一名孕婦。
2009年7月16日,鄭州市駕駛員傅某在無證駕駛時撞到11人,造成3死8傷。
2009年8月4日,杭州司機牟偉酒后駕駛保時捷超速行駛,撞死17歲女孩馬芳芳。
2009年8月5日,也就是馬芳芳遭遇不幸的第二天,黑龍江雞西的司機張西軍在夜市飲酒后撞酒駕6死18傷 了26人,造成兩人死亡。
2013年8月12日,廣州市駕駛員李某酒后駕駛奔馳超速行駛,造成3死4傷(重傷1人,輕傷3人)。
……
每一次因飲酒引發的交通事故,都充滿酒駕6死18傷 了血淚和遺憾。世界衛生組織的事故調查顯示,約50%-60%的交通事故與酒后駕駛有關,酒后駕駛已被列為交通事故中的主要死亡原因。
二、酒精對駕駛的影響
酒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乙醇,俗稱酒精。從醫學角度來說,飲酒后,酒精會通過口腔、食道、胃、腸粘膜等人體器官被吸收到血液中。,進而抑制大腦等高級神經系統的功能。酒精對大腦的影響正好與駕駛員保持頭腦清醒的要求相反,對安全駕駛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降低注意力的主導性。
酒后開車會極大影響你的注意力。據研究,酒精進入人體后,人的注意力往往偏向一側,支配注意力的能力也大大降低。行車過程中,如果注意力不能轉移,會影響對瞬息萬變環境的觀察,從而忽略路上的行人、車輛、信號等,極易引發事故。
第二,造成視力障礙。
飲酒會暫時損害視力,引起視力不穩定,顏色辨別能力下降,無法及時發現和正確理解交通信號、標志、標線。喝酒后視野會大大縮小,尤其是酒駕司機,只能感受到周圍環境的一小部分,只盯著前方的目標,很難發現視野邊緣的隱患,容易導致事故。
第三,反應能力降低。
飲酒后,酒精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麻醉抑制作用。實驗表明,當飲酒者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為20毫克時,反應能力會下降,當酒精含量達到100毫克時,會下降35%左右,當酒精含量達到150毫克時,會下降50%,會導致運動障礙和手腳失去控制。駕駛員在不飲酒駕駛時發現前方危險情況時,從視覺感知到踏板動作的反應時間一般為0.75秒,飲酒后的反應時間應增加2 ~ 3倍。按照60公里/小時的車速,飲酒后的反應距離將從12.5米延長至25米至37.5米。因此,酒后駕車的風險會成倍增加。
第四,觸覺能力降低。
開車后,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觸覺信息會減少,往往無法正常控制油門、剎車和 方向盤 。如果剎車踏板較弱,不能很好地抓住方向盤,用油門踏板作為剎車踏板,是極其危險的。
第五,判斷和思考能力降低。
喝酒后,人的判斷力和思維能力會受到很大影響。人對光、聲刺激的反應時間會延長,本能反射動作的時間也會相應延長。感覺器官與眼、耳、手、腳等運動器官之間的協調功能會受損,運動反射神經遲鈍,會使駕駛員無法掌握車輛的行駛速度和前方障礙物的距離,正確處理車輛與路面寬度的關系,容易導致追尾或碰撞事故。
第六,精神障礙。
醉酒的人情緒波動很大,有的人會忘記當下的現實和各種煩惱,有的人會精神亢奮,高估自己,盲目自信,自我感覺良好,無視周圍人的建議,容易開“英雄車”“恩怨車”,但實際上我的手腳動作緩慢或異常,遇到緊急情況時,會出其不意造成交通事故。
第七,疲勞。
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會對人體產生疲勞作用,容易出現困倦甚至昏迷,表現為駕駛不規律,視力在空之間,這也是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
針對酒駕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威脅,我國建立了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發布了《酒后駕駛檢測人員血液和呼氣酒精含量閾值及檢驗》(GB19522—2004),將酒后駕駛分為醉酒駕駛和醉酒駕駛。飲酒是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的駕駛人的駕駛行為。醉酒駕駛是指駕駛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mg/100ml的駕駛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對醉酒駕駛視情節給予相應處罰:
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暫扣機動車駕駛證6個月,并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記12分。因飲酒后駕駛機動車被處罰,再次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處十日以下拘留,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5年內不能再次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飲酒后駕駛、營運機動車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千元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0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后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飲酒后或者在酒精影響下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終身不得再次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第三,預防酒駕其實很簡單,只要做到“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人們從無數次酒駕帶來的慘痛教訓中總結出一個道理!那就是“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簡單有效,只要做到了,就能防止悲劇重演,但現實是重復的。為什么酒駕這么難禁?主要原因有:
1.司機禁酒意識弱,運氣好。
很多司機都有一個錯誤的想法,認為自己開車技術好,酒量大。只要不超過自己的“酒量”,不喝醉對駕駛機動車影響不大,主觀上會放縱自己。還有一些人認為自己很有錢,不怕被抓,不怕被罰。有些人很幸運,認為自己可以逃脫交警的檢查。所以在各種僥幸心理的影響下,我選擇了酒駕這個違法行為,卻不知道這種盲目的自信最終會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駕駛過程中一旦失控,就會引發交通事故,給他人和自己帶來極大的安全威脅。
2.受“酒文化”傳統習俗的影響,司機經不起酒徒的誘惑。中國悠久的酒文化應該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是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種文化傳承。然而,另一方面,對于現代繁忙交通的現狀來說,這也是導致危險駕駛的重要誘因之一。一直以來,人們都有“千杯酒不如知己”的說法,開心的時候“以酒為樂”,“不醉不歸”。難過的時候,“借酒澆愁”;“感情深,一口悶;淺薄的感情,一舔”,似乎喝酒爽快就能顯示誠意。在餐桌上,為了營造氣氛,食客往往會忘記酒精對司機的致命危害,勸司機不要亂喝。很多司機受不了酒徒的誘惑,認為不喝酒就是對不起朋友,最終為交通安全埋下禍根。
第四,拒絕酒駕需要全民參與。
人的出行離不開機動車,安全駕駛涉及到道路交通活動的每一個參與者。防止酒駕不是司機個人的事,而是全社會的共同大事!
1.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門應當廣泛宣傳酒后駕駛的危害性,教育人們遵循“飲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警示。
一要擴大宣傳教育范圍。過去宣傳教育的對象主要是司機,忽略了非司機。在餐桌上,司機拿起酒杯時,大部分非司機對酒駕的危害一無所知,受傳統“酒文化”的影響,主觀上缺乏勸阻意識,甚至反勸導意識。因此,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門和道路交通活動參與者要運用一切手段,落實全民參與、全民學習,讓“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警示能夠浸入每一個公民的腦海中,成為駕駛員的行為準則和乘客監督的“規則”。
二是宣傳教育內容需要更加豐富。與酒駕相關的宣傳教育內容不僅要有典型案例和相關法律法規,還要有酒駕后果的代價。讓每一位道路交通參與者真正明白“一杯酒給司機,兩滴淚給親人”的意義。這還不是全部。對于司機來說,還是有一輩子的前途的——如果被列為危險駕駛罪或者交通事故,如果需要申請移民簽證或者留學簽證,因為大多數國家在申請出國簽證的時候都要求無犯罪記錄的證明,而且你有犯罪記錄;如果你因酒后駕駛被雇主解雇,你將不會得到經濟補償。如果你是營運車輛駕駛員,即使酒駕后拿回駕駛證,也不允許終生駕駛營運機動車;如果想參軍,從事保安、航空空等工作,或者報考軍校、警校等。,你也會因為你的犯罪記錄等受到限制...
2.加大對酒駕的查處力度,形成高壓控制的局面。交警在日常執法職責中應加強對駕駛人的檢查。特別是夜間,要科學部署餐館、娛樂場所周邊警力,加大排查力度。一旦發現醉酒司機,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處理,形成高壓態勢,讓每個司機都碰不到這條高壓線。
3.從源頭入手,進一步規范駕駛員培訓制度和駕駛員考試制度,嚴控培訓和考試發證。通過對交通法規和車輛操作技術的學習,駕駛員會有很強的安全意識,自覺遵守就有可能有效遏制酒駕這一嚴重違法行為。還需開展針對性宣傳,張貼提醒海報,在餐飲娛樂等易發生酒駕的場所進行溫馨提醒;鼓勵餐飲業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履行社會公共責任,勸阻駕駛員酒后駕駛。規范駕駛服務,政府相關部門要引導駕駛服務企業向常態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努力為客戶提供安全、專業、優質的服務。
酒駕是威脅道路交通安全的痼疾,但只要相關部門重視,全民參與,全社會的交通安全意識就會加強,涉酒悲劇會逐漸消失,交通違法行為會明顯減少,構建和諧交通的基礎會進一步夯實,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會越來越近。
四川一司機高速路疲勞駕駛發生事故致6死28傷,如何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四川高速路上這起交通事故,經過初步調查,是貨車司機疲勞駕駛,遇到突發情況沒有及時做出反應導致的,結果釀成6死28傷的悲劇。
常聽人說“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但似乎人們對疲勞駕駛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特別是常年跑高速的貨車駕駛員,為了多掙一點錢,為了多跑一次貨,酒駕6死18傷 他們往往會忽略自身的承受能力。
那么如何避免類似悲劇再發生呢?酒駕6死18傷 我覺得需要從駕駛員本身,貨車管理經營者以及相關機構,三個角度去分析:
1.駕駛員提高安全駕駛意識
就駕駛員本身而言,安全駕駛意識一定不能少。拒絕超載,酒駕,闖紅燈等違法行為的同時,還要量力而行,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一天24小時都處于亢奮的狀態,所以為了自己和他人,應該要拒絕疲勞駕駛。
在我看來,疲勞駕駛和酒駕的性質是一樣的,它們都會讓人處于失常狀態,遇到特殊情況時很難做出正確判斷。而疲勞駕駛甚至比酒駕更嚴重,基本上大腦會處于停滯狀態,還有可能駕駛員已經出現閉眼,睡眠的情況,讓車輛失去控制。
而當反應過來時,悲劇可能已經發生。就拿這次四川高速交通事故來說,駕駛員很可能當時已經“睡著”,從而對周圍環境失去了判斷,直接撞向小轎車和客車,導致34人為駕駛員的疏忽而買單。
2017年10月,貨車司機因疲勞駕駛與前車相撞,導致一人受傷酒駕6死18傷 ;
2018年8月13日,京昆高速兩車發生追尾,原因正是后車司機疲勞駕駛;
2019年滬渝高速上,一輛貨車駕駛員疲勞駕駛與前車追尾,造成三人不同程度受傷,其中包括一名6個月大嬰兒。
這一起起深刻的教訓,無不在告訴我們,疲勞駕駛有多么可怕,輕則車輛受損,重則失去生命,這樣的代價真的太巨大了。
2.貨車管理經營者
貨車駕駛員疏忽大意犯下錯誤,難道經營者就沒有錯嗎?不,當然有,經過調查四川這起交通事故的貨車,所屬于一家運輸有限公司,但作為管理者,經營者并沒有履行職責。
最終,公司的總經理,安全科長,主要負責人都被警方逮捕,正是因為他們的失職成為了事故的“元兇”。所以對于經營者來說,不要存有僥幸心理,該怎么辦就要嚴格執行,不要做表面功夫,為了利益最大化,而將別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3.相關監管機構
從監管機構的角度來說,嚴厲打擊這種行為是必然的,同時還要找尋遏制疲勞駕駛的方法,比如安裝GPS,用行動軌跡和時間來判斷駕駛員狀態。
寫到最后
我國每年因交通事故而傷亡的人數,真的很多,也是時候引起每個人的關注和注意,而這有可能關系到生命財產安全,不可小覷,真心希望類似事件不要再發生。
當然,想要避免需要駕駛員,管理者以及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今天,酒駕6死18傷 你努力了嗎?
09嚴重的酒后駕車事件。6月4日清晨酒駕6死18傷 ,楊女士在中河高架文暉路下橋口撞上了分道護欄。她可能是安全法實施以來杭州第一個系了安全帶但仍然出事酒駕6死18傷 的司機。一般而言,正確使用安全帶在可能導致死亡的車禍中將挽救約45%的生命,而如果同時使用安全氣囊,這一比例將上升到60%。楊女士在安全氣囊和安全帶同時發揮作用的情況下依然沒有幸免于難,醉酒后駕車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根據現行的標準,血液酒精濃度超過0.2mg/ml屬于酒后駕車,而超過1.0mg/ml就是醉酒后駕駛。因為每個人的血液解酒能力不同,目前尚無法估計楊女士開車前喝了幾瓶酒,但根據處理事故多年的交警說,一般人如果血液酒精濃度達到2.0mg/ml時,已經基本沒有平衡能力了,像楊女士這樣喝到2.6mg/ml,整個人應該已經是稀里糊涂了。
喝醉酒開車為什么危險酒駕6死18傷 ?首先酒后人的平衡能力、反應能力都下降。平衡能力下降反映在對方向的控制感差,所以酒后開車的人常常呈“S”形打方向酒駕6死18傷 ;反應能力下降在于對各種道路突發情況判斷、避險的能力下降。其次,酒后人比較興奮,開車容易超速,明明車速已經很快了,司機可能還覺得車速挺慢的。楊女士出事時據說是想往文暉路方向下去,可是又繞了回來才撞上去,很可能就是對前面車的距離和車速估計不足,而打方向又沒打到位的緣故。
酒后駕車引起的事故不少,今年2月24日0:35,一個年輕女孩子開著一輛奔馳280,在松木場連撞兩輛出租車后,又撞了一輛私家車。最后,奔馳撞上了一根電線桿,車頭撞爛了才停下來。據了解,當天開車的女孩子也是酒后駕駛,血液濃度在1.8mg/ml左右,所以才會演繹這么驚險的連環撞。
進入夏天,喝夜老酒的、泡酒吧的人多起來,快報提醒你酒后不要開車,安全帶和安全氣囊對你的保護總是有限的,自己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才是最安全的方法。
浙江網12月28日電酒后,無證,鬧市飛車,一死兩傷!
新年臨近,義烏頻發酒后駕車造成的嚴重交通事故
前天凌晨3點多,義烏一個17歲的小伙子酒后無證駕駛一輛商務車在鬧市區耍起飛車,結果車子沖上人行道,連續撞斷一塊廣告牌、一桿路燈和一根水泥電線桿。
車后座一名搭順風車的女子飛出車外當場死亡。
義烏交警提醒說,臨近年尾,酒后駕車現象又呈高發趨勢,希望廣大司機能做到遵法行車,酒后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無證駕駛造成一死兩傷
在義烏拉黃包車的夏師傅目睹了這起事故的經過。據他介紹,當時是凌晨3點40分左右,一輛商務車突然瘋狂地沖向人行道,連續撞斷廣告牌、路燈和水泥電線桿后折轉方向,硬生生撞上路邊一間店面的卷閘門后才停止。
車后座一名女子飛出車外當場身亡。路邊還有三名行人被飛濺的碎片扎傷。
據夏師傅回憶,開車的是一個年輕小伙子,車里還坐著一名中年男子,兩人都受了傷。
商務車被撞得不像樣子,中間都折彎了,玻璃碎了一地。
“這輛車速度很快,時速起碼在100公里以上。開著開著就往邊上沖,司機可能喝多了酒。”目擊者說。
據義烏交警介紹,肇事的小伙子姓杜,河北人,今年才17歲,父母在義烏經商。
那天晚上他偷偷駕駛父親的商務車出來玩。車上的一男一女原先跟他并不相識,是在酒吧喝酒時認識的,回去時搭順風車。
雖然杜某的血液酒精含量測試結果目前還未出來,但警方基本可以肯定他是酒后駕駛,而且無駕駛證。
撞車的雙方都曾喝過酒
血淋淋的教訓還不止這一起。就在前幾天,來自福建的陳某及另一名同鄉也因酒后駕車丟了性命。
民警趕到現場時,陳某的手機正好響起。打電話的是他遠在廈門的女兒。得知父親遭遇不幸時,他女兒當場就哭了起來。
肇事汽車的駕駛人田某來自吉林,在義烏一家外貿公司當翻譯,駕駛證考出來才一個多月。
當晚7時,他和兩名韓國人及幾個朋友在一家韓國料理店聚餐。據他說,他只喝了一瓶啤酒。
3個小時后,他駕車打算到義烏機場接客人。行經事發路段,他看到一輛摩托車從路口沖出來,立即向左打方向避讓。
但由于車速快距離近,田某的車子還是撞飛了摩托車。摩托車上的3人被甩了出去。
這輛摩托車的司機就是陳某。當晚他請了兩名福建老鄉吃飯,席間喝了一些泡過中藥的高粱酒。
后來,他打算帶兩人回自己的暫住地休息,沒想到半途遭遇車禍。
打擊酒后駕車形勢嚴峻
2007/12/28
“昨天晚上,我們設卡進行專項檢查。結果發現11個司機涉嫌酒后駕駛,其中有兩人涉嫌醉酒駕駛。雖然我們一再宣傳和提醒,但形勢比較嚴峻。”義烏交警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這幾天將開展連續行動,打擊酒后駕車現象。
據處理事故的交警介紹,義烏這幾起事故中的駕駛員都是超速駕駛,加上喝酒后駕駛員的判斷力和反應力減弱,最終導致事故發生。
“酒后駕駛、超速駕駛,這些違法行為不一定會出事故,但肯定容易引發事故,不能麻痹大意。”交警部門提醒廣大駕駛人,臨近年尾,走親訪友各種應酬逐漸增多,但千萬要牢記:酒后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別讓喜事變悲劇9月26日夜9時許,沈陽交警發現一輛黑色紅旗轎車從一家酒店駛向馬路并在雙黃線上違章掉頭,交警及時查扣該車,違章者是沈陽某區交通局副局長。就在交警準備調查了解時,違章的副局長突然撒腿逃跑,幾位交警急上前攔住。這時,副局長急忙用手中的檔案袋遮擋面部并聲稱自己患有癌癥,不要拉扯自己。最后在酒精檢測儀的檢測下,確定他為酒后駕駛。直到坐進警車,他還在求情:“剛才不是有意逃跑,是怕寒磣,我的確喝酒了。”他在警車上痛哭流涕,后悔不已,等待他的是處罰。
這個交通局長的行為可氣又可笑,明知酒后駕車違章,被交警發現后認罰就是了,可他竟然撒腿逃跑,還假裝癌癥病人,這也太拙劣,太沒風度了。酒后駕車已是錯誤,違章后逃跑則是錯上加錯。倘若是別人這樣做,也許還可以解釋為不懂交通法規,解釋為酒后失態,可是,違章者是交通局副局長,這無論如何是解釋不通的。知法犯法、執法犯法,這樣的領導并非個別,有的違法亂紀行為更為嚴重,并且還不像這個交通局副局長在違章之后尚有羞恥之心,還用檔案袋遮遮臉面。
好在他的違章沒有釀成嚴重交通事故,沒有傷人,否則,后頭還不知會發生什么樣的情況。他的違章令人捏一把汗,還使人想到,這樣的交通局長能管好交通嗎?事實是,確有這樣的交通局長在管交通,正像有些衛生局長很不講究衛生、教育局長很不重視教育、法院院長很不遵守法律。
更嚴重的是,有些本應懂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意義、本應執政為民的黨政領導干部包括高級領導干部,卻不去代表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去代表個人的根本利益,甚至連老百姓的保命錢都敢動,比如最近公布的嚴重違紀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要說陳良宇,誰能說他不懂黨紀國法?誰能說他是“法盲”?可他就是無法無天,橫沖直撞挑戰黨紀國法,這有點像那個酒后駕車的交通局長非要在雙黃線內掉頭。當然,交通局長是“小巫”,陳良宇是“大巫”,事情的性質也不同,陳良宇也不是“酒后”,這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中央關于查處陳良宇的決定代表了全黨、全國人民的意志。古人在表達對“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現象的憤怒時,在慨嘆人間不公、蒼天無眼時,有個說法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今天,如果說沈陽那個喝酒駕車的交通局長只是一個小小的“竊鉤者”,那么,按陳良宇的身份、地位,他與古代所說的“竊國者”有一比,同歷史現象所不同的是,沈陽這個交通局長不會被“誅”,上海的陳良宇也不會再“侯”了。中國畢竟在發展,社會畢竟在進步,該受懲罰的人必定要受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