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
1、企業收到政府搬遷補償款時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 ,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專項應付款
2、固定資產處置時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 ,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清理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 ,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3、固定資產清理時,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清理
4、同時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專項應付款
貸:遞延收益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
會計分錄注意事項
1、確定這項業務涉及那些會計科目,會計科目屬于哪問類,如資產類、負債類等。
2、確定會計科目借貸方向、金額,即:借貸方向、科目名稱、金額必須全部具備、正確。
3、凡是有明細科目的,必須把明細科目寫答上。
4、會計分錄的摘要一定要簡潔明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 了,不能太復雜和難懂,這是做會計分錄的第一回步。
5、會計科目的使用一定要準確,不能亂用會計科目,更不要過渡使用會計科目。
6、會計科目的明細科目一定要保持連貫性和持續性,一個客戶答不能掛幾個會計科目,不能隨意使用會計科目。
企業收到政府給予的拆遷補償款需要繳稅嗎?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以及大型項目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 的不斷展開,占用一定的土地資源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土地具有獨占性,存在共享性的可能比較小,自然就需要 拆遷 。國家給予被拆遷的企業以補償款的形式作出補償。那么企業收到政府給予的 拆遷補償 款需要繳稅嗎? 一、企業收到政府給予的拆遷補償款需要繳稅嗎?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118號)第二條的規定,企業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按4種不同的方式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 1、企業根據搬遷規劃,異地重建后恢復原有或轉換新的生產經營業務,用 企業搬遷 或處置收入購置或建造與搬遷前相同或類似性質、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資產和 土地使用權 (以下簡稱重置固定資產),或對其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 他固定資產進行改良,或進行技術改造,或安置職工的,準予其搬遷或處置收入扣除固定資產重置或改良支出、技術改造支出和職工安置支出后的余額,計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2、企業沒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資產、技術改造或購置其他固定資產的計劃或立項報告,應將搬遷收入加上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變賣收入、減除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和處置費用后的余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3、企業利用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購置或改良的固定資產,可以按照現行稅收規定計算折舊或攤銷,并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4、企業從規劃搬遷次年起的五年內,其取得的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暫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在五年期內完成搬遷的,企業搬遷收入按上述規定處理。 根據上述規定,只要企業符合以下兩個條件,取得的 搬遷補償 收入可不用在當年確認收入,視搬遷進展情況,可在規劃搬遷次年起五年內確認收入。 二、關于營業稅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行為營業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277號)規定,納稅人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時,只要出具縣級(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正式文件,無論支付 征地補償費 的資金來源是否為政府財政資金,該行為均屬于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不征收營業稅。《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及納稅人代墊拆遷補償費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520號)又補充說,上述文件中關于縣級以上(含)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正式文件,包括縣級以上(含)地方人民政府出具的收回土地使用權文件,以及土地管理部門報經縣級以上(含)地方人民政府同意后由該土地管理部門出具的收回土地使用權文件。 三、關于 土地增值稅 《土地增值稅條例》第八條規定,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產免征土地增值稅。《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一條規定,條例第八條(二)項所稱的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產,是指因城市實施規劃、國家建設的需要而被政府批準征用的房產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權。根據相關文件精神,在確定搬遷收入的土地增值稅征免時,需要確定兩個條件。一是是否因城市實施規劃、國家建設的需要而被政府批準征用;二是如屬于“城市實施規劃”而搬遷,還需要確定是否因舊城改造或因企業污染、擾民(指產生過量廢氣、廢水、廢渣和噪音,使城市居民生活受到一定危害),而由政府或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根據已審批通過的城市規劃確定進行搬遷。 四、關于 印花稅 由于印花稅屬于列舉征收,而“搬遷補償協議”不在列舉范圍內,此搬遷補償收入也可以暫不繳納印花稅。 從上文分析我們可以看出 企業收到政府給予的拆遷補償款 需要繳稅嗎 ,是應該繳稅的。但是,有幾點需要注意,一是企業所得稅可以不在當年計入應繳納所得說,二是拆遷補償款可不用繳納營業稅,三是土地增值稅可以依法免繳,四是印花稅可不繳納。
拆遷補償款會計處理第一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 ,政府給予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 的搬遷補償款應進行如下會計處理。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以及《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等會計準則相關規定,M集團收到因政府規劃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應作為專項應付款處理。所以,2016年度M集團將收到的拆遷款按進度計入當期損益,不符合相關規定。
正確的會計處理方式為:在收到政府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專項應付款”科目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 ;對于屬于補償搬遷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性支出,按照拆遷產生的相關費用金額,借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轉入“遞延收益”科目,借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貸記“遞延收益”科目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 ;并作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計入營業外收入,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在企業完成拆遷之后,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扣除轉入遞延收益的金額后如有結余的,應當作為資本公積處理,借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貸記“資本公積”科目。
第二,在搬遷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性支出應進行如下會計處理。對屬于補償搬遷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性支出,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由此,收到的拆遷補助用于補償當年及以后產生的費用支出,不對企業的凈利潤產生影響。
此外,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問題。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41號——財務報表審計中與舞弊相關的責任》,注冊會計師應當在風險評估階段考慮對M集團業績承諾可能存在舞弊的影響。同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執行實質性程序的過程中,將對業績承諾的影響分析考慮記錄于底稿中,并運用重要性原則判斷上述事項是否導致集團合并層面產生了錯報。此外,如果注冊會計師判斷上述事項屬于錯報,則應當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251號》的相關要求,針對相關錯報與管理層進行溝通,并要求管理層更正錯報。如果管理層拒絕更正溝通的部分或全部錯報,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管理層不更正錯報的理由,并在評價財務報表整體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時考慮該理由。
法律依據:
《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四、企業收到政府給予的搬遷補償款應當如何進行會計處理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 ?
答:企業因城鎮整體規劃、庫區建設、棚戶區改造、沉陷區治理等公共利 益進行搬遷,收到政府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搬遷補償款,應作為專項應付款處理。其中,屬于對企業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損失、有關費用性支出、停工損 失及搬遷后擬新建資產進行補償的,應自專項應付款轉入遞延收益,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進行會計處 理。企業取得的搬遷補償款扣除轉入遞延收益的金額后如有結余的,應當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企業收到除上述之外的搬遷補償款,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 4號——固定資產》、《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等會計準 則進行處理。
公司拆遷補償怎么入賬按照財企[2005]123號文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 的規定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 :搬遷補償款從財政預算直接撥付的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 ,企業應通過“專項應付款”科目進行會計核算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 ,具體如下:
1、企業收到政府的搬遷補償款時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 ,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專項應付款。
2、固定資產處置時,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清理,
借: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3、固定資產清理時,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清理。
4、同時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專項應付款,
貸:遞延收益。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收入與營業外支出科目金額相等,實現抵消。
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開具免稅專票是否需要備案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開具免稅專票需要備案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 ,并且開票時在備注里注明拆遷補償款。被拆遷企業取得的拆遷補償費企業收到的拆遷補償款 ,包括:土地補償和房屋補償,屬于增值稅征稅范圍,依據《發票管理辦法》屬于開具發票范圍。拆遷企業應以發票作為稅前扣除憑證。
哪些行業需要進行增值稅免稅備案的行業:
納稅人提供以下的跨境服務,應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跨境服務免稅備案手續:
1、工程、礦產資源在境外的工程勘察勘探服務。
2、會議展覽地點在境外的會議展覽服務。
3、 存儲地點在境外的倉儲服務。
4、標的物在境外使用的有形動產租賃服務。
5、在境外提供的廣播影視節目(作品)發行、播映服務。
6、 提供國際運輸和港澳臺運輸服務但未取得相關資質,或者適用簡易計稅方法的國際運輸和港澳臺運輸服務。
7、 向境外單位提供適用簡易計稅方法的研發服務和設計服務。
a.技術轉讓服務、技術咨詢服務、合同能源管理服務、軟件服務、電路設計及測試服務、信息系統服務、業務流程管理服務、商標著作權轉讓服務、知識產權服務、航空服務、港口碼頭服務、貨運客運場站服務、打撈救助服務、貨物運輸代理服務、代理報關服務。
裝卸搬運服務、認證服務、鑒證服務、咨詢服務、廣播影視節目(作品)制作服務、遠洋運輸期租服務、遠洋運輸程租服務、航空運輸濕租服務。
b.廣告投放地在境外的廣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