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你好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40歲還是有必要買重疾險的。
重疾險主要保障的是重大疾病,而隨著年齡的增大,患重疾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一、40歲意味著什么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
在我國,就普遍情況來說,40歲的人大多已成家,有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了伴侶、子女,父母也逐漸步入老年。
而成家帶來的也不僅是重要的人變多了,還有責任也變多了。
房貸、車貸、子女教育、父母養老沒有一個是不要費心費錢的,樣樣都是壓力山大。
再回到個人,40歲以后,身體機能開始走下坡路,你會發現自己有些不太舒服,跑醫院的頻率也增加了。
依據中國精算師協會今年發布的《國民防范重大疾病健康教育讀本》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60 歲時患重疾的概率在 15% 左右,而到 80 歲竟達到 50% 左右。
這充分說明了年齡越大,患重疾的概率越高。
可人會病,但生活卻要繼續,貸款要還,小孩要上學,父母要養,到哪一天,臥病在床什么也干不了時,那該怎么辦?
40歲不可怕,老去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會生病,以及生病帶來的無能為力。
二、40歲為什么要買重疾險?
重疾險,主要保障重大疾病。只要得了合同上約定的疾病,保險公司就會一次性賠付一筆保險金。而重疾險也被稱作“收入損失險”,賠付的這一筆錢怎么用,保險公司是不管的。你可以拿來治病,也可以拿來償付房貸、車貸等等。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也可以知道,40歲這個年紀的朋友,身上的責任可以說是比較重的。要是不幸真的生了病,影響還是很大的。
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那一天的到來之前,做好應對的準備,鍛煉身體是一個辦法,多賺錢是一個辦法,買一份重疾險也是一個辦法。
為了幫大家買到性價比更高的重疾險,我整理了一份投保攻略,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鏈接進行閱讀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重疾險怎么買?專心君教你幾招!(附產品榜單)
關注專心保,1對1免費咨詢,秉承專業、客觀、中立的態度,為你挑選更高性價比的產品,讓買保險變成一件容易的事!
40歲以上的人是不是沒必要買重疾險?40歲以上的人也是有必要買重疾險的,但如果超過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了50歲,那么就要慎重選擇了。
因為大多數重疾險的投保年齡限制都是55歲,超過了50歲的人,能選擇的產品很少,而且重疾險的健康告知比較嚴,50歲以上的人,身體或多或少都有些毛病,有可能通過不了健康告知。
就算能買到重疾險,保額也是有限制的,很有可能出現保費倒掛的線象,就是保額沒有保費高,不劃算。
但是,40多歲的人,還是有必要買重疾險的,因為重疾險能幫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你轉移重大疾病帶來的經濟風險。哪些重疾險值得買?猛戳:對比全網186款重疾險,哪些產品值得買?
重疾險的作用如下:
重疾險,就是當滿足條款約定的疾病理賠條件時,能直接賠一筆錢。
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我先分享一個自己身邊的案例:
我之前在騰訊工作的一個同事,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但剛過三十就診斷出了肺癌。再加上前不久剛買了房,手中并沒有太多積蓄。
40歲的人一般都是家里的經濟支柱,如果患了重大疾病,肯定無法工作,暫時就失去了收入來源。即使醫保、醫療險可以解決醫療費用問題,但是無法工作造成的收入損失,如何應對?
重疾險的本質其實就是“收入損失險”,賠償金可以彌補收入損失,也可以用來治病、出國理療、恢復身體、購買保健品等。
所以,40多歲的人是非常有必要買重疾險的。
專心保是一個專業的保險測評平臺,服務全網用戶超500萬人,關注我們,將會一對一給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你更專業的建議,讓你買保險不再踩坑!
40歲以上買重疾險那么貴,還有必要買嗎?40歲以上不僅要買重疾險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而且強烈建議一定要買!雖然性價比可能不如年輕時高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但相較重大疾病的巨額治療費用,杠桿還是存在的。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重疾險的作用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
重疾險保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保險期間內經過等待期后一旦確診初次罹患保險合同上約定的疾病,保險公司就會按照約定的保險金額進行賠付,與實際醫療花費沒有關系。
這筆錢可以拿來治病,也可以用來彌補收入損失或者康復花銷,不用動用家庭儲蓄。大家都知道,重疾險之所以可怕,就在于危及生命且醫療花費昂貴,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而且后續康復周期長,患者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對整個家庭影響都很大。
40歲還有必要買重疾險嗎?
理解大家的想法,40歲確實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年紀,年輕時身體健康,重疾險不僅價格便宜,投保限制也少,過了40歲這個健康分水嶺,癌癥等重大疾病的發病率大幅上升,重疾險不僅價格變貴,如果體檢查出一些常見疾病,對重疾險的投保影響會很大。
但是,過了40歲比年輕人更需要保險保障,這時候正處于人生關鍵的家庭責任期,父母尚在,孩子未成年,一旦不幸罹患重大疾病,特別是家庭頂梁柱,將對家庭經濟造成重大傷害:收入終止、治療費用高昂、康復期漫長......
提前配置重疾險,可以幫助抵御大病風險,避免家庭被大病拖垮!保額的話建議=重疾治療費用+兩年左右的收入,這樣既能治病,也能獲得收入補償。
如果因為身體健康問題,過了40歲買不了重疾險,建議您這樣投保:
1、意外險
意外險是最基礎的保單,它的作用是當意外來臨時,能最低減少傷害程度,特別是對25~40歲的年輕人,上有老、下有小,意外險是必備之選,杠桿非常高,花上幾百元就能獲得上百萬的保障,而且保費不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長。
2、醫療險
如果因為身體原因買不了重疾險,醫療險也基本買不了,因為醫療險的健康告知更加嚴格。
但你可以考慮防癌重疾險或者防癌醫療險,只保癌癥,價格比較便宜,對身體健康狀況限制小,有的三高、糖尿病患者也能投保。
如果醫療險、重疾險二選一的話,建議你投保醫療險,保費會便宜一些,再配合社保,基本上住院醫療費用都能報銷。
課堂筆記:
總而言之,40歲以上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比較高,更有必要買重疾險,強烈建議盡早配置,早保障,早安心!
四十歲了還有必要買重疾保險嗎四十歲了當然有必要買重疾險!那怎么買重疾險呢?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我已整理在這篇文章中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感興趣的戳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重疾險怎么買?專心君教你幾招!
1、重疾險保什么?
重疾險保障的是合同約定的重疾、輕癥和中癥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無論哪款重疾險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都會包含行業規定的28種重疾,這28種重疾就已經占據了高發重疾的95%以上。
在保障期內,如果不幸罹患合同約定疾病,并且達到了理賠條件,就能直接獲賠一筆保險金,這筆錢任由你支配。
2、重疾險有什么作用?
重疾險最大的作用就是彌補收入損失,要是得了重疾,治療費用一般都在20萬以上,醫療費用可以通過醫保和醫療險來報銷,但是后期康復的費用,醫療險是不管的。
一場重大疾病的康復一般得3-5年,這期間的康復費用,以及因病導致的收入損失,就需要重疾險來彌補。
尤其是像40歲的年紀,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擔負著家庭的經濟重擔,要是患了重大疾病,那么家庭就會陷入經濟困境。這時,重疾險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買重疾險?歡迎關注專心保,我們將1對1為您量身定制保險方案,秉承專業、客觀、中立的態度,絕不讓您多花一分冤枉錢!
42歲買重疾險有必要嗎42歲買重疾險是否有必要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一、建議購買
1、42歲以上中年人重疾風險增加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42歲正是上養老下養小的年齡段,是需要為家庭經濟基礎打拼的年紀,說不定有的人還有未還清的車貸和房貸,生活壓力很大。年齡過了40歲后,面臨中年危機的可能性就很大,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都是這個年齡段所需要經受的考驗,綜合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身心也會受到沖擊。如果這時候得了重疾,不僅需要承擔巨額的醫療費用,家庭收入來源也斷流了,正常生活開支難以維持。
2、42歲左右的人群投保性價比不低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如果投保人在42歲左右的話,身體條件還不錯,重疾險的健康告知很容易通過,就連投保費用都更低,可選產品的空間也更大。但要是55歲以后再投保的話,那么保費會翻一倍甚至更多,并且還會受到投保年齡的制約,符合購買條件的重疾險不是很多,成功投保也沒那么容易。
二、不建議購買
如家庭預算不足,可以先購買社保,再等預算充足后才買重疾險。
40多歲的人重疾險費率倒掛還有必要買嗎?首先先回答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如果40多歲重疾險出現費率倒掛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的情況下,是否有必要買,個人認為如果經濟能力可以承受,那就有必要買。因為,買重疾險前,我們要問自己幾個問題:
1)人是不是年齡越大,以后患重疾的概率就越大?
2)人是不是年齡越大,以后重疾的保費會越來越貴?
3)人是不是年齡越大,身體出現一些小毛病(比如三高、結節、息肉、腫塊)的概率就越大,以后還能被保險公司正常承保的概率就越小?
4)假設一種極端情況:如果出現重疾,恰巧自己又是家庭的經濟支柱,上有老下有小,面對重疾巨額的醫療費用,是將來傾盡家產賣房賣車籌集醫療費?還是現在用一小部分、不影響家庭正常開支的錢去做一個重疾險計劃來提前轉移風險?
如果你對上面前三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對第四個問題的選擇是第二種方案的,那么,我的建議是:即使重疾險費率倒掛,也要買。況且,重疾險還有一個人性化的地方,就是在繳費期內,如果出現重疾,則直接賠付保額,大部分重疾險此時合同終止,后續應繳的保費,就不需要再繳。另外,如果出現重大疾病的早期癥狀,比如原位癌等,也就是重疾險條款中的“輕癥”疾病,那么除了按照重疾保額的一定比例賠付外,后續應繳的保費也可以不用繳費了,并且重疾保障和其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他的保障責任繼續有效。
其次補充一下,目前市場上的重疾險,也有一些40多歲費率不到掛的產品,也可以做下對比和選擇。
另外,如果真的覺得保費倒掛不劃算,建議可以選擇百萬醫療險和住院津貼型的醫療險組合,性價比非常高,40歲不到1000元,這種醫療險組合是消費型的,也就是將來沒有理賠的話,保費是不退還的,是消費掉的。其中百萬醫療險是報銷型的醫療險,它一般有如下特點:
1)保障責任很寬:只要住院,重疾、非重疾都保。
2)報銷額度很高:一般在100萬甚至300萬或者更高。保費比較低,40歲以上1000左右。
3)報銷范圍很廣:社保內、社保外、進口藥品、進口手術器材、ICU重癥監護
4)續保時間長:交一年保一年,很多公司如果前面幾年核保沒有問題,可以一直續保,有的可以續保到105歲。這就避免了“以后年齡大需要體檢”,或者“中途出現過理賠,保險公司會拒絕續保”的問題,可以說是終身的住院醫療報銷保險了。
5)終身沒有限額:很多百萬醫療險除了每年可以報銷100萬或者更多外,有些產品終身是沒有任何限額的。
6)針對重疾,有些百萬醫療險可以提前給一定額度。一般百萬醫療險,是先自己掏錢看病,然后再找保險公司報銷,但針對重疾,有些醫療險打破了常規,是可以提前賠付保額的2%作為重疾治療費用給客戶,這一點真的很暖心。比如泰康的 健康 尊享D這一款醫療險就是這種類型的。
其中的住院津貼險,就是按照住院天數進行補貼,比如,住一天醫院補200元,如果住院30天,就補貼6000元。這個可以理解為:彌補因住院期間導致的誤工損失進行補貼。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我是化險為易,多年保險狗。40歲買重疾險就保費倒掛了?我只能說你被坑了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
不會倒掛的產品那么多,你為什么會挑選一款倒掛的產品呢?
什么是保費倒掛?
舉例來說,老王今年40歲,買了一份終身重疾險,重疾保額30萬,30年交費,每年11000元。
那么保額30萬,交費總額是11000*30=33萬。
這么一看確實坑爹。不劃算。
這就是所謂的保費比保額還高,倒掛。
40歲買重疾險真的會保費倒掛嗎?
會!前提是你被坑的情況下!
咱們就直接拿產品來舉例吧:
以重疾險中價格最高的終身重疾險來說
這兩種常見的終身重疾險,40歲,30年交費,重疾基礎保額30萬。哪一款出現倒掛了?
第二款重疾險雖然身故賠償較少,但是選擇的是身故退保費,再不濟也正好等于總保費,重疾賠付的保額還是高于總保費的。
如果預算有限,完全可以選擇定期重疾險
如果以上兩種險種覺得還是不劃算,大家也都知道終身重疾險價格在重疾險中是貴的,如果題主預算有限,可以選擇定期重疾險,資費一定年限保障到70歲或者80歲。
畢竟40到60歲這段才是真正的重疾高發期。
還以這兩個險種為例吧
第一個險種是保障到70歲,第二個險種是保障到80歲的每年交費。是不是價格美麗很多?
適合的才是好保險
經常說保險沒有好壞,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我們買保險,是為了防止風險,就像買車,為了出行方便40歲買重疾險太貴有必要買嗎 ;買房,為了居住方便一樣。
錢多,那有錢多的買法;錢少,咱有錢少的買法。保險從來都不是奢侈品,價格其實很便宜!
只要我們防范風險的目的實現就可以。
這就要求我們打開思路,不要被一兩個不專業的給忽悠住。
如果想要一份保障,但是預算又實在有限,可以考慮一份醫療費用墊付功能的百萬醫療險。
祝題主早日挑選到適合的保險。
一對一免費咨詢!
首先要說下,對于重疾險而言40多歲的年齡是很少出現保費倒掛的情況。
題主給的信息很少,那我就幫你分析一下出現倒掛的原因:
1、你所看到的產品本身的嚴重滯后的產品,很有可能是幾年前甚至10幾年前的產品,保障單一,保費高,可以選擇的繳費期間短,就可能會造成保費倒掛的情況。
2、你所了解的產品不單有重疾保障,可能還附加了一些其他的保障責任,比如醫療保險、意外保險甚至是壽險,因為醫療險、意外險是交一年管一年的,沒有現金價值,并且隨著年齡的增加保費在上漲,那么跟重疾險捆綁在一起就會拉高保費,最后可能會超過重疾險的保額。比如你重疾買10萬保額,一年要交7~8千,在加上醫療險每年800~1500,意外險400左右,那么10年繳費期自然已經超過了10萬的保額,出現了倒掛。
3、銷售人員不合理的誤導,無論是上面哪種情況,我敢說都是你咨詢的保險代理人沒有溝通好,或者水平有限或者公司限制,讓你沒有了解到目前保險市場產品的主流信息。
其實目前主流的保險產品在40多歲的年齡,根本不存在保費倒掛的現象,因為新出的險種目前普遍都已經升級,拉高了繳費年期,40多歲都可以20年期繳費,這樣就降低了每年繳費的壓力,同時重疾險的費率也在不斷的下調,以互聯網銷售為主的險種尤為突出。
所以最后總結就是,買保險是必要的,但是在選擇產品上,感覺題主選擇的面太窄,沒咨詢到專業的保險代理人,從而導致自己沒有看到合適自己的產品而已。
年齡偏大的人買保險,不少都會出現保費倒掛的情況。但是這種保費倒掛其實是一種預期,并不代表一定會成真。因為保費倒掛,計算的是各期累計保費之和,也就是以后每一期的保費全部都能夠繳納。
但事實上,年齡越大的人,保費之所以更高,是因為風險更高,有不少人可能根本在20年或者30年保費交完之前,就生病了。這時候, 實際已經繳納的保費,并不見得會出現保費倒掛。而且,有的保險如果有輕癥豁免、中癥豁免等豁免功能的,中途即便沒有得大病,只是輕度重疾,也能免交剩余的各期保費。這種情況下,根本不存在保費倒掛的問題。
因此,如果過于算計這個保費倒掛的情況,反而失去了保險的真實意義。既然我們無法預期大病的厄運會不會,或者什么時候會降臨到自己頭上,那么去計算這個保費本身就是不準確的。不如買了保險,圖個心安。你覺得呢?
另一方面,如果確實還是覺得心里不爽,也 可以選擇一些中小保險公司的產品。現在很多中小保險公司的重疾險,費率比大公司要便宜不少,而且保障性并不差,甚至有的還更全面。對于40歲來歲的人,基本不會出現保費倒掛的情況。 以40歲為例,男性30萬保額,20年交費期,帶有身故賠償的重疾險,年交保費大概就是1萬元左右,有的甚至還能更低一點,很明顯,這就沒有保費倒掛。
40多歲重疾險費率就倒掛?
那樣的重疾險確實沒必要買,
因為有很多性價比更高的,為什么非要挑貴的買呢?
既然已經倒掛了肯定是沒必要買。
現在市面上優秀的重疾險在40多歲的年齡是不會出現倒掛的,我了解的可能友邦、大都會有這樣的產品,賣點是外資和服務。
中資的保險公司在您這個年齡只是免體檢額度會低一些,大保額的重疾需要體檢,并不會出現倒掛。
不建議購買倒掛的產品,性價比來講服務的成本有點高,也并不一定比中資保險公司的服務就好。
1、僅僅是40多歲,很多產品不會倒掛,可能你看到的產品偏貴。
2、即使倒掛,是指總保費大于保額,而保費是一年一年交的,保額是過了等待期(一般不超過180天)馬上就有的。
倒掛的人年紀比較大了隨時可能發生疾病,假設第一年過了等待期就患病,保費只交了一年(總保費的1/15或1/10),卻可以獲得100%的保額。
如果保費全部交完,說明一直 健康 的活了10年~15年甚至更長時間,而這些年是自己黃金階段,事業巔峰,賺來的錢足以繳納保費了,這點倒掛的保費又算什么呢?
我們人生會面臨損失性風險、支出性風險、所有性風險,但是損失險風險是最底層的,需要醫療險、重疾險、壽險、意外險來共同抵御。
對于40歲年齡的成年人來說,醫療險能買還是盡量配置上。對于一個家庭支柱而言,壽險、意外險也要配置上。重疾險僅僅是這個風險規避組合中的一部分而已。
40多歲投保重疾費率倒掛,倒掛?啥意思?就是所交總保費超過保額的意思。
這位男性朋友應該是一個買返還型的終身重疾險才會有遇見這種情況(因為男性費率相比女性費率更高)畢竟產品類型不同,功能也不同。40多歲年齡人男性建議盡早考慮以下二擇一:
一、選擇帶有身故保障的終身重疾險
這類重疾險,被保險人發生重疾賠付保額,自然終老或意外身故同樣賠付保額,也就是保額100%可以拿到,那保費呢,自然也就貴一些。
二、選擇純消費型重疾險
同樣的保費,選這類重疾險,保額幾乎可以翻倍了。當然如果選擇純重疾險,建議組合配置一款定期壽險,因為純重疾險沒有身故保障(什么是沒有身故保障呢?就是被保險人沒有發生重疾,因為其他原因身故,比如自然終老,比如意外身故,就是不能賠付的)。額外配置一款定期壽險,就是補上這個風險缺口。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幫忙到你!
我是專業的保險從業人員,我可以幫你回答這個問題。很多人在購買保險的時候,都會遇到這個保險費率倒掛的問題。我們要一嗯,一分為二來看這個問題。嗯,首先你為什么要買保險?嗯,大多數人買保險是為了擔心未來如果發生什么風險不能工作了,沒有收入了,看病也成問題了,所以最好是買一個保障。這是我們的初心。而很多人覺得保險倒掛的。是因為覺得我的保費交滿了,我所交的錢遠遠大于我獲得的保額,,但是他卻沒有看到,如果自己能夠幸福的愉快的把保費交滿了,也就意味著至少在20年甚至25年內他很 健康 ,而在二十幾年內他所掙的的錢是遠遠大于他所交的保費,因為人最重要的是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賺錢工具,像任何財富。,任何投資產品的收益都沒有自己本身所能賺得到更多的錢所以如果你是為了轉移風險獲得保障,那我覺得只要你想買,任何時候倒掛都沒有關系。如果你只是想獲得一個心理安慰,未來能不能陪到或者能不能陪都不在乎,那我覺得什么時候都不需要買,因為你根本沒有了解到買保險的初心,甚至很多人覺得我只要有一個管他是什么能不能陪都沒有關系。舉一個通俗的例子,比如說我們家有一個梯子,買了也好幾百塊,可能一年也用不了幾次,但是到關鍵的時候它就能發揮作用,那你能覺得我用的梯子不劃算嗎?對不對?有的工具就是它在關鍵的時刻發揮作用的,而保險是在關鍵時刻救命的任何東西都替代不了。因為保險是就是對抗人的劣根性,專款專用強制儲蓄,而不會讓人在身邊的時候無依無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