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99热-re久久-sss欧美一区二区三区-tom影院亚洲国产日本一区-亚洲网站色-亚洲我射

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在線問法 時間: 2024.02.18
543
早期“鷂”系列包括“鷂”GR.Mk1/1A(首架生產型 1967 年 12 月 28 日試飛,訂購了 78 架)、T.Mk2/2A(首架生產型 1969 年 10 月 3 日試飛)、GR.Mk3(首架生產型 1976 年 1 月 9 日試飛,訂購了 36 架,后來還將 50 架 GR.1/1A 升級為 GR.3)、T.Mk4/4N(首架生產型 1973 年 5 月 4 日試飛,包括 T.2/2A 訂購了 31 架)、Mk50(即美國海軍陸戰隊的 AV-8A,訂購了 102 架,1971~1977 年交付)、Mk54(美國海軍陸戰隊的 TAV-8A,訂購了 8 架)、Mk55(西班牙海軍的 AV-8S,訂購了 11 架,與 TAV-8S 都被稱為“斗牛士”)、Mk58(西班牙海軍的 TAV-8S,訂購了 2 架,與 AV-8S 一起在 1973~1978 年交付)共 9 種型號,都由英宇航系統生產。
緬甸戰機如無人之鏡入境投彈!中國人民是否安全!中國軍方真的是無能嗎?

是啊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侵入中國領空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的飛機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我們怎么不驅逐或者消滅呢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射入中國領土的導彈,我們怎么不能像以色列那樣防御呢?中國人民的軍隊,為什么不能保證人民的安全呢?4死9傷,悲痛啊。

鷂式 垂直起落戰斗機 的詳細介紹

經過不斷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的發展,“鷂”已經發展成一個大家族,包括早期“鷂”系列、“海鷂”系列、 “鷂”II系列和最新改進型“鷂”GR9型。 早期“鷂”系列包括“鷂”GR.Mk1/1A(首架生產型 1967 年 12 月 28 日試飛,訂購了 78 架)、T.Mk2/2A(首架生產型 1969 年 10 月 3 日試飛)、GR.Mk3(首架生產型 1976 年 1 月 9 日試飛,訂購了 36 架,后來還將 50 架 GR.1/1A 升級為 GR.3)、T.Mk4/4N(首架生產型 1973 年 5 月 4 日試飛,包括 T.2/2A 訂購了 31 架)、Mk50(即美國海軍陸戰隊的 AV-8A,訂購了 102 架,1971~1977 年交付)、Mk54(美國海軍陸戰隊的 TAV-8A,訂購了 8 架)、Mk55(西班牙海軍的 AV-8S,訂購了 11 架,與 TAV-8S 都被稱為“斗牛士”)、Mk58(西班牙海軍的 TAV-8S,訂購了 2 架,與 AV-8S 一起在 1973~1978 年交付)共 9 種型號,都由英宇航系統生產。 編號中的“Mk”加數字表示型別、“GR”表示用于對地攻擊和偵察,“T”表示用于教練(也適用于美國和西班牙的飛機),末尾有 N 的表示海軍型。沒有“GR”或“T”的是出口機或試驗機。目前早期“鷂”系列除少數教練型和 AV-8S/TAV-8S 外都已退役,津巴布韋在 1989 年獲得了皇家空軍轉交的多余的早期“鷂”,不過現在肯定已經無法使用。從技術水平上看,早期“鷂”系列相當于西標第 2 代戰斗機。 “海鷂”系列包括皇家海軍在“鷂”GR.3 基礎上發展的“海鷂”FRS.Mk1(首架原型機 1978 年 8 月 20 日試飛,訂購了 57 架)、FRS.1 的中期壽命改進(MLU)型 FA.2(原稱 FRS.Mk2,首架原型機 1988 年 9 月 19 日試飛,訂購了 28 架,另有 33 架 FRS.1 升級到 FA.2)、FRS.Mk51(印度的“海鷂”FRS.Mk1,訂購了 23 架)、“鷂”Mk60(印度用于 FRS.Mk51 教練的型號,訂購了 4 架,采用“鷂”T.4 的布局和 FRS.Mk1 除雷達外的機載設備)、“鷂”T.Mk8N(由皇家海軍早期的“鷂”教練型改進,采用 FA.2 除雷達之外的全套設備,總共改進了 5 架)。從飛機設備和空戰能力來看,FRS.Mk1 及其出口型屬于西標第 2 代戰斗機、FA.2 則屬于第 3 代。 “鷂”II系列包括美國海軍陸戰隊的 AV-8B 基本型(首架生產型 1983 年 8 月 29 日試飛)、AV-8B 夜間攻擊型(首架由 AV-8B 改裝的夜攻型 1987 年 6 月 26 日試飛)、AV-8B+制空型(原型機 1992 年 9 月 22 日試飛)和教練型 TAV-8B(首架 1986 年 10 月 21 日試飛,加上前 3 種作戰型總共訂購了 328 架);皇家空軍的“鷂”GR.5/5A(相當于 AV-8B 基本型,首架預生產型 1985 年 4 月 30 日試飛,訂購了 62 架)、T.6(皇家空軍最初計劃在 T.4 基礎上改裝的 GR.5 教練型,后來取消研制)、GR.7/7A(相當于 AV-8B 夜攻型,首架生產型 1990 年 5 月試飛,訂購了 34 架,并將全部的 GR.5/5A 升級到 GR.7)、T.10(相當于 TAV-8B,首架 1994 年 4 月試飛,訂購了 13 架)。此外意大利訂購了 16 架 AV-8B+和 2 架 TAV-8B,西班牙訂購了 12 架 AV-8B 基本型(編號 VA-2,綽號“斗牛士”II)和 8 架 AV-8B+(保留的 10 架“斗牛士”II將升級到這個標準),泰國皇家海軍訂購了 8 架 AV-8B 基本型。“鷂”II 系列技術上已經相當成熟,水平相當于西標第 3 代戰斗機。 補充: 使用垂直起落技術的飛機機動靈活,具有常規飛機無可比擬的優點。“鷂”式飛機之所以能垂直起落,關鍵是其設計獨特、性能優秀的英國羅•羅公司的“飛馬”發動機。當飛機垂直起飛時,飛馬發動機前后四個噴管轉到垂直向下的位置,在噴氣反作用力的作用下產生向上的推力,使飛機垂直上升;短距起飛時,噴管水平向后產生向前的推力,使飛機滑行加速,然后噴管迅速向下旋轉60度,再借助機頭甲烷噴嘴的作用,使飛機路離地面起飛;此外,四個噴管還可以從向下的垂直位置再向前偏轉8度,這時如果是在地面著陸滑行就可以產生反推力剎車,而如果是在空中飛行就可以使飛機倒退飛行了。機上多個甲烷噴口共同控制和調整飛機的姿態,實現在垂直起落和懸停時對飛機的操縱。因此,“鷂”式戰斗機能夠進行垂直起落、快速平飛、空中懸停和倒退飛行等各種高難動作。 值得一提的是當飛機垂直起落時,飛機的起飛重量只能是發動機推力的83%-85%,這就使飛機的有效載荷大大受到限制,影響了飛機的載油量和航程。同時,飛機垂直起飛時發動機工作在最大狀態,耗油量極大,也限制了飛機的作戰半徑。例如“鷂”式飛機的載重量為1060千克時,作戰半徑只有92公里。所以在實際使用中,“鷂”式飛機盡量使用短距起飛的方式,以延長飛機的航程。 鑒于“鷂”式飛機獨特的短距起降功能,把它改型為艦載飛機是再合適不過了。垂直/短距起落飛機一直是海軍青睞的機種,因為艦船上的飛行甲板的長度總是有限的,垂直/短距起落技術就顯得尤為實用。裝備英國“皇家方舟”號航母的“海鷂”就是“鷂”式的海軍型。與鷂式相比,還要采用了改進的機身設計,提高了對海水的抗腐蝕能力。采用了海軍的相關設備,重新設計了前機身。 飛行員座艙升高,視野更好。機上裝有更先進的導航攻擊系統及相關顯示系統。采用了“藍狐”多模雷達,機頭雷達罩可折疊以節省航母上的空間。與鷂式一樣,海鷂在機頭左側安裝有一個傾斜的光學相機,用于戰術偵察用途。FRS MK1采用一臺羅•羅公司“飛馬”MK104發動機,最大推力95.6千牛(9750公斤)。“海鷂”還使用了“斜曲面躍飛”的短距起落技術,通過在航母上安裝12度的斜甲板,可以讓飛機滑跑躍飛,再利用推力轉向,使飛機在推力不足的情況下仍能在空中穩定加速。 補充: 在1982年4月的英阿馬島戰爭中,“海鷂”式飛機在馬島戰爭期間曾大顯身手,英國的海鷂在奪取戰區制空權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當時主要由三艘“無敵”級輕型航母搭載,在整個馬島戰爭中,“海鷂”式飛機戰斗出動達1500多架次,使用AIM-9“響尾蛇”近距空空導彈擊落了多架阿根廷幻影III戰斗機和其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他攻擊飛機。空戰成績更是驚人的23:0。 海灣戰爭中,英軍的“鷂”式攻擊機參加了對伊拉克的空襲。科索沃戰爭中,英國共派出 16 架“鷂”式飛機參戰,協同美軍執行對南聯盟地面重要目標的空襲任務。阿富汗戰爭中,隸屬美國海軍第15遠征隊的4架 A V 8 B“鷂式”戰斗機從停泊在阿拉伯海的“佩萊利烏”號戰艦上起飛,向北飛往阿富汗,途中由一架 C 130“大力神”運輸機補充燃料。起航不久,一架戰斗機因通訊系統問題而被迫返航。其余3架戰機進入阿富汗境內后,分別向阿南部塔利班軍事目標投下4枚227公斤重的無制導炸.彈,揭開了美國海軍使用“鷂”式戰斗機對阿富汗境內軍事目標實施轟炸的序幕。 2003年4月,激烈的伊拉克戰爭為“鷂”式戰斗機提供了首次使用多種新武器的機會。在掩護、支援美國陸軍第三機步師快速向巴格達推進,為地面部隊提供縱深打擊時廣泛使用了激光制導炸.彈和“小牛”空地導彈,攻擊了伊縱深內的裝甲運兵車、炮兵和地地導彈發射架等多種目標,為地面部隊快速推進提供了有效的火力支持。

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國空襲日本。

1942年4月18日上午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日本東京進行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了防空演習。演習搞得像模像樣:有警報氣球,有滾滾的濃煙,有戰斗機在飛,有救護人員在忙碌……不過很多市民沒有進防空洞,而是站在街上觀看。在他們的意識里,帝國的上空不可能出現敵國的飛機,實在用不著練習鉆防空洞,所以,當演習剛結束,幾架巨大的飛機出現在了市區上空時,還以為是空軍研制出的新型飛機,特地趕來為演習助興的,有人還對著它們揮手歡呼。

飛機飛到東京北部的工廠區開始投彈,幾聲巨響之后,房屋像紙糊的盒子一般倒塌了一大片。遠處的市民仍然沒有絲毫懷疑,還有人稱贊這一次模擬轟炸極為逼真呢。警報聲終于響了起來,提醒市民這是真正的空襲,東京頓時陷入一片混亂,沒有經歷過空襲的市民驚恐萬分,四處逃竄。

日本戰斗機倉促起飛,追擊這些不速之客——美國轟炸機,可是美機全是超低空飛行,日本戰斗機沒有辦法追蹤,高射炮手們也很難捕捉到它們。美國轟炸機在東京上空盤旋,扔下炸彈和燃燒彈。

美國飛行員看到的東京

除了東京,千葉、橫濱、橫須賀、名古屋、四日市、神戶以及新瀉等地的油庫、工廠和軍事設施也遭到了空襲。這些美國飛機如同一股強烈的臺風登陸日本本土,由北向南席卷,然后從南部的九州離開,飛往中國大陸。

得到報告的首相東條英機勃然大怒,下令調查:這些美國轟炸機是從哪里來的?敵機竟然在帝國上空隨意進出,誰該為此負責?

日本陸軍和海軍互相指責,都認為該對方負責。

陸軍有人認為美機是從美國本土飛來的,有人認為是從阿留申群島飛來的,有人認為是從太平洋上某處的美國航空母艦上起飛的。

對陸軍的說法,海軍一一否認。從美國本土飛來絕不可能,無論哪一種飛機都無法飛過這么遼闊的太平洋。阿留申群島也不可能,因為日本海軍一直嚴密監視著那里,如此多的大型轟炸機起飛早就發現了。至于從美國航空母艦上起飛,更是無稽之談,因為自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日本海軍已把美、英艦隊打垮,就憑美國海軍僅存的那點實力根本不可能靠近日本本土。

海軍把皮球踢回給陸軍,說這些飛機應該是從陸地上飛來的。海軍將領們振振有詞:這些美軍飛機是B—25“密切爾”型轟炸機,是陸上飛機,不可能從航空母艦上起飛;而且這些飛機空襲之后飛向了中國大陸,它們很可能就是從中國機場起飛的,這樣才得以在空襲后安全返航。

對海軍的這一說法,日本陸軍無法反駁,可是當美機的起飛地點最終確認之后,卻讓日本海軍將領們無地自容。

原來,有一架美軍轟炸機進入中國后墜落在江西鄱陽湖,跳傘的4名機組人員被日軍俘虜。美國小伙子們在遭受了各種非人的折磨之后,說出了一大堆海島名稱。日本陸軍部得到匯報后作了一番認真研究,還是沒有弄清楚他們到底是從哪里來的。

陸軍部隨后命令將俘虜押送到東京再次審訊。4天4夜的嚴刑拷打,美國人仍然亂報地名,4天過后,他們才說出了真正的的起飛地點:航空母艦。

由于日本對珍珠港的成功偷襲,震驚了美國,為了報復這個奇恥大辱,羅斯福總統向陸海軍下令,要盡快組織對日本的反擊。但是在太平洋戰場處處失利的情況下要想反擊日本,陸海軍都覺得可能性太小。因此,羅斯福決定轟炸日本本土,從心理上震撼日本人,打擊他們不可一世的氣焰。

轟炸日本本土,同樣是個難題。陸軍航空隊的轟炸機不可能從美國直飛日本。而海軍的艦載轟炸機都是單引擎的,飛行范圍小,航空母艦必須駛到日本近海,艦載機才能轟炸日本本土,這根本不能考慮。

最后,海軍作戰部的參謀佛朗西斯•洛中校提議:用海軍的航母搭載陸軍的雙引擎轟炸機前往襲擊日本。

針對航母的起飛條件,美國軍方對B-25進行了改裝。經過反復測試,改裝后的B-25終于可以從航母的甲板上起飛了。

1942年2月,美國國防部向陸軍航空隊下達了空襲日本東京的密令,強調參加人員必須是自愿,雖然參加者不知道任務是什么,仍然要絕對保密。最終,這項任務由第17轟炸機聯隊(該聯隊120人全部自愿報名)執行,負責人是詹姆斯•H•杜立特中校(又譯“杜利特爾”)。

經過緊張而艱苦的訓練后,4月2日,“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載著16架B-25轟炸機和機組人員,悄悄離開舊金山港口,14日,與從珍珠港出發擔任掩護的“企業”號航空母艦編隊會合,這時,總指揮威廉•F•哈爾西海軍少將才宣布此次行動是轟炸東京。

哈爾西和杜立特與突擊隊員在“大黃蜂”號甲板上合影

美軍原計劃4月19日下午讓轟炸機在距離日本約450海里的地點升空,正好在傍晚時分轟炸。由于忽略了時差,空襲的實際日期變成4月18日。在距離日本約650海里的地方,一艘日本偵察船“日東丸”發現了這支艦隊。雖然美軍巡洋艦立刻將其擊沉,但是從艦隊截獲的無線電信號來看,該漁船已經發出了警報。

“日東丸”被擊毀

為了避免被日軍攔擊,不能再按原計劃行動,但這時起飛,足足提前了200海里,機組人員生還的機會將大為減少,而且轟炸時間將是白天,這更增加了危險。哈爾西和杜立特緊急嗟商后,還是決定提前行動。

B25從“大黃蜂號”上起飛

杜立特機隊從“大黃蜂號”起飛時,“企業”號上的戰斗機已提前升空做警戒和掩護

聽了俘虜的供訴后,日本人氣極敗壞,因為此時美國艦隊已經脫離了日軍海、空軍的打擊區域,安全返航了。

原來,這些美國飛行員和機組人員出發前都被告知,在沒有脫離日本海空軍的攻擊前,日軍如果得知轟炸機是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那么“大黃蜂”和“企業號”航母都將受到日軍的瘋狂攻擊而覆滅。所以,這些美國軍人都忍受住了日本人的種種酷刑,并且胡說八道擾亂日本人的判斷,為自己艦隊的安全返回贏得了時間。

日本的報復

在轟炸實施前,美國政府已經與中國國民政府暗中約定,這批飛機將在浙江境內的衢州機場降落。

杜立特機隊計劃轟炸東京后降落在浙江衢州機場

由于擔心無法到達中國,8號機在完成任務后,向北飛去,降落在蘇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其余15架飛機仍按預定計劃,飛往中國境內。

可是,原來計劃晚上轟炸日本,白天在中國落地,但行動提前導致時間顛倒。美機進入中國境內時已是黑夜,當時浙江一帶正在下雨,有些地方甚至狂風大作,暴雨傾盆。惡劣的氣候已使美機難以識別方向,加上美國又沒能及時通知中國政府行動已經提前,轟炸機無法與預定降落地點衢州機場取得聯系。失去方向的美機盲目亂飛,飛臨一些地區時,當地政府不知情,誤以為是日本飛機來空襲,都發出空襲警報,機場也立刻關閉。美機找不到降落地點,待燃油耗盡后,飛行員只能迫降或跳傘自救。

浙江當時隸屬第三戰區,一直到了深夜,第三戰區司令官顧祝同上將才得到通知,趕緊命令浙江各地政府、部隊和游擊隊全面出動,竭力營救美國人。

除了8號機、16號機(在鄱陽湖墜毀的那架)和5號機(機組人員跳傘后落在日占區的一個村莊里,地下工作者立即向重慶作了匯報,重慶火速命人與該村村長聯系,營救這些美國人,但村長還是把他們交給了日本人,不久,地下工作者就殺掉了他),其余13個機組有62名幸存人員被中國軍民所救。

獲救的杜立特和他的機組人員與幫助他們的中國朋友在浙江省臨安縣城合影

中國人用轎子護送受傷的美國飛行員

中國女特工何若梅因營救美國飛行員被日軍逮捕,慘遭酷刑卻始終不屈,抗戰勝利后,美國魏德邁將軍、斯特拉特梅將軍等到醫院看望她,并授予勛章

美軍對東京的這次空襲,破壞程度并不大,僅造成50人死亡,252人受傷,90座建筑物被摧毀,但它的政治意義遠遠超過破壞本身。當得知日本本土遭到轟炸的消息時,不僅美國,整個反法西斯陣營的人心士氣都大為振奮。它不只是對日本突襲珍珠港的報復,而且證明了盟軍能夠對日本實施空中打擊。

而對于日本人來說,美國轟炸機的“拜訪”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了轟炸帶來的恐怖,對本土不會遭受攻擊的信念轟然倒塌,國內人心惶惶,輿論嘩然。

在一片質疑聲中,海軍將領們惱羞成怒,為了挽回面子,他們決定進攻中途島,一舉殲滅美國在太平洋上的剩余艦隊,結果卻以慘敗告終,導致其由盛而衰,逐漸失掉了制海權。

由于美機轟炸日本后,飛往中國大陸降落,日軍統帥部這才警覺,如果美國空軍利用中國的機場對日本進行穿梭式轟炸,后果將不堪設想。

以當時轟炸機的航程而論,浙江的衢州、玉山、麗水等機場對日本本土威脅最大。于是,日本大本營決定發動浙贛戰役,徹底摧毀這幾個機場。

接到任務的中國派遣軍司令畑俊六大將調集了日軍第13軍和第11軍,在空軍的協助下開始進攻。

日機在轟炸衢州機場

日軍占領預定地方后,立即著手對幾個機場和浙贛鐵路進行破壞。

在破壞玉山和麗水機場時,日軍抓來民工把跑道挖成無數縱橫大坑,還把泥土全部運走,防止中國人回填。機場周圍的樹木、竹林被砍伐,居民的房屋全部推倒,所有橋梁被炸毀或拆除。

衢州機場遭到的破壞最為嚴重,日軍驅使民工和俘虜沿跑道中心線挖了一條大溝,再挖很多與大溝垂直的橫溝,然后再把烏溪江支流的水引進來,流入這些縱橫深溝,并在附近埋了地雷,防止今后的排水。至于機場的建筑、道路、橋梁等都徹底摧毀,附近的民房也全被推倒。

日軍還將浙贛鐵路拆除,鐵軌、枕木、道釘等全部運走,鋼軌則全部運往東北的各兵工廠制造武器。

中國的老百姓也是日軍的報復目標,當初救助美軍人員的地方都遭到了日軍的瘋狂掃蕩。在整個浙贛戰役中,被日軍殺害的中國平民共有25萬。僅衢縣一處,被殺害的老百姓就高達二萬余人,被擄失蹤的有三萬余人,被日軍焚燒的房屋有十萬余間。

日本軍隊進入衢州城

中國人為“杜立特轟炸”付出的代價是極其慘重的,“飛虎將軍”陳納德在他的回憶錄中作了證實:

日軍把戰爭的矛頭直指中國東部的中心地帶。在兩百平方英里的范圍內,實行‘三光’政策,犁毀機場,并把所有協助杜立特轟炸機的嫌疑人統統殺掉。美國飛機所經過的村莊的全村村民,不分老小,全部殺光,房屋全被燒掉。

可是,中國人并沒有因此懼怕日軍。陳納德寫道:

在后來的戰斗歲月中,他們從未停止過對那些降落在日本占領區的美國飛行員進行幫助。今天仍有數百名活著的美國飛行員的生命,是那些幫助過他們的中國農民、游擊隊員和軍人賜予的。他們冒著自己被殺,甚至自己的家族、鄰居被株連的危險,把美國飛行員帶到安全地帶。

衢州淪陷后,被日軍關押的中國百姓

1991年,已經95高齡的杜立特在一封給中國人的信中寫道:

在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我和轟炸機隊的飛行員棄機降落在中國大陸后,中國民眾以極大的勇氣營救了我們,想方設法保護我們。我衷心期望我們年輕的一代永遠不要忘記美中兩國人民在第二次大戰中作出的巨大犧牲,共同努力,不讓戰爭悲劇重演。

3月20日緬甸戰機再次向中國境內投彈是嗎

只有一次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哪有再次,解放軍的部隊都在那兒嚴陣以待,緬甸還敢再次投彈嗎?第一次說誤炸還說得過去,如果第二次再說誤炸就是故意的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了,解放軍就得狠狠地還擊了!所以緬方不會愚蠢到那種地步,自己給自己找揍挨!所以緬甸戰機再次向中國境內投彈的消息是個假的!

50年代美軍戰機飛越邊境轟炸中國村莊屬實嗎

1950年

8月27日16時40分 美國P—51型軍用飛機2架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侵入安東市浪頭機場上空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掃射2分鐘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打死機場工人3名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打傷19名,擊毀卡車2輛。

8月29日 美軍飛機4架沿寬甸拉古哨、長甸河口、古樓子一線掃射,打死漁民4人,打傷7人。

9月22日 美國B—29型轟炸機1架,侵入寬甸拉古哨上空偵察,繼而飛抵安東市區上空,在振安路一帶投炸彈12枚,炸死居民2人,炸毀房屋28間,震壞800余間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的屋瓦和玻璃,炸毀菜田3330平方米。

11月9日 美國飛機18架侵入長甸河口上空,投彈18枚,炸毀民房500多間。

11月18日 美軍飛機轟炸安東鴨綠江大橋,被安東駐軍高炮第13團3營配屬高炮第17團,擊落F—47型飛機1架。

12月31日 侵朝美機1架,晚6時20分侵入安東市浪頭區石英街上空,投彈4枚,炸死居民5人,炸傷53人。

1951年

3月30日,美機12架于12時零分侵入寬甸拉古哨、長甸河口上空轟炸掃射。

4月7日,24架美國軍用飛機轟炸安東市區和鴨綠江鐵路大橋上橋,炸毀2孔鋼梁。安東鐵路分局領導立即組織職工和家屬會同中國人民志愿軍官兵,共1300余人晝夜搶修。

4月12日,31架美B—29轟炸機在40余架戰斗機掩護下,向市三馬路投重磅炸彈9枚,炸毀三馬路古物市場,炸壞、炸毀1508間房屋,炸死99人,傷235人。

二戰空戰十大明星兵器之二——美國B-29型超級空中堡壘式轟炸機

文/大漠單騎

美國B-29型轟炸機是二戰空戰明星兵器中登場最晚的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不論是戰略轟炸還是戰場支援都不及長期浴血拼殺的B-17、B-24、B-25、B-26、“蘭開斯特”等轟炸機出力多犧牲大。可俗話說:能干不如會干,會干不如巧干。B-29轟炸機正是以會干加巧干搶了一票轟炸機的風頭。B-29轟炸機登場時日本法西斯已是強弩之末,B-29的雷霆之火將惶惶不可終日的東洋人燒得焦頭爛額,最搶鏡的是B-29轟炸機甩下人類戰爭史上最早也是僅有的兩枚實戰原子彈,給日本軍國主義致命一擊,加速了二戰的勝利,憑此這貨就有資格入選二戰空戰兵器明星榜了。這牛掰的B-29轟炸機師出名門,產自美國波音飛機公司,在二戰時被稱為“史上最強轟炸機”,是當時世界最大的軍用飛機,也是世界上第一款洲際重型戰略轟炸機。

美國B-29A型“超級空中堡壘”式轟炸機基本參數:機長30.18米,翼展43.36米,機高8.46米,空載重量32.3噸,正常起飛重量54.4噸,最大起飛重量61.2噸,4臺18缸氣冷星型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4×2300馬力,實用升限10241米,最大時速574公里/小時,經濟巡航時速354公里/小時,最大作戰航程6436公里,實用作戰半徑2896公里,最大轉場航程9654公里,武備為機背、機腹及機尾5個炮塔,12.7毫米M2重機槍10—12挺(每挺攜彈1000發)、早期型20毫米機關炮1門(攜彈100發),總載彈量9.072噸,機組乘員11人。

說起轟炸機的 歷史 ,最早可追溯到1911年意大利與奧斯曼帝國為爭奪北非的意土戰爭,11月1日在利比亞艾因扎拉地區上空,意大利海軍少尉朱立奧•加沃蒂駕駛“鴿”式偵察機機向土耳其軍陣地扔下4顆“西佩利”式手榴彈,雖未成造任何傷亡,卻拉開了飛機空襲的序幕。在一戰中的1914年8月30日,德軍飛機飛臨巴黎上空投下了5顆炸彈,炸死一人炸傷兩人,這是航空史上第一次造成傷亡的飛機轟炸。早期空襲中主要是飛行員人工投擲手榴彈或觸發引信的迫擊炮彈、榴炮彈,并不安全與方便,人們就琢磨設計專用航空炸彈及帶載具的飛機。世界上第一架專用轟炸機是俄國人伊戈爾•伊萬諾維奇•西科爾斯基在1913年底研制的“伊里亞•穆羅梅茨”式四引擎轟炸機,首次采用箱式炸彈架、電動投彈器和轟炸瞄準具,載彈量達到400—800公斤。1915年2月15日該型轟炸機深入德國境內進行轟炸,轟炸機首次正式走上空中戰場舞臺(這個西科爾斯基也是世界第一架生產型直升機的發明人,后入美籍,其西科斯基公司生產的直升機是美軍的主力裝備并行銷全球,包括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我軍仍在使用的“黑鷹”直升機)。到一戰后期,主要參戰國都生產裝備了各種型號的轟炸機,廣泛用于支援地面作戰和攻擊后方目標,由此轟炸機部隊成為空軍(陸航)的一個重要兵種。

B-29轟炸機研制期間正趕上二戰爆發,一切正常程序都打亂了,在經歷了太多的溝溝坎坎后,硬是趕鴨子上架了。B-29轟炸機最早的設計要求由美國陸軍航空隊在1938年3月向波音公司提出,即在波音B-17型“空中堡壘”式轟炸機基礎上全面提升性能,故稱B-29為“超級空中堡壘”。但因軍方經費緊缺并不給研制啟動資金,需要波音公司自籌,好在波音公司之前早有預研,即編號“316”的轟炸機設計方案。之后,波音公司設計團隊幾經改進,在1940年5月拿出全套的“345”號轟炸機設計方案,美國軍方給其型號為“XB-29”,接著參加了軍方組織的新型轟炸機設計方案競標,在與洛克希德公司“XB-30”、道格拉斯公司“XB-31”、聯合公司“XB-32”三家的方案一番比拼后,波音公司的XB-29方案脫穎而出。美國陸軍航空隊對XB-29十分滿意,將其初步確定為美軍下一代轟炸機,在1940年8月向波音公司撥款360萬美元建造2架XB-29試驗原型機,后又分兩次追加15架XB-29測試樣機。不過美國軍方還是留了后手,同時還向聯合公司撥款建造2架XB-32轟炸機原型機,打算一旦波音公司的XB-29項目失敗時用其頂上。

1941年波音公司全力投入XB-29模型試驗與原型機的研制,此時歐戰已打成一鍋粥,著急上火美軍在1941年5月倉促訂購還在圖紙上的首批250架B-29。珍珠港事件爆發后的1942年1月,美軍又訂購250架B-29,3月份再追加訂購500架。這1017架B-29的大訂單如天上掉下大餡餅,將忙活原型機的波音公司砸得暈暈乎乎,在世界航空工業史上還沒有大型飛機尚在圖紙上就被軍方大量訂購的先例,這在當時被稱為“30億美元豪賭”,都是無情的戰爭將波音公司與美軍推上了賭臺。

波音公司只好硬著頭皮上了,打破常規提前投入生產線建設、原材料采購、員工培訓等準備工作,假如B-29原型機一旦研制失敗,波音公司將血本無歸甚至破產。熬到1942年9月21日,波音公司首架XB-29原型機終于進行了首次試飛,此時美軍對B-29的訂購量已驟增到1664架,可XB-29試飛過程并不順利——發動機過熱起火、機翼折斷、2號原型機墜毀……大小毛病接連不斷,定型量產時間一再拖延。對此美軍焦急萬分,波音公司更是壓力山大,這甚至引起羅斯福總統的不滿,因為按照他的時間表B-29在1943年底應投入對日本本土的戰略轟炸。好在美軍陸航沒有放棄B-29,好在B-29的基礎設計十分優秀,經過波音公司更換新發動機、3葉螺旋槳改為4葉變距螺旋槳等大大小小的改進調整,問題一一得到解決,到1943年9月B-29終于定型投入量產,以波音公司為主,貝爾公司、馬丁公司授權加入,三個總裝廠火力全開投入B-29的生產。這可不是幾噸重的戰斗機,而是空重30多噸的龐然大物,到1945年9月B-29基本停產,短短兩年共生產了19種型號3970架B-29轟炸機(因二戰勝利,美軍取消5092架B-29總訂單的后續部分),顯示了美國強大的軍工制造能力。

B-29轟炸機的問世,時任美國陸軍航空隊司令亨利•哈里•阿諾德(1886—1950)將軍功不可沒。阿諾德是美國陸軍航空隊奠基人威廉•米切爾(1879—1936)將軍“戰略制空權”理論的堅定追隨者,米切爾最早提出“戰略轟炸”的設想,他認為:大規模轟炸敵人后方的要害目標,摧毀其作戰基礎和意志,才能減少戰術殺戮,并減輕平民的傷亡。一戰中的1918年9月,擔任美國駐法遠征軍航空隊司令的米切爾上校,組織英法美等協約國1500多架戰機對德奧等同盟國實施大規模轟炸,加速了同盟國的投降,這是航空作戰史上最早的戰略轟炸。阿諾德將軍在二戰爆發后,敏銳地感到美軍必須要有一種真正的“空中戰艦”,他認為新型戰略轟炸機的最大飛行速度應達到640公里/小時,最大航程超過8500公里,載彈量不少于7噸,這就是美軍陸航當時提出的超級轟炸機設計招標要求。在B-29研制出現困難的的情況下,是阿諾德說服國會加大對B-29的撥款,又協調政府增加B-29的生產線。盡管聯合公司研制的XB-32轟炸機比B-29早兩周首飛,但阿諾德仍未動搖,認定B-29非陸航莫屬。可以說,沒有阿諾德將軍的肯定、支持和堅持,就沒有B-29的輝煌,因此,人們稱阿諾德為“B-29轟炸機之父”。

B-29轟炸機的最大優勢是航程遠、載彈量大,以現今的標準這些似乎不足掛齒,服役多年的美制F-15E型戰斗機的載彈量已超過B-29,可在1930年代末航空 科技 水平還相當幼稚,B-29的各項性能已然相當驚人,尤其是航程無人能超越。比較一下同是航空強國的英國最好的“蘭開斯特”式四發重型轟炸機,其載彈量與B-29差不多,可飛行速度、高度遠不及B-29,航程更是差了近2000公里,德、日、意、法等國的重型轟炸機跟B-29相比基本都是小兒科,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究其原因,除了實力差距外,歐洲眾國家地域小挨得近,對遠程轟炸機的需求并不迫切,美國則不然,二戰美軍是兩面出擊,既要在遙遠的歐洲、北非干仗,又要在浩瀚的太平洋及廣袤的中、印等遠東國家作戰。因此,美國開發遠程轟炸機、戰斗機、運輸機的需求比任何國家都強烈,也才有了當時世界航程最遠的B-29轟炸機、P-51戰斗機、C-46運輸機等。

B-29轟炸機的設計制造采用了許多新技術新工藝,如富勒式襟翼、整體翼梁、密封增壓機艙、遙控式球形炮塔、中央火控系統、電動投彈器、X波段搜索轟炸雷達、遠程導航系統等等,這在當時都是領先世界的。特別是遙控式炮塔技術在轟炸機上是首次使用,機身4個炮塔的8—10挺重機槍通過自動化中央火控可準確射向同一個空中目標,使B-29擁有強大的自衛能力,加之B-29安裝有機載雷達并可引導射擊目標,空戰能力尤其是夜戰能力大大超過一般戰斗機(有的B-29被改裝成夜間截擊機使用)。在對日本戰略轟炸中,時常出現一個B-29轟炸機群中擊落日軍截擊戰斗機最多的不是護航戰斗機,而是B-29轟炸機,因此,日軍戰斗機飛行員對B-29的恐懼感甚至超過了護航戰斗機。

大量B-29轟炸機入役美軍后,經復雜的培訓磨合在1944年春形成戰斗力,可謂恰逢其時。此時歐洲戰場德軍已陷入頹勢,盟軍加大了對日作戰力度,而B-29轟炸機就像是專為收拾小日本定制的,因此B-29并未用于歐洲戰場。早在1943年8月,為落實羅斯福總統轟炸日本的要求,美軍陸航司令阿諾德與美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共同制定方案,計劃在1944年春以中國為前進基地,印度為后方基地,動用陸基遠程B-29轟炸機對日本本土、中國東北、臺灣等地實施空襲,從根本上打擊和動搖日本的戰爭潛力,這就是之后命名的“馬特豪恩峰行動”。

1944年4—5月,美軍陸航第20轟炸機總隊剛裝備的130架B-29轟炸機先后進駐印度加爾各答、中國成都。之前,中國為修建成都周邊新津、廣漢、邛崍、彭山4個B-29轟炸機大型機場,太平寺、雙桂寺、馬家寺、彭鎮、鳳凰山5個戰斗機機場(供美軍第14航空隊6個中隊進駐P-47“雷電”戰斗機、P-51“野馬”戰斗機、P-61“黑寡婦”夜航戰斗機,以護航B-29及保護機場),動員29個縣50余萬民工苦干了六個月。這遠程轟炸機有了,但中國對外陸路、海路通道基本被日軍封鎖,在成都的美軍B-29所需大量油料、彈藥和零備件只好通過中印之間的“駝峰”航線空運,因空中運力緊張,數十架B-29轟炸機也加入空運行列。這條航線不僅路途遙遠,一架B-29要飛六次才能湊夠執行一次戰略轟炸任務的油彈,還要飛越高海拔的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橫斷山脈,飛行十分艱難危險,加之日軍空中襲擾,所花代價極其巨大(“駝峰”航線共損失飛機超過1500架,美、英、中飛行員犧牲近3000人,B-29也損失數架)。4月26日,一架載滿燃油(彈艙臨時改為油艙)的B-29在空運中遭到日軍6架“中島”式戰斗機的攔截,這架B-29以自衛火力擊落一架日機后安然脫身,這是B-29轟炸機首次實戰。6月5日,為配合歐洲諾曼底登陸,美軍98架B-29由印度起飛,轟炸了日軍占據的泰國曼谷鐵路樞紐站等目標,這是B-29轟炸機首次實戰轟炸。6月15日,美軍75架B-29從成都起飛,長途奔襲轟炸了日本九州八幡帝國制鐵所(其鋼產量占全日本24%)、小倉兵工廠等處,這是1942年4月杜立特大隊B-25空襲日本東京后,美軍首次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拉開戰略轟炸日本的序幕,震驚整個日本。之后,駐成都的B-29轟炸機又多次執行轟炸日本、沈陽、鞍山、臺灣等戰略目標的任務。美軍B-29轟炸機最后一次從中國起飛對日本空襲是1945年1月6日,49架B-29對九州實施了轟炸,之后,美軍第20轟炸機總隊向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轉移。整個“馬特豪恩峰行動”,B-29機群出擊49次、3058架次,投彈1萬噸,狠狠打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氣焰,并為日后大規模戰略轟炸日本積累了極有價值的經驗。

在美軍第20轟炸機總隊駐扎成都執行轟炸任務期間,有多架B-29被日軍擊落或因事故墜毀在中國的日軍占領區,活動在敵后的我八路軍、新四軍及地方游擊隊積極營救遇險美軍飛行員,為此有500多人犧牲,在日偽軍的圍剿中營救出美軍第20轟炸機總隊、第14航空隊(飛虎隊)等部飛行員80余人。如1944年12月7日,美軍一架B-29在空襲沈陽返航途中墜毀在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山區,11名機組成員跳傘逃生,日偽軍聞訊向墜機地域派出1000多人搜捕美軍飛行員,附近的八路軍部隊快速出擊,趕在日偽軍之前占領數個制高點,經數小時激戰擊潰日偽軍,戰斗中許多八路軍戰士犧牲或受傷。為了找到所有傘降的美軍飛行員,八路軍連夜發動群眾,打著火把在莽莽山林中搜尋,終于找到所有美軍飛行員,予以妥善保護。為將美軍機組成員盡快送回成都基地,八路軍在太行山根據地長凝川專門修建了一個簡易機場,美軍派來一架運輸機將他們安全接回成都。相比這些幸運者,大部分被營救的美軍飛行員是在我軍民的護送下步行數百甚至上千公里,穿越層層封鎖線,歷經千難萬險才返回基地。比如在1945年2月2日,美軍一架B-29-F13偵察機(B-29轟炸機改裝)被日軍擊中墜毀在北平市郊區平谷縣,冀東八路軍游擊隊迅速營救了美軍機組10余名成員,后派出300多名指戰員一路秘密護送他們到達延安,徒步轉輾跋涉了1280公里,歷時整70天。

隨著1944年美軍在西太平洋戰場實施“蛙跳反攻”,6—7月美軍連續攻下馬里亞納群島的主要島嶼塞班島、關島、提尼安島。這些島嶼距日本東京約2400公里,完全在B-29作戰半徑之內,關鍵是海運方便后勤補給遠比中國成都充足,而且在成都的B-29因航程所限僅能空襲到日本南部九州,美軍遂將對日本戰略轟炸的前進基地由中國移至這些島嶼。為此,美軍陸航成立第21轟炸機總隊,在擴建原日軍機場或新建機場后,美軍大批B-29轟炸機陸續進駐三島。1944年11月24日,111架B-29轟炸機首次自塞班島起飛轟炸日本東京,這是自“杜立特空襲東京”之后美軍首次轟炸東京,嚇壞了日本天皇。之后,馬里亞納群島的美軍B-29轟炸機群開始密集轟炸日本各大城市,空襲目標也轉為“無差別轟炸”,不分姓軍姓民一鍋燴了。

雖然美軍對日本的空襲頻率和強度加大,但轟炸效果一時不甚理想,尤其是每次行動B-29至少要損失四、五架,引起陸航司令阿諾德將軍的不滿。1945年1月,阿諾德將第20轟炸機總隊司令柯蒂斯•李梅將軍調任第21轟炸機總隊任司令,頂替原司令漢舍爾將軍。來“救火”的李梅將軍是戰斗機、轟炸機飛行員出身,之前長期轉戰歐洲、中國、印度指揮轟炸機部隊作戰,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和出色的指揮才能。李梅上任后,一改B-29對日本白天用高爆彈高空轟炸的套路,轉而實施夜間低空轟炸并大規模使用凝固汽油燃燒彈。因日軍戰斗機沒有機載雷達夜晚和瞎子差不多,高射炮也失去目視目標,美軍B-29的損失明顯減少,而燃燒彈使日本大量木質建筑物火燒連營,傷亡損失幾何式增加,史稱“李梅火攻”。由于B-29改夜襲后與日軍戰斗機交火減少,李梅又命拆掉B-29的4個炮塔,省下炮塔與炮手的重量裝載更多的燃燒彈。

在美軍陸基B-29轟炸機對日本空襲的同時,1945年2月16日,12艘美軍航母駛入日本近海,上千架次艦載機對東京及關東工業區狂轟濫炸,自1942年4月“大黃蜂”號航母首次空襲日本東京之后,再啟美國海軍航母艦載機對日本本土的轟炸。1945年3月美軍攻下日本硫磺島,這里距日本東京僅1080公里,大批B-29轟炸機接著進駐這個轟炸日本本土最近的島嶼。1945年3月10日子夜,美軍334架B-29轟炸機飛臨東京上空,實施地毯式輪番轟炸,投下2000余噸燃燒彈,東京市中心41平方公里被夷為平地,26.7萬幢建筑物化為灰燼,東京當晚死亡84000人,100萬人無家可歸,史稱“東京大轟炸”。之后一周內,B-29連續火攻名古屋、大阪、神戶,一度用光所有燃燒彈。這就是因果輪回,日本當年偷襲美國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戰爭,如今是引火上身玩火自焚。

自1944年11月至1945年8月,美軍對日本的戰略轟炸始終保持著大規模、大范圍、高密度,直到把小日本徹底炸癱。在日本投降前的數月,B-29動輒以500架以上編隊,在P-51戰斗機護航下,鋪天蓋地連續對日本各地進行空襲,轟炸目標也由工業區、大城市擴大到中等城市、港口和海上運輸線(包括空投水雷),共炸了日本98座城市,海外運輸線幾乎讓美軍封死。如1945年4月7日、12日,美軍146架次B-29空襲中島和名古屋的航空發動機廠,使日本軍用戰機生產基本停滯。5月9日327架B-29再次火攻東京,5月26日500架B-29第三次火攻東京,將東京燒成一片廢墟的“死城”,此后再無轟炸價值。6—7月,美軍B-29轟炸機群徹底摧毀了日本各大型石油化工廠,讓日軍油料供應捉襟見肘。

B-29轟炸機“一生”最震撼的時刻來臨——1945年8月6日、9日,美軍兩架B-29轟炸機將兩枚原子彈分別投向日本廣島和長崎,幾乎抹平兩座城市。8月14日,804架B-29仍分赴日本各地可勁撇炸彈,直到第二天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大批在空中的B-29接到基地指揮員命令才返航。美軍B-29轟炸機對日本空襲累計出動3.4萬架次,投擲常規炸彈17萬噸以上。B-29轟炸機這一系列的常規戰略轟炸以及核子轟炸,對摧毀日本軍事工業基礎、打擊軍民士氣、加速日本投降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過總算下來,美軍常規轟炸給日本造成的損失大大超過核子轟炸,常規轟炸不含軍人共造成平民死亡超過50萬人,傷70萬人(兩次核子轟炸造成平民死亡13萬人,傷12萬人),全日本24%的房屋變成廢墟,900多萬人流離失所,重工業、軍工業基本被摧毀。東京是受常規炸彈破壞最嚴重的城市,也是世界上受常規轟炸死亡人數最多的城市,僅1945年的三次大轟炸就死亡14萬人以上,全城50%以上的房屋被焚毀。

B-29轟炸機雖然參戰時間不長,但由于空襲的日本及日軍重要目標區域都有較強防空力量,加之1944年10月起日軍開啟有組織的“神風特攻”,一些日軍戰機飛行員駕機直接撞擊B-29,B-29轟炸機的損失較為嚴重,共被擊落及因事故墜毀512架,被擊傷達2707架。由于B-29機組人員眾多(最多14人),一旦被擊中傷亡遠大于戰斗機,而因美軍的“無差別轟炸”更激起日本人的仇恨,墜毀美軍轟炸機飛行員如被日本人抓住當場非死即傷,在空中傘降的飛行員也遭到日軍戰機的掃射,什么日內瓦公約毫無作用,美軍B-29轟炸機機組人員陣亡達2982人。

美國B-29轟炸機的先進性能曾讓蘇聯人眼紅,斯大林依據《租借法案》向美國索要B-29支援,被老美斷然拒絕,美國還要保持對蘇聯戰略力量的優勢,豈能為他人作嫁衣裳。可人算不如天算,1944年7月至11月,美軍對中國東北、日本空襲的3架B-29轟炸機因受損進入蘇聯境內迫降,蘇聯人如獲至寶全部扣留。斯大林命令蘇聯飛機設計大師圖波列夫負責仿制B-29轟炸機,這是一場“大卸八塊”式的逆向測繪仿制,盡管困難重重,但聰明的毛子在1947年5月終于完成仿制并成功首飛,命名為圖-4型轟炸機(北約稱為“公牛”),1948年進入量產,累計生產1200架,是194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蘇聯空、海軍的主力轟炸機。對B-29的仿制也極大促進蘇聯航空工業,之后蘇聯許多飛機上的飛行儀表、感傳器、電子電氣等精密設備都有B-29的血緣。

1953年2月28日,新中國在石家莊機場接收蘇聯贈送的12架圖-4轟炸機,建立起中國乃至亞洲第一支戰略轟炸機部隊——空軍轟炸航空兵獨立第4團,形成讓周邊宵小之徒不敢輕舉妄動的戰略威懾力量。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印度空軍始終不敢動用戰機攻擊解放軍,就是忌憚中國空軍報復用圖-4轟炸新德里。中國空軍第一架空中預警機“空警1號”,就是用圖-4轟炸機在1960年代末改裝的,該機現保存在北京中國航空博物館。雖然1950年代已進入噴氣機時代,圖-4轟炸機如老驥伏櫪,一直為中國空防安全發光發熱到1988年才退役。別看解放軍用著山寨版的B-29,卻干掉過貨真價實的正版B-29。1952年6月10日夜,志愿軍炮兵第62師在守衛朝鮮平安北道郭山鐵路站防空作戰中,用85毫米高射炮連續擊落美軍B-29轟炸機3架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當夜,志愿軍空軍米格-15殲擊機在新義州上空也擊落2架B-29。1952年9月20日,美軍一架RB-29偵察機(B-29轟炸機改裝)在對中國上海實施空中偵察時,被空2師兩架米格-15殲擊機擊落于長江入海口處,這是新中國國土防空作戰中擊落的第一架外國入侵軍機;1953年1月12日,又一架美軍RB-29偵察機在中國東北安東(今丹東)鳳城縣上空被我空軍擊落,14名機組成員中3人死亡,11人被俘虜,1955年8月4日這11名美軍飛行員被中國政府釋放后抵達香港(見上圖),當天美國政府簽署同意錢學森返回中國的文件,這絕非巧合!

二戰結束時,美軍仍有3000余架B-29轟炸機,美國寧肯將大量B-29送進“飛機墳場”,也沒有當“戰爭剩余物資”賣出去換銀子,因為這是不能擴散的戰略武器,后來也只是借出87架B-29給催巴兒英國壯壯膽。朝鮮戰爭中,近千架B-29轟炸機再次披掛上陣,以日本為基地,既執行戰術轟炸任務,又是“空中絞殺戰”的主力,出動超過2.1萬架次,投彈15.15萬噸(接近二戰中轟炸日本本土的投彈量),B-29損失107架,足見朝鮮戰爭的殘酷性。經典的B-29轟炸機畢竟是活塞機時代的產物,在朝鮮戰爭后逐漸被B-47、B-52型噴氣式轟炸機取代,到1960年6月21日美軍最后一架B-29轟炸機退役,“超級空中堡壘”時代終結。

如今,在美國各地航空博物館中仍可見到十幾架B-29轟炸機的真身,其中有兩架保養良好仍可飛行。曾在廣島投下首枚原子彈的“艾諾拉•蓋伊”號B-29轟炸機,經修復后在美國弗吉尼亞州尚蒂伊市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分館展出。另一架在長崎投下原子彈的“伯克之車”號B-29轟炸機,一直在俄亥俄州代頓市美國空軍博物館展出。日本官方及右翼對此是一肚子不滿意,頻頻向老美施壓,要么撤展,要么同時展出日本人傷亡的內容,據說老美的答復也挺絕——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你還是多想想為什么挨的原子彈?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律師投稿,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于本網聯系,我們將予以及時更正或刪除。
張先生,俱樂部踢球受傷,在無助時第一時間找到我們幫助他爭取賠償,在元甲團隊努力下,讓對方承擔80%賠償責任,連法官也對我們贊不絕口,這就是絕對實力!

北京交通事故律師-許瑞林

05-27 19:52

交通事故理賠糾紛如何談和解?第376期《和解大講堂》講座,法醫現場精準預估傷殘,傳授8大和解規律,教你準備談判和解的有利籌碼!讓你帶著問題來,帶著和解方案回!

北京交通事故律師-許瑞林

11-19 09:19

著名日企,員工發生交通事故,依然選擇專做交通事故的我們來爭取賠償,這也是對我們極大的認可?????? 專業人士辦專業的事,才是對您權益最大的保障??

北京交通事故律師-許瑞林

12-25 15:52

6月底委托元甲,7月底拿到賠償款,這就是和解的速度!????北京房山區交通事故,傷者同等責任,通過和解談判,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對方司機的交強險滿額賠付,傷者一個月拿到20萬元賠償款!

北京交通事故律師-許瑞林

07-30 17:35

物流行業新進入企業的威脅

物流企業跨界電子商務領域物流行業新進入企業的威脅,企業在戰略上必須要防范以下風險:1,抓好電子商務人才梯隊的培養,防范人才匱乏,直接影響電子商務的開展,而這些企業有壟斷性質物流行業新進入企業的威脅,議價能力非常高,營銷環境是動態變化 ...
936熱度
談判和解是解決交通賠償糾紛的快速解決方案,專業的談判調解能力是和解成功的關鍵!北京海淀交通事故,傷者無責,元甲律所和解團隊幫助當事人獲得賠償款27萬元!得到客戶的認可與口碑!

北京交通事故律師-許瑞林

03-26 11:55

戰機進入美境內投彈

早期“鷂”系列包括“鷂”GR.Mk1/1A(首架生產型 1967 年 12 月 28 日試飛,訂購了 78 架)、T.Mk2/2A(首架生產型 1969 年 10 月 3 日試飛)、GR.Mk3(首架生產型 1976 年 1 月 9 日試飛,訂購了 36 架,后來還將 50 架 GR.1/1A 升級為 GR.3)、T. ...
543熱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香蕉网站 | 老人与老人a级毛片视频 | 中文有码在线 | 亚洲综合网国产福利精品一区 | 亚洲欧美人成综合在线最新 | 日韩亚洲国产欧美精品 | 亚洲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噜噜 | 日本三级全黄三级三级三级口周 | 日产欧产va高清 |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 wwwxxx欧美| 天堂v亚洲国产v一区二区 | 国产大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久草黑丝| 一区二区亚洲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欧美性爰视频 | 亚洲激情视频图片 |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 日韩手机在线观看 | 日韩性视频 | 热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 毛片在线观看网站 | 日韩福利视频高清免费看 | 国产精品嫩草视频永久网址 | 狠狠干狠| 最近2019免费中文字幕8 | 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影院 | 欧美成人v视频免费看 | 黄色网址免费观看视频 | 日本xxxxx高清免费观看 | 午夜院线 | 9久热久re爱免费精品视频 | 天天色啪|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首页成人有声小说网 | 5g影院天天爽天天 | 成人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小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 国产 日韩 第一页 | 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