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怎么和政府談判
1、 提出高于預期的拆遷安置補償條件,但一定注意不要讓對方認為你是在滿天要價。2、作為被拆遷人最好不要接受拆遷人第一次拆遷補償報價,除非你拿到了一份合法的、完整的評估報告。如果不假思索的就答應對方的第一次報價,這種做法通常會讓對方產生兩種反應:拆遷怎么和政府談判 我們本來可以做的更好,一定是哪里出了問題。3、學會在接受拆遷人關于拆遷安置補償條件時感到意外,如果拆遷怎么和政府談判 我們的被拆遷人能夠讀懂拆遷評估報告,就要是這對里面的一些項目學會感到意外,在你表示有些意外后,對方通常會做出一些讓步。如果你不表示意外,對方通常會拆遷人變得更加強硬。4、避免對抗性的拆遷補償談判。千萬不要在談判剛開始就和拆遷人爭辯,產生敵對情緒,這樣只會導致對抗,致使談判不能正常進行下去。5、拆遷談判中“鉗子策略”的使用。一定要把精力集中到具體的補償項目上比如自建面積的測量與補償等,千萬不要在意補償總額,也不要用百分比的方式進行補償談判。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拆遷怎么和政府談判 ;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拆遷怎么和政府談判 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房屋拆遷怎么談判在進行房屋拆遷談判時需要找準合理拆遷怎么和政府談判 的定位、善于分析和判斷并抓住拆遷人心理進行談判,那么雙方在進行拆遷談判時也是需要將拆遷的具體費用以及拆遷的方案確定下來,同時雙方也是需要簽訂拆遷協議,如果在協議履行的過程中有任何違規行為也是可以立即解除合同。
一、門市拆遷裝修補償如下:
1、宅基地補償費拆遷怎么和政府談判 ;
2、房屋補償費及裝修費;
3、安置費和搬遷費;
4、困難補助和獎勵;
5、房屋內各項家電移機補償;
6、非住宅房屋營運損失補償等。拆遷是指取得拆遷許可的單位,根據城市設規劃要求和政府所批準的用地文件,依法拆除建設用地范圍內的房屋和附屬物,將該范圍內的單位和居民重新安置,并對其所受損失予以補償的法律行為。
二、房屋拆遷需要經過以下程序:
1、市、縣級人民政府先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將征收補償費用籌措到位。
2、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及時將房屋征收的決定向被征收人進行公告。
3、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協商確定房屋補償協議。
4、按照補償協議支付補償費用后,對房屋實施拆除措施。
法律依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第二十五條 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計算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和所調換房屋的價格,結清產權調換的差價。 拆遷非公益事業房屋的附屬物,不作產權調換,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
拆遷時如何談判法律分析:在談判前拆遷怎么和政府談判 ,要對拆遷政策有一個詳細拆遷怎么和政府談判 的了解,這樣才不會一談三不知。首先,要了解拆遷的法律政策。了解了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制度才能評判拆遷行為是否合法,以及自己是否能夠得到相應的補償。此外,還要了解拆遷補償標準,這樣才能對征收方給出的報價在自己的心中有一個預判,關于這些信息可以在網上查詢,尤其是當地政府的官網上查詢,在官網上找到的文件更加具有說服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條 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拆遷怎么和政府談判 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拆遷怎么談能多要一點一、對自己能獲得拆遷怎么和政府談判 的補償有一個心理預期
能獲得多少補償不是張口就來的拆遷怎么和政府談判 ,而是通過自己的初步估算來的。以房屋征收為例,弄清楚自己的房子值多少錢、裝飾裝修花了多少錢等問題十分有必要。這樣拆遷怎么和政府談判 我們了解自己能獲得多少補償時心里就有了一個底,不至于漫天要價,也不至于要個“白菜價”。
二、啟動法律程序調查項目的違法點
啟動法律程序調查項目的違法點十分必要,補償談判類似于商業談判都必須有自己的籌碼,否則就喪失了談判的主動權或者不過是在浪費時間說話而已。啟動法律程序調查項目,找到項目的違法點就相當于增加了談判的籌碼。找到的違法點越多,談判的籌碼也就越多,談判中掌握的主動更多,提高補償的可能性也就更高。
三、制定好談判的策略和方案
在談判開始前要制定談判的測量和方案。了解自己有哪些籌碼,在哪些地方可以提高補償,在哪些地方可以讓步等。同時也要了解征遷人的情況,如征遷期限是多少,征遷人和與自身情況差不多的被征遷戶是怎么談的等問題。結合自己的優勢和被征遷人的劣勢,制定出合理的談判策略和方案。
四、不卑不亢
談判過程中面對各種威逼利誘,我們都要保持冷靜。既不能表現得唯唯諾-諾,征遷人說什么就是什么,也不能表現得太蠻橫,對征遷人抱有強烈的敵意。我們要明白的是:征地拆遷中,補償談判一般都有多次,這次談不攏只能說明我們的籌碼還不足以讓被征遷人妥協或者我們的心理預期確實偏高。我們要做的就是繼續走法律途徑找找更多的籌碼或者審視一下是否是我們的預期太高,如果太高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拆遷組內部人員談判技巧被拆遷戶要想在這場“戰爭”中立于不敗拆遷怎么和政府談判 ,就要知道什么是拆遷?對拆遷的程序、動遷人員的手段及戰術要有基本的拆遷怎么和政府談判 了解。抓住每一環節,找其漏洞。下面拆遷怎么和政府談判 我整理了拆遷組內部人員 談判技巧 ,供拆遷怎么和政府談判 你閱讀參考。
釘子戶的 措施
1 拖:生病住院,離家出走,找不到人,都可以。在拆遷的每一個環節上盡可能拉長時間,給他反反復復。時間就是勝利。
2撤:面對官府和暴力機關、醫院120-殯儀館,單個被拆遷戶是弱小的無力的,注意:要文斗不要武斗。和他們去拼是一定吃虧的。拿好所有的房產文件,拒絕在任何文件上簽字(當然,寫上他們反對《憲法》,批判他們是法西斯之類的譴責文字還是可以的。),拒絕任何所謂”安排“。收集好一切證據,不能簽任何字。尤其在我們江蘇,公正的那一天為期不遠了。
3 抓:你的拆遷對手們一定有大量的弱點,抓住它們不放。尤其是他們大量違反的“公開公平公正”的拆遷原則:比如說:給某些有背景的被拆遷戶巨額補償費用,你可以要求同等待遇呀!
4 訪:一去上級機關或者直接北京去上訪。二找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也是一支不可小瞧的力量,要想取得滿意的結果就需要人大代表的支持,給鄰居每個人分配一項任務,就是找人大代表,并且讓他們在你寫的上訪材料上簽字,這就意味著政府的有關機構必須以某種姿態來回復,這種回復有時可以作為有利證據;希望大家想辦法能夠說服他們。三找律師咨詢,在接觸過程中,律師有時會陷于矛盾之中,為了代理案件就要展示自己的風采,他如果將案件的全部解決 方法 都說出來,可能你們就不請他了,如果不說呢你們可能不信任他,所以最好想出一個辦法來解決這些矛盾,具體的方法我也在探索之中。
5 談:告訴他們,你們支持拆遷,但反對違法拆遷,一定要把違法問題理順才可以進行。記住,永遠不談補償問題,決不可以。只談他們的違法亂紀問題,告訴他們,名不正則言不順。一定要他們解決所有違法亂紀(不違法亂紀,怎么搞拆遷)后才談拆遷。一定要逼他們主動和你談條件,不滿意永遠和違法拆遷做斗爭,絕對自己不先談條件。以上5字訣應當貫穿整個拆遷過程,適時合理利用。
拆遷組內部人員談判技巧
談判技巧之第1階段 公告階段
當拆遷公告出來時,看清楚拆遷公告內容并最好進行拍照加以證據保全。作為拆遷公告它是拆遷的法律依據,出了公告也表明了它已具備拆遷的條件并領出了拆遷許可證,拆遷公告一般內容寫著建設項目名稱、拆遷人、拆遷實施單位、拆遷安置補償標準、拆遷期限、拆遷范圍、立項和立項文號,規劃和規劃文號,土地定點和土地批準文號。你可去對照一下公告是否缺少這些要素,特別是缺少拆遷許可證五要素中的三要素:立項,規劃,土地批準書。缺的話你就要小心了。拆遷公告的日子和有效期你也得看清楚,過了有效期還沒拆的話,他必須去補辦。此階段對策要點是裝聾作啞;背后鼓動。
談判技巧之 第2階段 商談、協議階段
房屋拆遷都以土地為中心而進行拆遷,所以必須對拆遷后所建設的項目要了解,是作為公用事業還是以經營性的商業開發,土地性質是劃撥土地還是出讓土地,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的必須符合國土資源部頒布的第9號令《劃撥用地目錄》,不符合此目錄取得劃撥土地,將追究國土資源局領導責任。國土資源部第11號令(2002年7月1日起施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中的第四條明確規定:商業、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等各類經營性用地,必須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未經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取得的土地,此項目不合法,追究國土資源局領導責任,拆遷行為不成立屬違法。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得作為拆遷人,不得接受拆遷委托。另外還應該了解拆遷實施單位資質情況,是否超資質拆遷,(3級資質為3萬平方米以下)是否持證上崗,拆遷資金是否到位
此亦為拆遷雙方互相試探、互相摸底階段。動遷補償彈性也很大,被拆遷戶要忍耐,示弱,采用“拖”字訣,逼迫對方主動抬高補償水準。別急~,你急他們就開心~;要沉住氣~,讓他們急~!!!!!不能隨便簽字,因為一旦你簽了字,就視為認可,一定要盯住自己的心理價位,不到萬不得已不降價;你沒偷沒搶,只是在爭取自己的合理要求,一定要心平氣穩……心理素質一定要好噢~,千萬不能怕他們的恐嚇~~。要知道拆遷就是一種心理戰,就看你有多大的忍耐度, 拆遷工作人員手段不外就是以關心騙人、拿文件壓人、以小利哄人、以強制嚇人等等,采用輪翻轟炸,甚至有時間動用流氓、涉黑分子,很多被拆遷戶經不起這樣心理上折磨。投降了!能挺過這一關的人就是基本“合格”的釘子戶。要堅信,大鬧多給;小鬧小給;不鬧不給的方針。團結就是力量!這里要注意鬧事情不能有頭頭,因為最出挑頭的人往往是對方收買的對象,如果被買通了,大家就象散沙一樣團結不起來了。有事情就私下集體討論,單獨去談,談完后再進行集體討論,團結加互通信息很重要。有想法以掛號信的形式最好,因為你跟對方說過的話都可賴的,。寄出去的信對方不理你,你可告知他,不是你不要和他們商量,是你們不跟我談,把皮球踢給對方。掛號寄給哪些地方呢?拆遷辦,建設局,對方當事人,,信要留底,和寄出去的信一起敲上騎縫章,信封和信件也要騎縫章。此階段對策要點是漫天要價;滿足就簽。
談判技巧之 第3階段 聽證調解、行政裁決階段
1、了解是否拆管理分離。現在好多拆遷管理部門和拆遷實施單位為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沒有做到政事、政企分開。這個是違規的!
2、對方一發裁決通知就寄掛號信給拆遷辦,建設局,對方當事人,并將裁決通知復印留底后一并連掛號信退給裁決機關,要求查看五項文件和拆遷許可證,并且對照一下相互間有沒有矛盾。記住!這是你的權利!拿不出就有問題,不能拆!五項文件為:(一)建設項目批準文件;一般由地方計劃委員會批準立項。(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附紅線圖);一般由地方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核發。(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準文件;一般由地方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頒發。((四)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是指拆遷人對將來準備實施的拆遷活動所制定的計劃和方案。(五)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證明;由拆遷人開設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專用帳戶,一般由拆遷人、金融機構、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三方監管。
地方政府不得違反法定程序和法律規定,以政府會議紀要或文件代替法規確定的拆遷許可要件及規劃變更,擅自擴大拆遷規模。詳見(國辦發[2004]46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控制城鎮房屋拆遷規模嚴格拆遷管理的通知》)。
不要以為拆遷管理部門頒發拆遷許可證就一定五項文件齊全。現在好多項目證件不齊全照發拆遷許可證。膽好大的
如何與政府談賠償1、評估自我——了解自己大致能拿到多少補償。
兩個“確定”:
一是確定自己想要得到的拆遷怎么和政府談判 ,
二是確定自己能夠接受的底線。
2、評估對方——了解對方談判人員的身份及權限。
法律依據: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三條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拆遷怎么和政府談判 ,就補償方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拆遷租賃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