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索賠的流程是什么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索賠流程指南
一、準備材料和確認責任
事故發生后要立即聯系交警部門。拿到《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第一步。這份文件會寫明事故責任劃分。要同時收集司機和車主信息,包括身份證、駕駛證和行駛證。還要記錄保險公司的名稱和保單號碼。
只有認定受害人沒有責任或次要責任時,家屬才能索賠。如果受害人對事故負主要責任,通常不能獲得賠償。材料收集完成后,要復印三份備用。原件必須妥善保存。
二、確定索賠對象和途徑
賠償主要找三個對象:事故責任人、車主和保險公司。如果車輛買了保險,保險公司要承擔賠償責任。三者缺一不可,建議把他們都列為索賠對象。
建議先嘗試協商解決。帶上醫療費單據、收入證明等材料與對方談判。協商成功能快速拿到賠償。但要注意對方可能拖延或反悔,所以必須簽書面協議。
如果協商不成,要及時走法律程序。有兩個選擇:在刑事案件中附帶民事賠償,或者單獨提起民事訴訟。附帶訴訟不用另交訴訟費,但要等刑事審判結束。單獨起訴需要預交訴訟費,但處理更快。
三、工傷賠償的特殊情況
如果事故發生在工作時間或工作途中,可能被認定為工傷。這種情況可以獲得雙重賠償。家屬需要到當地社保局申請工傷認定。通過后能領取喪葬補助、撫恤金等補償。
要注意有些地方法院不支持雙倍賠償。比如醫療費部分不能重復報銷。建議先申請工傷認定,再處理交通事故賠償。如果單位沒買工傷保險,所有費用由單位承擔。
四、訴訟流程注意事項
起訴時要選對法院。附帶民事訴訟必須向審理刑事案件的法院起訴。單獨起訴可以選擇事故發生地或被告所在地的基層法院。建議選經濟水平高的地區,賠償標準可能更高。
訴訟材料包括起訴狀、責任認定書、死亡證明等。被告要列全司機、車主和保險公司。開庭時要準備好收入證明、撫養關系證明等材料。農村戶口如果能證明在城市工作,可按城鎮標準計算賠償。
五、賠償項目和計算標準
主要賠償項目有六項:
1. 死亡賠償金按當地人均收入算20年,超過60歲每年減1年,75歲以上算5年
2. 被撫養人生活費根據年齡和人數計算
3. 喪葬費是6個月平均工資
4. 實際支出的醫療救護費用
5. 家屬辦理后事的交通食宿費
6. 家屬誤工補貼
工傷賠償包含三項:
1. 全國統一的一次性補助金
2. 按月發放的親屬撫恤金
3. 固定數額的喪葬補助
賠償計算要注意戶籍類型。農村戶口能證明在城市連續居住工作滿1年,可按城鎮標準計算。需要提供暫住證、工資流水等證明。不同地區的賠償標準每年更新,要查詢最新數據。
特別提醒:索賠時效只有3年。從事故認定書送達日開始計算。超過時間起訴可能被駁回。調解不成要盡快起訴,避免證據丟失。建議全程保留所有單據和溝通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