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非機動車撞人如何賠償,可以賠償的項目有哪些_非機動車撞人賠償細則
非機動車事故處理全指南
一、受傷者能獲得哪些賠償?
非機動車撞人事故發生后,受傷者有權要求肇事方進行賠償。賠償項目包含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這三個基本費用。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也需要肇事方承擔。如果傷情嚴重,還要支付營養費和后續治療費。
傷殘鑒定是關鍵環節。經專業機構鑒定后,可能涉及殘疾賠償金和輔助器具費用。最嚴重的情況需要支付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失費根據事故嚴重程度單獨計算。每個賠償項目都有國家標準,具體金額需要結合當地收入水平確定。
民法典第1179條是主要法律依據。該條款明確規定了人身損害必須賠償的醫療費用和誤工損失。造成殘疾必須支付輔助器具費用和殘疾補償金。死亡案件必須包含喪葬費和撫恤金。
二、事故責任如何劃分?
電動車事故責任認定由交警部門負責。交警會勘察現場痕跡,測量剎車距離,檢查車輛狀況。目擊者證詞和監控錄像都是重要證據。責任劃分為五個等級:全責、主責、同責、次責、無責。
責任認定書具有法律效力。這份文件會寫明事故經過和各方過錯程度。當事人對認定結果不服,可以在3天內申請復核。但實踐中推翻原認定的成功率較低。
三、肇事方要承擔哪些后果?
民事賠償是基本責任。包括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等直接損失。傷殘賠償金按20年當地收入標準計算。60歲以上每增加1歲減少1年,75歲以上按5年計算。
刑事責任可能伴隨嚴重事故。造成1人死亡或3人重傷負主責,面臨3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將加重至7年以上徒刑。酒駕、毒駕等情形從重處罰。
四、正確處理事故的六個步驟
第一步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開啟警示燈,擺放三角標志,避免二次事故。第二步撥打120救治傷者。移動傷員要記錄原始位置,最好用手機拍攝視頻。
第三步報警等候處理。準確說明事發地點和傷亡情況。第四步配合交警調查。如實陳述經過,不隱瞞不編造。第五步及時通知保險公司。交強險可墊付1.8萬元醫療費。
第六步收集賠償證據。保留醫療票據、收入證明、護理費收據。傷殘鑒定要在治療終結后90天內完成。
五、賠償協商與法律訴訟
協商解決是最佳途徑。雙方可參照交通事故賠償標準談判。簽訂書面協議要明確賠償金額和支付時間。建議在調解委員會或律師見證下完成。
訴訟流程分四階段。先向法院遞交起訴狀和證據材料。法院受理后組織證據交換。開庭時重點陳述損害事實和賠償依據。判決生效后申請強制執行。
注意事項:索賠時效為3年。從治療結束之日起計算。保留好交通費發票、護理費收據等憑證。工資損失需單位出具收入證明和完稅記錄。農村戶口可按城鎮標準索賠,但需提供連續居住證明。
典型案例:2025年杭州電動車撞人案。肇事方未讓行致老人骨折,被判賠償12.7萬元。包含4.8萬醫療費、2.3萬護理費和5.6萬傷殘金。法院參照十級傷殘標準計算賠償。
特別提醒:購買非機動車第三者險很重要。年費80元左右可獲10萬元保額。能有效分擔賠償壓力。雨天行車要減速,載物不得超寬超高。后視鏡缺失的車輛上路屬于違規。
(全文共計217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