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交通事故后,是否屬于肇事逃逸
發生交通事故后的法律常識
一、如何判斷是否構成肇事逃逸
發生交通事故后,如果雙方協商一致后離開,這種情況不算逃逸。如果沒商量好就自行離開,會被認定為肇事逃逸。判斷逃逸的關鍵在于當事人是否履行了法定責任,比如報警、救助傷員、保護現場等。
二、肇事逃逸的八種具體情形
法律規定了八種逃逸行為。第一種是明知發生事故仍開車逃跑或棄車逃走。第二種是當事人沒有事故責任卻自行離開現場。第三種是酒后駕車或無證駕駛引發事故,假借報警為由離開后不返回。第四種是送傷者去醫院后不報警直接離開。第五種是送醫后留下假身份信息離開。第六種是事故調查期間故意躲避。第七種是否認事故存在但有證據證明知情。第八種是協商不成或賠償不足時強行離開且不留真實信息。
三、交通事故傷亡的刑事責任認定
交通事故造成輕微傷且沒有嚴重違法行為的,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醉酒駕車導致他人輕傷的,可能構成危險駕駛罪。法律規定駕駛員血液酒精含量超過80毫克/100毫升就屬于醉駕。造成重大傷亡的,一般會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肇事逃逸的刑期在三年到七年之間,逃逸致人死亡的刑期超過七年。
四、醫療費用賠償的計算方法
醫療費賠償以醫院開具的收費單據為準。具體金額需要結合病歷、診斷書等材料確認。如果賠償方質疑治療費用合理性,需要自己提供證據證明。醫療費計算截止到一審法庭辯論結束前實際產生的費用。需要后續治療的,可以等實際發生后再索賠。如果能提供醫療證明或鑒定報告確認后續費用,這部分費用可以合并索賠。
五、誤工費和交通費的賠償標準
誤工費根據耽誤工作的時間和實際收入計算。收入不固定的,按當地同行業平均收入計算。交通費按實際就醫產生的車費報銷,需要保留乘車票據。陪護人員產生的必要交通費也可索賠。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當地標準計算,一般參照公務員出差標準。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收入和護理期限計算,護理人數原則上為1人。
遇到交通事故時要注意保護現場,及時報警并救助傷員。不要擅自離開事故現場,避免被認定為逃逸。賠償問題可先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通過法律途徑處理。建議咨詢專業律師獲取針對性建議,更好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