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生交通事故走了算逃逸嗎醉駕造成交通事故應該如何處理_一般事故醉駕肇事逃逸
一、怎樣判斷交通事故后離開是否算逃逸?
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離開現場是否算逃逸要看具體情況。如果雙方協(xié)商好并達成一致意見后離開,不算逃逸。如果沒談妥就離開,會被認定為肇事逃逸。法律明確規(guī)定的逃逸行為有八種:
第一種情況是當事人明知發(fā)生事故,仍然開車或棄車逃離現場。第二種是當事人覺得自己沒責任,直接開車離開。第三種是當事人有酒駕或無證駕駛嫌疑,報警后卻不配合處理,把車丟在現場自己離開后又回來。第四種是把傷者送醫(yī)但沒報警,也沒理由就離開醫(yī)院。第五種是送醫(yī)后給傷者或家屬留假名字、假地址、假電話。第六種是在接受調查期間逃跑躲藏。第七種是離開現場后不承認出過事故,但有證據證明當事人應當知情。第八種是雙方沒談妥賠償或賠償金額太少,當事人不留真實信息強行離開。
二、滿足什么條件才會通緝逃逸者?
公安機關要通緝交通事故逃逸者需要三個條件。第一,被通緝的人必須是法律認定的犯罪嫌疑人。第二,這個人必須符合逮捕的條件。第三,必須確認嫌疑人為了逃避責任而躲藏起來,找不到下落。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三、逃逸后不認罪還能定罪嗎?
就算肇事者逃跑后不承認犯罪,只要有足夠證據就能定罪。法律對證據充足有三個標準:首先,每個定罪的事實都要有證據支撐。其次,所有證據都要通過正規(guī)程序核實真實性。最后,綜合所有證據后,案件事實必須排除所有合理懷疑。比如有監(jiān)控拍到逃逸過程,有目擊者證詞,車輛痕跡比對吻合,這些證據鏈完整就能定罪。
四、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怎么計算?
賠償金額和是否逃逸沒有直接關系,主要看事故造成的實際損失。賠償項目根據傷害類型有所不同。如果造成人身傷害,主要包含這些賠償: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失費、醫(yī)療費、誤工工資、住院伙食補貼、護理費、家屬撫養(yǎng)費、交通費等。每個省份每年七月會公布最新賠償標準,具體金額要結合受害人戶籍、傷殘等級、家庭情況、收入水平等因素計算。
當事人要注意收集這些證據:交警出具的事故責任書、醫(yī)院病歷、醫(yī)療費用發(fā)票、收入證明、居住證明、家屬戶口本、交通費票據等。輕微事故可以私了,只要雙方達成協(xié)議后離開就不算逃逸。如果談不攏要立即報警,逃逸方通常要負全責。
五、酒駕引發(fā)事故要承擔哪些責任?
酒后開車被查獲要承擔嚴重后果。交警會強制約束當事人至清醒,吊銷駕照并追究刑事責任,五年內不能重考駕照。酒駕事故處理流程分多個步驟:
第一步必須保護現場,搶救傷員和財物。第二步要書面記錄事故經過。第三步由警方評估財產損失。第四步如果需要治療,主要責任人要先墊付醫(yī)療費,警方會出具傷情鑒定和費用預估。
責任認定有時間限制:小事故5天內出結果,一般事故15天內。不服認定可以在15天內申請上級部門復核。調解時需要事故雙方派代表參加,帶齊所有證明材料。僅涉及財產損失的調解期為30天,需要準備維修發(fā)票、損失評估等材料。涉及人員受傷的要等治療結束或傷殘鑒定后開始調解,需提供醫(yī)療記錄、工資證明、傷殘證明。死亡案件從辦理喪葬事宜開始調解,需提交死亡證明、家屬關系證明等。
如果調解失敗或拒不執(zhí)行調解書,當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訴。特別注意,醉駕造成輕微事故可能被判拘役六個月以下并處罰金;造成重大事故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刑期在三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