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標準內容
# 交通事故保險理賠五大要點解析
## 一、人身損害類賠償標準
死亡賠償金按照當地法院公布的城鎮居民收入或農村居民收入計算。賠償時間一般為20年。如果受害人超過60歲,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超過75歲的按5年計算。
殘疾賠償金根據傷殘等級確定。計算方法與死亡賠償金類似,但以定殘日期為起點。實際收入未減少的受害人可能調整賠償金額。喪葬費按當地職工半年平均工資計算。
需要撫養的家屬可獲得生活費。未成年子女計算到18歲,無勞動能力的成年人最多算20年。超過60歲的每多一歲減一年,75歲以上按5年計算。多個被撫養人的總賠償不超過當地居民年度消費支出。
## 二、治療期間費用計算
醫療費憑醫院收費單據確定。包括已發生的治療費和必然發生的后續費用。器官康復訓練和必要整容費可單獨起訴索賠。保險公司對治療必要性有疑問時需要提供證據。
誤工費根據實際收入損失計算。有固定收入的按工資單確定,無固定收入的參考近三年平均收入。無法證明收入的按當地同行業平均工資計算。誤工時間以醫院證明為準,傷殘情況算到定殘前一天。
護理費按護工工資標準計算。家屬護理的參照誤工費標準。護理人數通常為1人,特殊情況憑醫療證明增加。護理期限到恢復自理能力為止,最長不超過20年。定殘后護理按實際需要確定。
## 三、必要支出費用說明
交通費按實際就醫產生的車票計算。需要保存乘車時間、地點相符的票據。包括轉院治療、購買醫療用品、處理喪事等合理出行。
住宿費按每天40元標準計算。適用于外地就醫、配置輔助器具、家屬處理事故等情況。伙食補助每天40元,住院期間按實際天數計算。外地治療無法住院的可報銷合理食宿費。
## 四、康復輔助相關費用
殘疾輔助器具按普通型號價格計算。特殊需求需提供專業機構證明。器具更換周期和賠償年限參考配置機構意見。整容費等后續治療費可待實際發生后再索賠。
營養費根據傷情和醫院建議確定。需要提供醫療機構的書面證明。鑒定費包含在賠償范圍內,但要注意申請時限。傷者需在治療結束后15日內提出傷殘鑒定申請。
## 五、事故處理關鍵流程
傷殘鑒定由交警指定醫院進行。評定標準分為10個等級,多處傷殘按最重等級認定。對結果不服的可在15日內申請重新鑒定。最終以上級機關的評定結論為準。
賠償金額受地區經濟水平影響。城鎮和農村居民適用不同標準。法官會考慮責任劃分、家庭情況等因素綜合裁定。建議當事人保存所有醫療票據和收入證明。
需要特別注意理賠申請時效。超過規定時間可能喪失索賠權利。建議事故發生后及時聯系保險公司,必要時尋求專業法律幫助。保留好事故認定書、醫療記錄等重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