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交車撞致身亡,元甲爭取到對方全責和配偶的被撫養人生活費!
柏云像往常一樣騎著自行車在路上,被一輛公共汽車撞倒在地,司機將柏云送往醫院,經搶救無效身亡。柏云原本是北京市自行車協會會員,平常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樂于幫助他人,但是不幸還是降臨到了他的身上。
肇事方是職務行為,柏云的兒子和肇事方溝通多次無果。因事故地點沒有監控,責任問題是雙方爭議的焦點。交警部門認定責任無法劃分,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證明》 所以只能通過訴訟解決責任問題。
柏云家屬咨詢了多家律所,經過多方面的綜合對比,認為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專業性強,律師的服務也很貼心,最終選擇了元甲交通理賠團隊。
接受委托后,專案組迅速開會研究處理思路,柏云家屬認為交警隊認定責任無法劃分非常不公正,很難接受這個現實,希望對方可以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律師耐心解釋,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調取了事發之前的監控錄像以及交警隊的卷宗;第一時間指導柏云家屬準備了案件所需的相應證據,并且重點在死者配偶被撫養人生活費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團隊認真研究了交警隊的全部卷宗。監控錄像放慢速度一秒一秒的觀看,并且在庭審時據理力爭。庭審時雙方關于責任比例劃分之爭議非常激烈,各自發表自己的觀點。元甲律師認為:肇事方作為十多年駕齡的司機,熟知安全操作規范而未嚴格遵守,在駕駛過程中存在查看手機而疏于觀察道路情況的情形,未盡到謹慎駕駛的高度注意義務。
但肇事方辯駁:“是對方橫過機動車道未下車推行,系違法行為,另外是否有違反信號燈指示通行的行為無法查清,應該按照公平責任,并參照過往判例,各自承擔50%的賠償責任。關于配偶被撫養人生活費方面,因為有退休金不予認可。”
正義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本案一審判決判定肇事方承擔100%的賠償責任,也支持了被撫養人生活費,幾乎判如所請,肇事方對于這個結果很難接受,在上訴期內上訴了,二審法院又開庭審理了本案,但是,最終的結果是維持原判。
這起事故,讓柏云一家人從最初的不理解法律,到最后相信法律,敬畏法律。元甲律師的專業和敬業,讓一家人對法律產生了無限的敬畏,解決他們一個大難題。
柏云家屬參與了庭審的整個過程,來元甲所送錦旗那天,提到庭審,還和當初的簽約律師提起:“開庭那天對方五人與出庭律師一人在法庭上,林律師用法律規定一一駁回對方。咱們想不到的問題林律師按法律規定都講得頭頭是道,相信律師,相信法律,必然會給咱們合理的判決。”
律 師 點 評:
本案是比較常見的交通事故案件,不太尋常的是具體責任交警部門無法認定,此種情況廣大老百姓容易混淆的地方也是事故責任和賠償比例如何劃分,事故責任是交警隊依職權做出,在事實不清的情況下可以出具事故證明書。然后由法院依職權認定民事責任的賠償比例,雙方的過錯行為和事故之間的因果關系是法院重點審查的。
在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中,律師更要用心專研、不辭辛苦。律師的職責就是要為老百姓辦事,盡最大能力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
另外在此也提醒各位朋友們一定要提高安全駕駛的意識,遵守交通規則,切勿大意,比較常犯的錯誤有以下幾個:騎自行車過人行橫道的時候未下車推行、行人橫穿機動車道、闖紅燈等。
適 用 法 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 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二)機動車與 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 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案例來源: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以上為元甲律所辦理過的真實案例,為確保個人和商業隱私,文中所有人的名字均使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