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骨
如圖:
肋骨是一種弧形小骨內骨 ,一端連于軀干部脊椎骨內骨 的兩側內骨 ,路體壁向展面彎曲內骨 ,另一端呈游肉狀態或連于胸部中央內骨 的胸骨上。魚類的肋骨。市端與脊椎骨相連,股端游離而在高等的脊椎動物中,肋骨的腹端和胸骨相連,共同構成胸席。胸席既可保護心臟、肺,又可加強呼吸的機能。
擴展資料
胸在肋的上方。胸部的上界為頸部下界,下界為骨性胸廓下口,外界為三角肌前后緣,是人體第二大體腔局部。該局部分為胸腔和胸腔內容兩部;胸腔又分為胸壁和膈;胸壁借腋前、后線又分為前、側和后壁。
肋骨在胸背組成胸廓,左右各12根,第十一肋只與胸椎連接,稱作浮肋,第十二肋一點點長,稱作假肋。第八、九、十肋只與第七肋連接,第七肋再與胸骨連接,稱作肋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肋骨
肋骨在哪個部位?從鎖骨開始往下摸內骨 ,那些一凸一凸內骨 的像搓衣板一樣內骨 的就是肋骨,心臟最上緣在左第二肋,右腎在第12肋。左右共12對肋骨,與背部內骨 的脊錐,胸部的胸骨相連。
肋骨英文英文內骨 :rib; costa;
肋骨的讀音:[lèi gǔ]
肋骨由肋軟骨連接而成內骨 ,左右各12根內骨 ,外覆皮膚、筋膜和肌肉等組織。肋骨位于胸部,與胸椎、胸骨連接,構成胸部輪廓,可保護胸腔臟器。
肋骨左右各12根,共24根,背側與胸椎相連,前側通過肋軟骨與胸骨相接,與胸椎、胸骨一同構成胸廓。第一至第七肋骨被稱為真肋,第八至第十二肋骨被稱為假肋,第十一至第十二肋骨又被稱為浮肋,游離于腹壁中。
肋骨結構:肋骨屬扁骨,分為體和前、后兩端。肋體長而扁,分內、外兩面和上、下兩緣,內面近下緣處有肋溝,肋間神經和血管走行其中。體的后份急轉處稱肋角。
肋骨是什么?人肋骨12對內骨 ,左右對稱,后端與胸椎相關節,前端僅第1-7肋借軟骨與胸骨相連接,稱為真肋;第8-12肋稱為假肋,其中第8-10肋借肋軟骨與上一肋的軟骨相連,形成肋弓,第11、12肋前端游離,又稱浮肋。
肋骨的一般形態內骨 :后端稍膨大,叫肋頭,有關節面與胸椎體的肋凹形成關節,從肋頭向后外變細,叫肋頸,再向外變扁成肋體,頸與體結合處的后面突起叫做肋結節,有關節面與胸椎橫突肋凹相關節。肋體向外轉為向前的轉彎處叫肋角,肋體下緣內面有容神經血管經過的肋溝。肋體前端粗糙,接肋軟骨,肋軟骨為透明軟骨,與胸骨側緣相關節。
第1肋骨短小而彎曲,頭和頸稍低于體,肋體扁,可分為上、下兩面和內、外兩緣。上面內緣處有前斜角肌附著形成的前斜角肌結節,結節的前、后方各有淺溝,是鎖骨下靜脈和鎖骨下動脈的壓跡。下面無肋溝,前端借肋軟骨直接與胸骨相結合。第2肋比第1肋稍長,更近擬一般肋骨。第11、12肋無肋結節,體直而短,末端鈍圓。
肋骨:骨名。左右各十二條,后端皆與胸椎相連,上五條前端與胸骨相連;中五條前端融合成一條而連于胸骨;下二條前端游離,合而構成胸廓。
又指船的骨架中從龍骨到甲板的支持船殼板的橫向構件。
日語為 あばら骨(ほね)。
肝臟是人體中最大的腺體器官,重量在1200~1500克左右。它位于人體右上腹部的橫隔膜之下,大概的位置是沿著右乳乳頭下方4~5厘米左右,也就是第四、五、六肋骨的后面,因為有肋骨保護,通常內骨 我們是摸不到肝臟的。只有當肝臟發生某些疾病而重大的時候,才可以在肋骨緣下摸得到。
肋骨包括哪幾種,他們特點作用是什么?人體肋骨12對內骨 ,左右對稱內骨 ,后端與胸椎相關節,前端僅第1-7肋借軟骨與胸骨相連接,稱為真肋內骨 ;第8-12肋稱為假肋,其中第8-10肋借肋軟骨與上一肋內骨 的軟骨相連,形成肋弓,第11、12肋前端游離,又稱浮肋。肋骨共同構成胸廓,保護內臟內骨 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