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手術算不算誤工費
一、二次手術是否支持誤工費的賠償二次手術算不算誤工費 ? 二次手術應部分支持誤工費的賠償。在二次手術住院期間確實存在誤工二次手術算不算誤工費 ,如能提供 證據 二次手術算不算誤工費 ,則應扣減其二次手術治療期間的 殘疾賠償金 后予以支持。 理由如下二次手術算不算誤工費 : 首先二次手術算不算誤工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 人身損害賠償 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第二款的規定所使用的前提為原告因傷致殘持續誤工,此時原告的誤工損失,實際上就是原告喪失或者部分 喪失勞動能力 造成的損失,這與 傷殘賠償 金的賠償內容是一致的。但傷殘 賠償金 與二次手術的誤工費是有差別的,殘疾賠償金賠償的是受害人客觀上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損失,而二次住院期間的誤工損失是在受害人有勞動能力或存在部分勞動能力的情況下,因住院治療而無法勞動造成的損失。二者的賠償內容不同,不能用殘疾賠償金來代替二次住院期間的誤工損失。 其次,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規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其本意是誤工時間應以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為準,而計算至定殘前一天并非強制性規定,故該處用了“可以”。故原告姚某在二次手術住院期間的誤工費損失,應當予以賠償。 最后,傷殘賠償金與二次手術的誤工費之間又存在一定交叉。這部分交叉所應獲賠的損失在傷殘賠償金中已經得到體現,故在二次手術誤工費中應該作相應扣減。如果不扣減這部分內容,將有違 保險法 的公平原則,有重復賠償的嫌疑。同時,原告所主張的誤工費是以其固定收入為標準來進行計算,如沒有固定收入,則按照其近三年平均收入進行計算,如其不能證明近三年平均收入的,可參照審理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似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 工資 標準進行計算。 綜上所述,如果受害者第二次進行手術的直接原因來自于先前侵害者對其的傷害就應該得到相關的誤工費賠償,因為侵害者不能因為賠償了一次的費用就可以因此而完成了對受害者的賠償,因為往往比較嚴重的受害者是需要持續治療才能康復的。
交通事故二次手術費用和誤工費包含在內嗎在 交通事故 二次手術算不算誤工費 的處理過程中二次手術算不算誤工費 ,事故雙方在第一時間聯系各自的保險公司之后還應當進行計算具體的賠償數額。那么二次手術算不算誤工費 ,您是否知道交通事故二次手術費用和誤工費是包含在的嗎?按照相關規定,二次手手術賠償費就包括誤工費的賠償,在計算的過程不用多次進行計算。 二、交通事故二次手術費用具體賠償項目 (一) 醫療費 事故發生后入住的醫院出具的正式發票 病歷卡,姓名要與事故認定書上一致,如果轉院的要證明必要性或以就近就醫原則。 自行從藥店的支出一般得不到支持, 交強險 以外,根據事故責任分擔。 (二) 護理費 住院期間護理費一般按一人計算,但是重癥病人要求醫院開證明由二人護理的可以認定,出院后需要繼續護理的要求醫院出具診斷證明。 住院期間沒有證明也能得到支持,出院后護理必須要有醫院證明或護理鑒定。 (三)誤工費 要求醫院出具建休證明,如果安裝內固定的,第一次手術后與第二次手術之間要有連續誤工證明,如果出院時忘了要求醫院開的,補開也可以認定,但舉證時會被動些。 (四)交通費 要求時間上與事故時間相吻合,如果是包車費、長途汽車費,要求時間、地點與就醫、被害人所在地、簽定地點等相一致。 (五)住宿費 要求參加處理交通事故的人住宿時姓名、時間、地點與發生事故相吻合或與被害人住院搶救時間相吻合及費用的合理性。要證明合理性、必要性。 (六)住院伙食補助費 依據國家公務人員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一般情況只有住院者本人享有。 以住院時間為依據。 (七) 必要的營養費 法律沒有規定營養費的標準,一般情況下參照醫療建議,可要求醫生在病例或診斷證明上注明需要加強營養幫助恢復。 (八) 殘疾賠償金 (根據 喪失勞動能力 程度或 傷殘等級 ,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20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 城鎮戶口與 農村戶口 差別很大,在司法實踐中如果能證明在城市務工居住一年以上的可按城市戶口認定。依據不同的護理等級計算。 注意: 1、通事故二次手術和后續治療費的 賠償標準 交通事故二次手術和后續治療費如何賠償?根據目前司法實踐,法院一般要求實際發生后再另行主張。如果縣級以上人民醫院出具證明或是鑒定機構出具鑒定結論的,法院可以在審理時可以予以采信。一般而言,醫院出具的證明往往比鑒定機構鑒定的數額要高,所以受害人在出院時最還能讓醫生出具二次手術費和后續治療費的證明。如果醫院不給出具證明的,可以進行二次 訴訟 ,訴訟時以實際發生的 醫療費用 為準。 2、通事故二次手術費 訴訟時效 從損失確定之日起算,也存在問題,就是后續治療。很多情況受害人的傷勢不是一次手術治療能夠治好的,還必需進行二次手術(如取內固定的鋼釘、螺絲等)。二次手術距第一次治療的時間一般都很長,半年、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的都有。二次手術,必然要發生費用,也就是后續治療費,這肯定應該也是受害人的損失,后續治療費發生后,這時受害人的全部損失才確定下來,如果交通事故后續治療費用賠償訴訟時效從此時才起算,可能距事故發生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距受害人治療終結可能也時間不短了,這顯然失去了訴訟時效法律制度的目的和意義。 二、二次手術及休息期間誤工費如何計算? 根據《 人身損害賠償 司法解釋》第二十條的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另外, 傷殘賠償 金與二次手術的誤工費之間又存在一定交叉,原告在二次手術治療期間,因病休而無法取得的可預期收入中未經殘疾賠償金補償的部分,應作為原告合理的損失,由被告予以賠償。 綜上所述,在交通事故的處理過程中雙方應當明確各自的責任與認定處罰,在執法人員的處理下依法向受害人進行賠償相應的醫療費、誤工費、生活費等,若是在二次手術中其相應的賠償也是具有法律效益的。當然在進行賠償的過程中應當按照賠償標準進行賠償。
做完第二次手術可以領取誤工費嗎二次手術可以主張誤工費。誤工費是指賠償義務人應當向賠償權利人支付的受害人從遭受傷害到完全治愈這一期間內二次手術算不算誤工費 ,因無法從事正常工作而實際減少的收入。而二次手術也屬于誤工期間。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二次手術算不算誤工費 ,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二次手術算不算誤工費 ;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