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費率上調原因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關于調整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工傷保險費率上調原因 的通知》(人社部發〔2015〕71號)文件規定工傷保險費率上調原因 ,工傷保險實行費率浮動政策工傷保險費率上調原因 ,用人單位按基本費率浮動繳費。
基本費率按行業特點確定,浮動比例由統籌地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職業病危害程度等因素,確定其工傷保險費率確定。
因此,用人單位發生工傷,會一定程度影響第二年工傷保險繳費比例。
拓展資料:
工傷繳費費率是依據什么規定調整的 ?
按照用人單位行業費率、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職業病危害程度確定。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五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職工個人不繳費,由用人單位按照本單位全部職工工資總額,按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定的費率繳費。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定用人單位費率,按照國民經濟分類,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由低到高,依次將行業工傷風險類別劃分為一類至八類。
基本費率分別為0.2%、0.4%、0.7%、0.9%、1.1%、1.3%、1.6%、1.9%左右,再按用人單位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職業病危害程度,進行浮動調整。
一、關于行業工傷風險類別劃分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對行業的劃分,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由低到高,依次將行業工傷風險類別劃分為一類至八類(見附件)。
二、關于行業差別費率及其檔次確定
不同工傷風險類別的行業執行不同的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各行業工傷風險類別對應的全國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為,一類至八類分別控制在該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2%、0.4%、0.7%、0.9%、1.1%、1.3%、1.6%、1.9%左右。
通過費率浮動的辦法確定每個行業內的費率檔次。
一類行業分為三個檔次,即在基準費率的基礎上,可向上浮動至120%、150%,二類至八類行業分為五個檔次,即在基準費率的基礎上,可分別向上浮動至120%、150%或向下浮動至80%、50%。
各統籌地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財政部門,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則,合理確定本地區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具體標準。
并征求工會組織、用人單位代表的意見,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基準費率的具體標準可根據統籌地區經濟產業結構變動、工傷保險費使用等情況適時調整。
三、關于單位費率的確定與浮動
統籌地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職業病危害程度等因素,確定其工傷保險費率,并可依據上述因素變化情況,每一至三年確定其在所屬行業不同費率檔次間是否浮動。對符合浮動條件的用人單位,每次可上下浮動一檔或兩檔。
統籌地區工傷保險最低費率不低于本地區一類風險行業基準費率。費率浮動的具體辦法由統籌地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商財政部門制定,并征求工會組織、用人單位代表的意見。
2018工傷保險費率調整1、2018 工傷保險費率 調整內容 人社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出工傷保險費率上調原因 了《關于調整工傷保險費率的通知》工傷保險費率上調原因 ,明確將行業工傷風險類別劃分為八類。各行業一類至八類工傷風險類別對應的全國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分別控制在該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2%、0.4%、0.7%、0.9%、1.1%、1.3%、1.6%、1.9%左右。一類行業分為三個檔次,即在基準費率的基礎上,可向上浮動至120%、150%;二類至八類行業分為五個檔次,即在基準費率的基礎上,可分別向上浮動至120%、150%或向下浮動至80%、50%。 2、2018工傷保險費率下調程度 工傷保險費率下調具體表現在:一是最低行業基準費率由0.5%降至0.2%,最高行業基準費率由2%降至1.9%;二是政策平均費率由1%左右降至0.75%左右,降低0.25個百分點,實際平均費率從目前的0.9%左右降至0.7%左右,降低0.2個百分點,初步測算,全國一年可減輕企業負擔150億元;三是具體到不同的行業,由于行業標準采用了新的標準,與原費率政策的基準費率相比,在可比的86個行業中,有74個行業的基準費率標準降低,占到了86%。 3、2018工傷保險費率下調影響 初步測算,工傷保險費率調整,全國一年可減輕企業負擔150億元。調整費率后,工傷職工的工傷待遇水平不會受到任何影響,而且每年還會隨著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逐步調整提高。
2019年5月1起寧波調整完善工傷保險腐費率14日工傷保險費率上調原因 ,寧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工傷保險費率上調原因 了《關于調整完善工傷保險浮動費率工傷保險費率上調原因 的通知》工傷保險費率上調原因 ,這項政策5月1日起執行,將通過降低工傷發生率的調控比例來嚴格要求企業注重安全生產。企業繳納工傷保險費,跟年度工傷發生率有直接關系,發生率越低繳費也就越少,反之就要升高。
根據《工傷保險行業風險分類表》,將行業分為三個類別:一類為風險較小行業,如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二類為中等風險行業,如房地產、體育、娛樂等行業;三類為風險較大行業,如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等行業。
此次政策調整,對于二、三類行業用人單位的年度工傷發生率的調控比例發生變化,由原來的6%調整為4%。即在按年度工傷保險費用收支比例浮動次年度費率的基礎上,年度工傷發生率≥4%的,就要上浮一檔費率。
除工傷保險費率上調原因 了企業安全生產信用等級,今年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也要實打實地和費率掛鉤了。像二、三類行業用人單位,這個年度安全生產抓得好,年度工傷保險費用收支比例<80%、工傷發生率<1%、經評審達到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次年度工傷保險費率直接下浮至本行業最低費率。
如果企業達到了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三級企業標準的,按年度工傷保險費用收支比例浮動次年度費率的基礎上,再次追加下浮一檔費率。
據了解,工傷保險費職工個人是不繳費的,全部由單位繳費。這次政策調整也不影響職工的工傷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