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工傷繳費比例
工傷保險繳費比例根據不同行業的風險程度實行差別費率餐飲行業工傷繳費比例 ,具體分類及繳納費率情況如下:
1、一類:冶煉、采掘、化學原料及化學品、裝卸搬運業、生產、儲運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物品等;按1.5%繳納。
2、二類:航空、鐵路、電力、水上運輸、汽車運輸業、建筑安裝業、軋制、壓延加工等;按1.2%繳納。
3、三類:機械設備、儀器儀表制造業、建材加工業、橡膠塑料制品業、木材加工業、化學纖維制造業,玻璃搪瓷器皿制造業、船舶修造業、自來水生產業、倉儲業、地質勘察等;按1.0%繳納。
4、四類:一般機械加工業、造紙及紙制品加工業、農林牧漁業、電子、儀器儀表操作修理業、印刷業、醫藥、日用化工制造業、加劇制造業、糧食及其副產品加工業等;按0.8%繳納。
5、五類: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紡織業、皮革制品業、餐飲業、郵電業、水利管理也、科學、氣象、測繪、工程設計業等;按0.5%繳納。
6、六類:商業、貿易、金融、保險、文化、教育、服務等;按0.3%繳納。
根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八條規定:工傷保險費根據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則,確定費率。國家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確定行業的差別費率,并根據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等情況在每個行業內確定若干費率檔次。行業差別費率及行業內費率檔次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準后公布施行。
拓展資料:
理賠流程:
第一是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確診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報告。
第二是工傷認定,用人單位應該在一個月內向勞動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如果單位不申請的話工傷者一定要在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部門提出申請。
第三是工傷勞動能力鑒定,勞動能力鑒定是在申請工傷鑒定的職工被認定為工傷的基礎上,在其醫療終結或醫療期滿之后,由縣以上勞動鑒定委員會對其進行的評定傷殘等級的行為。
第四是賠償,工傷鑒定以后,就可以依據鑒定的標準計算出賠償數額餐飲行業工傷繳費比例 了。單位投餐飲行業工傷繳費比例 了工傷保險的,就直接由國家工傷保險機構依據標準發放工傷保險待遇。沒有投保的,則依據標準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如果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不了的,則可以依據勞動仲裁法規提起仲裁程序。對勞動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
工傷保險繳納的比例工傷保險餐飲行業工傷繳費比例 的繳費比例主要是看職工從事餐飲行業工傷繳費比例 的行業的風險程度,而根據工傷風險程度,行業主要可以劃分為三類。1、風險較小行業像證券業,銀行業,保險業等等,就屬于風險較小的行業。而在這類行業工作的職工,他們的工傷保險繳費比例基本是在其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5%左右。2、中等風險行業房地產、農副食品加工,還有環境管理、娛樂業等等,均屬于中等風險的行業。在這類行業工作的職工,他們的工傷保險繳費比例是在其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1.0%左右。3、風險較大行業一般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等,是屬于風險較大的行業。而在這類行業工作的職工,他們的工傷保險繳費比例是在其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2.0%左右。法律依據餐飲行業工傷繳費比例 :《關于調整工傷保險行業費率的通知》人社部發〔2015〕71號一、關于行業工傷風險類別劃分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對行業的劃分,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由低到高,依次將行業工傷風險類別劃分為一類至八類(見附件)。二、關于行業差別費率及其檔次確定不同工傷風險類別的行業執行不同的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各行業工傷風險類別對應的全國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為,一類至八類分別控制在該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2%、0.4%、0.7%、0.9%、1.1%、1.3%、1.6%、1.9%左右。通過費率浮動的辦法確定每個行業內的費率檔次。一類行業分為三個檔次,即在基準費率的基礎上,可向上浮動至120%、150%,二類至八類行業分為五個檔次,即在基準費率的基礎上,可分別向上浮動至120%、150%或向下浮動至80%、50%。各統籌地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財政部門,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則,合理確定本地區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具體標準,并征求工會組織、用人單位代表的意見,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基準費率的具體標準可根據統籌地區經濟產業結構變動、工傷保險費使用等情況適時調整。
各行業工傷繳費比例是多少法律分析:工傷保險的繳費比例:一類為風險較小行業餐飲行業工傷繳費比例 ,二類為中等風險行業餐飲行業工傷繳費比例 ,三類為風險較大行業。三類行業分別實行3種不同的企業工傷保險比例繳費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和主要經營生產業務等情況餐飲行業工傷繳費比例 ,分別確定各用人單位的行業風險類別,企業工傷保險比例平均繳費率原則上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1.0%左右,三類行業的基準費率分別為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5%、1.0%、2.0%左右。
用人單位應當按時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數額為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乘以單位繳費費率之積。
這里的工資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加點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目前,全國各行業的工傷保險的費率幅度為0.5%--2.0%,原則上控制在1%左右。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餐飲行業工傷繳費比例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職工有前款第(一)項
工傷繳費比例標準是什么因為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不同餐飲行業工傷繳費比例 ,所以各個行業的工傷保險繳費比例也是不一樣的。介紹如下餐飲行業工傷繳費比例 :
一類為風險較小行業(例如:證券業、銀行業、保險業等):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0.5%。
二類為中等風險行業(例如:房地產業、環境管理業、娛樂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1.0%。
三類為風險較大行業(例如:煉焦及核心燃料加工業、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等):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2.0%。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八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餐飲行業工傷繳費比例 ,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一)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二)住院伙食補助費(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五)生活不能自理的餐飲行業工傷繳費比例 ,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八)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九)勞動能力鑒定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