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船舶行業規范船企名單
船舶行業作為軍工發展重要的一部分,近年來新承接訂單與手持訂單數量均呈下行趨勢,2020年新承接訂單較上年下降0.48%為2893萬載重噸,手持訂單數量為7111萬載重噸,較上年下降12.92%。同時,行業上游原材料價格的大幅提升壓縮了利潤空間,2020年利潤總額為47.8億元,較上年下降17.3%。
受此影響,行業內頭部企業的運營能力也逐年下降。總體看來,行業景氣度的下降以及成本的不斷上升使得船舶行業發展面臨較大阻力。
船舶工業行業訂單情況逐年走低
軍工行業是國家安全的支柱,承擔國防科研生產任務,為國家武裝力量提供各種武器裝備研制。目前軍工行業的基本分類主要有工信部船舶行業規范船企名單 :核工業、航空工業、航天工業、船舶工業、兵器工業五個類別。
其中船舶工業在確保國家的國防安全和推動我國交通運輸業、海洋開發業等重要國民經濟部門的發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2013-2020年我國造船承接的新船訂單與手持訂單整體呈下降趨勢。2019年,全國造船承接新船訂單2907萬載重噸,同比下降3.04%。12月底,手持船舶訂單8166萬載重噸,同比下降7.55%。
2020年,全國造船承接新船訂單289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0.48%。12月底,手持船舶訂單711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2.9%。
造船成本上升限制行業發展
船舶工業中的利潤有大部分來自于船舶制造,鋼材作為造船的主要原料,其價格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造船的成本。
截至目前,鋼材價格指數最高值達到了133.59點,出現在2021年3月5日;最低值為92.39點,出現在2020年4月10日。根據鋼材的價格指數的走勢來看,近段時間來鋼材的價格整體呈上升趨勢,原因除了各類建設項目和企業提前復工復產釋放了鋼材需求外,還因為鋼材的制造原料鐵礦石的價格大幅上升。
行業利潤總額總體呈下降趨勢
2010-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整體呈下降趨勢,在2019年時利潤總額為57.8億元,較上年下降約48.53%,2020年利潤總額為47.8億元,較上年下降17.3%。其中,船舶工業企業主要由船舶制造企業、船舶配套企業、船舶修理企業、船舶改裝企業、船舶拆除企業與海工裝備制造企業構成。
2020年全年,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7.8億元,同比下降約17.3%。其中,船舶制造企業9.3億元,同比下降84.3%;船舶配套企業17.4億元,同比下降25.3%;船舶修理企業19.3億元,同比增長13倍;船舶改裝企業4.8億元,同比增長33.3%;船舶拆除企業1.4億元,同比下降41.7%;海工裝備制造企業虧損4.2億元,同比減虧17.3億元;航標器材及其工信部船舶行業規范船企名單 他浮動裝置的制造企業虧損0.2億元,與上年持平。
注: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在2016年與2019年的利潤總額情況說明中僅公布了1-11月的數據,故2016年與2019年全年數據為測算數據。
船舶行業代表性企業運營能力普遍下降
國內船舶行業的代表性企業有中國重工、中國船舶、中船科技與中船防務,通過圖表可以看出2015-2020年前三季度,這四家代表性企業的總資產周轉率總體呈下降趨勢,說明公司的運營能力逐年下降,銷售能力變弱。可以發現,船舶行業整體景氣度的下降對頭部公司造成了影響,同時造船成本的上升也帶來了一定的阻力。
總體來看,通過船舶行業訂單情況逐年走低,行業經營效益下行的趨勢可以看出我國船舶行業的景氣度正在下降,通過這一現象可以推斷目前我國軍工行業的發展重心正在從船舶行業向其他行業偏移。
——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船舶制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中國百強造船企業名單有那些1. 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2. 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3. 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 4.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 5. 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 6. 國營武昌造船廠 7. 廣州廣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8. 中國長江航運集團金陵船廠 9. 江蘇新世紀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10. 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11. 上海澄西船舶有限公司 12. 江蘇揚子江船廠有限公司 13. 中國長江航運集團青山船廠 14. 天津新港船廠 15. 揚帆集團有限公司 16. 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17. 揚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 18. 臨海市江海造船有限公司 19. 廣州黃埔造船廠 20. 國內貿易部口岸船舶工業公司 21. 浙江造船有限公司 22. 江蘇東方造船有限公司 23. 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 24. 淮濱縣江淮船業有限公司 25. 煙臺萊佛士船業有限公司 26. 樂清市七里港船廠 27. 臺州市宏冠造船有限公司 28. 國營蕪湖造船廠 29. 山東省黃海造船有限公司 30. 中國長江航運集團江東船廠 31. 廣西桂江造船廠 32. 廈門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33. 上海愛德華造船有限公司 34. 常石集團(舟山)船業發展有限公司 35.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808廠 36. 山東省威海船廠 37. 南通惠港造船有限公司 38. 福建省東南造船廠 39. 煙臺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40. 常石集團(舟山)大型船體有限公司 41. 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42. 天津新河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 43. 乳山市臥龍灘拆船廠 44. 揚州龍川船業有限公司 45. 南京永華船業有限公司 46. 杭州東風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47. 國營西江造船廠 48. 大連新船重工船舶舾裝有限公司 49. 榮成市海達造船有限公司 50. 江蘇省鎮江船廠有限責任公司 51. 國營川東造船廠 52. 榮成市尋山興海造船有限責任公司 53. 江西江洲聯合造船有限責任公司 54. 榮成市拆船公司 55. 寧波新樂造船有限公司 56. 中國長江航運集團宜昌船廠 57. 溫嶺市合興船舶修造廠 58. 青島靈山船業股份有限公司 59. 臺州騰龍造船廠 60. 重慶東風船舶工業公司 61. 大連今岡船務工程有限公司 62. 樂清市黃華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63. 榮成市泓運船業有限公司 64. 南京東佳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65. 山東大魚島集團造船有限公司 66. 浙江東港船舶有限公司 67. 南通亞華金屬結構件廠 68. 湖南省長沙船舶廠 69. 宜昌達門船舶有限公司 70. 棗莊市騰達造船廠 71. 湖北華舟有限公司 72. 國營青島造船廠 73. 榮成市造船工業有限公司 74. 臨海市宏盛造船有限公司 75. 九江新興造船有限責任公司 76. 臺州海濱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77. 臺州市遠征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78. 乳山市造船有限責任公司 79. 榮成市石島鎮東海造船有限公司 80. 溫嶺市松門先鋒船舶修造廠 81. 廣州市番禺粵新造船有限公司 82. 寧波清源造船有限公司 83. 浙江東方造船有限公司 84. 廣東浩粵船舶工業有限公司 85. 臨海市長順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86. 溫嶺市興源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87. 微山縣興豐船舶修造廠 88. 廣州航通船業有限公司 89. 溫嶺市箬山繁榮船舶修造廠 90. 南通市港閘造船廠 91. 榮成市石島船業公司 92. 重慶市澤勝船務(集團)有限公司 93. 溫嶺市礁山船舶修造廠 94. 棗莊市臺港發達集團公司 95. 溫嶺市長宏造船有限公司 96. 浙江帆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97. 棗莊市臺兒莊區振興船舶修造廠 98. 舜天造船(揚州)有限公司 99. 廣州市番禺靈山造船廠 100. 南通蛟龍重工發展有限公司
記得采納啊
中國船舶企業介紹,有人說下嗎?中國的造船歷史很久遠,疫情明朗后,船舶制造與運輸的需求量在增長,對應到股市中船舶制造板塊的表現就很突出了,吸引眾多投資者的目光。今天就跟大家扒一扒船舶制造行業的龍頭公司--中國船舶。在開始之前,建議大家先瀏覽一下這份船舶制造行業龍頭股名單,小伙伴們可以直接戳鏈接哦工信部船舶行業規范船企名單 :【寶藏資料】船舶制造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中國船舶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產品結構最全的造船旗艦上市公司之一。公司業務覆蓋了船舶建造、修船、海洋工程、動力業務、機電設備等。在造船業務方面,公司產品線涵蓋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等船型,造船總量、造機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同時由于為中船集團重心民品主業上市公司,具有完整的商業模式,是國內船舶制造的領軍人。
簡單的分析了下中國船舶的公司情況后,我們來分析一下中國船舶公司有什么優秀之處,值不值得我們花錢購買?
亮點一:品牌和業務規模優勢
最近幾年,中國船舶的品牌在世界上也是越來越有影響力的,同時在生產效率、周期、產品質量、成本控制、顧客滿意度等方面也呈現出極為有利的競爭形勢,已經形成了良好的聲譽,而且競爭力方面也是不弱的。在重大資產完成重組后,中國船舶產品將進一步拓展和整合業務范圍,對于船舶以及海工產品的類型已經全部的覆蓋上了,強化了上市平臺的定位,進一步的是船海產業做的比以前更強,更優秀。
亮點二:深入調整產品結構,造船,海工,動力,三箭齊發打造全球造船龍頭
公司積極做產品結構調整,達到符合市場的要求,在鞏固集裝箱船、油輪、氣體船等主力船型承接力度的基礎上,加強關注小型船市場,把搶奪訂單當成是企業最要緊的任務。對此,中國船舶緊貼市場,開發優化主流船型,這也能夠讓豪華郵輪項目更快的進行,克服海工裝備自主設計困難,將動力機電業務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轉型。除此之外,工信部船舶行業規范船企名單 他們還對大噸位的散貨船、運輸船、成品油船、集裝箱船等進行自主研發,還向大型游輪市場進軍。由于篇幅受限,對于中國船舶的全面報告和風險解析,學姐都提前弄到研報里了,感覺研究一下吧:【深度研報】 中國船舶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疫情被控制住后,經濟也開始逐漸復蘇,在復工復產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市場需求量巨大,從而使船舶運輸業也開始發展了起來。中國船舶作為我國民船龍頭企業,對民船回暖有很大幫助,且對造船業供給側改革也有一定影響;由此可看到中國船舶未來還是很有希望的,因此將率先享受到行業發展所帶來的紅利。從整體來看,中國船舶可以說是我國船舶制造行業的領先者了,有很大可能會在我國船舶業改革之際,乘坐改革的順風車,迎接企業的飛速發展。然而文章會延遲,如若對中國船舶未來行情感興趣,馬上進入鏈接,有專門的投資顧問給你判斷股票,查看中國船舶目前行情好不好:【免費】測一測中國船舶還有機會上車嗎?
應答時間:2021-09-02,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準,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