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賠償不要繳稅嗎
法律分析:賠償金需要繳個稅。國家規定了對勞動者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最低標準員工賠償不要繳稅嗎 ,只有超過該標準的數額在按照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的實際年限進行平均后員工賠償不要繳稅嗎 ,才向勞動者征收個人所得稅。具體標準如下:
1、以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為標準,低于該數額的,勞動者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員工賠償不要繳稅嗎 ;高于該數額的,勞動者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2、勞動者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金等收入高于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的,用高出的數額除以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按照12年計算),所得數額視為勞動者個人的月工資或薪金收入,對該數額超過2000元的部分征收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問題的通知》 第一條 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
賠償金要交稅嗎勞動者取得員工賠償不要繳稅嗎 的一次性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最低標準員工賠償不要繳稅嗎 ,只有超過該標準的數額在按照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的實際年限進行平均后,才向勞動者征收個人所得稅。
具體標準如下員工賠償不要繳稅嗎 :
1、以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為標準,低于該數額的,勞動者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高于該數額的,勞動者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2、勞動者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金等收入高于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的,用高出的數額除以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按照12年計算),所得數額視為勞動者個人的月工資或薪金收入,對該數額超過2000元的部分征收個人所得稅。
在職工工資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或者當一次性得到的賠償金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就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一、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二、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三、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被辭退賠償金要交稅嗎?員工獲得因為和公司解除合同之后員工賠償不要繳稅嗎 的賠償金員工賠償不要繳稅嗎 ,這部分金額要不要交稅是需要分情況的。當員工所獲得的金額是在當年當地的薪資水平最低工資收入的三倍之內的,是不需要繳納申報個人所得稅,這是最新規定。另外,當所獲得的賠償金多于當地的當時最低工資的三倍,那么需要申報個稅的范圍是超出的這一部分,數額不會很大。
公司辭退員工補償金需要納稅嗎?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員工賠償不要繳稅嗎 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文件的規定員工賠償不要繳稅嗎 ,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員工賠償不要繳稅嗎 ,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于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均。在員工賠償不要繳稅嗎 我國個人以及單位逃稅的情形都是比較常見的,在發現他人存在此種行為之后,任何公民只要掌握了其確實逃稅了的證據,就可以向稅務局舉報。由于舉報可以及時的制止他人不納稅的行為,故此是實名舉報的情形,是可以得到獎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