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滴滴車發(fā)生交通事故是誰來負責?_坐滴滴出車禍怎么賠償
**滴滴打車出事誰負責?手把手教你處理交通事故**
**一、乘客受傷找誰賠?三方責任要看清**
坐滴滴車出車禍時,通常有三個責任方需要確認。第一責任方是滴滴平臺,他們和乘客存在運輸服務關系。《合同法》第107條寫明,運輸公司必須對乘客在乘車期間受的傷負責,除非是乘客自己故意造成的。
司機作為開車的人,也要承擔直接責任。如果司機闖紅燈或超速導致事故,交警開具的責任認定書會寫明司機過錯。這時候司機要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賠錢。
第三方責任最常見的是其他車輛違規(guī)。比如有卡車強行變道撞上滴滴車,卡車司機就要按《侵權責任法》第6條承擔主要責任。這種情況需要交警現(xiàn)場確認責任比例。
**二、事故現(xiàn)場別慌張 五步操作保權益**
第一步馬上打110報警。警察到場會測量現(xiàn)場、畫事故圖、登記雙方信息,這些記錄是后續(xù)索賠的關鍵證據(jù)。
第二步用手機拍下全景照片。重點拍碰撞位置、剎車痕跡、道路標線。如果受傷流血,記得把傷口狀況也拍清楚。視頻可以錄下對方司機態(tài)度或承認錯誤的話語。
第三步聯(lián)系滴滴客服。平臺有專門的事故處理通道,他們會調取行車錄音錄像。注意要求客服提供司機保單信息,很多滴滴車都買了乘客意外險。
第四步去醫(yī)院做全套檢查。有些內傷剛開始沒感覺,比如腦震蕩或內臟出血。所有病歷和繳費單都要保留,這些能證明實際損失。
第五步等交警出認定書。這份文件會寫清楚事故原因和責任劃分,是找各方要賠償?shù)暮诵囊罁?jù)。拿到認定書后,建議在72小時內啟動索賠流程。
**三、賠償談判有技巧 別被糊弄吃暗虧**
滴滴平臺接到索賠要求時,常會推給保險公司處理。但乘客有權同時追究平臺責任。2025年杭州有個案例,乘客被追尾導致頸椎損傷,滴滴開始只愿賠5000元醫(yī)療費。后來律師介入,法院判平臺和肇事司機共同賠償12萬元。
司機個人賠付能力有限是常見問題。有個北京案例中,司機全責但賬戶只有8000元存款。這時平臺必須兜底,法院依據(jù)《電子商務法》第38條,判定滴滴先行墊付了6.8萬元賠償金。
遇到第三方全責的情況更要注意。2025年深圳暴雨天,出租車闖紅燈撞上滴滴車,出租車公司開始拒賠。乘客通過起訴,法院凍結了出租車公司賬戶,最終獲賠9.3萬元。
**四、收集證據(jù)別偷懶 關鍵材料缺不得**
去醫(yī)院要開正式診斷書,不能只有手寫病歷。X光片、CT報告要加蓋醫(yī)院公章,最好讓醫(yī)生寫明建議休養(yǎng)天數(shù)。這些材料能計算誤工費。
打車軟件里的行程記錄要截圖保存。重點截取下單時間、車牌號、行車路線,這些能證明事故發(fā)生在服務過程中。滴滴的行程錄音功能在事故后72小時內可以申請調取。
賠償清單要列詳細。包括醫(yī)療費、交通費、營養(yǎng)費、誤工證明。月薪2萬的白領需要單位出具收入證明,個體戶可以提供納稅記錄。如果傷情嚴重構成傷殘,要做司法鑒定確定賠償系數(shù)。
**五、起訴準備這樣做 流程其實不復雜**
協(xié)商超過15天沒結果,就可以去法院立案。需要準備起訴狀三份、身份證復印件、事故認定書、醫(yī)療票據(jù)原件。訴訟費按索賠金額計算,1萬元以下只需50元。
選擇被告有講究。通常把滴滴平臺、司機、保險公司都列為被告。2025年新出的司法解釋明確,平臺不能以"技術中介"為由免責。
開庭時重點說清三件事:事故如何發(fā)生、自己受了什么損失、對方該賠多少錢。有乘客自己出庭勝訴的案例,關鍵是把證據(jù)整理成冊,用便簽紙做好標記方便法官查看。
整個流程大概需要3-8個月。判決生效后,如果對方不賠錢,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現(xiàn)在法院聯(lián)網(wǎng)查控系統(tǒng)能直接凍結支付寶、微信賬戶,執(zhí)行成功率比前幾年高很多。
**特別提醒**
雨天乘車要留意司機是否開霧燈,夜間觀察司機有無疲勞駕駛。遇到司機邊開車邊搶單的情況,可以立即提醒或向平臺投訴。座位安全帶一定要全程系好,后排也不例外。手機保持電量充足,確保能隨時錄音取證。
事故處理期間,每天記下自己做了哪些治療、花了多少錢、有什么不適癥狀。這些記錄能讓賠償計算更準確。記住不要私下簽署任何和解協(xié)議,特別是對方保險公司拿來的文件,一定要先找專業(yè)律師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