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死亡賠償金誰出_工傷死亡賠償金誰支付
工傷死亡賠償金誰承擔?這5件事你必須知道
一、工傷死亡賠償到底由誰支付?
工傷死亡賠償包含三部分:喪葬補助金、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這三筆錢由誰支付要看單位有沒有交工傷保險。
單位交了工傷保險的情況,所有賠償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基金是國家設立的專門賬戶,錢來自各個單位繳納的保險費。單位沒交工傷保險的話,所有賠償都要單位自己出錢。這種情況要注意,有些省份的安全生產條例還規定,除了工傷保險的賠償,單位需要再額外支付死亡賠償金。
二、賠償金的具體金額怎么算?
喪葬補助金按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的6個月計算。比如某地去年平均月工資是5000元,喪葬補助金就是3萬元。
親屬撫恤金按死者生前工資比例發放。配偶每月拿40%,其他親屬每人30%。家里有孤寡老人或孤兒,每人每月多拿10%。比如死者工資是6000元,配偶每月能拿2400元,父母每人每月1800元。所有親屬的撫恤金加起來不能超過死者原工資。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按當地平均工資的48到60個月計算。假設當地平均工資是5000元,最高能拿30萬元。具體月份數要看當地規定。
三、賠償金應該給哪些人?
賠償金直接給死者的直系親屬。這里說的直系親屬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如果有特殊情況,比如死者生前指定了受益人,錢就給指定的人。
需要特別注意兩種情況:如果死者買了工傷保險但沒指定受益人,賠償金就作為遺產處理。遺產分配按照繼承法來,配偶、子女、父母平分。如果有人故意傷害死者騙取賠償金,會被取消領取資格。
四、單位不賠錢怎么辦?
如果單位拒絕支付賠償,家屬可以走三個步驟。第一步找當地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責令單位付錢。第二步申請勞動仲裁,仲裁結果具有法律效力。第三步去法院起訴,法院可以查封單位財產。
實際操作中要注意保留勞動合同、工資單、工傷認定書。這些材料能證明勞動關系和工傷事實。遇到單位耍賴的情況,最好在一年內申請勞動仲裁,超過時間可能失去維權機會。
五、如何提前預防賠償糾紛?
勞動者入職時要簽書面勞動合同。合同里要寫明工作崗位、工資數額、社保繳納情況。單位不簽合同的話,可以保留工牌、考勤記錄、工資轉賬記錄作為證據。
每個月的工資條要保存好。如果發現單位沒交工傷保險,要及時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已經發生工傷事故的,要在30天內讓單位申請工傷認定。單位不申請的,家屬可以在1年內自己申請。
特別提醒建筑工人、外賣員等高風險職業群體。很多包工頭會用現金發工資逃避責任,這種情況要保留工作服、工作群聊天記錄、現場照片等證據。手機拍攝的工地視頻、送貨記錄都能作為維權依據。
關于賠償金的分配問題,建議家屬先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以找街道辦調解,實在不行再走法律程序。法院判決時會優先保障老人和孩子的生活費,有勞動能力的成年人可能少分或不分。
最后要記住,工傷死亡賠償是勞動者應得的保障。家屬遇到單位推諉時不要私下簽和解協議,很多協議會故意壓低賠償金額。最好咨詢專業律師,通過法律途徑爭取最大權益?,F在很多地方提供免費法律援助,可以直接去當地司法局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