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經濟補償金個人所得稅
={【(經濟補償金總收入-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的3倍-實際繳納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本單位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的工作年限-個人所得稅扣除額2000元】×適用稅率-速算扣除額}×本單位的實際工作年限級數。
離職補償金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按國家規定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離職獲得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的經濟補償金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的部分才需要征稅。法律依據:A、《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B、《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于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
離職補償金的個稅計算方法法律分析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一)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時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應納稅額:(每次收入-800)x20%
(二)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時1、應稅所得額在20000元以下時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應納稅額次收入x(1-20%)x20%
2、應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時,應納稅額每次收入x(1-20%)}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離職賠償金要交個人所得稅不需要。理由如下:
1、根據國稅總局納稅服務司解釋,解除勞動關系取得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的一次性補償收入,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內的免征個稅。
2、勞動合同到期后不再續簽支付的經濟補償不應界定為補償金,對這部分收入按照規定應該征收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范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征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拓展資料:
一、《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規定,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二、、員工離職經濟補償金要交個稅嗎
(一)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三)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新稅法離職補償金個稅1、按國家規定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離職獲得的經濟補償金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才需要征稅。例如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北京市2012年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為62677元,3倍就是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188031元,經濟補償金超過這個數額的部分,才需要征收個人所得稅的。
2、法律依據如下:A、《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 》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
離職補償金怎么扣稅?根據我國《財政部 稅務總局 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的通知》
五、關于解除勞動關系、提前退休、內部退養的一次性補償收入的政策
(一)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他補助費)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擴展資料100萬離職補償金納稅多少 :
離職補償金發放包括以下12種情況:
(1)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
(2)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提前解除事實勞動關系的;
(4)用人單位以暴力、脅迫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5)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6)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加班加點工資或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7)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8)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9)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10)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11)勞動合同期內用人單位破產或者解散的;
(12)勞動合同終止,地方有特殊規定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
參考資料: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 稅務總局 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離職補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