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首先應確認勞動關系的存在;然后進行工傷認定程序。協商不成可以仲裁或訴訟。一、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未簽訂勞動合同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發生工傷事故,需要首先確定事實勞動關系的存在,再申請工傷賠償等。二、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三、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它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1、3、4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符合第一條規定的情形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終止勞動關系,但對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件的勞動者,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訂立。四、在與用人單位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后,即受到我國勞動法律法規的保護。在無法與單位協商解決時,勞動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維護自己的權益:第一,申請認定工傷,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如果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可以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直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時,應提交以下材料:1.《工傷認定申請表》一式三份,可以直接到各區勞動與社會保障局領取格式表格; 2.醫療機構出具的職工受傷害時初診診斷證明書原件及復印件1份; 3.職工受傷害或者被診斷患職業病時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合同或者其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他建立勞動關系的證明(比如工資條、工牌、同事證言); 4.職工的居民身份證或者戶口本原件及復印件1份;5.其他相應證據,比如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的,提交用人單位的營業執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查詢證明,可以直接到工商局網站查詢打?。蝗绻麑儆谠诠ぷ鲿r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和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提交事故的相關證據材料,比如事故現場同事出具的證言,并附上提供證言同事的身份證復印件;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收到工傷認定申請后,在15日內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應當受理,對不屬于本部門管轄的,應當由有權管轄的部門書面告知申請人;申請材料不完整的,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申請人需要補充的材料,申請人在30日內補充全部材料的,應當受理,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是否認定為工傷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和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 第二,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確定傷殘等級。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向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確定傷殘等級之后,就可以依照法律規定核算工傷賠償費用了。這時候可以據此與用人單位進行協商;協商不成,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沒有勞動合同工傷怎么賠償沒有簽合同的農民工的工傷賠償流程:由單位或者農民工依法申請工傷認定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由社保行政部門決定是否受理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受理后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再依法作出決定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將決定書送達給單位和農民工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由單位和農民工攜帶決定書等材料去領取工傷賠償。如果社保行政部門不予受理的,則告知申請人理由。
【【法律依據】】
《工傷認定辦法》第十八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出具《認定工傷決定書》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
第二十二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工傷認定決定作出之日起20日內,將《認定工傷決定書》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送達受傷害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和用人單位,并抄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認定工傷決定書》和《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的送達參照民事法律有關送達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用人單位對不予受理決定不服或者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四條
工傷認定結束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將工傷認定的有關資料保存50年。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沒有勞動合同的農民工如何工傷認定要先經過勞動爭議仲裁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認定勞動關系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然后才能申請工傷認定。勞動者可以尋找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的證明資料如:工作證或工作牌(最好蓋有公章)、工資卡交易記錄、工資條、有公司名稱的工裝、去地稅局打印并蓋章的個稅完稅證明、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辦理的暫住證、考勤記錄、社會保險繳納記錄、派工單、同事證言(離職在職的都可以)、錄音錄像或者其它有勞動者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簽字的的書面材料等,只要證明雙方之間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就可以攜帶相關資料到當地的社保部門申請工傷認定。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且經工傷認定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其中,經勞動能力鑒定喪失勞動能力的,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應當簡捷、方便。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導致本人在工作中傷亡的,不認定為工傷:(一)故意犯罪;(二)醉酒或者吸毒;(三)自殘或者自殺;(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工人在工地上干活時受傷了,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可以申請工傷嗎?工人在工地干活受傷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了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但是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是可以申請工傷的,沒有勞動合同并不代表著不存在勞動關系,根據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我國勞動法規定只要工人能夠在受工傷期間舉證證明勞動關系,受傷的事實以及還有是在工作過程中受傷的事實就可以申請工傷。而只要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也符合工傷的標準,就應該去享受工傷待遇,而且其中產生的費用也是由用人單位來承擔責任的,如果用人單位不愿意去履行自己的義務的話,職工就可以到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如何申請自己的工傷情況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
當工人受到傷害之后,企業單位沒有及時地申報工傷,那么就需要員工在事故發生的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如果公認是沒有勞動合同的話,就需要提出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比如工資流水來進行申請之后,再去工商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判定為工傷之后就可以享受工傷待遇。正常的流程是員工在發生工傷之日之后,向用人單位進行申報自己的工傷,再由用人單位到當地的勞動保障部門進行申報,但是如果用人單位不按照規定提出認定申請的話,就可以到當地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申請。
對于工人來說容易碰到的坑。
對于工人來說,在找工作的時候是非常容易碰到工傷款難以拿到賠償的,因為在建筑工地找工作的話,危險系數都比較高,再加上有些企業對于管理上有些不善,就非常容易發生一些安全性的隱患,所以導致農民工受傷的幾率也是非常大的,一旦發生傷害,如果致殘的話,就會給一個家庭造成極大的影響,但是很多工地還不愿意去賠款,導致工人是沒有辦法自己拿錢出來看病的?,F在越來越多勞動者的權益也受到重視,能夠保證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最后對于工人來說一定要有法律意識,要學會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只要手里有了證據就能夠申請認定工傷也能夠保護自己的工傷權益。
農民工工傷賠償在沒有勞動合同和小包工頭無法承擔起費用的情況下怎么辦?沒有勞動合同,可以通過勞動仲裁確認事實勞動關系。發包方明知分包人無相關資質,要承擔連帶責任。也就是說小包工頭沒有錢賠,可以找給他做工程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的大公司。具有法定資質發包或者轉包沒有勞動合同,可以通過勞動仲裁確認勞動關系。發包方明知分包人無相關資質,要承擔連帶責任。小包工頭沒有錢賠,可以找給他做工程的大公司。
法律分析
由具有法定資質的用人單位賠償。包工頭是自然人,不具有法定用工主體資格。具有法定用工主體資格的單位。分包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之后,可以向包工頭追償。農民工未簽勞動合同,遭受工傷之后的賠償與普通情況下的工傷賠償是一樣的。首先要求單位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住院治療所需醫療費用、護理費、生活費等都由單位支付,停工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再治療完全結束后,做勞動能力傷殘鑒定,并按傷殘鑒定結論提出傷殘賠償;如單位不給予合理賠償,可到勞動部們的勞動仲裁辦起訴維權。由于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我國目前擁有大批量的農民工。而很多包工頭為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了節省開支并不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也不辦理工傷保險,因此龐大數量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也成為一大難點。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農民工沒合同工傷了怎么辦農民工未簽訂勞動合同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工傷鑒定及工傷賠償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的方法是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
一、在當地的勞動部門申請勞動仲裁農民工無勞動合同工傷 ,確認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是合法的,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是關鍵,例如工作證或工作牌(最好蓋有公章)、工資卡交易記錄、工資條、有公司名稱的工裝、去地稅局打印并蓋章的個稅完稅證明、用人單位為你辦理的暫住證、考勤記錄、社會保險繳納記錄、派工單、同事證言(離職在職的都可以)、錄音錄像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簽字的的書面材料等。
二、證明勞動關系以后,在去當地的社保部門做工傷認定的申請,等認定為工傷以后,在去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做傷殘鑒定,只有鑒定為傷殘等級以后,按照不同的傷殘等級,要求用人單位和社保部門進行相應的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