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償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一、關于是否可以一次性賠償賠償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的區別
在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賠償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除賠償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了后續治療費之外賠償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一般都是一次性解決賠償問題。
而在工傷賠償中,除了5-10級傷殘可以一次性解決賠償外,1-4級傷殘一般法律不允許一次性賠償解決,因為1-4級傷殘一次性解決往往不利于傷者的后半生生活。通常,如果一名工傷者如果25歲、4級傷殘的話,如果按月領取傷殘津貼,在北京一般都有一百萬元以上的總額累計。如果1-3級還有護理費的話,按月領取傷殘津貼和護理費總額累計可達數百萬元之巨。所以,1-4級傷殘,國家法律一般不支持一次性賠償解決,因為傷者吃虧太大了。目前,在我國有的省、市和自治區地方性法規或規章規定了1-4級可以一次性解決(例如北京、天津等),但賠償額真的是杯水車薪,建議傷者及其家屬最好不要采取這種方式,還是按月賠償有保障。2011年7月1日,《社會保險法》生效了,1-4級傷者的后半生將會更加有保障了賠償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第四十一條規定,“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
二、關于賠償款由誰支付和法律適用的區別
在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一般賠償款都是由侵權人或加害人本人來承擔,國家不承擔任何賠償責任,一般人身損害賠償適用的是諸如《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法規,屬于一般民事法律范疇。而在工傷賠償中,很多項目都是由國家工傷保險基金來支付,例如喪葬費、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工傷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住院伙食補助費等;只有少部分款項由用人單位來支付,例如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5-6級的傷殘津貼、停工留薪期工資等。工傷賠償適用的是《工傷保險條例》及地方性工傷賠償法規或規章,屬于勞動法律范疇。
三、 關于5-10級傷殘解除勞動合同后二次手術費等后續治療費由誰承擔的區別
在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后續治療費由侵權人或加害人來承擔沒有任何異議。而在工傷賠償中,5-10級傷殘的傷者,在解除勞動關系后,二次手術費等后續治療費一般都由傷者自己來承擔。一般在解除勞動關系后,工傷職工就和原單位不存在任何關系了,工傷二次手術費(一般為取內固定物鋼板費用)由工傷者自己出。因為在解除勞動關系時,法律規定了工傷者可以要求單位賠償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等,其中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里面就包括了后續治療費,而后續治療費里面就包括了二次手術費用。在北京,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賠償有6個月的北京市上一年度(2010年)職工平均工資即6個月*4201.25元=25207.5元,這兩萬多做第二次手術取鋼板一般是沒有問題的。那工傷職工如何才能讓二次手術費由單位出,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自己又能得到賠償呢?那就有兩個辦法:1、暫時不解除勞動合同,等做完二次手術再解除勞動合同,這樣二次手術費用就由單位出了,自己解除勞動合同還能得到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2、和單位協商預付了二次手術費才解除勞動合同,要不就不解除勞動關系。陳劍峰為此專門寫了一篇文章,題為《解除勞動關系后,工傷二次手術費由誰出?》一文,大家可以在百度、谷歌上搜索到本文,可作參考。
四、 關于精神損害賠償的區別
在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一般只要存在傷殘等級就會有精神撫慰金的賠償,一般各地掌握在一個傷殘等級為2000元-5000元的賠償標準。而工傷賠償沒有精神撫慰金一說,如果在工傷賠償中,傷者及其家屬一方在勞動仲裁或訴訟中提出精神撫慰金,則沒有任何法律上的依據,一般不會得到仲裁或法院的支持。當然,如果傷者及其家屬在與單位談判、協商過程中提出精神撫慰金,這個可以和單位商量,但如果單位不同意此項要求,則不能強加于人、強人所難,畢竟該項要求目前尚無任何法律上的依據。
五、關于傷殘等級的區別
目前,我國工傷傷殘等級鑒定標準的依據為《勞動能力鑒定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06)。而其他一般人身損害傷殘等級鑒定暫時全國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只有《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18667-2002)和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試行)。一般來說,對于同一種傷情,工傷傷殘等級要比交通事故等的傷殘等級更有利于傷者,比如說同樣是脾切除,按照工傷屬于6級或7級(以35歲為界,35歲以下是6級),而按照交通事故評殘只能評為8級傷殘。再比如同樣是手掌骨折,按照工傷可評為10級,而按交通事故評殘可能根本評不上級別。之所以會出現同種傷情不同傷殘等級鑒定結果,是因為工傷和交通事故兩者評殘的鑒定依據不同所致。
六、關于是否城鎮戶籍的區別
在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賠償額存在城鎮戶籍和農村戶籍的區別,而且城鎮戶籍往往賠償額超過農村戶籍的兩倍以上,相差懸殊。而在工傷賠償中,則沒有城鎮戶籍和農村戶籍的任何區別,兩者賠償額完全一樣。所以,在有些案件中,因即沒有勞動合同也沒有任何社保、無法區分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的情況下,傷者及其家屬在選擇是按照工傷程序來進行賠償還是選擇按照人身損害來進行索賠,需要進行事先準確計算。如果按照工傷計算賠償的更多,那就按照工傷程序進行;如果按照人身損害賠償的更多,那就按照人身損害賠償進行訴訟解決。
七、關于是否存在過錯的區別
在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一般都會涉及過錯責任分擔,按照侵權雙方過錯大小承擔不同的賠償責任比例。而工傷不存在過錯問題,只要是屬于工傷,國家或單位要承擔百分之百的賠償或補償,工傷者本人不承擔任何損失。
八、關于訴訟時效的區別
在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一般訴訟時效是1年,從受傷害之日起計算。而工傷認定申請的時效也是一年,傷者及其家屬應在受傷害或職業病鑒定后1年之內向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工傷認定、傷殘鑒定后,何時提出勞動仲裁申請賠償,法律對此不嚴格執行一年勞動仲裁申請時效規定,根據具體情況掌握。
九、 工傷和其他人身損害賠償發生重合時的區別
在我們國家,關于交通事故導致的工傷,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重合,是否可以得到雙重賠償,國家沒有統一的法律來規定。這個由各省、市和自治區來規定,而且規定也并不一致。在北京等省市,是可以得到雙重賠償的,因為法律沒有相抵觸的規定,而且《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中規定除了一次性票據報銷的除外均可以獲得賠償(雙賠);而在內蒙古等省市自治區,卻規定了不能得到雙重賠償,而是類似地規定了交通事故賠償額不足的工傷保險應當補足差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親屬在獲得民事賠償后是否還可以獲得工傷保險補償問題的答復》([2006]行他字第12號):“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近親屬,從第三人處獲得民事賠償后,可以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向工傷保險機構申請工傷保險待遇補償。”建議各地仲裁機構或法院,在工傷和其他人身損害賠償發生重合時,除了一次性票據報銷的之外其他賠償項目均應獲得雙賠,借鑒首都北京的做法,這樣更有利于保護傷亡者及其家屬。
十、關于提供法律援助的區別
在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政府一般不提供法律援助。而在工傷索賠中,只要傷者愿意向政府申請,一般都會得到法律援助的支持,政府會為其提供免費的服務。
一般人身損害賠償和工傷賠償除上述十大區別之外,還有很多區別,例如具體賠償項目的計算標準,程序的區別(工傷一般分為三階段:工傷認定、傷殘鑒定、勞動仲裁,對仲裁不服才進入訴訟;而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直接進入訴訟)等等。
這篇魯迅文章名字是什么出自《燈下漫筆》魯迅賠償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的一篇文章。《燈下漫筆》選自( 魯迅 )的雜文集《墳》。至于頁碼,不同版本都不同。
有一時,就是民國二三年時候,北京的幾個國家銀行的鈔票,信用日見其好了,真所謂蒸蒸日上。聽說連一向執迷于現銀的鄉下人,也知道這既便當,又可靠,很樂意收受,行使了。至于稍明事理的人,則不必是“特殊知識階級”,也早不將沉重累墜的銀元裝在懷中,來自討無謂的苦吃。想來,除了多少對于銀子有特別嗜好和愛情的人物之外,所有的怕大都是鈔票了罷,而且多是本國的。但可惜后來忽然受了一個不小的打擊。
就是袁世凱②想做皇帝的那一年,蔡松坡③先生溜出北京,到云南去起義。這邊所受的影響之一,是中國和交通銀行的停止兌現。雖然停止兌現,政府勒令商民照舊行用的威力卻還有的;商民也自有商民的老本領,不說不要,卻道找不出零錢。假如拿幾十幾百的鈔票去買東西,賠償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我不知道怎樣,但倘使只要買一枝筆,一盒煙卷呢,難道就付給一元鈔票么賠償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不但不甘心,也沒有這許多票。那么,換銅元,少換幾個罷,又都說沒有銅元。那么,到親戚朋友那里借現錢去罷,怎么會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講愛國了,要外國銀行的鈔票。但外國銀行的鈔票這時就等于現銀,他如果借給你這鈔票,也就借給你真的銀元了。
賠償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我還記得那時我懷中還有三四十元的中交票④,可是忽而變了一個窮人,幾乎要絕食,很有些恐慌。俄國革命以后的藏著紙盧布的富翁的心情,恐怕也就這樣的罷;至多,不過更深更大罷了。我只得探聽,鈔票可能折價換到現銀呢?說是沒有行市。幸而終于,暗暗地有了行市了:六折幾。我非常高興,趕緊去賣了一半。后來又漲到七折了,我更非常高興,全去換了現銀,沉墊墊地墜在懷中,似乎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兩。倘在平時,錢鋪子如果少給我一個銅元,我是決不答應的。
但我當一包現銀塞在懷中,沉墊墊地覺得安心,喜歡的時候,卻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后,還萬分喜歡。
假如有一種暴力,“將人不當人”,不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不算什么東西;待到人們羨慕牛馬,發生“亂離人,不及太平犬”的嘆息的時候,然后給與他略等于牛馬的價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別人的奴隸,賠一頭牛,⑤則人們便要心悅誠服,恭頌太平的盛世。為什么呢?因為他雖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馬了。
我們不必恭讀《欽定二十四史》,或者入研究室,審察精神文明的高超。只要一翻孩子所讀的《鑒略》,——還嫌煩重,則看《歷代紀元編》⑥,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國古”⑦的中華,歷來所鬧的就不過是這一個小玩藝。但在新近編纂的所謂“歷史教科書”一流東西里,卻不大看得明白了,只仿佛說:咱們向來就很好的。
但實際上,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到現在還如此,然而下于奴隸的時候,卻是數見不鮮的。中國的百姓是中立的,戰時連自己也不知道屬于那一面,但又屬于無論那一面。強盜來了,就屬于官,當然該被殺掠;官兵既到,該是自家人了罷,但仍然要被殺掠,仿佛又屬于強盜似的。這時候,百姓就希望有一個一定的主子,拿他們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們去做牛馬,情愿自己尋草吃,只求他決定他們怎樣跑。
假使真有誰能夠替他們決定,定下什么奴隸規則來,自然就“皇恩浩蕩”了。可惜的是往往暫時沒有誰能定。舉其大者,則如五胡十六國⑧的時候,黃巢⑨的時候,五代⑩時候,宋末元末時候,除了老例的服役納糧以外,都還要受意外的災殃。張獻忠的脾氣更古怪了,不服役納糧的要殺,服役納糧的也要殺,敵他的要殺,降他的也要殺:將奴隸規則毀得粉碎。這時候,百姓就希望來一個另外的主子,較為顧及他們的奴隸規則的,無論仍舊,或者新頒,總之是有一種規則,使他們可上奴隸的軌道。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賠償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⑾憤言而已,決心實行的不多見。實際上大概是群盜如麻,紛亂至極之后,就有一個較強,或較聰明,或較狡滑,或是外族的人物出來,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規則:怎樣服役,怎樣納糧,怎樣磕頭,怎樣頌圣。而且這規則是不像現在那樣朝三暮四的。于是便“萬姓臚歡” 了;用成語來說,就叫作“天下太平”。
任憑你愛排場的學者們怎樣鋪張,修史時候設些什么“漢族發祥時代”“漢族發達時代”“漢族中興時代”的好題目,好意誠然是可感的,但措辭太繞灣子了。有更其直捷了當的說法在這里——
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這一種循環,也就是“先儒”之所謂“一治一亂”⑿;那些作亂人物,從后日的“臣民”看來,是給“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說:“為圣天子驅除云爾。”⒀現在入了那一時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國學家的崇奉國粹,文學家的贊嘆固有文明,道學家的熱心復古,可見于現狀都已不滿了。然而我們究竟正向著那一條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戰爭,稍富的遷進租界,婦孺則避入教堂里去了,因為那些地方都比較的“穩”,暫不至于想做奴隸而不得。總而言之,復古的,避難的,無智愚賢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了。
但我們也就都像古人一樣,永久滿足于“古已有之”的時代么?都像復古家一樣,不滿于現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自然,也不滿于現在的,但是,無須反顧,因為前面還有道路在。而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二
但是贊頌中國固有文明的人們多起來了,加之以外國人。我常常想,凡有來到中國的,倘能疾首蹙額而憎惡中國,我敢誠意地捧獻我的感謝,因為他一定是不愿意吃中國人的肉的!
鶴見釣輔⒁氏在《北京的魅力》中,記一個白人將到中國,預定的暫住時候是一年,但五年之后,還在北京,而且不想回去了。有一天,他們兩人一同吃晚飯——
“在圓的桃花心木的食桌前坐定,川流不息地獻著出海的珍味,談話就從古董,畫,
政治這些開頭。電燈上罩著支那式的燈罩,淡淡的光洋溢于古物羅列的屋子中。什么無產階級呀,Proletariat⒂呀那些事,就像不過在什么地方刮風。
“我一面陶醉在支那生活的空氣中,一面深思著對于外人有著‘魅力’的這東西。元人也曾征服支那,而被征服于漢人種的生活美了;滿人也征服支那,而被征服于漢人種的生活美了。現在西洋人也一樣,嘴里雖然說著Democracy⒃呀,什么什么呀,而卻被魅于支那人費六千年而建筑起來的生活的美。一經住過北京,就忘不掉那生活的味道。大風時候的萬丈的沙塵,每三月一回的督軍們的開戰游戲,都不能抹去這支那生活的魅力。”
這些話我現在還無力否認他。我們的古圣先賢既給與我們保古守舊的格言,但同時也排好了用子女玉帛所做的奉獻于征服者的大宴。中國人的耐勞,中國人的多子,都就是辦酒的材料,到現在還為我們的愛國者所自詡的。西洋人初入中國時,被稱為蠻夷,自不免個個蹙額,但是,現在則時機已至,到了我們將曾經獻于北魏,獻于金,獻于元,獻于清的盛宴,來獻給他們的時候了。出則汽車,行則保護:雖遇清道,然而通行自由的;雖或被劫,然而必得賠償的;孫美瑤⒄擄去他們站在軍前,還使官兵不敢開火。何況在華屋中享用盛宴呢?待到享受盛宴的時候,自然也就是贊頌中國固有文明的時候;但是我們的有些樂觀的愛國者,也許反而欣然色喜,以為他們將要開始被中國同化了罷。古人曾以女人作茍安的城堡,美其名以自欺曰“和親”,今人還用子女玉帛為作奴的贄敬,又美其名曰“同化”。所以倘有外國的誰,到了已有赴宴的資格的現在,而還替我們詛咒中國的現狀者,這才是真有良心的真可佩服的人!
但我們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貴賤,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別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別人。一級一級的制馭著,不能動彈,也不想動彈了。因為倘一動彈,雖或有利,然而也有弊。我們且看古人的良法美意罷——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
臣士,士臣阜,阜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仆,仆臣臺⒅。”(《左傳》昭
公七年)
但是“臺”沒有臣,不是太苦了么?無須擔心的,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在。而且其子也很有希望,他日長大,升而為“臺”,便又有更卑更弱的妻子,供他驅使了。如此連環,各得其所,有敢非議者,其罪名曰不安分!
雖然那是古事,昭公七年離現在也太遼遠了,但“復古家”盡可不必悲觀的。太平的景象還在:常有兵燹,常有水旱,可有誰聽到大叫喚么?打的打,革的革,可有處士來橫議么?對國民如何專橫,向外人如何柔媚,不猶是差等的遺風么?中國固有的精神文明,其實并未為共和二字所埋沒,只有滿人已經退席,和先前稍不同。
因此我們在目前,還可以親見各式各樣的筵宴,有燒烤,有翅席,有便飯,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飯,路傍也有殘羹,野上也有餓莩;有吃燒烤的身價不資的闊人,也有餓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⒆(見《現代評論》二十一期)。所謂中國的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謂中國者,其實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的筵宴的廚房。不知道而贊頌者是可恕的,否則,此輩當得永遠的詛咒!
外國人中,不知道而贊頌者,是可恕的;占了高位,養尊處優,因此受了蠱惑,昧卻靈性而贊嘆者,也還可恕的。可是還有兩種,其一是以中國人為劣種,只配悉照原來模樣,因而故意稱贊中國的舊物。其一是愿世間人各不相同以增自己旅行的興趣,到中國看辮子,到日本看木屐,到高麗看笠子,倘若服飾一樣,便索然無味了,因而來反對亞洲的歐化。這些都可憎惡。至于羅素在西湖見轎夫含笑⒇,便贊美中國人,則也許別有意思罷。但是,轎夫如果能對坐轎的人不含笑,中國也早不是現在似的中國了。
這文明,不但使外國人陶醉,也早使中國一切人們無不陶醉而且至于含笑。因為古代傳來而至今還在的許多差別,使人們各各分離,遂不能再感到別人的痛苦;并且因為自己各有奴使別人,吃掉別人的希望,便也就忘卻自己同有被奴使被吃掉的將來。于是大小無數的人肉的筵宴,即從有文明以來一直排到現在,人們就在這會場中吃人,被吃,以兇人的愚妄的歡呼,將悲慘的弱者的呼號遮掩,更不消說女人和小兒。
這人肉的筵宴現在還排著,有許多人還想一直排下去。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九日。
① 本篇最初分兩次發表于一九二五年五月一日、二十二日《莽原》周刊第二期和第五期。
② 袁世凱(1859—1916) 河南項城人,自一八九六年(清光緒二十二年)在天津小站練兵起,即成為實際上北洋軍閥的首領。由于他擁有反動武裝,并且勾結帝國主義,又由于當時領導革命的資產階級的妥協性,他在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后竊奪了國家的政權,于一九一二年三月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組織了代表大地主大買辦階級利益的第一個北洋政府;后又于一九一三年十月雇用“公民團”包圍議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但他并不以此為滿足,更于一九一六年一月恢復君主專制政體,自稱皇帝。蔡鍔等在云南起義反對帝制,得到各省響應,袁世凱被迫于一九一六年三月二十二日取消帝制,六月六日死于北京。
③ 蔡松坡(1882—1916) 名鍔,字松坡,湖南邵陽人,辛亥革命時任云南都督,一九一三年被袁世凱調到北京,加以監視。一九一五年他潛離北京,同年十二月回到云南組織護國軍,討伐袁世凱。
④ 中交票 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都是當時的國家銀行)發行的鈔票。
⑤ 關于元朝的打死別人奴隸賠一頭牛的定律,多桑《蒙古史》第二卷第二章中引有元太宗窩闊臺的話說:“成吉思汗法令,殺一回教徒者罰黃金四十巴里失,而殺一漢人者其償價僅與一驢相等。”(據馮承鈞譯文)當時漢人的地位和奴隸相等。
⑥ 《鑒略》 清代王仕云著,是舊時學墊用的初級歷史讀物,上起盤古,下迄明弘光。全為四言韻語。《歷代紀元編》,清代李兆洛著;分三卷,上卷紀元總載,中卷紀元甲子表,下卷紀元編韻。是中國歷史的干支年表。
⑦ “三千余年古國古” 語出清代黃遵憲《出軍歌》:“四千余歲古國古,是我完全土。”
⑧ 五胡十六國 公元三○四年至四三九年間,我國匈奴、羯、鮮卑、氏、羌等五個少數民族先后在北方和西蜀立國,計有前趙、后趙、前燕、后燕、南燕、后涼、南涼、北涼、前秦、后秦、西秦、夏、成漢,加上漢族建立的前涼、西涼、北燕,共十六國,史稱“五胡十六國”。
⑨ 黃巢(?—884) 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人,唐末農民起義領袖。唐乾符二年(875)參加王仙芝的起義。王仙芝陣亡后,被推為領袖,破洛陽,入潼關,廣明一年(880)據長安,稱大齊皇帝。后因內部分裂,為沙陀國李克用所敗,中和四年(884)在泰山虎狼谷被圍自殺。黃巢和張獻忠一樣,舊史書中都有關于他們殺人的夸大記載。
⑩ 五代 即公元九○七年至九六○年間的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
⑾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 語見《尚書•湯誓》。時日,指夏桀。
⑿ “一治一亂” 語見《孟子•滕文公》:“天下之生久矣,一洽一亂。”
⒀ “為圣天子驅除云爾” 語出《漢書•王莽傳贊》:“圣王之驅除云爾。”唐代顏師古注:“言驅逐蠲除以待圣人也。”
⒁ 鶴見釣輔(1885—1972) 日本評論家。作者曾選譯過他的隨筆集《思想•山水•人物》,《北京的魅力》一文即見于該書。
⒂ Proletariat 英語:無產階級。
⒃ Democracy 英語:民主。
⒄ 孫美瑤 當時占領山東抱犢固的土匪頭領。一九二三年五月五日他在津浦鐵路臨城站劫車,擄去中外旅客二百多人,是當時哄動一時的事件。
⒅ 王、公、大夫、士、阜、輿、隸、僚、仆、臺是奴隸社會等級的名稱。前四種是統治者的等級,后六種是被奴役者的等級。
⒆ 每斤八文的孩子 一九二五年五月二日《現代評論》第一卷第二十一期載有仲瑚的《一個四川人的通信》,敘說當時軍閥統治下四川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其中說:“男小孩只賣八枚銅子一斤,女小孩連這個價錢也賣不了。”
⒇ 羅素(B.Russell,1872—1970) 英國哲學家。一九二○年曾來中國講學,并在各地游覽。關于“轎夫含笑”事,見他所著《中國問題》一書:“我記得一個大夏天,我們幾個人坐轎過山,道路崎嶇難行,轎夫非常的辛苦;我們到了山頂,停十分鐘,讓他們休息一會。立刻他們就并排的坐下來了,抽出他們的煙袋來,談著笑著,好像一點憂慮都沒有似的。”
老舍的《駱駝祥子》給我們帶來的啟示1 從祥子的故事中賠償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我明白了一些道理:一個人一定要有個奮斗目標賠償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而且是萬萬不可以丟掉的,如果失去它,人就會墮落下去,最后變成個廢人。祥是最好的例子,他勇敢地向“買車”這個目標前進時,身上像有一股使不完的勁,即使吃不飽飯,想到買車也樂此不疲,所以終究買上了車;到了后來,祥子因為意外失去了自己的車,本想再買一輛,卻應種種原因,失去了那股子熱情,對買車沒了希望,從此便變壞了,最終成了社會的渣子。
祥子擋車夫時的為人也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他那時要強,自制力強,勤奮,有信心,有耐心,有決心,做事從不馬虎,這些不正是一個學生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應當具有的品質嗎?如果祥子出生在現在這個年代,一定可以成就一番大事業。
讀了《駱駝祥子》,我聯系自己還想到了一點:祥子之所以在拉車上斷送了自己的一生,不正是因為缺少本領嗎?他只有一把力氣,失了業還能去做什么呢?只能拉車。我們現在的學習不就是在避免再次發生祥子的悲劇嗎?學習是多么重要啊!
對于《駱駝祥子》給我的啟示有很多很多。
2老舍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是個悲劇作品,半個世紀以來一直以它的悲劇性激動和啟發著讀者。小說主人公祥子被公認為現代文學史上日人力車夫以至于其它城市個體勞動者的典型形象,被普遍的當作這類苦力的代名詞,同義詞。是人們從同初中感到藝術的巨大力量和深遠影響,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藝術吸引或者思想觸動,而是穿透心靈的震撼,通向現實的思考。讀者能夠從中記憶起曾經一再發生過的悲劇,由此激起的“憐憫與恐懼”的悲劇效果,自然也就格外沉重,使人久久難以忘懷!
(一)
《駱駝祥子》寫的是舊中國北平一個外號“駱駝”,名叫祥子的人力車夫的悲劇,
祥子來自農村,是個破產的農民,他保存蔗農寸哺育他,教養他的一切。卻在也不愿意回到農村去了,渴望在城市創立新的生活。近代中國由于農村的急遽破產,淪為赤貧的農民成批的涌入城市,尋找新出路。這個形象是作家對于他們來到城市更加不幸遭遇的一個藝術的概括。到了城市,祥子選中拉車這一行,把買上車,做個獨立的勞動者,最為自己的生活目的,他以極其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決心,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經過三年的奮斗,終于買上車,可是拉了半年車,車子被人搶走了,重新積錢,車還沒買上,積蓄又被人勒索去了,再買車沒多久,又為生活所迫,不能不買掉車,每一場災難,都是沉重打擊。使他產生懷疑,但是他又努力振作起來,開始新的奮斗,他以堅強的意志和執拗的態度與生活展開了反復的搏斗,顯示出駱駝般堅韌的性格,這種富有特征的性格,充分反映出輾轉于城市底層的個體勞動者對于較好生活的渴望是何等迫切,為此做出的奮斗又是何等頑強,而且象祥子這樣要強的人,進行艱苦的掙扎,結果還是失敗,也就更加有力的說明了他們卑賤的命運絕不是個人努力所能改變得了的,在祥子的形象里,個性與共性,個人的特殊經歷與大家的共同遭遇,都很好的統一在一起,使這個人物具有較高的典型意義。
悲劇常常是將美好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由此產生出悲劇的藝術效果和思想作用。最早的悲劇理論已經明確提出“悲劇總是模仿比我們今天的人更好的人”的主張,要求作家突出悲劇人物的美好。《駱駝祥子》正是這樣塑造祥子形象的,祥子曾經是個正直,熱愛生活的勞動者,小說一開始,關于他的外形描寫,關于他拉車的刻畫,都寫的很光彩,簡直成了青春,健康和勞動的贊歌,小說又以更多的篇幅描寫祥子的內心世界,當他在曹府拉車,不小心翻了車,車給碰壞了,主人也給摔傷了,他引咎辭工,情愿把工錢退還給主人作為賠償,表現出一個勞動者的責任心和榮譽感,在嚴冬夜晚的小茶館里,他給老馬祖孫兩代買羊肉包子充饑,又傾注著對苦難伙伴真誠的關切和深深的同情,這些段落用樸實無華的筆墨描寫祥子的品質,作者甚至用奇特的比喻形容這個人物“他仿佛就是在地獄里也能做個好鬼似的”。
然而這個在地獄里都是好鬼的祥子在人世間卻沒有能夠始終做成個好人,隨著生活愿望的破滅,他成了截然不同的另一個人,“他吃,他喝,他賭,他嫖,他懶,他狡猾”他大家占便宜,為了幾個錢出賣人命,拉車曾經是他唯一的指望,后來卻討厭拉車了,連他的外形也變得骯臟,猥瑣了。小說結束時,他已淪落為一個行尸走肉的無業游民了。而在祥子前后判若兩人的變化中,更重要的還是生活態度的改變,他從來不是一個有覺悟的勞動者,更不是什么英雄,但是買車做個獨立的勞動者的愿望,畢竟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對命運的反抗和改變低賤處境的努力,最后卻安于命運的安排,“將就養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無須乎想了”他向生活屈服了忍受一切的侮辱和損害,而沒有任何怨尤,發生在祥子身上的正是由“人”到“牲口”的蛻化。
祥子被剝奪掉的不僅是車子,積蓄,還有勞動者的美德,還有奮發向上的生活意志和人生目的。在這里,美的好的毀滅不是表現為一個品格高尚的英雄的肉體上的毀滅,而是人物高尚品格的喪失殆盡,即精神的毀滅,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摘了去,古人說:哀莫大于心死“,這就是祥子為什么會具有特別強烈的悲劇意味的原因所在。
(二)
人在社會中生活,受著社會的制約,他的道路,是由他所處的社會環境,他所屬的社會地位,他與社會的各種聯系決定的。祥子的形象,是在當時那個黑暗社會的畫面上,在他與各種社會力量的復雜關系中凸顯出來的。他的悲劇主要是他所生活的那個社會的產物。
對于祥子的打擊,首先來自反動派。第一輛車被北洋軍閥的逃兵奪走,準備買第二輛車的積蓄又被國民黨的特務孫偵探敲詐去。這些描寫都很簡短,事情也發生的突然,帶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和一切真正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一樣,通過這些表現出來的,卻是事態發展的必然趨勢。
城外打仗的消息已經流傳了十來天,為了貪圖幾個錢,祥子大著膽子拉車去西郊,剛出城門,就被逃兵連人帶車都搶走了。作品寫出了那是一個軍閥混戰的年代,打仗不斷的騷擾著人們的生活,威脅著人們的安全。作品又提到逃兵如果被村中的人們捉住,至少是活埋,從人們對逃兵的深惡痛絕,透露出這些軍隊曾經如何殘酷的蹂躪過人民,在這樣動蕩不安,反動軍隊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年代里,祥子的這場厄運,不過數連年戰亂給人造成的浩劫中的一個小小插曲而已。
本來,孫偵探跟蹤的是祥子的主人曹先生,預祥子毫無關系,敲詐祥子更不在他們的計劃之內,可是既然碰到了,“祥子時遇到了點上,活該!”祥子的社會地位,決定了任何打擊都可能而且可以任意的落到他的頭上,他們來的越是偶然,越能反映這樣打擊的必然。
祥子悲劇的成因,還通過祥子自己的婚姻問題體現出來。把車場主劉四的女兒,老姑娘虎妞引到祥子的生活圈子,描寫他們感情上生活上的糾葛,這成為祥子悲劇性結局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祥子在不理想的婚姻中與虎妞結合了。他們的結合始終都是很不自然的,虎妞是車場老板劉四的女兒,劉四是個流氓,無賴,既兇殘又偽善。在他的教育下,虎妞成了一個粗野,潑辣的女人,也打下剝削階級的烙印,劉四為了讓虎妞幫他經營車場,已經是三十七八的大姑娘了,仍然不讓她結婚,要虎妞為他斷送青春。但是他也與其他青年婦女一樣,追求著自己的婚姻自由,他愛年輕,老實,勤儉的祥子,對他表達的感情也是真切的,他時時疼著祥子,并不是玩著祥子。因此,她的處境令人同情,她執意要與祥子結合,這對于她所處的家庭來說,也是一種叛逆行為。但是,由于他們兩個各自的經濟地位不同,使他們的婚姻生活產生了種種矛盾,特別是各自的生活道路存在著嚴重的分歧,成為祥子終生的痛苦。虎妞對他有真情的一面,但很大程度上有她的利己主義的因素,她希望得到父親的同意,由她和祥子來經營車場,至少想靠她自己的一些體己錢“弄上兩三輛車”,當上一個小車主,而祥子與虎妞不同,他是從他的階級立場出發,打算自己有車,“生活的舒服一些”,能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到鄉下娶一個年輕力壯,吃的苦,能洗能做的姑娘”。顯然,他們兩個人在生活的態度上就存在著嚴重的分歧,以及他們不同的性格,預示著他們婚后必然有矛盾,有沖突,決不是相安無事。他們兩人各自按照自己的生活理想而活著,虎妞一心想買上幾輛車,當上車主,祥子可以不再出車,可以整天陪著她。而祥子卻時時避開他所厭惡的虎妞,如果要整天呆在家里陪著虎妞,那是件十分痛苦的事,再則對于勤勞成習的祥子來說,本來也不慣于這種清閑享樂的生活,他只想拉車,他愛拉車。而虎妞仗著她經濟上的實力,總想讓祥自聽她的擺布。這使祥子感到痛苦和委屈,雖然祥子也由理直氣壯的地方,但他清楚的感到“要了她,便沒了他”,自己不過是在老婆手里討飯吃,盡管如此,祥子的生活還是有著落的。不幸的是在他們生活已年多后,虎妞因難產而死,祥子從此失去了經濟上的依靠而無路可走,墮落下去。
祥子的婚姻悲劇,使他精神上所受的折磨和打擊并不輕于前兩次。逃兵和特務沒有可以置他于死地的權利,但虎妞設下的圈套讓他有苦難說。他作為男子漢的責任感使他不能在她困難時棄之而去。處處碰壁的他不得不回到她的身邊,他別無選擇。在這件事上,他無能為力,他清楚的意識到“命是自己的,可是卻叫別人管著”。這對于腐蝕他的生活意志,打破他的生活愿望,從奮發有為到懷疑自己進而自甘墮落起了比前兩次打擊更重要的作用。在這里表現為直入人心的摧殘和折磨,祥子不僅不能獲得自己所追求的,甚至無法拒絕自己所厭惡的,這些都充分刻畫出生活的復雜內容和祥子的卑微處境。歸根到底,祥子個人生活上的不幸遭遇來自這個萬惡的舊社會,作者就是通過人物精神生活上所產生的悲劇,進一步控訴和揭露了罪惡的社會制度。
從一定意義上說,《駱駝祥子》又是一個性格悲劇,。釀成這樣一個悲劇,除了來自社會的壓迫剝削,還有悲劇主人公自身性格上的原因。
祥子作為一般的城市個體勞動者,農村生活在他的性格以至于他的形象各個方面留下了眾多鮮明的印記,無論他的健壯,勤快,樸實,還是他的狹窄,保守,或者謹小慎微,即從外形,生活習慣,心理狀態,精神氣質無不帶著濃厚的泥土氣息,顯示出來自鄉間的特點,有點性的農村習慣和農民意識。他不同于一般車夫,沒有入車行的”轍”,還是因為他保持著在鄉間形成的拘謹,忠厚的心態和氣質。他和有心計,八面玲瓏的高媽,同在曹府幫俑,同屬城市個體勞動者,但兩人的言談舉止,和內心活動處處形成鮮明的對比。所以《駱駝祥子》實際上寫的是一個來自農村的純樸,正直的青年墮落為城市無賴的悲劇。在他的身上,當個個體勞動者的追求和純潔美好的農民品格是同時喪失的,這是祥子這個藝術典型的重要特征,也構成了這場悲劇的重要線索。
從外表到內心都曾經是駱駝般堅韌的祥子,心靈深處卻又始終都有一種說不出的孤獨感和軟弱感,幾乎遇到什么都束手無策,當他因為走投無路而感到苦惱和恐懼時,更讓他難過的是,沒地方訴說委屈。這不能只從他是個體勞動者的一般原則加以說明,被束縛在分散狹小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中的他們,誠然有狹窄短視,個人自掃門前雪和因為自顧不暇而形成的自私和冷漠等弱點,但作為勞動者,畢竟還是善良的,樂于助人的,尤其是對于自己相似的,勞動者,不幸者。問題的政界不在于祥自一方面已經完全失去了與農村的聯系而且早也不愿與之發生任何關系了,一方面又沒扎根于城市生活,甚至還不知道與新的生活環境建立應有的聯系,求得別人的關心和幫助。這樣他才會感到如此孤獨,無能為力,不知所措,才特別脆弱,經不起打擊和挫折。
祥子性格的最大特點,又是導致這場悲劇的主觀原因,是他想通過個人奮斗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和生活命運的強烈愿望和迫切要求,既然他所受的是來自整個社會的沉重壓迫,孤立的零散的個人奮斗自然難以取得成功,即便有了自己的車子并且始終保持者,又何嘗能夠擺脫那些壓制而真正成為獨立自主,幸福生活的勞動者?這種不切實際的打算,使他從一開始就陷入盲目性,一切真誠的努力都是毫無疑義的,等待著他的只能是失敗和悲劇。作家對祥子性格的描繪并未到此為止,還向深層做了細致的挖掘。他寫到祥子對于自己的這種努力也不斷有過反思和疑問,因此第一次丟車后,盡管他仍然努力拉車攢錢,可是干者干著,他便想起那會事,一想起來,他心里就覺得發堵,不由得想到,要強又怎樣哪?即使馬上再弄來一輛,焉知不再遇上那樣的事呢?可見他已經預感到前途的黯淡,并向自己提出了反問,但他隨即做出的回答仍然是“即使今天買上,明天就丟了,他也得去買。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不拉自己的車,他簡直象是白活••••••他的最可靠的希望是買車,非買上車不能對得起自己••••••,設若一旦忘了這事,他便忘了自己,他覺得自己只是個會跑路的牲畜,沒一點起色與人味”。結論是無論付出多么大的代價,“有了車便可頂的一切”,作為個體勞動者,他們只有在這種追求中才多少感覺到自己的價值和生活意義。在祥子這里,車子已經和他的生命融為一體,雖然他早把自己的這種努力比作“誤入了羅圈胡同,繞了個圈又回到原處。”但他還是這樣奔跑著,先是充滿了希望的奔跑著,在這里,清醒和糊涂,自覺和盲目,幾乎成了同一回事,如果把他們區別開來都沒有什么意義了。如果從一開始祥子就安于命運的安排而無所祈求,不就沒有這一切,至少不會令人如此同情和嘆息了嗎?祥子的性格和悲劇之間的內在聯系,在這些描寫中表現的十分清楚。
這樣的性格悲劇,不僅在當時能引起讀者的反省,到了今天,諸如此類的小生產意識依舊殘存于人民群眾的頭腦中,妨礙他們自己和整個社會的發展進步,有關描寫也就依然能夠使人激動,發人深思,并且從中得到啟發。
(三)
作者通過對祥子靈魂深處的挖掘,成功的塑造了城市下層勞動者的典型形象,揭示了祥子的悲劇來自罪惡的舊社會,舊制度。舊社會不僅奪去了他的車,搶走了他用汗水積蓄起來的前,更可怕的是奪走了祥子純潔的靈魂和勞動人民的美德,毀滅了他的靈魂。對一個人來說,沒有任何東西比靈魂更可貴,比失去靈魂更嚴重的了,作者正是通過祥子的形象,強烈的控訴了這個社會的黑暗和罪惡。
作品通過祥子這一形象,為人們提出了一個十分嚴肅和迫切的社會問題,那就是下層人民的命運和出路問題,顯示了《駱駝祥子》這一作品的深刻思想意義和現實意義。“五四”以后反映人力車夫生活的作品都沒達到這個高度,而《駱駝祥子》無論從思想的深度和藝術技巧上都很成熟。作者通過描述祥子進行多次頑強的抗爭企圖獲得一個獨立人權的失敗過程,引人深思,啟示人們去思考他們若何擺脫不幸的命運和尋找一條嶄新的道路,這就是祥子形象通過個人奮斗道路的失敗給人們的一種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悲劇作品總是呼喚和人們共同正視生活的殘酷和斗爭的艱巨,以及人們精神上的各種痛苦,同時嚴肅的表達了與令人憐憫和恐懼的一切告別的愿望,期待著他們早日成為歷史的陳跡,即使作品所描寫的一切災禍,苦難,失誤等真的都過去了,悲劇——尤其是期中的杰出者——卻能一起真實的描繪和嚴峻的思考,充滿了激情的理性和散發這理性的激情,以及由此構成的悲劇性,繼續給人以激動和啟迪。不僅記載于文學的史冊上,也銘刻在人們的心靈中。《駱駝祥子》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讀完意外賠償這篇文章,說說意外表現在哪兒?這里意外事故的構成必須具備以下條件賠償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
(1)意外發生的,即被保險人未預料到的和非故意的事故賠償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
(2)外來原因造成的,即被保險人身體外部原因造成的事故;
(3)突然發生的,即事故的原因與傷害的結果之間具有直接的關系,并在瞬間造成傷害,來不及預防。
交通事故要私了,這個協議書一定要了解,建議各位司機收藏!交通事故時時都有發生賠償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有些交通事故只是輕微的刮擦,沒有造成其賠償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他的傷,自行解決就好賠償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了。但是涉及到的賠償問題怎么協商解決呢?大多數車主是沒有這樣的經驗的,更不知道,有一種東西叫做“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書”。什么情況下需要用到“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書”呢?
柳州市道路范圍內發生機動車之間僅造成車輛損失且車輛尚能行駛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交通事故事實及成因無爭議,可自行協商處理,不適用自行協商處理的不能自行協商。
書寫“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書”時要注意什么?
提醒大家
(1)填寫《當事人自行解決交通事故協議書》,要字跡工整、項目齊全,填寫后交各方當事人。
(2)時間一欄,使用阿拉伯數字。
(3)地點一欄,填寫具體地點。
(4)代碼A、B是指事故當事人。
(5)姓名一欄,填寫前須核對人等證件。
(6)駕駛證檔案編號或住址一欄,填寫駕駛證檔案編號或現住址。
(7)電話一欄,填寫隨時可以聯系的電話號碼。
(8)交通方式一欄,填寫車種。
(9)車號一欄,填寫前須核對車輛牌照和行駛證等證件。
(10)保險公司名稱或保險憑單號一欄,填寫保險公司名稱或者保險憑證號碼。
(11)事故事實一欄,按照當事各方的過錯行為,參照《通告》第八條中的規定,分別填寫各方當事人過錯序列號。當事人無過錯的,在“當事人B有”下劃線上填寫“沒”字。
(12)在賠償協議一欄,當事人達成賠償協議的,在賠償協議一欄簽名處簽名確認。
(13)當事人在現場未達成賠償協議的,可報警等候交通警察處理,或者持《當事人自行解決交通事故協議書》直接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全面詳細版
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書范本(一)
甲方:XXX,男,身份證號碼:_____,住址__________,以下簡稱甲方。
乙方:XXX,男,身份證號碼:_____ ,住址__________,以下簡稱乙方。
甲乙雙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本著公平公正,合理合法,以人為本的原則,就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在_____地段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就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損害達成賠償協議如下:
一、甲方自愿一次性賠償乙方各種法定人身損害賠償項目共計人民幣大寫:_____ (小寫:_____元)。
二、乙方同意接受上述賠償款項,并放棄對甲方的其它一切權利,不再要求甲方進行任何形式的賠償或承擔其它任何責任。
三、甲乙雙方當事人應積極協助交警機關處理事故,保險公司理賠事項,不得相互設置障礙。
四、本協議簽字合法有效后,乙方保證沒有其他權利人或利害關系人就此次交通事故再向甲方主張權利,若造成甲方其它損失,則由乙方承擔全部責任。
五、本協議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甲、乙雙方在_____交警大隊的見證下雙方簽字后立即生效。
六、本協議一式三份,甲、乙雙方和 XXX交警大隊各持一份。
甲方簽字:
乙方簽字:
交警部門:
年 月 日
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書范本(二)
甲方:姓名____,籍貫____,身份證號:____,聯系方式:____。
乙方:姓名____,籍貫____,身份證號:____,聯系方式:____。
20xx年x月x日x時x分許,xxx與xxx在xxx地點xxx發生交通事故,導致xxx受傷(或死亡),車輛不同程度受損。(具體事實經過詳見第xxxxx號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
以上事故經調解,甲乙雙方就賠償事宜,經自愿協商達成如下協議:
一、甲方一次性賠償乙方包括醫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死亡(殘疾)賠償金、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車輛損失等各項經濟損失共計_____元。
二、在甲方向保險公司理賠時,乙方應配合甲方進行保險理賠工作。甲方理賠所需證據材料由乙方在本協議簽訂時提供。甲方與保險公司理賠事宜無論結果如何與乙方無關。
三、本協議所涉及的人身損害賠償事宜處理終結后,乙方日后不得以任何理由再次提出任何補償事宜。甲乙雙方的其他責任互不追究。
四、本協議內容是甲、乙雙方在公平自愿原則下共同商議決定的,是各方真實意思表示,不存在任何重大誤解或顯示公平等情形。
五、本協議自雙方簽字并按手印后生效。
六、本協議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簽字):
乙方(簽字):
年 月 日
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書范本(三)
甲方:_____,男, 漢族,云南省大理州XX縣XX鎮XX村人。身份證號__________駕駛證號_____ ,系_____ 號面包車駕駛員。
乙方:_____ ,女, 漢族,云南省大理州XX縣XX鎮XX村人。身份證號__________ 駕駛證號_____ ,系該交通事故受害人。
20XX年XX月XX日晚,甲方駕駛一輛白色面包車在大理州XX縣XX鎮XX村把在路邊行走的乙方撞傷,致使乙方左肋骨折斷兩根。當晚,甲方立即將乙方送至XX縣醫院緊急救治。住院期間,乙方家人一直陪伴照顧。20XX年X月XX日,乙方治愈出院。現雙方友好協商,并經雙方家屬同意,就該交通事故的相關賠償事宜協議如下:
一、乙方住院期間已經產生的醫療費用及其他必要費用全部由甲方承擔。
二、出院后,甲方一次性付給乙方營養費XXXX元、誤工費XXX元、護理費XXXX元、住院伙食補助費XXX元、復查費XX元等費用,合計XXXXX元。
三、以上各項費用一次性付清。自此,甲方的賠償責任完全消除,乙方自愿承擔該事故可能導致的隱形傷害風險,不得再次要求甲方承擔該次交通事故有關的任何其它賠償責任。
四、本協議一式三份,雙方各持一份,XX交警大隊備案一份。
甲方(簽字):年 月 日 乙方(簽字):年 月 日
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書范本(四)
甲方:(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職業、住址、電話)
乙方:(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職業、住址、電話)
年 月 日 時 分,于xx駕駛小客車(內乘王XX、王x)由西向東行至****市xx區xx與xx國道交叉口西***公里處時,車輛駛入路北側與路樹相撞,造成**xx搶救無效死亡。現XX(甲方)與XX(乙方)的***名近親屬(乙方)就XX死亡賠償事宜,本著平等、自愿、公平原則,經友好協商,達成如下協議:
一、甲方一次性支付給乙方六人死亡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等共計****萬元(未包括喪葬費,喪葬費壹萬五仟元已經在本協議簽定前由甲方XX支付給了乙方XX的哥哥XX)。
二、甲方將上述****萬元于本協議簽訂后 日內匯入乙方六人共同指定的銀行帳號。帳號為:
三、上述費用支付給乙方六人后,由乙方六人內部自行分配、處理,其分配、處理的方式、后果與甲方無關。
四、甲方履行匯款義務后,乙方任何一人就此事保證不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就xx死亡一事向甲方要求其他任何費用。
五、甲方履行匯款義務后,就此事處理即告終結,甲乙雙方之間不再有任何權利、義務。以后因此事衍生的結果亦由乙方自行承擔,甲方對此不再承擔任何責任。
六、本協議為雙方平等、自愿協商之結果,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公平、合理。
七、本協議內容甲乙雙方共七人已經全文閱讀并理解無誤,甲乙雙方共七人明白本協議所涉及后果,甲乙雙方對此協議處理結果完全滿意。
八、本協議為一次性終結處理協議,
九、本協議自甲乙雙方共七人簽字時生效。本協議一式七份,甲乙雙方每人各執一份。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希望大家平平安安出門,高高興興回家,不要真的有用到的這份協議的機會。不過有備無患,如果賠償這篇文章是誰寫的 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
趕緊點擊轉發收藏吧~!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