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投訴市場監督局的后果
如果消費者外賣投訴市場監督局的后果 的合法權益被侵犯,可以向工商機關投訴
投訴后,工商機關應立案進行調查,并進行調解。調解不成外賣投訴市場監督局的后果 的,或者不屬于工商機關管理的,應告知當事雙方向人民法院訴訟或者向有管轄權的機關投訴。如果接訴后不在法定時間內處理,該行為是違法的,當事人可以向其上級工商機關或者紀檢部門投訴,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外賣投訴市場監督局的后果 :
《工商投訴舉報管理辦法》
第十六條下列投訴不予受理或者終止受理:
(一)不屬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的;
(二)購買后商品超過保質期,被投訴人已不再負有違約責任的;
(三)已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組織調解的;
(四)消費者協會或者人民調解組織等其他組織已經調解或者正在處理的;
(五)法院、仲裁機構或者其他行政部門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
(六)消費者知道或者應該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超過一年的,或者消費者無法證實自己權益受到侵害的;
(七)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的。
第三十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在處理消費者投訴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
商家被12331食品舉報的后果一、被12331投訴有什么后果
相關部門會對涉嫌違法外賣投訴市場監督局的后果 的商戶進行調查。
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建立專門機構,負責受理舉報。接到投訴舉報后,該機構要統一編碼管理,專人負責,并于5日內作出是否受理外賣投訴市場監督局的后果 的決定。對投訴舉報對象及違法行為明確,并屬于本行政區管轄的,應予受理。全部辦結的期限一般為60個工作日,情況復雜的,延長期不得超過30個工作日。
二、12331開通意義
12331是國家食藥監局在2011年12月印發的《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各地開通的食品藥品投訴舉報電話。2019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整合建設12315行政執法體系更好服務市場監管執法的意見》,規定2020年底前市場監管投訴電話統一為12315。
12331是國家食藥監局在2011年12月印發的《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各地開通的食品藥品投訴舉報電話。辦法規定,12331是全國開通統一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投訴舉報電話。除電話外,單位、個人可通過信件、互聯網、傳真、走訪、手機短信等方式,向監管部門反映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在研制、生產、流通、使用環節的違法行為,以及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建立專門機構,負責受理舉報。接到投訴舉報后,該機構要統一編碼管理,專人負責,并于5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對投訴舉報對象及違法行為明確,并屬于本行政區管轄的,應予受理。全部辦結的期限一般為60個工作日,情況復雜的,延長期不得超過30個工作日。
被12331食品舉報的后果被12331食品舉報的后果就是市場監督管理局介入調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暢通全國12315平臺、12315專用電話等投訴舉報接收渠道外賣投訴市場監督局的后果 ,實行統一的投訴舉報數據標準和用戶規則外賣投訴市場監督局的后果 ,實現全國投訴舉報信息一體化。投訴人為兩人以上,基于同一消費者權益爭議投訴同一經營者的,經投訴人同意,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按共同投訴處理。
《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
第九條
投訴應當提供下列材料:
(一)投訴人的姓名、電話號碼、通訊地址外賣投訴市場監督局的后果 ;
(二)被投訴人的名稱(姓名)、地址;
(三)具體的投訴請求以及消費者權益爭議事實。
投訴人采取非書面方式進行投訴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應當記錄前款規定信息。第十三條
對同一消費者權益爭議的投訴,兩個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均有處理權限的,由先收到投訴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