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求關停的企業有賠償嗎
政府關停企業應按照勞動者工齡支付經濟補償金。企業按政府要求關停,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是合法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該單位的已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每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不滿半年補償半個月工資,滿半年不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政府要求關停的企業有賠償嗎 ,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政府要求關停的企業有賠償嗎 :
1、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2、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3、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二、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政府要求關停的企業有賠償嗎 :
1、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2、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3、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政府要求關停的企業有賠償嗎 他情形。
企業關停怎么補償【法律分析】:企業關停職工賠償標準是按照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的工資待遇來進行賠償處理政府要求關停的企業有賠償嗎 ,不足一年的按照一個月補償,不足六個月的按照半個月補償,對于企業被關停的情況下,可以認定為職工被解除了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政府要求關停的企業有賠償嗎 他情形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一)勞動合同期滿的;(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三)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政府關停企業賠償標準【法律分析】
政府關停企業應按照勞動者工齡支付經濟補償金。企業按政府要求關停政府要求關停的企業有賠償嗎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是合法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該單位的已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政府要求關停的企業有賠償嗎 ,每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不滿半年補償半個月工資,滿半年不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經濟補償金基數按照終止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工齡不滿十二個月的按照實際月數)的勞動者本人月平均應發工資計算。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我想問問兩斷三清有補償嗎兩斷三清沒有補償政府要求關停的企業有賠償嗎 ,“兩斷三清”即斷水、斷電、清除原料、清除產品、清除設備政府要求關停的企業有賠償嗎 ,實行掛賬銷號政府要求關停的企業有賠償嗎 ,企業在關停期間沒有達到環評、安全驗收合格政府要求關停的企業有賠償嗎 的擅自開工的企業,將被查封并貼封條,由此造成的損失全部由企業承擔。關停污染嚴重的企業是政府或環保職能部門對違法企業做出的行政處罰,除涉及違法行政情況(須經人民法院認定),政府或環保職能部門須向企業賠償。當然,如果企業因停產造成職工生活困難,職工可以通過信訪途徑要求政府有關部門給予扶助與安置。
更多關于兩斷三清有補償嗎,進入政府要求關停的企業有賠償嗎 :查看更多內容
公司因環保停工員工怎么辦?有賠償嗎環保局關停政府要求關停的企業有賠償嗎 的企業單位政府要求關停的企業有賠償嗎 ,員工需停工單位安制,待整改達標檢查合格后再開工生產,政府沒有賠償義務。
關于污染企業關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比如造紙廠關閉是否需要政府補償或賠償1、關于法規問題。
《環境保護法》第三十九條:對經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企業事業單位政府要求關停的企業有賠償嗎 ,除依照國家規定加收超標準排污費用外,可以依據所造成的危害后果處以罰款、或者責令停業、關閉。此條款中的罰款處罰由環境行政主管部門決定,責令停業、關閉由作出限期治理決定的人民政府決定;責令中央直接管轄企業單位停業、關閉須報國務院批準。
其實由于各地的環境污染標準不一樣,因此類似上面關于污染企業關停的法律法規不但有很多,且各地也不相同,但主要依據還是國家《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地方性行政法規不能對抗國家法,政府要求關停的企業有賠償嗎 你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去查找,這里就不一一羅列政府要求關停的企業有賠償嗎 了。
2、關于補償問題。
關停污染嚴重的企業是政府或環保職能部門對違法企業做出的行政處罰,除了違法行政情況(須經人民法院認定),不涉及到政府或環保職能部門須向企業賠償的問題。當然,如果企業因停產造成職工生活困難,職工可以通過信訪途徑要求政府有關部門給予扶助與安置。而因環境污染受到直接侵害的單位和個人,由排放污染單位承擔賠償責任。
3、關于訴訟時效問題。
如果企業對處罰決定不服的,應在接到通知15日內向做出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對做出的復議結果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結果之日起15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環保法40條)
42條: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3年,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污染損害時起計算。
從你所反映的情況看,無論是對行政處罰不服,還是提起污染損害賠償訴訟,均已過訴訟時效,法院不會予以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