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程序的五個基本流程
1、擬訂征用土地方案:由擬征用土地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或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擬訂。
2、審查報批:報有批準權限土地征收程序的五個基本流程 的上級政府批準。
3、方案公告:由市、縣人民政府對經批準的征地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
4、征地補償登記
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土地征收程序的五個基本流程 ,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 補償登記。
5、制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由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批準的征用土地的方案及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登記情況(經核實)制定土地征收程序的五個基本流程 ,即把征地方案中確定的各種補償的總費用分配到各所有者和使用者土地征收程序的五個基本流程 ,以及具體落實人員的安置方案。
6、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組織實施
征地補償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部支付。
7、清理土地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實施后,由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單位對被征用的土地進行清理。
擴展資料
集體土地使用權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以及符合法律規定的其土地征收程序的五個基本流程 他組織和個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的用益物權。
集體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集體土地使用權的主體為特殊民事主體,主要為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集體經濟組織設立的企業和公益性組織,只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允許的個別情況下,才可包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征用土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集體土地使用權
土地征收流程是怎樣的土地征收流程如下土地征收程序的五個基本流程 :1、告知征地情況。在征地依法報批前土地征收程序的五個基本流程 ,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以書面形式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告知后,凡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搶建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征地時一律不予補償。2、確認征地調查結果。國土資源部門會同交通、林業部門,對擬征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應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各市動遷辦公室共同確認。3、組織征地聽證。在征地依法報批前,國土資源部門應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對擬征土地的補償標準、安置途徑有申請聽證的權利。當事人申請聽證的,應按照《國土資源聽證規定》規定的程序和有關要求組織聽證。4、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國土資源部門要按照本方案制定的補償標準,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個人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并將協議作為征地報件必備件附征地卷一同上報。5、公開征地批準事項。經依法批準征收的土地,除涉及國家保密規定等特殊情況外,省國土資源廳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示征地批準事項??h(市)國土資源部門應按照《征用土地公告辦法》規定,在被征地所在村、組公告征地批準事項。6、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市、縣ZF批準后應按法律規定的時限向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時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當地國土資源部門要協同農業、民政等有關部門對被征地集體組織內部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的分配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
國家對土地征收的程序有哪些政府土地征收需要遵守提出征收請求→制定征收賠償標準→審批→征收土地征收程序的五個基本流程 的程序。具體土地征收程序的五個基本流程 的征收流程如下土地征收程序的五個基本流程 : 1、發布征地公告 (1)發布機關:市縣政府。 (2)發布范圍: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 (3)公告內容: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收土地用途、范圍、面積以及 征地補償標準 、農業人員安置辦法、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 (4)發布后果:公告發布后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或搶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補償范圍。 2、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1)登記機關:征地公告指定的政府地政部門。 (2)登記申請人: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 (3)登記期限:征地公告規定的期限。 (4)登記所需材料:土地權屬證書證書、地上附著物產權證明等文件。 (5)不辦理登記的后果:列入補償范圍。 3、擬訂 征地補償安置 方案 (1)擬訂機關: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會同有關單位。 (2)擬訂根據:土地登記資料、現場勘測結結果、經核對的征地補償登記情況、法律法規規定的征地補償標準。 (3)方案內容: 土地補償費 、 安置補助費 、青苗補償費、附著物補償費等事項。 (4)方案公告: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公告方案土地征收程序的五個基本流程 ,聽取被征收土地的農村 集體經濟組織 和農民的意見。 (5)報批:由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報市、縣政府批準。 4、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和批準機關:市、縣政府并報省政府地政部門備案。 5、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1)組織實施機關:縣級以上政府地政部門。 (2)費用支付:在方案之日起3個月內俠客支付給被征地的單位和個人,未按規定支付費用的,被征地的單位和個人有權拒交土地。 6、土地交付被征地單位和個人應當按規定的期限交付土地。
征收土地的流程征地流程分以下幾個步驟:1、擬定征收土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由擬定征收土地所在地縣、市人民政府或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擬定。其中征收城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區內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的土地土地征收程序的五個基本流程 ,由縣、市人民政府根據土地利用計劃和對建設用地的需求情況擬定土地征收程序的五個基本流程 ,城市建設用地以外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按建設項目實施征地的,由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建設單位及建設主管部門的建設用地申請擬定。2、審查報批。征收土地方案擬定后,由縣、市人民政府按照《土地管理法》規定的批準權限,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后,報人民政府批準。3、征收土地方案公告。征收土地依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當地予以公告。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4、制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h、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批準的征收土地方案對土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及地上附著物等進行進一步核實,制定征地補償、人員安置及地上附著物拆遷等具體方案。5、清理土地和實施征收土地。征收土地補償和人員安置方案實施后,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單位對被征收的土地進行清理,并組織實施征收土地和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