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結果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不可以提前退休的鑒定結果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才可以提前退休鑒定結果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法律依據如下:
《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鑒定結果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使用于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干部。
(三)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10年,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致殘,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擴展資料:
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可以享受到的工傷保險待遇: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鑒定結果是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可以辦理病退嗎可以
根據國家政策有關規定鑒定結果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 參加養老保險統籌鑒定結果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的企業職工,因病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可以辦理退休。先向所在單位提出辦理病退申請,并提交病情診斷證明、檢查化驗報告、病歷等資料,由單位向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進行申報,鑒定委員會將組成專家組按國家有關規定和鑒定標準進行鑒定,最后由勞動能力鑒定...
一、 辦理病退(職)的基本條件:
1、凡是在個人窗口參保的下崗失業人員符合因病、非因工致殘的,竟本人申請均可辦理。
2、病退年齡:男50周歲、女45周歲以上。
達不到上述年齡因病可以辦理退職。
概要:企業職工病退如何操作的鑒定結果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需要哪些相關條件? 答鑒定結果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國務院關于頒發《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發〔1978〕104號) 《關于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 ...
企業職工病退如何操作的?需要哪些相關條件?
答鑒定結果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國務院關于頒發《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發〔1978〕104號) 《關于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1〕20號)
1、辦理病退的條件
(1)經本市勞動能力鑒定機構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2)達到規定年齡(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3)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且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年限(工齡)滿15年。
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職工,可以向用人單位提出病退申請,由用人單位于每季度第一個月持本人身份證、病歷資料向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個人繳費的,應委托社會保險服務公司辦理。同時符合病退三個條件的,予以病退。符合條件(1)、條件(3)但不符合條件(2)的參保人員,可以辦理退職。
2、需提交材料
辦理病退需提交材料
①職工身份證;
②個人檔案;
③退休審批表;
④職工養老保險手冊;
⑤醫務技術鑒定結論;
⑥欠費企業職工退休,除提供以上材料外,退休職工本人必須提出書面申請,寫明出生年月以及是否同意按實際繳費年限計算待遇。
3、病退辦理程序
①材料審核:由企業或勞動保障事務代理機構提供相關材料,經市勞動保障局養老保險科審核符合退休條
件的,通知申報單位進行公示;
②辦理公示:由申報單位在顯著位置對擬退休人員的出生年月、參加工作時間、退休類別、工種及待遇情
況進行公示,公示期10天;
③辦理退休審批手續:公示期滿無異議,由企業紀檢、工會、勞資人事部門聯合出具公示證明,并持退休
審批表到市勞動保障局養老保險科辦理職工退休審批手續。
問題二:我還想請問一下,病退后的待遇與在職時的待遇有什么變化嗎?
回復:病退人員養老金待遇
1、病退職工計算養老金待遇時,取消新老辦法對比,使用新辦法計算。計算公式: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①)×(1-提前年限×2%)+個人帳戶養老金
其中:“過渡性養老金”是指按職工1995年以前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等推算的儲存額除以120計算的養
老金。“調節金①”是指按省規定的當年基礎養老金計發基數,乘以5%,乘以職工1997年底前繳費年
限,再除以職工全部繳費年限計發的調節金。
2、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的病退職工在養老金調整時可享受退休人員待遇;男不滿50周歲,
女不滿45周歲的病退職工只能享受每月領取生活費的標準;
3、1998年7月1日前參加工作繳費年限不滿10年、1998年7月1日后參加工作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病退職工養老金實行一次性結算;
憑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結果,能否辦理提前退休?鑒定結果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不可以提前退休。 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第一條(三)項規定鑒定結果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男年滿五十周歲鑒定結果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該退休。但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并不是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不符合提前退休條件,不能提前退休
勞動局鑒定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能病退嗎除了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鑒定結果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余下都不可能讓鑒定結果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你病退和退職鑒定結果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并且對于病退和退職每年還要控制比例,所以省級勞動力鑒定委員會對于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鑒定控制的很嚴!
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和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區別做喪失勞動能力鑒定的目的鑒定結果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就是為了想提早退休。所以鑒定結果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和“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結果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就有依據申請提早退休。兩者區別就是傷殘的程度鑒定結果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但注意:如果鑒定結果是“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就不能申請提早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