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可以
根據國家政策有關規定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 參加養老保險統籌的企業職工,因病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可以辦理退休。先向所在單位提出辦理病退申請,并提交病情診斷證明、檢查化驗報告、病歷等資料,由單位向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進行申報,鑒定委員會將組成專家組按國家有關規定和鑒定標準進行鑒定,最后由勞動能力鑒定...
一、 辦理病退(職)的基本條件:
1、凡是在個人窗口參保的下崗失業人員符合因病、非因工致殘的,竟本人申請均可辦理。
2、病退年齡:男50周歲、女45周歲以上。
達不到上述年齡因病可以辦理退職。
概要:企業職工病退如何操作的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需要哪些相關條件? 答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國務院關于頒發《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發〔1978〕104號) 《關于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 ...
企業職工病退如何操作的?需要哪些相關條件?
答:國務院關于頒發《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發〔1978〕104號) 《關于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1〕20號)
1、辦理病退的條件
(1)經本市勞動能力鑒定機構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2)達到規定年齡(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3)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且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年限(工齡)滿15年。
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職工,可以向用人單位提出病退申請,由用人單位于每季度第一個月持本人身份證、病歷資料向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個人繳費的,應委托社會保險服務公司辦理。同時符合病退三個條件的,予以病退。符合條件(1)、條件(3)但不符合條件(2)的參保人員,可以辦理退職。
2、需提交材料
辦理病退需提交材料
①職工身份證;
②個人檔案;
③退休審批表;
④職工養老保險手冊;
⑤醫務技術鑒定結論;
⑥欠費企業職工退休,除提供以上材料外,退休職工本人必須提出書面申請,寫明出生年月以及是否同意按實際繳費年限計算待遇。
3、病退辦理程序
①材料審核:由企業或勞動保障事務代理機構提供相關材料,經市勞動保障局養老保險科審核符合退休條
件的,通知申報單位進行公示;
②辦理公示:由申報單位在顯著位置對擬退休人員的出生年月、參加工作時間、退休類別、工種及待遇情
況進行公示,公示期10天;
③辦理退休審批手續:公示期滿無異議,由企業紀檢、工會、勞資人事部門聯合出具公示證明,并持退休
審批表到市勞動保障局養老保險科辦理職工退休審批手續。
問題二:我還想請問一下,病退后的待遇與在職時的待遇有什么變化嗎?
回復:病退人員養老金待遇
1、病退職工計算養老金待遇時,取消新老辦法對比,使用新辦法計算。計算公式: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①)×(1-提前年限×2%)+個人帳戶養老金
其中:“過渡性養老金”是指按職工1995年以前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等推算的儲存額除以120計算的養
老金。“調節金①”是指按省規定的當年基礎養老金計發基數,乘以5%,乘以職工1997年底前繳費年
限,再除以職工全部繳費年限計發的調節金。
2、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的病退職工在養老金調整時可享受退休人員待遇;男不滿50周歲,
女不滿45周歲的病退職工只能享受每月領取生活費的標準;
3、1998年7月1日前參加工作繳費年限不滿10年、1998年7月1日后參加工作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病退職工養老金實行一次性結算;
國家規定的病退年齡是多少現行退休年齡為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男性60周歲,女性55周歲。
2015年10月14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介紹了“十二五”以來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成就,稱我國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的國家,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經中央批準后,人社部將向社會公開延遲退休改革方案,通過小步慢走,每年推遲幾個月,逐步推遲到合理的退休年齡。
擴展資料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
病退條件:
以前病退的條件很簡單:根據國家相關政策
一、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二、交費年限(含視同交費年限)滿15年及其以上。
三、因病或外因致殘,經市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符合以上三條的人員,可辦理病退,否則,不能按因病辦理退休。
目前為止更具體些: 企業職工申請病退鑒定,應符合以下條件:
養老保險繳費原則上滿15周年,女性45周歲以上,男性50周歲以上;
一般類疾病住院出院后滿1年;
惡性腫瘤、尿毒癥、肢體癱等難以康復的嚴重性疾病住院出院后醫療期滿;
精神類疾病住院出院后年滿5年,且有5年系統治療診斷記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病退
辦理病退有年齡限制嗎?病退是指因職業病而提前退休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退休待遇與正常退休一樣。辦理病退有年齡限制。
因病或外因致殘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經市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可以辦理病退,企業職工申請病退鑒定需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原則上滿15周年,女性45周歲以上,男性50周歲以上。
職工在申請病退鑒定報名時須提交《病退鑒定申請表》、《病退鑒定須知》、本人簽字的申請書、正規住院病歷和住院醫療費報銷憑證以及市、縣兩級醫保中心醫療保險費支付單。需要注意的是,如個人存根丟失,可提供醫保中心存根復印件并加蓋醫保中心印鑒,未參加醫保的單位可提供單位財務醫療費報銷憑證。
擴展資料
病退和正常退休的區別:病退每提前一年退休扣減退休金2%;正常退休不扣減。 特殊工種退休和正常退休的區別:在于特殊工種可以提前5年退休,其它與正常退休相同。
一、企業職工退休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國家規定,男性職工年滿60周歲,女性干部年滿55周歲,女性工人年滿50周歲,且繳費年限滿15年及以上的(其中,97年12月31日前參加工作的,在2006年-2010年內繳費滿10年不滿15年的),可辦理退休,按月領取養老金。 企業職工病退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對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已經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如男性年滿50周歲,女性年滿45周歲,且繳費年限同上,可辦理病退。病退屬于退休的一種,可按月領取養老金。
企業職工退職:對于年齡達不到病退要求(即男不滿50周歲,女不滿45周歲),且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已經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如果繳費年限滿15年及以上,可以辦理退職,按月領取退職生活費;如果年齡達到病退要求,但繳費年限不滿15年或過渡期內繳費不滿10年的,退職待遇一次性支付,并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二、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國家規定,男職員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且工作年限滿10年及以上的,可辦理退休,按月領取養老金。 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病退:對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已經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如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且工作年限滿10年及以上的,可辦理病退。
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已經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如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則只能辦理退職,按月領取退職生活費。1、工作年限不滿10年;2、男不滿50周歲,女不滿45周歲。 三、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的退職人員按月領取退職生活費的,與退休人員一起,根據國家調整離退休人員待遇的文件中的相關規定調整退職生活費,但幅度會小于退休人員。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病退
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55歲算退休嗎?55歲不能算是退休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因為現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如果喪失勞動能力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55歲也可以申請內退和病退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內退和病退與正式退休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的人相比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其退休金要低一些。
本人,女,40周歲,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什么時候可以退休根據《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因病或者非因工負傷提前退休的條件是: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勞動能力鑒定將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符合評殘標準1級至4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5級至6級為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7級至10級為部分喪失勞動能 力。
經勞動保障部門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并且 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 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才可以申請辦理因病退休;男未滿50周歲、女未滿45周歲,經本人申請可辦理退職。
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提前病退條件,應按 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退休。
傷殘鑒定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女性幾歲退休?一.什么是退休?
所謂退休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勞動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工作崗位。
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
(1)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4)因工致殘,經醫院證明(工人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按月享受傷殘津貼;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77.國家對提前退休工種是如何規定的?
《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或基層干部,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的,應該退休。
1978年以來,原國家勞動總局根據國發[1978]104號文件要求,負責全國提前退休工種的審批工作。1985年,原勞動人事部發出《關于改由各主管部門審批提前退休工種的通知》(勞人護[1985]6號),將提前退休工種改由國務院各有關主管部門審批,送勞動人事部備案。1993年,原勞動部下發《關于加強提前退休工種審批工作的通知》(勞部發[1993]120號),規定自1993年7月3日起,國務院各有關主管部門停止審批新的提前退休工種。提前退休工種由國務院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勞動部審批。勞動部將根據實際情況對各有關部門已審批的提前退休工種進行清理和調整。
1999年,勞動保障部發出《關于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規定從事高空和特別繁重體力勞動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10年,從事井下和高溫工作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9年,從事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8年。該《通知》還規定,原勞動部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批準的特殊工種,隨著科技進步和勞動條件的改善,需要進行清理和調整。新的特殊工種名錄由勞動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清理審定后予以公布,公布之前暫按原特殊工種名錄執行。
78.因病或非因工傷殘提前退休的職工,如何辦理相關手續?
根據《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該退休。
根據有關規定,因病或非因工傷殘申請提前退休的職工,首先要到地市級勞動保障部門指定的縣級以上醫院進行醫療診斷。其次是將取得的醫療診斷證明送所在地的地市級勞動鑒定委員會進行審核,作出是否屬于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結論。最后職工持鑒定結論和其他相關材料,到當地勞動保障部門辦理提前退休手續。
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負傷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標準,在2002年4月5日之前,按《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GB/T16180— 1996)執行,省級勞動保障部門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作出補充規定。自2002年4月5日之后,按《職工非因工傷殘或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鑒定標準(試行)》(勞社部發[2002]8號)執行。
79.因病或非因工傷殘提前退休的職工,其養老保險待遇如何確定?
根據勞動保障部《關于提前退休人員養老金計發有關問題的復函》(勞社部函[2000]171號)規定,因病或非因工致殘提前退休的職工,與資源枯竭礦山關閉破產中提前退休人員、按111個“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國有破產工業企業的有關規定提前退休的人員一樣,實行基本養老金減發辦法,即每提前一年減發2%(不含個人帳戶養老金)。減發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及各種補貼)×(1—提前退休年限×2%) +個人帳戶養老金。提前退休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基本養老金不再重新計算。
80.除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病退年齡 了符合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的條件可以提前退休外,還有哪些職工可以辦理提前退休?
1999年3月9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下發了《關于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規定除了符合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的條件可以提前退休外,其他辦理提前退休的范圍限定在兩類情況:一是國務院確定的111個“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的國有企業中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職工。其依據是《國務院關于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破產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1994]59號)和《國務院關于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兼并破產和職工再就業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國發[1997]10號)。二是有三年壓錠任務的國有紡織企業中,符合規定條件的紡紗、織布工種的擋車工。其依據是勞動保障部、國家經貿委《關于切實做好紡織行業壓錠減員分流安置工作的補充通知》(勞社部發[1998]6號)。3年壓錠任務完成后,此政策不再執行。
《國務院關于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破產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1994]59號)和《國務院關于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兼并破產和職工再就業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國發[1997]10號)關于提前退休的規定是:“破產企業中因工致殘或者患嚴重職業病、全部或者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作為離退休職工安置。距離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職工,經本人申請,可以提前離退休。”從上述兩個文件中可以看出,對提前離退休的條件是有嚴格限制的。即:一是僅僅限于“優化資本結構”試點的111個城市適用;二是限于破產的國有工業企業;三是距離本人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四是經本人申請。
根據勞動保障部、國家經貿委《關于切實做好紡織行業壓錠減員分流安置工作的補充通知》(勞社部發[1998]6號)規定,有壓錠任務的紡織企業,同時符合下列四個條件的下崗職工方可提前退休:一是紡紗、織布兩個工種中的擋車工;二是工齡滿20年,在擋車工崗位上連續工作滿10年且辦理提前退休時仍然在擋車工崗位上;三是距離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10年;四是技能單一,再就業確有困難。
另外,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資源枯竭礦山關閉破產工作的通知》(中辦發[2000]11號)及全國企業兼并破產和職工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關于貫徹執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資源枯竭礦山關閉破產工作的通知〉有關問題的意見》([2000]33號)規定,關閉破產的資源枯竭礦山的全民所有制職工(含勞動合同制職工)執行提前5年(男55周歲,女干部50周歲,女工人45周歲)退休的政策。其中,從事經原勞動部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批準的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和其它有害健康的特殊工種職工可提前10年(男50周歲,女40周歲)退休。具體條件為:從事高空和特別繁重體力勞動工作累計滿10年以上;從事井下、高溫工作累計滿9年以上;從事其它有害健康工作累計滿8年以上。
企業職工需具備哪些條件,退休后才能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的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職工,符合退休條件并辦理了退休手續,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的,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其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82.職工離退休后在國內異地居住或出國定居的,如何領取基本養老金?
根據勞動保障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工作的通知》(勞社廳發[2001]8號)規定,在國內異地居住或出國定居的離退休人員,經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并辦理相關手續后,其基本養老金可以委托親屬或他人代領。在國內異地居住的,也可以委托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郵局、銀行寄匯給本人;出國定居的,若國內無親屬或他人代領,本人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款寄匯至國外的,匯費由其個人負
二.退休的種類
1、離休(國發[1980]253號、國發[1982]62號):是指建國前參加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戰爭、脫產享受供給制待遇和從事地下革命工作的老干部(工人),以及在東北和個別老解區,1948年底前享受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他們在達到國家規定的年齡界限時,實行的離職修養制度。
老干部的離休年齡是:正省級干部為65歲,副省級及以下干部為60周歲,其中女性處級以下干部為55周歲。目前,除個別在人大、政協任職的同志還沒辦理離休手續外,在同職人員中再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