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高鐵賠償標準
2021年高鐵占地拆遷賠償標準:1、土地補償費;2、安置補助費京滬高鐵賠償標準 ,法律規定安置補助費為被征收土地京滬高鐵賠償標準 的前三年平均年產值京滬高鐵賠償標準 的四到六倍;3、地上附著物的補償費,包括房屋、樹木、設施等;4、青苗補償費,補償費直接給具體的承包人。如果已經停耕,沒有種植任何作物,則不存在這筆費用。
高鐵拆遷補償分為三塊:一是地補償費按照相關規定,土地補償費為該被征收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二是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三是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這部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規定。
一、房屋征地怎么補償標準
1、房屋征地的補償標準如下:
(1)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價等于被拆遷集體土地住宅房屋補償單價乘被拆遷居住房屋建筑面積;
(2)宅基地所有權區位補償價等于宅基地綜合補償單價乘核定的宅基地土地補償面積。
2、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二、房屋征收程序有哪些
房屋征收程序具體如下:
1、由當地征收行政部門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報當地政府,并進行公告和征集意見;
2、將征集意見和修改情況進行公布;然后人民政府進行風險評估,足額專款到位;
3、作出征收決定并公布,公布期間過后未有人提起行政訴訟以及行政復議,則開始征收。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2020年高鐵征地補償標準鐵路征地賠償標準具體如下京滬高鐵賠償標準 :
(一)永久用地補償費(含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京滬高鐵賠償標準 :31000元/畝,其中土地補償費12350元/畝,安置補助費18650元/畝。城市及城市規劃控制區按同區域內在建重點建設項目標準執行。
(二)鐵路回收土地綜合補償:6000元/畝(含青苗補償費、地面附著物補償費),鐵路部門應提供國有土地使用證或原始征地資料。
(三)青苗補償費:1100元/畝。
(四)砍移樹木補償費:1.砍移成片果樹補償費為6000-18000元/畝。2.砍移園地、林地、苗圃之外的其他土地上的零星樹木,按2000元/畝綜合價補償。
(五)建構筑物及其他附著拆遷補償費:1.房屋(含窯洞)拆遷按以下綜合價補償:磚混房450-600元/平方米,磚木房350-450元/平方米,土木房250-350元/平方米。另按每戶每月500元標準付6個月搬遷及過渡費,在規定期限內拆遷完畢的按5000元/戶的標準進行獎勵。2.其他建、構筑物及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由省國土資源廳會同有關各方根據建、構筑物結構、質量、年限等實際情況,參照相關標準協商確定。3.因鐵路建設需要遷改的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線路、管道、礦井、道路及水利設施,由產權單位拆除或遷移,建設單位按遷改工料費予以補償。4.對違章建筑和到期的臨時建筑不予補償,無條件拆除。對鐵路放線埋樁后搶建的房屋、設施和搶栽樹木、搶種作物一律不予補償。
(六)鐵路施工臨時用地補償標準:1.取棄土、棄碴償還用地(該項目建設工期內)綜合單價為:13500元/畝(含土地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地面附著物補償、土地復墾費等)。2.鐵路施工臨時用地年補償標準:水澆地1500元/畝,旱地1200元/畝,涉及青苗、樹木及其他附著物補償的,按永久用地有關標準執行。
鐵路施工臨時用地期限原則上為兩年,臨時用地應盡量利用荒地和劣地,不得占用基本農田。臨時用地單位應在當地國土資源部門辦理臨時用地手續,簽訂臨時用地協議并按5000元/畝標準交納復墾保證金。臨時用地復墾由用地單位按土地復墾方案落實費用并組織實施,經驗收合格的退還復墾保證金;沒有條件復墾或復墾不符合要求的,根據土地破壞程度按規定標準交納土地復墾費,由當地縣(市、區)國土資源部門組織復墾。
(七)耕地開墾費:由省國土資源廳統一收取,統籌安排,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具體標準為:水澆地10元/平方米、旱地8元/平方米。占用基本農田的,按10元/平方米標準收取。
(八)林地有關補償標準:鐵路建設征收林地補償標準為:5000元/畝(含林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5%林地管理費)。征收退耕還林地補償標準按永久征收耕地的90%補償(含林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林木補償費和5%林地管理費)。砍移林地林木補償(含5%林木管理費)為:喬木林、苗木4000元/畝,疏林、灌木林2600元/畝,未成林1600元/畝。鐵路施工臨時占用林地(含退耕還林地)、草地年補償標準為400元/畝。(九)征地涉及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問題的,按有關政策規定執行。
(十)特殊路段用地及建構筑物拆遷補償標準及其相關問題由省國土資源廳有關各方確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四條國家建設使用國有荒山、荒地以及其他單位使用的國有土地的,按照國家建設征用土地的程序和批準權限經批準后劃撥。使用國有荒山、荒地的,無償劃撥。使用其他單位使用的國有土地,原使用單位受到損失的,建設單位應當給予適當補償京滬高鐵賠償標準 ;原使用單位需要搬遷的,建設單位應當負責搬遷。
高鐵占地賠償標準20222022年高鐵占地賠償標準。高鐵占地不僅需要賠償土地費用京滬高鐵賠償標準 ,還需要賠償地面上的附著物的相關費用。具體如下京滬高鐵賠償標準 :1、高鐵占地應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京滬高鐵賠償標準 ;2、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3、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征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
高鐵晚點會賠償嗎?專家說京滬高鐵賠償標準 :應該賠償
針對8月12日的“大晚點”京滬高鐵賠償標準 ,網友們都有疑問:因高鐵、動車原因造成的晚點能不能理賠?
據鐵道部昨天(2日)消息京滬高鐵賠償標準 ,截至31日京滬高鐵賠償標準 ,京滬高鐵開通運營一個月以來,平均上座率達107%。這么好的“成績”卻與旅客的直觀感受大相徑庭,這里面有統計方法的問題,而旅客對高鐵的信任度直線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面對接二連三的晚點,業內人士建議鐵路部門盡快出臺晚點后服務和賠償標準,才是挽回“人氣”的辦法之一。
據鐵道部的統計數據,京滬高鐵在份共運送旅客525.9萬人,日均17萬人,平均上座率107%。舉例說,如果一列火車上有1000個座位,其中一個座位從上海出發有人坐,此人從南京下車,而南京又上來另一人,還是坐這個座位,那么計算上座率時,這個座位就要算成“2”京滬高鐵賠償標準 了,而不是“1”,基數則依然是1000,這樣算下來,上座率或平均上座率就有可能超過100%。
高鐵熱情已降溫
而經歷了“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和京滬高鐵、滬寧高鐵、武廣高鐵等接二連三的中途長時間非正常停車、大面積列車晚點,旅客對高鐵已熱情不再。
記者昨晚7時登錄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網站查詢得知,今天上海虹橋出發至北京南的京滬高鐵中,絕大多數車次都有大量余票,二等座方面,最多的G158余771張,這與底、初一些車次早早就車票售罄形成鮮明對比。
從中旬以來,京滬高鐵等高鐵線上頻頻發生故障,造成大面積晚點,“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后,鐵路部門更是“小心行車”,中途非正常停車更是頻繁。但高鐵晚點后服務標準的制定工作卻沒有進展消息,各鐵路局、各列車只好“各干各的”,比如北京鐵路局要求列車晚點15分鐘后,列車長應代表鐵路向旅客致歉,并如實向旅客通報晚點時間、原因,其他鐵路局卻沒有明確說法。
國外經驗可借鑒
其次,高鐵晚點賠償問題更是杳無音訊。業內人士建議,鐵路部門可向國外高鐵借鑒經驗,盡快制定相關規定。在歐盟境內,如果高鐵晚點超過60分鐘以上,乘客可獲票價25%的賠償;120分鐘以上,可賠票價的50%。賠償給予現金。日本新干線如果因技術故障停車,通常會全額賠償乘客票款,或通過其他手段把乘客送到目的地。
京滬高速鐵路 “南京段”拆遷補償標準市政府關于印發《南京市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辦法》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京滬高鐵賠償標準 ,市府各委辦局京滬高鐵賠償標準 ,市各直屬單位京滬高鐵賠償標準 :
《南京市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辦法》已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京滬高鐵賠償標準 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二○○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南京市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征地房屋拆遷管理,保障建設順利進行,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結合《南京市征地拆遷補償安置辦法》(寧政發〔2004〕93號)執行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在本市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下關區、雨花臺區、棲霞區(以下簡稱“江南八區”)范圍內的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適用本辦法。
撤組剩余國有土地上原建于集體土地上房屋被拆遷的,以及撤組后原宅基地上依法翻建或改建的房屋被拆遷的,不論被拆遷人是否領取國有土地使用證和房屋產權證,均適用本辦法。
臨時使用土地涉及農民房屋拆遷的,按本辦法規定實施拆遷。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系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及實施規劃的需要,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批準權限,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轉為國有土地,需實施征地房屋拆遷,并依法給予被拆遷人合理補償安置的行為。
第四條 本辦法所稱征地房屋拆遷,包括住宅房屋拆遷和非住宅房屋拆遷。住宅房屋拆遷包括居住房屋拆遷及其附房和披房拆遷。非住宅房屋拆遷包括營業用房拆遷和非營業用房拆遷及其附房和披房拆遷。
第五條 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式,分為貨幣補償、統拆統建兩種。住宅房屋拆遷實行貨幣補償的,被拆遷人可以申購拆遷安置房,實施產權調換,被拆遷人放棄申購拆遷安置房并經公證的,可以領取貨幣補償款;住宅房屋拆遷不具備實行貨幣補償條件的,實行統拆統建。
第六條 拆遷安置房原則上由各區政府在本轄區內按照“相對就近”的原則,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城鎮建設規劃,負責建設、供應和管理;確因規劃、土地等原因需跨區建設的,必須報市政府批準。拆遷安置房享受經濟適用住房政策。拆遷安置房建設、供應和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市房屋管理部門另行制定。
第七條 拆遷安置房實行基準價格區間制度。基準價格區間由市物價局會同市國土資源局,參照經濟適用住房定價體系,根據不同區域實際情況,適時制定并公布。
具體拆遷安置房項目供應的基準價格,由項目所在區政府在前款公布的拆遷安置房基準價格區間內確定,報市物價局和市國土資源局備案;確需超出前款公布的拆遷安置房基準價格區間的,須經市物價局和市國土資源局初審后報市政府審定。
具體拆遷項目實施前,由所在區政府負責及時向被拆遷人公告供應該項目的拆遷安置房的基準價格。
第八條 南京市國土資源局是本市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對本市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南京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具體負責本市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日常管理工作,承辦拆遷方案審核、業務培訓指導、政策咨詢服務、拆遷糾紛協調、上訪矛盾處理等事務。
第九條 建設、規劃、房產、物價、監察、審計、信訪、公安、宣傳、司法行政、發展改革、行政執法、勞動保障、農村經濟、市政公用、民政、工商、稅務、教育、衛生、商貿、建工、郵政、電信、供電等部門和單位,以及有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相關工作。
第十條 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實行屬地負責制。江南八區政府是本區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責任單位,負責本轄區內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落實具體的政府部門作為拆遷實施單位,承辦本區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事務。
第十一條 建立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績效考核制度。市政府對各區政府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實行綜合目標考核,具體考核工作由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承辦。
第二章 拆遷管理
第十二條 征地公告后,有關部門、單位和個人應在征(用)地范圍內暫停辦理下列事項:
(一)新批宅基地和其他建設用地;
(二)審批新建、改建、擴建房屋;
(三)辦理入戶或分戶,但因婚姻、出生、回國、士兵退伍、經批準由外省市投靠直系親屬以及刑滿釋放、解除勞動教養等情況必須入戶或分戶的除外;
(四)核發工商營業執照;
(五)批準房屋、土地流轉;
(六)變更房屋、土地用途。
征地公告后,擅自辦理本條所列事項的,征地房屋拆遷時不予認定。
第十三條 因建設征收土地,需實施征地房屋拆遷的,拆遷實施單位應當依據本辦法對拆遷總費用進行測算,并在征求拆遷人意見、報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審核后,與拆遷人簽訂《拆遷事務辦理協議》,按協議約定履行拆遷責任。
第十四條 征地房屋拆遷實施前,拆遷實施單位應將征地房屋拆遷方案報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審核,經批準的應將《南京市征地房屋拆遷方案批準通知書》在被拆遷房屋所在街道、村進行公告,公告期不得少于7天,并按經批準的方案實施拆遷。
第十五條 拆遷實施單位申請審核征地房屋拆遷方案時,應提供以下材料:
(一)征(用)地批準文件及經核準的用地范圍圖;
(二)征地房屋拆遷方案申請表及附表;
(三)由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已專項收存拆遷實施單位不少于拆遷補償款總額80%的資金證明;
(四)與拆遷人簽訂的《拆遷事務辦理協議》及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對拆遷總費用的審核意見書;
(五)拆遷撤組剩余國有土地上原建(或依法翻建、改建)于集體土地上的房屋的,需提供相應的土地權屬證明材料;
(六)拆遷安置房落實材料;
(七)其它需要提交的材料。
第十六條 《南京市征地房屋拆遷方案批準通知書》有效期為4個月。超過規定時間仍未完成拆遷的,拆遷實施單位應在期滿10日前向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申請續期,一次續期不得超過3個月。拆遷項目結束后,拆遷實施單位應當向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報結。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涂改、轉讓《南京市征地房屋拆遷方案批準通知書》。
第十七條 拆遷實施單位在領取《南京市征地房屋拆遷方案批準通知書》后7個工作日內,應當將不低于拆遷費用總額的30%資金先行支付給拆遷安置房建設方,作為拆遷安置房建設的啟動資金,并與拆遷安置房建設方簽訂相關協議。
第十八條 拆遷實施單位應當與被拆遷人依照本辦法規定就補償、搬遷等事項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第十九條 征地房屋拆遷工作人員須經業務培訓,經考核合格后,由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核發《南京市征地房屋拆遷上崗資格證書》,取得資格后方可上崗從事征地房屋拆遷工作。
第三章 拆遷補償
第二十條 被拆遷人持有宅基地集體土地使用證(含撤組剩余國有土地使用證,下同)和房屋產權證(含建房許可證,下同)的,按本辦法給予補償。拆遷補償以前述兩證所載的合法房屋建筑面積為測算依據。
宅基地集體土地使用證和房屋產權證均不具備的,屬于違法建筑,不予補償。
征地公告后,突擊建設的建(構)筑物,不予補償。
第二十一條 住宅房屋實行貨幣補償的,其拆遷補償款由原房補償款、購房補償款和區位補償款三部分組成。拆遷住宅房屋的附房、披房只支付原房補償款。
被拆遷人原合法住宅房屋建筑面積超過220平方米的,超出部分只支付原房補償款。
第二十二條 被拆遷人僅有一處住房(一處住房的認定,以一個土地使用證為準;沒有土地使用證的,以一個房屋產權證為準;土地使用證和房屋產權證均不具備的,按有關規定處理),且獲得的貨幣補償款低于供應該項目最小套型拆遷安置房總價的, 拆遷實施單位應按照以基準價格測算的供應該項目的最小戶型拆遷安置房總價對被拆遷人進行貨幣補償。
第二十三條 住宅房屋實行統拆統建的,其拆遷補償款由原房補償款和建房補助款兩部分組成。拆遷人在此基礎上,應當增加拆遷補償款總額的25%作為公用設施配套費,由所在街道辦事處包干使用,專項用于公用設施配套建設。
統拆統建的新宅基地使用農用地的,拆遷人還應當支付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等有關費用。
統拆統建的新宅基地面積,每戶不得超過135平方米,由街道辦事處統一規劃、統一安排,宅基地用地手續須按規定程序報批。
第二十四條 非住宅房屋拆遷,對用地與建設手續合法、具備工商營業執照的產權人,按下列規定進行貨幣補償:
(一)拆遷非住宅房屋,拆遷補償款由原房補償款、區位補償款兩部分組成;拆除非住宅房屋中的附房、披房只支付原房補償款。
(二)拆遷具有區域功能性的學校、醫院、敬老院,按非住宅房屋拆遷補償費標準1.5倍計算,拆遷人不承擔另行復建責任。
(三)拆遷營業用房,其設施搬遷費用,由拆遷實施單位按照不超過拆遷補償款2%給予補償;拆遷非營業用房中的生產用房,其設備的拆除、安裝和搬遷費用,由拆遷實施單位按照不超過拆遷補償款8%給予補償;拆遷其他非營業房屋的設施搬運費用,由拆遷實施單位按照不超過拆遷補償款4%給予補償。
(四)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停業的,屬于營業用房的,拆遷實施單位應當給予不超過拆遷補償款8%的補償;屬于非營業用房的,應當給予不超過貨幣補償金額5%補償。
(五)拆遷非住宅房屋,對拆除后無法進行搬遷和再次安裝使用的設備的補償,由拆遷實施單位按照重置價結合成新測算,征求拆遷人意見后,報所在區政府審定。
(六)被拆遷人將房屋出租的,拆遷實施單位僅對被拆遷人進行補償,其中,對承租人因停業、設備拆除、安裝和搬遷造成的損失補償,由被拆遷人支付給承租人。
被拆遷人與承租人的出租協議對前款所述的損失補償有約定的,由雙方按協議約定處理;雙方沒有出租協議或出租協議對之未約定的,由被拆遷人與承租人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協商解決。
第二十五條 拆遷個體工商戶自有營業用房及連家店的,被拆遷人必須提供土地使用證、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按以下規定補償:
(一)貨幣拆遷的,如其土地使用證上所載明的土地用途為宅基地的,按住宅房屋貨幣補償標準支付拆遷補償款,但其原房補償款部分按1.2倍計算,不再另行安置和支付停業損失等其它補償;如其土地使用證上所載明的為其它用途的,按非住宅房屋實行拆遷。
(二)統拆統建的,按住宅房屋統拆統建標準支付拆遷補償款,但其原房補償款部分按1.2倍計算,不再另行安置和支付停業損失等其它補償。
第二十六條 住宅房屋實行貨幣拆遷或統拆統建的,拆遷實施單位應當向被拆遷人支付搬家費、過渡費、原房電話、空調、有線電視等設備拆移補償費、拆除管道煤氣補助費和電增容工料費等費用;被拆遷人的原房有裝修的,拆遷實施單位應當支付裝修補償費。
第二十七條 住宅房屋被拆遷人提前搬遷的,拆遷實施單位應當給予獎勵費,其標準和期限參照同時期市政府公布的國有土地上城市房屋拆遷規定執行。
提前搬家獎勵費以一個產權戶為單位核計,一個產權戶的認定,以一個土地使用證為準;沒有土地使用證的,以一個房屋產權證為準;土地使用證和房屋產權證均不具備的,按有關規定處理。
被拆遷人申購拆遷安置房的,同一項目按搬遷先后順序參加選房。
第四章 拆遷安置房申購
第二十八條 住宅房屋被拆遷人申購拆遷安置房,實施產權調換的,其可申購面積按以下規定執行:
(一)被拆遷人申購拆遷安置房時,購房款由被拆遷房屋合法建筑面積的原房補償款、購房補償款和區位補償款三部分組成,且必須在購房款總額內申購拆遷安置房,不得使用其它補償費用和被拆遷人其它自有資金。
(二)每產權戶可申購拆遷安置房的最大面積不得超過220平方米。每產權戶認定以一個土地使用證為準;沒有土地使用證的,以一個房屋產權證為準;土地使用證和房屋產權證均不具備的,按有關規定處理。
(三)住宅房屋被拆遷人因同一戶籍家庭人口較多、住房特別困難等原因,確需超過本條第(一)款規定的面積進行申購的,必須經拆遷實施單位審核同意,并報區、市拆遷安置房管理部門批準。每產權戶被拆遷人申購面積人均最多不能超過30平方米,總申購面積不得超過本條第(二)款規定的220平方米。
同一戶籍家庭人口為征地公告前戶口實際存續、實際居住并在他處無住房的人員。該部分人員由被拆遷人取得所在街道和村組證明后經拆遷實施單位審核產生,并在被拆遷人所在村組公示5天,無異議的,方可列入人口基數計算。
(四)被拆遷人必須同時滿足前述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條件,申購拆遷安置房。
第二十九條 住宅房屋被拆遷人申購拆遷安置房,實施產權調換的,其購房款支付按以下規定執行:
(一)被拆遷人按所購拆遷安置房基準價格為基礎支付購房款,該款項由拆遷實施單位從被拆遷人的拆遷補償款中直接支付給拆遷安置房建設方,被拆遷人的拆遷補償款如有結余的,由拆遷實施單位支付給被拆遷人。
(二)因房屋樓層、朝向等原因產生的拆遷安置房價格差異,由被拆遷人在拆遷安置房選房時與拆遷安置房建設方結算,多退少補。
(三)因房屋結構、套型等原因,造成被拆遷人實際購買的拆遷安置房總面積超過其可申購面積的,或被拆遷人按照本辦法第二十八條第(三)款規定經批準超面積申購的,被拆遷人按照下述標準支付超面積的購房款:
超出面積在10平方米(含)以內的,超面積部分按所購拆遷安置房基準價格計算購房款;
超出面積大于10平方米的,全部超面積部分(含0—10平方米超出面積)按所購拆遷安置房基準價格上浮50%計算購房款。
第三十條 住宅房屋被拆遷人申購拆遷安置房,實施產權調換的,其申購的辦法按以下規定執行:
(1)被拆遷人必須提供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原土地使用證、房屋產權證和戶籍證明材料,并如實填寫《南京市拆遷安置房申購表》,報拆遷實施單位審核;
(2)拆遷實施單位應對被拆遷人提供的申購材料進行嚴格審核,并簽署審核意見,按項目匯總明細,附具相關材料,報區、市拆遷安置房管理部門審查;
(3)區、市拆遷安置房管理部門審查后,符合條件的,發放《南京市拆遷安置房購買通知書》,由拆遷實施單位交被拆遷人作為選房憑證,同時,拆遷實施單位應按項目匯總明細,報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備案。
第五章 拆遷裁決
第三十一條 拆遷實施單位與被拆遷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市國土資源局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第三十二條 裁決前,當事人均有調解意向的,裁決機關應當組織當事人進行調解。經調解,申請人與被申請人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由裁決機關終結裁決;調解不成的,裁決機關應當及時作出裁決。當事人經書面通知拒不參加裁決審理的,裁決機關可以缺席裁決。
第三十三條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市人民政府申請復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第三十四條 被拆遷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被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者由拆遷實施單位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實施單位應當就被拆遷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有關部門和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擅自辦理第十二條所列事項的,由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造成損失的,承擔相應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六條 國家工作人員在實施征地房屋拆遷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 征地房屋拆遷工作人員侵占、挪用、截留拆遷補償款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和破壞征地房屋拆遷工作,妨礙征地房屋拆遷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執法機關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九條 拆遷實施單位未取得《南京市征地房屋拆遷方案批準通知書》擅自實施拆遷的,擅自擴大批準范圍實施拆遷的,擅自超過批準期限實施拆遷的,或未按規定公告實施拆遷的,由市、區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拆遷行為;相關責任人由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造成損失的,承擔相應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 拆遷實施單位未按規定及時支付拆遷安置房建設啟動資金的,拆遷安置房建設方未按約定要求建設和交付拆遷安置房的,均應承擔相應責任。
第四十一條 拆遷實施單位必須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拆遷補償安置,不得發生違規分戶、虛報人數、克扣補償、超標補償等行為,否則追究相關單位和個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二條 被拆遷人不得偽造、涂改有關權屬證明文件,不得謊報瞞報有關數據、冒領多領拆遷補償款,一經查實,退回多領取的拆遷補償款,取消超面積的拆遷安置房,并追究相關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三條 本辦法所涉及征地房屋拆遷補償費標準,除購房補償款外,按照市物價局、市國土資源局《關于印發〈南京市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標準〉的通知》(寧價房〔2004〕61號、寧國土資〔2004〕92號)文件規定執行,市物價局會同市國土資源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適時進行調整。
供應拆遷項目的拆遷安置房位于現有繞城公路以內的,住宅房屋拆遷補償款中的購房補償款標準,按供應該項目拆遷安置房基準價格的70%確定;供應拆遷項目的拆遷安置房位于現有繞城公路以外的,住宅房屋拆遷補償款中的購房補償款標準,按供應該項目拆遷安置房基準價格的80%確定。
統拆統建的房屋補償費按寧價房〔2004〕61號、寧國土資〔2004〕92號文件中自拆自建房屋補償費標準執行。
第四十四條 在職職工因征地房屋拆遷搬家,憑拆遷實施單位出具的證明,所在單位應當給予兩天公假。
第四十五條 被拆遷人申購拆遷安置房的,購房款中拆遷補償款部分可以免繳契稅。
第四十六條 本辦法涉及的術語,按下列規定解釋:
拆遷人,是指征(用)地單位。
拆遷實施單位,是指各區政府指定的實施征地房屋拆遷工作的具體部門。
被拆遷人,是指對被拆遷房屋擁有所有權的單位和個人。
營業用房,是指服務對象接受服務,直接用于商業活動的房屋,包括金融、娛樂、餐飲、服務等類型的房屋。
非營業用房,是指除營業用房以外的其他類型的房屋,包括工廠、站場碼頭、倉庫堆棧、辦公、學校、醫院、福利院、公共設施用房等。
第四十七條 在本辦法實施前已領取《南京市征地房屋拆遷實施方案批準通知書》,拆遷實施單位與被拆遷人已開始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但尚未全部完成的項目,按原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和經濟適用住房供應政策實施,直至完畢。
已領取《南京市征地房屋拆遷實施方案批準通知書》,但拆遷實施單位與被拆遷人尚未開始簽訂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的項目,需重新換領《南京市征地房屋拆遷方案批準通知書》,并按本辦法實施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
本辦法實施后新實施征地房屋拆遷的項目,按本辦法執行。
第四十八條 江寧區、浦口區、六合區、溧水縣、高淳縣范圍內的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由區(縣)人民政府結合本地實際情況,自行組織修訂,報市政府批準后實施。
第四十九條 本辦法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南京市人民政府2004年4月10日印發的《南京市征地拆遷補償安置辦法》(寧政發〔2004〕93號文)中有關房屋拆遷的規定同時廢止。
第五十條 本辦法由市國土資源局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