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貨幣化安置政策暫停
處在風口浪尖上鄭州貨幣化安置政策暫停 的鄭州鄭州貨幣化安置政策暫停 ,持續在房地產上推出新政策。
近日鄭州貨幣化安置政策暫停 ,一份落款日期為6月10日的《鄭州市大棚戶區改造項目房票安置實施辦法(暫行)》(下稱“《房票安置辦法》”)的文件在網上流傳。根據該文件,鄭州中心城區的房子被征遷后,被征收人得到的不是貨幣補償或回遷房,而是一張房票,憑房票,被征收者可在鄭州市內重新購買商品房。
時代財經致電鄭州市12345市民熱線及鄭州東區房管局,相關工作人員均稱尚未收到通知,鄭州市政府、鄭州市房管局官網也未公布該文件。不過,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稱,上述文件是總統籌,各區還要再出細則。
今年3月,鄭州為刺激樓市推出的“十九條”新政中,還曾提出要推行貨幣化安置,決定實施安置房建設工作三年行動,堅持以貨幣化安置為主,招來“重啟棚改貨幣化”“房價又要起飛”的爭議。
而三個多月后,貨幣變成鄭州貨幣化安置政策暫停 了一張房票。
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發文稱,這是新一輪的房地產去庫存,只是沒有了國家層面的資金支持。
時代財經根據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2017-2021年的五年間,鄭州一共銷售超過138.6萬套新房,其中2018年就銷售近40萬套,而2021年,鄭州的新房銷售套數不及2018年一半。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鄭州的商品住宅去庫存周期為17.6個月,而近郊商品房庫存去化周期為27.5個月,面臨較大的去庫存壓力。
不給房、不給錢,鄭州拆遷給房票
所謂“房票安置”,即征收人比照貨幣安置、產權調換的政策,將計劃安置的房屋轉換為貨幣,以房票形式出具給被征收人。被征收人可使用房票在全市范圍內購買商品房,且不計入家庭限購套數。選擇房票安置后,視同放棄回遷房。
此外,被征收人選擇房票安置的,征收人要向其支付房票安置政策性獎勵和3個月過渡費;獎勵金額為安置補償權益金額的8%,列入房票票面金額,過渡費須以現金方式發放。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房票購房時也有“最低消費標準”,即購房款(包括配套的儲藏室、車庫等)應不低于房票票面金額的90%。達到該比例且購房后房票還有余額的,被征收人可向征收人申領剩余貨幣;若購房款未達該比例的,被征收人也可申領剩余貨幣,但政策性獎勵部分不再發放。
也就是說,以房屋補償權益金額200萬元為例,其政策性獎勵金8%,即為16萬,對應的房票票面金額為216萬元。若購房款為房票的90%,即194.4萬元,被征收人買新房后還可申領剩余的21.6萬元;但若購房款為房票的89%,即192.24萬元,被征收人則不享受政策性獎勵部分,可申領的余額僅為7.76萬元。
根據《房票安置辦法》,房票所需房源由自愿參與該工作的房企提供;實施房票安置后,新征收項目原則上不再新建安置房。
楊紅旭認為,因地方財力有限,8%的房票安置政策性獎勵可能來自參與房票政策的開發商,也就是類似于“挖西墻補東墻”。
鄭州房票在業內引起不小震動,不過據時代財經查詢,這不是鄭州首創。今年4月1日,信陽率先推出房票,獎勵金為5%,購房款不得低于房票票面金額的85%。4月下旬,江蘇常熟也將拆遷補償折成補償及定向房票。6月17日,浙江溫州也提出,原則上全面停止安置房新建,推進房屋征收房票政策全覆蓋。
拆遷9年還沒建房,村民更希望折成貨幣
大城市的拆遷曾造就不少“一夜暴富”的財富故事,而房票制度可確保資金不流出當地、不流向別的行業,政府也可借此控制征收補償安置成本,同時加大樓市庫存去化、穩定房地產市場。
而還在苦苦等待回遷的鄭州市民對房票不是很歡迎。季霖(化名)對時代財經稱,具體各區、各村的房票政策如何還不知道,但自己更希望折成合理的等價貨幣。
據季霖介紹,自己原來家住鄭州市二七區,2013年前后被拆遷,當時的拆遷政策為原地回遷,賠付面積為1鄭州貨幣化安置政策暫停 :1.2,但因為沒有開發商承建,至今全村還沒有實現原地回遷。雖然政府還在發放過渡費,但是常常有所拖延。
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不少村民向鄭州市市長詢問回遷及房票的影響,如2016年完成拆遷的鄭州市經開區螺蛭湖村,原計劃在2022年5月底完成回遷,但直到目前尚未有動靜。已拆遷六年的管城區南曹辦事處小湖村村民,也在該網站咨詢房票政策是否影響其回遷。
在季霖看來,鄭州樓市恢復景氣亟需的是市場信心。“鄭州樓市有很多遺留問題,比如爛尾樓、庫存高等,大家都不敢買新房了。”
據克而瑞統計,截至2021年全年,鄭州存在交付問題的套數達25249套,占2021年總成交套數(89103套)的28%,在該項統計涉及的24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一。
與此同時,房價也連連下跌。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22年5月份,鄭州新房房價環比下跌0.1%,二手房房價環比下跌0.5%。而自2021年8月以來,鄭州一手、二手房價已經連續10個月雙雙下跌。
成交方面也堪憂。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數據,4月鄭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6892套,環比3月下跌11.25%;5月成交4884套,環比上月繼續下跌29.14%,同比下跌73.54%。
今年以來,鄭州已多次出臺樓市政策提振樓市,如6月15日推出的首套房貸款利率4.25%、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40%、開展全市商品房促銷月活動等。
不過,激活市場潛力、提振市場信心,還需時日。
鄭州:大力推進貨幣化安置,確保三年內群眾回遷安置全部完成為進一步完善、優化大棚戶區改造安置政策,滿足群眾多元化安置需求,3月8日,河南省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積極推進大棚戶區改造項目貨幣化安置工作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明確,通過實施貨幣化安置,滿足動遷群眾多元安置需求,縮短群眾安置周期,提高安置效率,減少過渡安置費用,集約建設用地,消化存量房源,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持續發展。結合安置房建設三年攻堅行動,集中利用三年時間,大力推進貨幣化安置,確保2024年群眾回遷安置全部完成。
據悉,該實施方案適用于大棚戶區改造中安置用地為開工建設的項目。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此次棚改的工作,基于貨幣化安置的方式,有消化存量房源、滿足動遷群眾多元安置需求,所以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很有效的去庫存政策。此外,此次政策明確鄭州貨幣化安置政策暫停 了三年的工作時間,由此未來三年期間棚改貨幣化工作將成為鄭州樓市發展的一個新動力。
對于安置資金,《實施方案》顯示,由轄區政府與項目單位簽訂貨幣化補償協議后,啟動改造方案調整工作。改造方案調整完成一個月內,項目單位按照補償協議約定,及時繳納貨幣化補償費用,轄區政府具體組織貨幣化補償工作。補償協議和改造方案確定后,應及時報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此次《實施方案》也明確了四項支持政策,包括土地政策支持、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減免、公積金政策支持、建設政策支持等。
其中明確,貨幣化安置群眾屬于公積金繳存職工且符合提取和貸款條件的,允許先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支付預付購房款,再根據需要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鄭州貨幣化安置政策暫停 ;提取本人住房公積金賬戶中存儲余額不足的,可提取配偶、父母、子女的住房公積金賬戶中的存儲余額。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要優先辦理貨幣化安置群眾的貸款手續,及時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
嚴躍進指出,鑒于2018年以來各地關于棚改貨幣化的聲音逐漸減少,此次鄭州政策可以認為具有積極的信號意義。一是棚改的新開工等本身屬于房地產開發投資的重要組成部門,有助于拉動當地房地產開發投資規模。二是棚改貨幣化安置釋放了更多的資金,有助于激活更多的購房和住房消費需求。另外需要注意,鑒于過往棚改貨幣化工作中存在一些炒房等現象,所以要求鄭州也要注意穩定市場預期,促進棚改和房地產工作穩定推進。
鄭州2022貨幣化安置多少戶須水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鄭州貨幣化安置政策暫停 :1000戶。鄭州市區2022規定貨幣化安置鄭州貨幣化安置政策暫停 ,需要進行安置1000戶須水才可以到達預期計劃,使得城區住戶生活質量得以提高。
55城密集發布利好樓市政策 鄭州再出“棚改貨幣化”大招(記者 李未來 實習生 王雨濃)最新數據顯示鄭州貨幣化安置政策暫停 ,今年內截止到3月8日,全國共有55個城市,分別從不同方面,出臺松綁樓市政策。數據統計方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鄭州貨幣化安置政策暫停 的人員表示,大部分政策從需求端出發,意在促進房地產行業內部的循環和健康發展。
針對當前各地樓市政策的放寬,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政策放松呈現一些新特點和新趨勢,從金融到非金融政策,從三四線城市到一二線城市,調控方向明確、覆蓋面更廣。此類放松政策有助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回暖。購房者要抓住近期的房地產政策放松尤其是信貸政策放松的機會,可以積極購房。這個過程中要防范房價的炒作,確保購房秩序穩定。”
記者梳理發現,多個城市發布的政策中,大致可歸為幾類,有面向人才方向“引流”的政策;有針對銷售及購房端限制放寬的政策;也有直接擴充需求陣營,增強市場置換動力的政策。
拉動住房消費需求
繼3月1日鄭州提出放松限貸限購后,3月8日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又發布《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積極推進大棚戶區改造項目貨幣化安置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明確了工作目標及適用項目,并提出為確保2024年群眾回遷安置全部完成,要連續集中利用3年時間,大力推進貨幣化安置。同時也給予土地、城市基礎設施、公積金、建設等方面的相關政策支持。
安置資金方面,由轄區政府與項目單位簽訂貨幣化補償協議后,啟動改造方案調整工作。改造方案調整完成一個月內,項目單位按照補償協議約定,及時繳納貨幣化補償費用,轄區政府具體組織貨幣化補償工作。補償協議和改造方案確定后,需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時備案。
回顧以往,自2005年開始,我國在部分地區實施棚戶區改造,當時是以實物安置為主,且推進較慢。2014年后貨幣化安置興起,2015年提升貨幣化安置的比例,以緩和市場供求關系。
2018年10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完善棚改貨幣化的安置政策。自此棚改貨幣化進入調整階段。各地也從2019年起逐步收緊并放緩了棚改貨幣化的腳步。
在這樣的背景下,鄭州《實施意見》的出現具有怎樣的意義鄭州貨幣化安置政策暫停 ?嚴躍進對《華夏時報》記者說:“盡管棚改貨幣化政策現在很難說是否為全國性的,但是棚改貨幣化確實給城市帶來了基本的改善。鑒于2018年以來各地關于棚改貨幣化的聲音逐漸減少,所以此次鄭州政策可以認為具有積極的信號意義。例如解決資金壓力,解決動遷戶住房需求,拉動當地住房消費需求等。同時當前房地產市場壓力較大,政策的提出對鄭州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具有較好的推動作用。”
加強人才“引流”
除了拉動住房消費需求,加強人才“引流”,增加城市吸引力,擴充購房市場需求人群,也是重要的政策方向。
據了解,2022年1月份全國三個地區對落戶政策進行了放寬調整。中山市進一步放寬、優化合法穩定居住就業入戶;嘉興市放開遷移落戶以及租賃落戶條件,居住時間要求縮短;天津市放寬了積分落戶申請條件,取消年度落戶數量限制。
對于放松落戶的政策,嚴躍進表示:“從城鎮化城市發展角度來講,放松落戶是一個大的方向和趨勢。政策的寬松對市場和購房者都有積極作用,能夠促進重點城市市場交易的活躍,購房者可以更好的去買房,各種權益也可以得到保障等。但后續要防范企業對落戶的炒作,或市場違規亂象的情況。”
今年2月份,紹興市在人才引進方面,不僅給予了符合條件的人才豐厚的購房補貼,對于高校畢業生,也提出可以“零門檻”落戶,先落戶后就業,并對引進的畢業生進行補貼。
同時也有多個地區對人才引育方面的規劃進行了強調。北京提出落實“朱雀人才——科技項目經理人計劃”,加快引進知識產權人才、項目經理等多層科技服務人才。遼寧則提出,要全力打造國家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升級實施“興遼英才計劃”,高質量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福建更是為人才在薪酬、住房、子女教育、父母養老等方面給予了優厚待遇。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當前很多精英人才已經在通過積分落戶或者人才引進的方式,進入自己喜歡的城市工作生活,并且陸續開始發展自己的事業。因此各個省市頒布人才引進的計劃,或一系列配套服務,如購房上的優惠措施,甚至公共福利設施的建設,為各種人才引進落地提供了不同的出發點。也對各個地方城市的產業發展,形成更強勁的人才支撐。”
同時,郭毅也指出:“各個城市’搶人大戰’的目的在最開始可能并沒有很純粹。一方面是搶人才,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人才進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后,能夠衍生出更多基于職住平衡所形成的新增購房需求,進而對樓市形成相應穩定的助力。但從今年來看,各個城市對于人才引進的政策更多聚焦于精英人才本身的引入和落地,因此這一系列的政策都更具有針對性,甚至更能滿足人才在生活方面的福利供給。所以我覺得這樣的政策才更符合我們對于人才關注的標準,以及能夠對地方城市核心主導產業形成更強的支撐。”
從銷售端、購房端放寬限制
3月4日,青島即墨發布放松限售政策,新房由原來的取得不動產權證書滿5年,變更為網簽后滿5年便可交易,二手房則是拿證滿兩年即可交易。
嚴躍進表示:“從鄭州放松限購到即墨放松限售,充分說明當前政策松動有很多新變化,這也意味著“五限”政策正朝著放松的導向進行,說明二線城市也有持續放松的做法和動力。”嚴躍進認為,放松不是三四線城市的專屬,二線城市也有動力放松。并且后續預計其他城市也會有各類放松的政策,標志著3月份政策放松的動作會不斷增多。
除此之外,政策的放松不僅表現在購房端,銷售端也有所調整。
3月9日,福州交易中心發布2022年主要工作任務,在“三穩”的背景下,加大商品房開盤、促銷售力度,高效開展預售許可審批,加快企業推盤力度,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
“福州這一政策體現了各地樓市政策新動向,即優化預售條件,積極為房屋供應創造條件,以更好地活躍房地產市場。”嚴躍進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同時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最近兩會也多次提及房地產,整體看,房地產政策寬松成為市場趨勢,穩市成為關鍵詞。隨著信貸政策的持續寬松,預計市場很可能在3-4月份出現一次小陽春,特別是一二線城市熱度可能會比較明顯。”
2021年拆遷政策2021年拆遷政策將取消貨幣化安置、鼓勵實施棚改、拆遷實物安置,以舊改代替棚改,棚改是把房子全部推掉重建,舊改的話則是在原有的小區建筑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加裝電梯、擴大小區的公共活動區域、增設配套的公共設施等等。
就是采取屋頂防水翻修、墻面刷新、加裝電梯、電路改造、天然氣改造以及水管改造、重新鋪設小區光纜、增加小區停車場、優化小區綠化等措施。通過這些措施的改造,將很大程度上提高這些原住民的生活品質。
擴展資料鄭州貨幣化安置政策暫停 :
以前老房子遇到舊城改造,收到拆遷通知都是讓人高興的消息,俗話說得好“拆字落地,瑪s拉蒂”,無數平民一夜暴富的方式,但拆遷的“圓夢計劃”將不復存在。
國家住建部出臺新規,今年將棚改貨幣化的標準要進行嚴格把控,盡可能減少大拆大建。其實2021年的“新規”實際上就是將“舊改”替代了“棚改”,早年建的房子在現在已經成了老房子,而老房子未免會出現不少的問題,甚至還有可能是安全問題,國家針對這些問題,下發了新文件,小區改造的地方就有墻面翻新、屋頂翻修、電路與天然氣、裝電梯、水管改造、增加車位、增設光纜鋪設等等,這樣的舊改就能很大程度提升居民生活,減少大拆大建。
參考資料來源鄭州貨幣化安置政策暫停 :
人民網-2021年拆遷